對話是一種很好的學(xué)習(xí)方式。在對話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是在觀察別人的同時,領(lǐng)悟自己,在借鑒別人的同時,完善自己。就像我與你是這樣,中國與世界也是這樣。
《民主不是萬能的》就是這樣一本優(yōu)秀的對話集,作者通過與劉瑜、徐賁、瑪雅、田原、加藤嘉一、李旻泰、翟華、徐滇慶、連鵬、王曉鵬等十人的對話,來探討民主、全球化以及生存尊嚴(yán)這三大時代議題。這些對話對象都是“跨國公民”,他們大部分出生在1950到1970年代之間,卻無一例外地具有相似的“特色”:他們在中國與世界之間毫無障礙地進進出出,如電子產(chǎn)品的按鈕那樣自如地來回切換,甚至樂此不疲。這注定著他們,既有本土性,亦即中國性,也有全球化的視野,亦即世界性。而更年輕一點的加藤嘉一、連鵬、王曉鵬,因為出生在1980年代,更是“全球嬰兒”。
當(dāng)然,和劉瑜、徐賁、瑪雅等人不一樣的是,加藤嘉一、李旻泰分別來自日本和韓國,但卻與中國結(jié)緣。在他們身上,既有世界性,也有中國性。
通過以上這些跨國公民作為“橋梁”和“中介”,可以讓中國和世界好好談?wù)劇K员阌辛艘韵碌闹黝}: 《關(guān)心民主,本質(zhì)上就是關(guān)心自己》《政治八卦的公共意義》《空談普世價值觀,解決不了中國目前的問題》《把一切問題歸咎于“制度”很淺薄》《說“中日終有一戰(zhàn)”是不負(fù)責(zé)任的,與愛國無關(guān)》《中日兩國人民對對方兼有自信和自卑》《韓國人對中國人的偏見包含著一點同情》《在加拿大,地方政府的權(quán)力非常有限》《中國的未來要看90后甚至00后》以及《南非依舊是中國的前車之鑒》……
不過,此書在微博上,因為書名引起了熱烈的議論,有人便質(zhì)疑,民主不是萬能的,那什么才是?在作者看來,“民主不是萬能的” 其實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就是,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較為安全的制度;第二層就是,沒有民主是萬萬不能的。作者說,如果這兩層意思只看到其一未看到其二,對它的理解都是有失偏頗的。
《民主不是萬能的》
王千馬著
中國發(fā)展出版社出版
2011年12月版
定價: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