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藝術系 張錦莉
不論是早期東北白山黑水游牧民族的實用袍服,皇城里精致奢華的貴族袍服,十里洋場時髦嫵媚的花樣旗袍,還是維多利亞港灣性感的超短旗袍,寶島上孤獨的懷舊旗袍,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背景的影響下,這生長于各種自然氣候和精神氣候的種子,最終發(fā)芽、成長、開花、結果。旗袍從一個城市走向另一個城市,從一個空間向另一個空間發(fā)展。時至今日,旗袍的東方典雅、韻律已融合到多元服飾中。旗袍成為中國文化元素的代表,延續(xù)著它千百年的生命。
張愛玲在《更衣記》中寫道:“我們不能夠想象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安靜。旗袍在滿清的政治統(tǒng)治之下,女人竟沒有什么時裝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而不厭其煩。她們不愿接受現代新觀念,更偏愛千百年來在宗教信仰下形成的禮儀和行為準則。面對滿人對社會權利的掌握,滿人的社會認同感,漢人也穿上同樣的旗袍,期望通過在服飾上的模仿,來迎合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求得在心理上獲得與其地位同等的優(yōu)越慰藉。那么儒教中禮制的內容是什么呢?”
儒教“禮論”:“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行為規(guī)范,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學心目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父父、婦婦“的理論。國家的治亂,取決于等級秩序的穩(wěn)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guī)范,就要受到刑的懲罰。李澤厚的《華夏美學》一文:“禮既然是在行為活動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規(guī)范,也就存在儀容、動作、程式等感性形式方面。這方面與美有關,所謂“習禮”,其中就包括各種動作、行為、表情、言說、服飾、色彩等一系列感性秩序的建立、要求。
滿清政府一方面對儒家倫理道德全盤吸收,并以儒教思想作為治國之根本,另一方面又通過多種強制手段極力保護本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乾隆對滿族女性規(guī)定:“斷不可改飾?!边@是其面對曾經強大的漢人文化的自衛(wèi),同時也是對本民族的認可和彰顯。
滿族政府運用儒家文化禮教來統(tǒng)治中原。滿族人的習俗觀念中沒有“三從四德”的女性貞操觀,相形之下,女人的生命更為自由。因此,我們不能用漢族的三綱五常禮數看待滿族貴族,也不能用漢人的纖弱美人來論斷滿族女性的審美標準。儒文化提倡溫文爾雅的淑女文化,滿族效仿儒文化,滿人袍服的一個造型特征是將人體完全遮蔽,完全隱藏于服飾之內。
縱觀中國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中國女性一直受著“恪守婦道”、“三從四德”這種倫理觀念標準的制約,致使除盛唐以外的歷代婦女服裝均采用直線條和寬松造型,以及胸、肩、腰、臀各種缺乏立體感的平面化形態(tài)。清代女性將自己身體隱蔽起來,既不顯山,也不露水,又可以掩飾怯懦。
清代旗袍造型硬朗、平直,不顯露形體的自然美而重服飾圖案裝飾,符合中國傳統(tǒng)儒家道德審美標準。滿族袍服在款式上高度程式化。旗袍的形色、繡紋、數目都是按等級而分的。其目的便是通過直觀而鮮明的服飾等級標準,使每個社會成員能夠各處其位,各盡其職,循規(guī)蹈矩,安分守己,從而使整個社會“貴賤有級,服位有序”。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把自然社會、宇宙人生中的一切事物的發(fā)生和變化都看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諧平衡的有序運動,把實現“天人合一”當做整合天人關系的最高理想境界,追求人的身心自由。歷代袍服寬大直線剪裁之中,人體在服飾之下極其自由舒服。以道家的思想為指導,同時吸收了百家之說,融會貫通而成的《淮南子》書中提到:“氣為之充而身為之使?!敝袊鴮徝牢幕性缬小懊烙蓺馍敝f。這種穿衣重在人氣之說,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何清朝三百年中京派旗袍的具體形式無大的變化。
旗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旗袍背后既蘊含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中國那個時代所產生的新思想的萌芽,也正因為如此,宋慶齡將自己的一件旗袍送給了一位國際友人。1937年7月,日本悍然發(fā)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zhàn)爭,自稱世界公民的路易—艾黎斯諾夫婦,一如既往地支援如火如荼的抗日戰(zhàn)爭,在中國創(chuàng)造了中國工業(yè)合作社委員會,想以此幫助中國鄉(xiāng)村千千萬萬掙扎在饑餓線上的勞苦大眾。宋慶齡備受感動,特意挑選了一件精美的旗袍送給斯諾夫人。那件獨特的旗袍代表了中國,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宋慶齡囑咐斯諾夫人在全美各地演講時穿上旗袍。斯諾夫婦籌集了巨大善款,給中國人提供了極大幫助。在精神上斯諾夫人給華人以極大鼓舞,給反動派以沖擊和抗擊。
中國電影人對旗袍的熱愛超過了服裝設計師。只要旗袍出現,中國味道就會一躍而就地濃烈起來。中國人對旗袍的熱愛,世界人對旗袍的追隨,使得旗袍超越了服飾文化,變成越來越濃烈的深奧的中國文化的代名詞。
[1][法]丹納.傅雷譯.《藝術哲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2]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四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