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白縣人民醫(yī)院,廣西玉林 537600
近些年來,猝死病患的數(shù)量逐年增多。對猝死患者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大約 74%的病患死于院外,其中42%的病患死于病發(fā)后的14min內,32%的病患死于病發(fā)后的 14~120min內?,F(xiàn)對 2010年下半年~2011年下半年經(jīng)我院救護的168例猝死患者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分析患者的病因以及給予相應的救治措施后,顯著增強院外的救治能力,從而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1]。具體情況如下介紹。
1.1 一般資料選取經(jīng)我院救護的168例猝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6例,女82例,年齡在1~80歲,平均40歲?;颊邚牟“l(fā)到死亡的時間為(10~120)min,在168例患者中,100例曾患有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炎以及風心病等。誘發(fā)因素有情緒過于激動、過度勞累、飲酒、飽餐等;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胸痛、喘憋、抽搐、暈倒及紫紺等。
1.2 猝死前的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 20例、緩慢的心律失常35例、急速的快速心律失常45例、心室靜止68例。
1.3 發(fā)病距離醫(yī)生救治的時間目擊死亡 10例,10min以內30例,10~30min內50例,30min以上的78例。
1.4 急救措施首先,給予心前區(qū)的叩擊,叩擊一兩下后無反應,立即給予胸外的心臟擠壓,選用心臟泵儀器進行,觀察其收縮效果。其次進行氣管插入,對發(fā)生于現(xiàn)場或者家中的患者,選用呼吸氣囊給予人工通氣后,將其轉移到救護車上,利用氣管導管連接小型的呼吸機,給予輔助治療。至于其他患者,則選用面罩口進行人工呼吸或者使用通氣的導管[2]。第三,給予心電圖測試,若心律失?;颊叩男碾妶D為室性心動太快或者心室纖顫的,應盡早進行電除顫。先電擊兩百焦耳,無反應后再進行一次三百焦耳,有反應但出現(xiàn)心室纖顫的,則以每次200~300焦耳多次進行。第四,為全部患者構建靜脈通道,確保靜脈輸液的穩(wěn)定進行。采用一定量的腎上腺素,進行每次2~5min的靜脈輸液,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轉后,改換每次5~9min的輸液方式。對曾患有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適量的利多卡因藥液進行靜脈輸入。其余患者(處急速心律失常患者外)均使用1~4mg阿托品藥液,分別進行1~3次的靜脈輸液。第五,給予連續(xù)性的心電圖測試,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藥物治療,對已蘇醒的患者,送往加護病房進行看護。
所有病患均給予現(xiàn)場的心肺復蘇法,其中140例患者復蘇無效的時間為 29~60min。168例病患中,20例有效復蘇,其從CPR到猝死的時間相間不足15min,心律恢復的時間為2~56min。另外,復蘇成功的患者有18例,均是目擊猝死,其和CPR進行的時間相隔不到1min。對于成功復蘇的病患,在持續(xù)CPR方法以及心電圖的監(jiān)護下,送往就近的醫(yī)院治療,通過隨訪1周后,僅有5例存活,剩余患者均由于各種因素而導致死亡。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生活質量的不斷完善,老年人尤其是大于60歲的猝死患者逐年增多[3]。在本次研究中,57~70歲的老年猝死患者共為70例,占總人數(shù)的42%左右。這些病患猝死的原因主要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病癥等,59歲以上的病患發(fā)生院外猝死的幾率與其他年齡段相比,顯著增高。根據(jù)相關醫(yī)學研究表明,在一小時內發(fā)生猝死的病患,大部分源于心源性的猝死,其中 80%的患者是由于CHD造成的。在本組治療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其原因可能是男性發(fā)生CHD的幾率相對較高,而女性激素的釋放及分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心、腦血管病癥的產(chǎn)生。根據(jù)本次的資料顯示,168例病患中,有100例曾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炎以及風心病等占重要部分,其前期的病癥主要表現(xiàn)為胸痛、喘憋、抽搐、暈倒及紫紺等。然而,多數(shù)患者均無前期的癥狀,其猝死的因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由此可知,對于老齡、具有危害因素或者無顯著病史的人群,應給予預防疾病的技能指導以及醫(yī)學監(jiān)護,防止疾病的誘發(fā)。若出現(xiàn)類似的前期癥狀,應及時準備相應的急救對策,以有效降低院外猝死的發(fā)生率及病死率。
院外猝死,需要進行現(xiàn)場診治,若心肺復蘇的進行時間在 5min之內,其存活率則有 45%~55%。若超過7min后才開始心肺復蘇,則患者的存活率僅9%左右。而超出10min的,將無1例患者存活。根據(jù)本次的治療結果表明,間隔CPR進行時間低于10min的患者存活率僅有15%,這嚴重影響了心肺復蘇的效果[4]。成功復蘇的18例病患,均是馬上進行心肺復蘇。因此,要想提高院外猝死患者的存活率,現(xiàn)場的目擊人員必須爭分奪秒的開展早期的心肺復蘇。另外,還應逐漸完善當?shù)氐募本润w系,減少影響搶救的因素,為患者的急救贏得寶貴的時間。與此同時,組織群眾開展心肺復蘇的學習及培訓,努力實現(xiàn)由當場的目擊人員進行心肺復蘇,其次再由后來的搶救人員給予連續(xù)性的心肺復蘇,以全面提升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當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心肺復蘇方法,主要是使用大劑量的腎上腺素進行靜脈輸入,平均1次滴注0.1~0.3mg/kg,以明顯增強冠狀動脈的脈灌注壓,進而促使心臟的正常跳動。但關于這種方法,至今仍有爭議。不建議采用心內注射的方法,原因在于其能導致心臟堵塞,從而造成冠狀動脈的損壞、撕裂等危害。在本次治療中,患者的成功復蘇率相對較低。對此,為進一步提升院外猝死患者的成功復蘇率及最后存活率,應加以研究并探討關于心肺復蘇的技術問題,比如前期除顫的成功率及最佳時機;復蘇藥品的劑量、種類、腦復蘇以及人工通氣等,確保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治,從而增加其存活率。
除此之外,院外猝死的發(fā)生較為突然,發(fā)病急促,需要及時的救治。然而,即便具有先進科學的通訊設備、技能熟練的救護人員以及裝置良好的救護工具,也難以滿足當前院外猝死病患的需要[5]。從發(fā)生猝死開始,求助電話至救護人員的到達,至少也要4min,對此,增強現(xiàn)場搶救的宣傳力度,大力普及心肺復蘇的相關知識,強化廣大群眾的救助意識,是贏得救助時間的關鍵。加強拓展院外猝死的救護體系,促使更多的院外猝死患者能在救護人員來臨之前得以有效可靠的搶救,有助于提高院外患者的成功復蘇率??偠灾诰戎卧和忖阑颊叩倪^程中,應嚴格規(guī)范其救護操作流程,確?;颊叩纳】担瑥亩岣咂浯婊盥?。
[1]張聰慧.心原性猝死的發(fā)生和 120院外急救[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03).
[2]徐野平,高淑蘭.22例中青年猝死原因臨床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07).
[3]曹麗君.院外青年猝死87例臨床特點及心肺復蘇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07).
[4]唐明莉,鞏文艷.現(xiàn)場猝死患者的急救護理路徑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4).
[5]王克杰,楊衛(wèi)紅,武紅艷,等.119例猝死尸體的法醫(yī)病理學檢驗分析[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