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純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蘿卜(radish)學(xué)名RaphanussativusL.,別名萊菔、蘆菔,十字花科蘿卜屬,是能形成肥大肉質(zhì)根的兩年生草本植物。關(guān)于蘿卜的起源有多種說法,現(xiàn)今一般認為蘿卜起源于地中海東部,亞洲中、西部,原始種為生長在歐亞溫暖地域的野生蘿卜。
瑞典著名的植物學(xué)家林奈(1707~1778年)在其著作中曾明確指出,中國為蘿卜的原產(chǎn)地。蘿卜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遠在4500年以前,蘿卜已成為埃及的重要食品。
中國栽培蘿卜的歷史悠久,《爾雅》(公元前300~前200年)對蘿卜有明確的釋意,稱之為葖、蘆萉(菔)、紫花大根,俗稱“雹葖”,又名“紫花菘”。北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shù)》(公元533~544年)中已有蘿卜栽培方法的記載,到唐代,將上古的“蘆菔”轉(zhuǎn)稱為“萊菔”。其稱謂始見于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問世的《唐本草》。從此以后,“萊菔”成了當(dāng)時正式稱呼?!疤}卜”一名最早見于元代,元王禎著《王禎農(nóng)書》(公元1313年)載:“蘆萉一名萊菔,又名雹葖,今俗呼蘿卜”。元代之后,蘿卜一名已由俗名而多見各種文獻書籍,如《農(nóng)桑輯要》、《農(nóng)書》等。至明代,得到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的確認,蘿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蘿卜在世界各地均有種植,歐洲、美洲國家以小型蘿卜為主,亞洲國家以大型蘿卜為主,尤以中國、日本栽培普遍。日本的蘿卜是由中國傳入,日語蘿卜古稱カヲノ,即有“唐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