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華麗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10
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稱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為分娩期嚴重并發(fā)癥,居我國產婦死亡原因之首位。產后出血發(fā)生后處理不當,休克較重,持續(xù)時間較長者,即使獲救,仍有可能發(fā)生嚴重的席漢綜合癥,產后嚴重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因此,必須降低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產科共住院分娩孕產婦6944例,發(fā)生產后出血112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1.61%。其中產后出血量在 500~999ml,共 92例 (占82.14%); 在1000 ~1499ml,19 例 (占16.97); 在1500ml以上,1例 (占0.89%)。經積極治療和護理后112例均治愈出院。由于護理方法不同,產后出血率的發(fā)生也不同,現闡述如下。
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6944例分為兩個時期進行分析: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們采用老的護理模式:主要以嚴密觀察產程進展;胎兒娩出后給予縮宮素肌注加強子宮收縮;胎兒胎盤娩出后按摩子宮;嚴密觀察陰道流血量等護理措施防治產后出血。這一時期,我院共分娩孕產婦3018例,發(fā)生產后出血72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 2.38%。
2006年1月起,我們?yōu)榻档彤a后出血率,改變了既往的護理模式,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強孕前教育及孕期保健
定期講解孕產婦保健知識,做好計劃生育工作,避免多次人流術,不宜妊娠者及時在早孕時終止妊娠。孕期適時補鐵、補鈣,避免孕婦貧血、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對具有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婦 (如多胎妊娠、多次人流術后、羊水過多、巨大胎兒、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齡產婦及合并血液病、肝膽疾病等的孕婦),加強監(jiān)護,積極治療。
2 加強心理護理
孕婦入院后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及對分娩的恐懼,易導致孕婦過度緊張而造成子宮收縮乏力以致產后出血。為此,我院改造了婦產科環(huán)境,將一貫的白墻、白被褥改為溫馨的粉色,并設立類似家居的個人高間,以使患者“入院如家”,從而降低了其緊張情緒。其次,護士熱情接待每一位孕婦,耐心細致地做好入院宣教工作,指導孕婦休息,合理飲食,以使其輕松待產。
3 加強產時護理
3.1 第一產程 指導孕婦合理休息,補充水分及營養(yǎng)物質,避免孕婦過早疲勞。極緊張的孕婦,可予安定鎮(zhèn)靜,促進休息,以防緊張導致宮縮乏力而出現產后出血。近幾年來,我院還引進了無痛分娩認真觀察產程,適時給予無痛分娩,更是降低了孕婦的緊張及痛苦,縮短了產程,減少了產后出血。另外,護士認真觀察宮縮,及早發(fā)現宮縮乏力等,及早處理,也是避免產后出血的關鍵。
3.2 第二產程 指導產婦適時、正確使用腹壓;熟練掌握接產術、會陰側切術,避免軟產道裂傷;并率先在胎先露著冠時給予縮宮素肌注促進宮縮,這樣既縮短了第二產程時間,又減少了產后出血量。
3.3 第三產程
3.3.1 準確收集并測量產后出血量。
3.3.2 胎盤剝離后按摩子宮促進子宮收縮,并認真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如有殘缺,立即嚴格消毒后徒手取出或清宮術。
3.3.3 若胎兒娩出后30分鐘,胎盤仍未娩出,尤其對多次人流、多產孕婦,應考慮胎盤粘連或剝離不全,應立即行人工剝離胎盤術。
3.3.4 常規(guī)檢查宮頸、陰道壁有無裂傷及血腫,發(fā)現及時縫合。
3.3.5 檢查子宮收縮情況,及早發(fā)現子宮收縮乏力,子宮收縮乏力越早發(fā)現、越早處理,效果越佳。可予按摩子宮,給予米索前列醇片、卡孕栓,必要時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鈣、立芷雪等多能湊效。產后出血的產婦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有休克征象的,應用套管針建立兩條或兩條以上靜脈通道,大量補液及輸血等。
4 加強產后護理 產后出血多發(fā)生在產后2小時內,因此,我院產婦產后在產房觀察至少2小時后無異常方可送回病房。產后除密切觀察一般情況、生命體征、宮縮情況、陰道流血、排尿等情況外,還應盡早新生兒吸吮以刺激子宮收縮,降低產后出血率。
通過改變護理模式,加強護理,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分娩孕產婦3926例,發(fā)生產后出血40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1.02%,且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下。通過兩個時期產后出血率比較,經X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加強護理可顯著降低產后出血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樂杰.婦產科學.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09: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