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成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四川成都610016)
《靈樞·經脈第十》說:“經脈者,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薄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之扁鵲治虢太子尸厥,“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度龂尽の簳し郊紓鳌分A佗:“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睆墓胖两?,無數驗案證明,針灸療效確切,適用范圍廣泛,目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在使用針灸治病[1]。但是其取穴方法甚多,現通過驗案幾則,試論述經絡取穴規(guī)律,不當之處望同道指正。
《內經》尚無“辨證”這一名詞,但在其篇幅文字間早有關于八綱、臟腑、經絡辨證的論述,后經各代醫(yī)家不斷完善發(fā)展,此三種辨證已經有相當完善的理論體系。后仲景以《內經》八綱臟腑辨證為基石,根據外感病之病理特點及傳變規(guī)律創(chuàng)“六經辨證”,葉天士、吳鞠通又根據外感溫病之特點,創(chuàng)“衛(wèi)氣營血”及“三焦辨證”。以上辨證方法各有其適應證,而針灸是通過刺激穴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而穴位又在經絡上,同時經絡與臟腑相絡屬,所以經絡辨證和臟腑辨證在針刺中應用最多[2],而八綱又是二者的總綱,所以三者常結合應用。只有通過以上辨證方法,正確辨證后,方可言取穴。
腹痛一則:向某,女,18歲,學生,2009年7月14日晚就診。主訴:腹痛1 h。病史:當日飲食不節(jié),除正餐外,飲入大量零食、水果及冷飲。至晚間10時許,開始腹痛,臍周明顯。檢查:手按腹部,稍有壓痛,腹軟。右關脈稍大,切診足陽明經穴,下巨虛處壓痛明顯。處方:下巨虛(瀉法)。針刺后覺腹中腸鳴,腹痛隨矢氣、大便出而愈。
按:患者以腹痛、臍周明顯為主證,與飲食不節(jié)關系密切,病痛首先辨明在脾胃大小腸間,為臟腑病變,后切診足陽明胃經下巨虛處壓痛明顯,下巨虛大腸之下合穴,可知病在大腸,遂刺之而愈。
通過辨證,如病在臟腑該如何取穴?以上醫(yī)案,應用了下合穴。通過臨床驗證及文獻查找,知特定穴應用在臟腑病證最多?!峨y經》云:“陰病行陽,陽病行陰?!薄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就是探討了分別在背俞(陽部)及募穴(陰部)治療臟(陰病)腑(陽病)的方法。同時,《靈樞·九針十二原》云:“五臟六腑之有疾,皆取其原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云:“合治內腑”,概括了臟腑病用原穴及合穴的方法。背俞穴、募穴、原穴是臟腑之氣輸注和匯聚之所,至于下合穴,是胃、膽、膀胱三經的合穴,本在下肢,胃、膽、膀胱三腑之氣直接與下合穴相通,《針灸甲乙經》指出:“委陽,三焦下輔俞也,……此足太陽之別絡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謝,故三焦與膀胱關系密切,因此,三焦的下合穴在膀胱經上;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所以,大腸、小腸的下合穴在胃經上[3]。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用針之類,在于調氣,在這些臟腑經氣集中的穴位,施以針刺,其效顯著,臟腑之氣調達而疾病可愈。
股外側皮神經炎一則:付某某,男,50歲,2009年8月初診。主訴:左側大腿外側疼痛3月。病史:患者3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側大腿外側疼痛,遇寒加重,曾到當地醫(yī)院就診,行針灸治療,可緩解,不久復發(fā)。檢查:患者左側大腿外側及同側腘窩處青筋明顯,按之有壓痛。舌紅,左關脈弦。處方:一診在青筋明顯處三棱針刺絡放血拔罐。血出后,疼痛緩解明顯。后給予艾灸患處。二次放血后,患者青筋明顯變淺,疼痛已除。按照中病即止的原則,后給予局部艾灸治療。三診后,患者自訴病痛大減,未再復診。
三叉神經痛一則:萬某,男,78歲,2010年7月復診。主訴:眼周電擊樣疼痛2天。病史:訴2009年春曾出現類似癥狀,當時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并給與局部疼痛處刺絡放血治療后癥狀消失。2天前再次發(fā)病,以目眶下疼痛為甚,并可竄至鼻唇溝及太陽穴處。要求再次行刺絡放血治療。查體:眼周、鼻唇溝有疼痛扳機點,但未見青筋,舌紅苔黃厚膩,口苦,脈大。治療上,給予局部眼周放血后,患者訴病情未有緩解,綜合患者癥狀,考慮為陽明胃火上炎,導致經脈阻滯,《張氏醫(yī)通》載:“面痛,不能開口言語,手觸之即痛,此是陽明經絡受風毒,傳入經絡,血凝滯而不行。不通則痛”。故取四白、合谷、豐隆針刺瀉法,厲兌刺血瀉其足陽明之火,五診而愈。
以上二則病案皆為痛證,然一則病在經、刺其穴,一則病在絡、刺其血。如《靈樞·經脈第十》云:“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其會皆見于外。故刺諸絡脈者,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很多病證只尋經取穴治療,其效不佳,殊不知,其邪在絡,而辨別在經在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觀察病變顯現在皮膚表面而出現或青或赤的絡脈。如《靈樞·血絡論》中指出:“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瀉之萬全也?!逼渲惺詸M以赤的血脈,就是有瘀血征象的絡脈,瀉之則可。正如上所述的其會皆見于外,并刺絡放血,疾隨血出而瘥[4]。
絡病則刺其邪而出其血,那如果是經病,如何分辨病證所屬的具體經脈呢?
咽痛一則:李某某,女,26歲,2011年9月以咽痛2天為主訴就診。病史:發(fā)病2天,不慎受寒,隨即感微惡寒,無發(fā)熱,頭暈乏力,嗜睡,咽痛,偶咳嗽,口干,舌紅,脈微細。自訴以往感冒皆是以頭暈乏力嗜睡、咽痛、口干為主證,無發(fā)熱。曾到門診行少商、商陽刺絡放血,并針刺合谷、列卻等穴,其效不顯。
按:《靈樞·經脈》云:“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嗜臥。”由此可知其證與腎所生病相合,又根據其脈微細、但欲寐之證可知為六經少陰病,不發(fā)熱為陽虛感冒之特征,診為陽虛感冒,其咽痛為腎虛,虛火上擾,因腎經入肺中,循喉嚨,故虛火循經而致咽痛。針刺其太溪、照海益腎陰,又金生水,水可治火,故取列缺調肺金[5]。方藥取附子10 g、細辛6 g,白術15 g,甘草10 g。為麻黃附子細辛湯變方,去麻黃防過汗更損陽氣,細辛解表,附子補火助陽,白術固護后天,甘草調和諸藥。針藥相合,3次即愈。
以上病案正是根據病證特點,尋其為腎經所主病候,對證選穴而愈。十二經脈病證各有所主。要辨別為何經病變,首先要了解各條經脈的循行部位。再通過四診所采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從而判定疾病所屬經脈。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的部位?!端貑枴てげ空摗吩?“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故可以通過望診,知其皮部上的陽性反應點結合舌象、面色、針刺反應等了解疾病所屬經絡。《靈樞·經脈第十》歸納了各經所主證候,可作為問診內容,同時可結合其他問診內容,如疾病發(fā)生的部位(各經頭痛部位有差異)、發(fā)作的規(guī)律、時間等進行判斷。切診的內容則包括診脈和揣穴。揣穴可以辨別經病在何經絡上,同時切按患處及相應穴位,可了解疾病的性質。如脾胃虛弱的患者其脾俞穴或足三里穴多按之凹陷。西北針王鄭魁山教授就善用左手揣穴來治療疾病。
每條經絡上,穴位眾多,通過四診,判定為經脈所主的病候如何選穴治療呢?常用方法有近部取穴和遠部取穴。筆者在此將近部取穴定義為在病變處或其附近取穴,遠部取穴就是相對近部取穴而言,在離病變較遠處取穴,可為本經,也可為他經。近部選穴常用的方法,其原理大多是經絡所過、主治所及或以痛(疾)為俞,如面癱選用面部的地倉、頰車、陽白、四白,肩周炎選用疼痛周圍和其痛點上的穴位。但對于遠部取穴,第6版《針灸學》教材所提到其原理為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歸納筆者并不茍同。照此原理,只要選擇該經穴遠部任何穴位都應該達到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效果。但臨床上,在同一條經絡上選穴,穴位不同療效仍然是有差異的。筆者認為,這是由于經穴各自不同的偏性造成。基于此點,就要將疾病性質與穴位性質相結合來選取對應的穴位。經病遠部選穴,臨床應用較多的還是五輸穴。有將五輸配以五行,然后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觀點,在本經或他經進行子母補瀉。也有根據五輸穴各自特點來取穴的。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載:“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滎”?!峨y經·六十八難》載:“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這就是根據五輸穴不同偏性治療相應的病癥。另外,《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滎輸治外經”,《太素》注:“五藏六府滎輸未至于內,故但療外經之病”;《類經》注:“滎輸氣脈浮淺,故可治外經之病”。筆者結合《靈樞·九針十二原》載:“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入為何”,猜想井穴及經穴、合穴都是經氣出入之處,而滎輸為經氣行于體表之時,與《太素》注解相合,故治外經病。除應用五輸穴治療外經病外,臨床上還常用巨刺法。何為巨刺?《靈樞·官針》云:“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即人體一側有病而選取對側經穴治療的刺法。但要同繆刺相鑒別。《素問·繆刺論》指出巨刺用于“邪客于經”的病痛,并“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本法與繆刺二者均于痛處對側取穴,但巨刺刺經,繆刺刺絡。高樹中教授的“對應關節(jié)取穴法“類似臨床的巨刺法。臨床經驗用穴,如腰痛穴、落枕穴、膽囊穴等不僅可以治療外經病,亦可治療臟腑病。近年來,隨著生物全息理論的發(fā)展,針灸應用該理論治療疾病的臨床效果也較好。篇幅所限,不做贅述。
由上文可知,臟腑病多選背腧穴、募穴、原穴、下合穴,病證在絡,可刺絡放血,如為外經病癥,則可近部取穴,至于遠部取穴治法,有五輸穴對癥選穴、巨刺法、經驗取穴、生物全息理論。然針灸理法廣博,取穴之法更是,除了以上取穴方法,臨床還常用八會穴、八脈交會穴、郄穴等等,面對如此多的取穴方法,唯有察機辨證,靈活應用,本文試舉出一二,道出筆者總結的取穴思路,篇幅及水平所限不能盡數,僅供同道參考指正。
[1]彭娌娌.中醫(yī)針灸立竿見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10-18(6)
[2]高樹中.一針療法[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6:34
[3]陳時,付文濤.從《靈樞》看六腑病的取穴原則[J].按摩與導引,2008,24(10):40
[4]趙慧玲,張印生,關紅雨,等.《內經》刺絡瀉血法探析[J].中國民間療法,2009,17(11):3
[5]賀普仁.針灸治痛[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