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潔
頸前路手術治療上頸椎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汪潔
目的探討頸椎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方法對行頸前路手術的患者,采取術前精心準備,術后仔細觀察和及時預防,處理各種并發(fā)癥等措施,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結果本組患者圍手術期內均無并發(fā)癥發(fā)生,按期出院。結論加強圍手術期護理,有利于頸前路手術患者的早日康復,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上頸椎骨折;圍手術期;內固定;護理;功能鍛煉
上頸椎骨折多為突發(fā)的意外事故所致,是臨床上常見的創(chuàng)傷性疾病,而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鋼板內固定是治療上頸椎骨折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因此圍手術期護理顯得尤為重要,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本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齡22~56歲,其中C2骨折7例,C4骨折4例,C5骨折6例。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頸椎手術危險性大,患者害怕術后切口疼痛,害怕癥狀不能緩解,而容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悲觀等心理反應[1]。我們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介紹同種疾病康復的典型例子,介紹手術的目的,講解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多關心體貼患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及護理。
2.1.2 氣管推移訓練 患者取仰臥位,將枕頭墊于肩下,頭稍后仰,訓練者用手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將氣管、食管向非手術側牽拉、推移。[1]開始時用力盡量緩和,推移5~8min后,用力稍加強,盡量將氣管和食管推移過中線。由于此動作可引起反射性干咳、惡心等不適,護士須予以指導監(jiān)督。
2.1.3 呼吸功能訓練 深呼吸訓練非常重要,可進行有效咳嗽及吹氣球練習,它可增加肺活量,促進痰液排出,減少術后并發(fā)癥。
2.1.4 床上進食訓練 患者術后均需絕對臥床,且頸部制動,術前如不進行臥床進食訓練,術后常使患者感到緊張與不適,有增加發(fā)生進食窒息的危險。進行訓練時囑取仰臥位,細嚼慢咽,以免引起嗆咳,同時應指導患者家屬掌握正確的喂食方法。
2.2 術后護理
2.2.1 體位 由4人將患者搬運至病床,其中1人保護好頭部[2],讓頭頸胸處于同一水平,側臥時頭部墊枕與肩高一致。翻身時,注意保持頭頸部與軀干一同運動。
2.2.2 生命體征監(jiān)測 術后患者待完全清醒后回病房,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24~48h,持續(xù)低流量氧氣吸入,觀察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度及呼吸音調有無異常、有無憋氣、口唇發(fā)紺、呼吸困難和血氧飽和度下降等癥狀[3]。記錄尿量,觀察有無血容量不足早期征象,如面色改變、煩躁、頭暈等。
2.2.3引流管護理 術后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注意切口滲血情況,觀察頸部有無腫脹[3],觀察并詢問患者有無呼吸困難癥狀,床旁備氣管切開包。
2.2.4 飲食護理 頸前路手術由于氣管食道受牽拉而疼痛,術后前幾日鼓勵多飲水,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2]。對一過性咽喉痛,吞咽困難者,可予以霧化吸入,消炎止痛處理。
2.2.5 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并發(fā)癥 頸椎骨折是一種嚴重的創(chuàng)傷性損傷,要注意其并發(fā)癥,如褥瘡、墜積性肺炎、深靜脈血栓等的發(fā)生[3]。對于上述并發(fā)癥要有針對性預防措施。按時給予翻身,保持床單清潔干燥,指導行深呼吸訓練及股四頭肌的靜力收縮。
2.2.6 功能鍛煉 術后當天做手指、腕關節(jié)、足趾及踝關節(jié)的活動,術后第2天協(xié)助其做肢體抬高和關節(jié)被動活動,3d后指導四肢被動、主動活動鍛煉[1]。而對有不全癱者在做被動活動的同時進行四肢肌肉按摩,3周后在頸部固定良好的情況下協(xié)助其下床活動,防止失用性萎縮。
需要繼續(xù)佩戴頸托3~5個月,避免頸部屈伸和旋轉以及劇烈活動,禁止猛轉頭,活動力度以不感覺頸部勞累為宜,糾正和改變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加強肢體功能鍛煉,定期門診復查,禁煙,均衡營養(yǎng)。
由于頸前路手術難度大危險性高,術后容易發(fā)生各種并癥,安全度過圍手術期對于此類患者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很重要,因此做好心理護理,術前術后的綜合護理,預防并發(fā)癥是臨床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護理人員系統(tǒng)全面掌握業(yè)務知識和提高護理技能,是此類疾病臨床護理的關鍵。
[1]劉聯(lián)群.骨傷科專病護理路徑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20-525.
[2]于長隆.常見運動創(chuàng)傷的護理和康復.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262-265.
[3]方燕芬.中華臨床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頸椎骨折前路減壓植骨融合鋼板內固定的圍手術期護理,2010,5:20-21.
244000安徽省銅陵市人民醫(yī)院骨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