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大慶油田總醫(yī)院,黑龍江大慶163000)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主要累及脊柱、中軸關(guān)節(jié)和四肢關(guān)節(jié),并以椎間盤纖維環(huán)及其附近結(jié)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及關(guān)節(jié)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性疾病。本病好發(fā)于15~30歲的青少年,男性居多。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yī)“痹證”、“骨痹”、“腎痹”等范圍。其發(fā)病與正氣不足、感受外邪、經(jīng)脈不暢、氣血受阻有關(guān)。臨床常見濕熱阻絡、寒濕痹阻、肝腎虧虛及氣滯血瘀等證型,其中以肝腎虧虛型最為多見。針灸通過改善機體的免疫機能和炎性調(diào)節(jié)機能,能達到治療AS的目的。近年來,核素-云克(99Tc-MDP)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取得一定效果。文獻中多有報道針灸配合云克治療AS有效,但其臨床評價缺乏統(tǒng)一標準;Bath疾病活動指數(shù)(BASDAI)[1]和功能指數(shù)(BASFI)[2]是國際上通用的評價AS疾病活動和關(guān)節(jié)功能的指標。本課題將我國傳統(tǒng)隔藥餅灸方法加以改進,標準量化,配合應用在AS云克療程中,通過比較治療前后及各組間的BASDAI和BASFI,來評價該方法在AS治療的干預作用。目前,應用隔藥灸治療AS尚未見報道。
觀察病例為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間在我院風濕科住院治療的53例AS患者,其中男性42例,年齡在15~47歲,平均年齡在(32.56±9.00)歲,女性11例,年齡在 20~49歲,平均年齡(32.42±7.37歲)。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將病例不分年齡、性別及病程,隨機分為3組:隔藥灸加普通針刺加云克組(以下簡稱隔藥灸組)17例、普通針刺加云克組(以下簡稱普針組)15例和云克組21例。具體情況見表1。各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符合1984年修訂的AS紐約分類診斷標準以及1993年頒布的《中藥新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肝腎虧虛證型中醫(yī)證型診斷標準。
表1 隔藥灸組、普針組、云克組各組病程、年齡比較
試驗期間因資料不全或未按規(guī)定治療,無法進行療效判定者;試驗期間合并使用其它外治方法進行治療者;合并其它免疫疾病者;試驗期間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而被迫中止者,不作療效評定,但列入不良反應統(tǒng)計。
將中藥雷公藤、肉桂、鹿角霜、乳香、川芎、延胡索、玄參、桑椹子按1∶1∶1∶2∶1∶1∶1∶1 比例混合,用粉碎機打粉(80目),用時以20%酒精調(diào)制后,用模具壓成直徑3 cm、高0.5 cm的藥餅(等比例調(diào)制,100 g中藥粉以100 ml 20%的酒精可制成25個藥餅,每個含中藥4 g)。艾絨用細艾絨,用模具做成底徑2.5 cm、高2 cm、重2.5 g的艾炷。
準確選取穴位,將藥餅置于穴位上,艾炷置于藥餅上,點火燃燒艾絨,藥餅溫度慢慢升高(一般藥餅和體表接觸部位的溫度可達45℃ ~50℃,在46℃以下患者能耐受),灸至局部皮膚紅暈為度。
云克組除常規(guī)云克治療外不加任何針灸干預;普針組為云克治療同時,選擇AS常用督脈穴位:大椎、陶道、筋縮、腰陽關(guān)以及雙側(cè)腎腧穴,平補平瀉手法,每天1次,10天為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之間相隔15天;隔藥灸組云克治療同時,針刺普針組相同穴位,選擇雙側(cè)骶髂關(guān)節(jié)體表投影區(qū)以及雙側(cè)腎腧為治療穴位,每穴灸一壯,治療時間及療程同普針組。分別記錄治療前、后各組AS患者的 Bath活動指數(shù)BASDAI和 功能指數(shù)BASFI。
數(shù)據(jù)均為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ˉx±s)表示,采用治療前后組內(nèi)自身對照和組間對照的方法,計數(shù)資料組間兩兩對照用F檢驗,組內(nèi)自身前后對照用配對T檢驗,以SPSS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表2 各組的病程比較s)
表2 各組的病程比較s)
?
由表2知,各組病程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表3 治療前后各組BASDAI的比較(s)
表3 治療前后各組BASDAI的比較(s)
注:與隔藥灸組比較,*P <0.05,△P >0.05;與云克組比較,▲P >0.05;與治療前比較,#P <0.05。
?
由表3知,治療前隔藥灸組、普針組、云克組組間BASDAI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隔藥灸組與云克組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與普通針刺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云克組與普通針刺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組BASDAI治療前后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表4 治療前后各組BASFI的比較(s)
表4 治療前后各組BASFI的比較(s)
注:與隔藥灸組比較,*P <0.05,△P >0.05;與云克組比較,▲P >0.05;與治療前比較,#P <0.05。
?
由表4知,治療前隔藥灸組、普針組、云克組組間BASFI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隔藥灸組與云克組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與普通針刺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云克組與普通針刺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組BASFI治療前后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中醫(yī)認為本病是因為素體腎虛督空,又感受風寒濕邪,凝滯痹阻督脈,氣血不通所致,形成痹證?!端貑枴す强照摗份d:“督脈為病,脊強反折。”本病病位屬督脈,周昭輝等[3]選擇夾脊穴運用溫針灸的方法治療AS,左政等[4]采用針藥結(jié)合的方法治療AS,均取得很好的療效。本課題選取其病變部位督脈作為治療腧穴,采用隔藥灸的方法開展對照研究。隔藥灸中雷公藤、肉桂、鹿角霜、乳香、川芎、延胡索、玄參、桑椹子合用以溫陽散邪、通利血脈、滋補肝腎,取背俞穴針刺用平補平瀉法來調(diào)理臟腑功能、扶正祛邪。隔藥餅灸除一般灸的作用外,又能通過皮膚組織,促進藥物的吸收,發(fā)揮其藥理效應。藥物借助灸的溫通作用,能有效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活血化瘀、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解博翔等[5]研究證實隔藥餅灸能夠提高單體紅細胞內(nèi)SOD含量,減少自由基對紅細胞的損傷,提高紅細胞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提升非特異性免疫的整體水平的作用。故藥餅灸既有全身調(diào)節(jié),又有局部治療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云克療程治療AS可有效緩解病情,減輕癥狀,配合隔藥灸及普通針刺可以有效改善AS的BASDAI、BASFI;隔藥餅灸配合云克治療AS在降低Bath疾病活動指數(shù)和功能指數(shù)方面,與普通針刺組相似,但優(yōu)于單獨云克治療,是輔助治療AS的一種新的有效方法。
[1] Garrett S,Jenkinson T,Kennedy LF,et al.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disease statu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J].Rheumatol,1994,21:2286-2291
[2] Calin A,Garrett S,Whitelock H,et al.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functional abili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 Index[J].Rheumatol,1994,21:2281-2285
[3] 周昭輝,陳振虎,徐展瓊.溫針灸夾脊穴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臨床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1,27(3):11-12
[4] 左政,姜云武,李左芹.針藥結(jié)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9,25(2):9
[5] 解博翔,田岳鳳.隔藥餅灸對中老年人單體紅細胞中SOD、MDA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10,26(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