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課堂導入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成功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課堂氣氛,增添課堂活力,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作者從教學實踐體會出發(fā),總結了課堂導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結合實際教學經驗,進一步闡述了課堂導入時的注意點。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課堂導入方法 探析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產生學習動機,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喚醒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老師把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來抓,拿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來設計。不同的學科,導入的方式也是各有特色。由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教學地點和方式有其特殊性,導入方法更是值得一探。
一、溫故知新,承上啟下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與復習,過渡到對新知識的講授,是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聯系性,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而且由于信息技術課每周只有一節(jié)課,間隔時間長,安排這樣的復習很有必要,可以喚起已有記憶,增強知識間聯系,為下面的講解做好鋪墊。復習導入后,再加以深化,從而引出新知識。
例如上上??平贪娓咧薪滩摹抖嗝襟w技術應用》“計算機中的聲音世界”第二課時,第一課時《聲音的錄制》我要求利用Cool Edit Pro專業(yè)工具錄制詩歌并把錄制的/mksKRpnAGD9bQUjDFxt0kOpYyy9CKn1OwiUeyUPZYI=聲音文件保存下來,第二課時《聲音的編輯》要求繼續(xù)用Cool Edit Pro軟件編輯上節(jié)課保存下來的聲音文件。由于兩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具有延續(xù)性,而且時隔一周后學生難免會對初次接觸的Cool Edit Pro軟件有所淡忘,所以在上第二課時就采用溫故導入法,先簡單復習一下Cool Edit Pro軟件的基本操作,再聽一聽上節(jié)課同學們錄制的聲音,然后很自然地提出問題:所錄制的聲音存在什么問題,是否需要編輯加工?從而引出第二課時內容:如何編輯存在瑕疵的聲音。這樣一來,新舊知識銜接過渡得很自然,易于學生接受,既鞏固了對以前知識的學習,又有利于新內容的教學。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勞?!卑呀虒W內容創(chuàng)設成生動的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努力把學生引入一種問題情境,使他們產生探索、好奇、理解等的認知需要,使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產生解決問題的自覺傾向,從而產生某種認知需要,激發(fā)求知欲。
例如在講解教科版《信息技術基礎》“表格信息加工”時,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導入新課。首先由我口述并用幻燈片顯示: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根據我國目前各個地區(qū)的中學生營養(yǎng)狀況調查結果來看,營養(yǎng)不良、肥胖等是中學生的常見病,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身體的營養(yǎng)狀況嗎?接著我在Excel中給出表格,要求學生填寫自己的體重、身高,并根據公式BMI(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m)2計算出結果,再參考指數對照表判斷自己的營養(yǎng)狀況。這樣開篇之后,學生一般都興致勃勃地開始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結果。等學生用筆算或計算器計算完畢,我再介紹一種更快捷高效的方法:用Excel的公式計算,從而引出如何用Excel加工數據信息。
三、結合實物,直觀導入
直觀導入是指教師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錄音、錄像、幻燈片等手段導入教學。正如捷克教育專家夸美紐斯所說,“感官是記憶的最可信托的仆役”,直觀導入法清晰明了,給學生以直接的形象思維和感覺,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熱情。
例如在講解上海科教版《多媒體技術應用》“虛擬現實初探”時,時逢上海世博會開館期間,學生們因為各種原因大都未能前往參觀但又心之向往,所以我就抓住他們的這一心理,讓他們通過世博網的“網上世博會”欄目參觀瀏覽各館區(qū)。然后指出,剛才大家在網上參觀時利用到的就是虛擬現實技術,再讓學生根據剛才的體驗總結出虛擬現實的特點。學生通過親身體會虛擬現實技術帶來的好處后,既滿足了好奇心,又激發(fā)了內心想更進一步了解虛擬現實的欲望,迅速進入了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
四、多媒體課件導入
多媒體課件集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和視頻等于一體,可以解決教學中學生不易理解、比較抽象、復雜的、教師用語言和常規(guī)辦法不易描述的某些規(guī)律和難以捕捉的動態(tài)內容。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在教學中比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著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它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綜合作用,誘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學實踐證明: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作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都有配套的教學光盤,在教學時,我們應予以充分利用。當然,老師也可根據教學內容和自身的優(yōu)勢制作一些小課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應遵循實用、適用的原則,其次還應小、精、短、簡。
五、其他方法
導入新課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直接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懸念設置導入法、動畫導入法、故事激趣導入法、結合時事導入法等??傊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導入時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結合教師的自身特點,揚長避短并與其他導入方法有機整合、靈活運用,這樣才能使其在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六、信息技術課堂導入時的注意點
信息技術老師都深知課堂導入對整節(jié)課的重要作用,在教學導入中使出渾身解數,絞盡腦汁設計新穎、精彩的導入??捎袝r,費盡心思設計的課堂導入卻收效甚微,不少導入顯得華而不實,過分注重導入形式,忽視導入實效,導致課堂效率不高,非但沒有促進課堂后續(xù)活動的開展,反而淡化了探究新知的課堂主體,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教學實踐體會,我認為,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導入時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導入應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針對教材實際、學生實際、知識實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靈活處理,導入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生年齡、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切忌過深、過難,以免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
2.課堂導入應生動新穎,對學生富有吸引力。教師在導入時要著重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避免唱獨角戲而忽略學生的聽講情緒。導入力求富有趣味性,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3.課堂導入應簡要概括,對學生富有啟發(fā)性。教師在導入時要掌握好時間,一般以3至4分鐘為宜。導入力求簡短明了,對學生有所啟發(fā)。
4.課堂導入應有科學性,引用材料應準確無誤,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原則。教師只有運用了正確的觀點、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才能建立科學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
課堂導入是一種教學藝術,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藝術性于一體,想要靈活運用各種課堂導入方法,關鍵取決于教師是否有又專又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設計、巧妙構思,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吸引學生跟隨自己的腳步去開啟課堂寶庫,進入知識的殿堂。
參考文獻:
?。?]黃旭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8).
[2]劉玉梅.課堂導課藝術淺析.職業(yè)技能培訓教學,2000,(5).
?。?]賴新元.教師課堂教學的十大技能.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10-1.
?。?]吳松年.有效教學藝術.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5-1.
?。?]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