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能力是人們立足社會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談心、打電話、開會、做報告、找工作、交朋友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可以說這個目標的提出既向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又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已是刻不容緩、勢在必行。但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教育都是“重文輕語”,教師在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聽”和“記”,得不到主動的“說”和“講”,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和發(fā)揮。這樣不但阻礙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肩負起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個重要職責,堅持不懈地把口語交際貫穿在語文教學中。平時教學,應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充分挖掘教學資源,以激發(fā)學生主動、積極的交往情緒為基礎,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口語能力
課文是學生學習規(guī)范語言的依據(jù),閱讀是口語交際的敲門磚。試想,連一篇課文都讀不通的人,還能口語交際嗎?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把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借助讀,借助說,把課文語言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
1.從題目入手進行交際訓練。文章的題目是文章的窗口,很多文章明白了題目也就明白了文章的價值取向和主要內(nèi)容,所以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感知、理解文章的題目,認識課文題目的作用,讓學生說說:看了題目,自己知道了什么?假如讓你寫這個題目,你該如何選材和構(gòu)思?這樣不僅使學生明白了文章題目的重要性,而且使學生明白了什么樣的題目應該有什么樣的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鍛煉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2.利用課文內(nèi)容進行交際訓練。文章內(nèi)容的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如描述圖畫、回答、朗讀與背誦、續(xù)編故事、復述、表演、討論等。不同的學習方式,會從不同的方面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文中的插圖或看圖學文中的圖畫,要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觀察之后,連起來說圖意,訓練學生的組話能力;課堂回答也是常用的訓練方式,教師應要求學生想全面、答完整,還可以談談自己的收獲、感受等;學習完課文,有些段落可讓學生復述或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仿說、續(xù)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朗讀和背誦,也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增強學生的語感,把課文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養(yǎng)成準確、熟練、流暢、完整的說話習慣。
總之,教學中,應有機地將復述、朗讀、演講表演、辯論、點評、總結(jié)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見縫插針,創(chuàng)造一些可以利用的時機,使得閱讀和口語表達齊頭并進。
二、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常規(guī)的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弱化口語訓練,其實,寫作這個環(huán)節(jié)同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在練習寫作之前先進行口頭作文。以往的作文常常是直接用書面表達,不妨嘗試先口頭列提綱,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提綱,然后請不同層次的同學口頭作文,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最后形成書面作文。這樣訓練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寫作能力,效果很好。
2.評改交流。作文交流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作文評改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評改是學生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本著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宗旨,平時我對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有意識地在課堂上交流評改。這樣一來可讓學生欣賞別人好的作文,二來可讓學生“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一開始學生并不適應,不知該從何下手。在第一次作文講評交流課上,我先作示范:對一篇習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講評,文章寫作是否緊扣中心,文章的詳略安排是否妥當,選材是否新穎,作者遣詞造句的能力如何,等等。經(jīng)過我的示范與提示,學生對評價作文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躍躍欲試。每星期的優(yōu)秀作文講評課,同學們總是情緒高漲,各抒己見。上來交流的學生聽著同學對他作文的評價,逐漸將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能力,而且很樂意修改自己的作文。這種形式的訓練,使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獲得了雙向提高。
三、在實踐活動中,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得到提高,要經(jīng)歷各種語言實踐。因此,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和實踐活動結(jié)合起來進行。
1.校園交往實踐式。學生在學校生活環(huán)境中,要注重正確的師生交往,大膽與各位老師交往。有的同學生性比較膽小,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教師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nèi)ュ憻挕S幸淮伟嗬锏姆酃P沒有了,我叫一位平時不善于交際的同學到總務處張老師處去領幾盒粉筆,并告訴他注意禮貌。過了一會兒,他拿著幾盒粉筆高興地進來了。他告訴我:“我進去后看到有好幾位老師坐著,就問:‘老師,請問哪位是總務處的張老師?’張老師站起來后,我告訴他我班的粉筆用完了,想再領幾盒?!本瓦@樣一次簡單的交往,鍛煉了他的膽量和口語交際,消除了他的膽怯心理。
2.家庭交往實踐式。學生要正確地與家庭成員交際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學中,我們應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則。學生設計了家庭沙龍,如開心辭典、故事會、每周影評、焦點訪談、實話實說、文藝匯演等形式,營造家庭文化氣氛,回到學校后,他們還互相交流,達到了強化訓練的目的。
3.社會交往實踐式。口語交際不能只局限于課堂,還應讓它走出課堂,輻射到校園的生活,并走向社會,成為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社會是實施“口語訓練”的無邊課堂。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參與社會交往,開展各種社會交往實踐活動。如組織參觀、訪問、調(diào)查活動,組織慰問、宣傳做好事等活動,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使他們在每一次社會交往實踐中都產(chǎn)生新的啟迪。
要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充足的提高,其方法是多樣的,途徑也各不相同。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學生的現(xiàn)狀,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從平時的教學入手,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在此方面肯定會得到長足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