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數(shù)學課堂;課堂合作;現(xiàn)代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010X(2011)05-0058-02
嚴肅、正統(tǒng)、不茍言笑,這些舊社會私塾先生的教學秉性,在現(xiàn)如今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現(xiàn)代化課堂中,已然不切實際。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老師,面對一個個稚嫩而又個性十足的小學生,成為“私塾先生”那是萬萬不可的!我是一個十分“孩子氣”的數(shù)學老師,我喜歡在課堂中走到學生中間,和學生打成一片,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學生平等交流、討論。我們還常常表演,將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課堂就是我和學生們的舞臺。在自主、和諧的氛圍中,天真、可愛的課堂小主角“演繹”了一個個讓我出乎意料而又難忘的精彩故事!
片段一:判斷風波
在一堂數(shù)學練習課中,我和學生們遇上了一道與可能性有關(guān)的判斷題:“學生比老師知識淵博是有可能的。”學生齊讀題目后,我首先向?qū)W生釋疑。 師:比老師知識淵博,就是比老師知道得多。
(話音未落,馬上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生:這句話肯定錯了!要比老師知道的還多,那就不是老師教學生,而是學生教老師了!
(課堂上響起了一陣陣的笑聲,全班同學步調(diào)一致,在括號內(nèi)打上了錯號。)
師:這種情況在小學或許真的不會發(fā)生,但是在高中,尤其是在大學,有個別極其聰明、知識特別豐富的學生,他們的學識竟超越了老師。這種情況雖然極少,但卻是可能發(fā)生的。因此,這句話正確!
(在多數(shù)學生將答案改成對號的同時,一位比較外向、膽大的學生,有點興奮地面向我)
生:老師,等到你老了,我們就比你懂得多了!
(課堂上一陣大笑!)
師:到老師真老的時候,恐怕你已經(jīng)不是學生了!
(另一位學生接過了我的話茬)
生:就是!那時候,你就有老婆了!
(笑聲再—次響起。我稍稍收斂笑容,大家情緒也稍微緩和。)
師:不管那時候,這個同學有沒有老婆,都已經(jīng)離開了校園,步人了社會。老師希望將來大家的學識都能超越老師!
片段二:“小丑”當主角
一天,同步練習冊列出了一道拓展練習題:學校有一個長方形的多媒體教室,計劃把頂棚裝飾一圈木線。不測量頂棚,你知道要買多長的木線嗎?
(經(jīng)過一番討論,學生們出現(xiàn)了如下答案)
生:用繩子沿著頂棚繞一圈,量出繩子的長度,就是木線應(yīng)買的長度。
師:我覺得這個方法雖然可行,恐怕得搬來梯子,登上房頂操作,有些麻煩,又有些危險。大家能不能想一種簡便、易操作的方法?
(我的話音未落,一個學生不自信地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生(小龍):可以量量地上的。
(我欣喜之余急忙做了一下補充)
師:小龍的意思是可以測量一下地面的長和寬。大家覺得可行嗎?
(聽到我的補充,小龍點了點頭,顯得有些興奮。而同學們也由此展開了交流)
生:這個方法好像行!要求不許測量頂棚,我們卻忘了地面和頂棚相同。我們量出地面的長和寬,用公式算出的周長即是頂棚的周長,也就是木線的長度。
(一些學生竊竊私語起來)
生:真沒想到他能解決這么難的問題。
(我也借機對大家做了一下鼓勵)
師:今天這個難題,多虧了小龍,讓我們給他送上掌聲。所以大家要相信自己能行,要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們都是最棒的!
片段中的小龍因一二年級的基礎(chǔ)太差,尤其是語言文字方面,多數(shù)數(shù)學題目讀下來都勉強。通過這一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小龍其實蠻有潛力的。但愿今后通過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能讓其逐漸彌補差距,迎頭趕上,成為數(shù)學課堂上的“主角”!
片段三:幽默大比拼
在某份期末測試卷中,一道和做買賣有關(guān)的解決問題讓全班六分之五的學生解答錯誤。題目是這樣的:369服裝店為迎接“六一”兒童節(jié),新進了一批背心,每件進價5元。今天共賣出23件,每件售價9元。今天賣出的背心一共賺了多少錢?(我認為對題意的似懂非懂,“進價”、“售價”等專業(yè)術(shù)語的出現(xiàn)是致使失誤的根本原因。于是,我用編故事附加表演的方式對此題展開了講述。)
師:現(xiàn)在老師就是369服裝店的老板。(課堂上一陣笑聲)我想賣背心,可服裝店一件背心都沒有,該怎么辦呢?
生:去進貨!
(我走到教室后面,臨時把圖書角當成了背心“工廠”。拿起了一件“背心”。)
師:這“背心”能白拿走嗎?
生:當然不行!得掏錢!
師:進貨時,付給工廠的錢就是“進價”。
(學生復述對進價的理解。)
師:進價是多少?
生:每件5元。
師:老師店里現(xiàn)在有了充足的背心了。我要怎么賣,就能賺到錢了?
生:賣貴點!賣8元!賣10元、賣20元!
師:東西賣掉時的價格就是“售價”。
(學生敘述自己對售價的理解。)
師:題目中的售價是多少?
生:每件9元。
師:若有一個商人,進價5元,售價還是5元,會怎樣?
生:就賠了!
(我有些好奇,繼續(xù)問道。)
師:怎么會賠呢?
生:還有油錢呢!運背心得燒油!
(說實在的,我當時真有些意外。緊接著,我也借機“閑聊”起來。)
師:大家覺得有沒有這樣的商人?
生:肯定沒有!這樣的人腦子肯定進水了!
(兩三個學生調(diào)侃式的一句話,引來了一陣陣笑聲。于是我也跟著“炫”了一把。)
師:用句東北話說,這個人的腦袋肯定讓驢給踢了!
(此時,看到我面帶笑容,學生們盡情釋懷,著實笑了個夠。個別學生甚至于笑了三四“股”,臉E透出異樣的輕松。)
情緒平復后,我和學生們分析整理了一下算式,多數(shù)學生自主表述了此題的解答過程,并改正了試卷上的錯解。
其實,學生不單單是老師傳授知識的承載者,他們還是另類快樂的制造者,是老師們的“開心果”。相信,老師多一些微笑,多一點寬容,多一句生活化的幽默語言,和學生的課堂合作一定會更快樂!更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