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美“大夫第”與“舉人府”九十九門戶,是廈門市頗負盛名的兩處古民居建筑,特別是“舉人府”九十九門戶,堪稱廈門島內現(xiàn)存單體建筑中規(guī)模最大的閩南古民居。心儀久之,終于尋了個機會前往,一睹其“真容”。
兩座民居皆位于廈門湖里區(qū)金山街道五通社區(qū)坂美社,相距不過幾百米。從廈門市區(qū)出發(fā),進入五通社區(qū),穿過一條條曲里拐彎、或寬或窄的巷道,不多久便來到了“舉人府”九十九門戶。
這是一座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古民居,整體格局為“三落八大護”。主厝(厝,閩南方言,指房屋)分落,又稱進;落的兩旁,建有拱衛(wèi)主厝的房屋,稱為護。閩南民居最為常見的是單護厝或雙護厝,而“舉人府”的護厝則多達八列。三進主厝與八大護厝縱橫交錯,實有房屋七十九間,加上院落、過道的門廳,共計九十九間,故有“九十九門戶”之稱。
九十九門戶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一是氣勢宏大,二是飽經滄桑。
作為廈門經濟特區(qū)的發(fā)祥地,湖里區(qū)近年來加大了開放、開發(fā)力度。坂美社正面臨著整體拆遷改造的命運,這一昔日村落,如今已是高樓林立。“舉人府”周遭也不例外,或近或遠,到處都是已建或正在興建的樓房。這些樓房并不太高,三至五層不等,也屬民居,不過是西方式的現(xiàn)代民居。就采光、通風、舒適等方面而言,已明顯優(yōu)于“土生土長”的傳統(tǒng)古厝。因此,村民們大多住進了這樣的“洋房”之中。
“舉人府”在這些“洋房”的包圍之中,靜靜地臥伏在地,顯得空落落的。然而,當我走近它時,仍感到了一股磅礴的氣勢。一棟如爛尾樓似的二層樓房,硬生生地楔入“舉人府”腰部,將它分割開來。正是這一不甚和諧的建筑,卻給我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觀賞角度。我們爬到樓頂俯視,九十九門戶的全貌盡在眼底。一間間房舍縱橫交錯、鱗次櫛比,構成的整體格局與恢弘氣勢,令我贊嘆不已。
“舉人府”九十九門戶屬典型的閩南民居,這種民居又稱紅磚厝,是福建省最富特色的傳統(tǒng)民居之一,廣泛地散布于廈門、漳州、泉州三地。閩南地區(qū)位于福建南部,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影響,土壤主要為紅壤和磚紅壤,這種高品質的紅土,可燒制出色澤亮麗、經久不衰的紅磚紅瓦,為閩南人造屋起厝提供了既牢固又美觀的建筑材料。紅色的瓦片、紅色的磚墻、飛翹的檐角,閃射著一股奇異的光芒,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平靜與親和、古樸與幽靜中,又分明透著一種皇家建筑的整飭與規(guī)范、莊重與威嚴。
據明代文學家王世懋《閩部疏》所記,閩南“民居皆儼似黃屋,鴟尾異狀,官廨縉紳之居尤不可辨”,可見自古以來,閩南紅磚厝就具有帝王宮殿的味道。封建專制皇權一個最大的特征,就是唯我至尊唯我至上,決不允許普通百姓在任何方面超越皇權。表現(xiàn)在建筑方面,對民居的高度、用色、制式都有嚴格的約束,不能比皇宮高,不能用黃色、紅色等象征高貴的色調,式樣更得與皇宮有別。閩南偏居一隅,天高皇帝遠,老百姓才不管你那些條條框框呢,他們以紅色為主調,厝頂砌三四行瓦筒,翹成宮殿式的燕尾形,于日常民居中透出皇權的影子,在潛意識深處嘗嘗“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味道,也是長期壓抑下獲得的一種心理平衡。當然,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閩南人的另類、叛逆與反抗精神。
拍了一些照片,我們就下到樓底,推開一扇沒有關嚴的木門,進入“舉人府”中。但見門中有門,巷中有巷,恍若迷宮。從一間房子到另一間房子,我一間間地觀看著。如今,這些房間都沒有住人了,房門衰朽,墻壁剝蝕,有的堆放雜物,有的喂雞養(yǎng)鴨,更多的則是空空蕩蕩。下午的陽光靜靜地、斜斜地照著,就在這不斷的走動與穿行中,我見到了當年的水井、灶臺等生活遺跡,還有貼在緊閉著的大門兩旁的對聯(lián),其中一副寫道“吉祥如意好運來,平安富貴鴻圖展”,寄托著普通民眾對俗世生活的美好憧憬與向往。還有一副寫的是“同心同德樂無窮,互敬互愛春永駐”,橫額為“天定良緣”。顯然,這里曾住過一對新婚01842402b65e4581aa480de2935702a97878fabd750fe4425b37e795881efd63夫妻,如今已是人去室空,肯定搬到了那些新建的樓房之中,而紅色的隸書對聯(lián)雖然有點兒退色,卻依舊完好。這時,我的眼前不禁閃現(xiàn)出一幅生動鮮活、融融泄泄的生活場景。這座大厝,當年可是人丁興旺、人流如織、生機勃勃呵!它的每一扇大門、窗戶,每一個空間、角落,都留下了昔日的生活印跡。民居,即普通百姓過日子的居所,是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身立命的歸宿之地。它靜靜地立于一隅,滋潤著一些鮮活的生命,在悠悠的歲月之河中靜靜地流淌不息,顯出一股樸實、沉靜而飽滿的力量。
“舉人府”建于兩百多年前,建造者是一位名叫石日華的商人。最初起厝,規(guī)模并不甚大。隨著經商的不斷獲利,生意越做越紅火,據說他將航運與貿易做到了金門、澎湖,臺灣島的鹿港、臺江,甚至擴展至南洋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古厝也隨之不斷擴建。建到九十九間為止,寓意長長久久。房主雖然富甲一方,但商人在封建社會的地位并不高,石日華便督促兒子石月中參加科考,以獲取功名。一番努力,兒子不負所望,終于考了個武舉人。據說這已是清光緒年間的事了,于是,這座大厝也就被人稱為“舉人府”了。不難想見,這里曾經多么地榮耀與熱鬧!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古厝的衰落與沉寂,從另一角度而言,又何嘗不是體現(xiàn)了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呢?
正轉悠著,突然驚喜地發(fā)現(xiàn),西南的一間院落里,仍住著一位老人。推開半掩的院門,我們走了進去。老人今年八十四歲,住慣了這里,安逸,自在,舍不得離開,也是唯一守護這座大厝的人了。閑談中,獲得不少關于“舉人府”的歷史信息。石家后代,越往后去,生意日漸衰落。1938年5月,日寇從五通登陸侵占廈門,石家子孫的航運貿易徹底中斷,不得不改干其他營生。日軍投降,國民黨軍隊駐扎五通,拆走了“舉人府”數(shù)十扇木門,運到海邊構筑防御工事。解放后,這里駐扎過解放軍,不久撤出。村民們又住了進來,最多時這里住過一百多人,幾乎是當時坂美村的一半人口。
九十九間古厝就那么靜靜地、頑強地臥在原地,見證百年風云,飽經歷史滄桑。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不以一種沉緩而淡定的方式,譜寫著一部豐富而生動的百姓春秋。在這流水般的日常敘寫中,既有生存的困窘艱辛,也有生活的華彩樂章;既有酸楚苦淚,也有歡聲笑語……
離開九十九門戶,便往“大夫第”走去。如果說“舉人府”九十九門戶以其規(guī)模壯觀、氣勢恢弘為人所知,那么“大夫第”則以建筑精美、風格雅致令人矚目。
“大夫第”最初建于清道光丁未年,房屋的主人石氏曾累世為官,“聯(lián)登甲第”,并與臺灣有著一段不可分割的淵源。清乾隆年間,“大夫第”的建造者石時榮在官封四品前,經營郊行,從事大米、食糖、建材、茶葉等生意。他于清乾隆五十九年渡臺,成為臺南石氏家族的開基祖。其郊行生意分布在海峽兩岸,于大陸與臺灣之間互通有無,獲利甚豐。石時榮的貿易基地在臺灣,卻對祖地廈門有著深厚情誼,花巨資一萬三千三百兩白銀,在老家建起了一棟漂亮豪華的建筑。因石時榮父親曾被朝廷封為通奉大夫,所以便將這座新造的閩南紅磚大厝命名為“大夫第”。
“大夫第”的規(guī)模雖沒有舉人府那么宏大,但也有前后三進,左右兩邊,是雙護厝院落式大厝,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屬典型的閩南官式民居建筑。
歲月流逝,世事變遷?!按蠓虻凇睉K遭日軍焚燒,燒焦的痕跡至今依稀可見;兩邊的護厝要么不存,要么僅存一堵殘敗的紅墻;第三落建筑已經坍塌了……眼前的衰頹之相,與想象中的豪華風采相去甚遠。但是,只要你仔細觀察,還是可以找到過去的輝煌:門前兩對旗桿石,便是昔日顯赫的象征;房前的條石地面,呈規(guī)則形狀鑲嵌在一起,僅這項工程,所耗費的物力與財力,就令人驚嘆不已;特別是一些裝飾,可謂“揚葩而吐藻”,屋頂脊柱上的瓷片剪貼,門廊檐下的“白虎堂”故事木雕,“太平有象”的磚雕,紅墻上的菱形圖案,以及木門、窗欞那形式多樣的藝術鐫刻等,它們集石雕、木雕、彩畫、剪貼于一體,無不訴說著往昔的精美與雅致……
“大夫第”的衰落,既有自然的淘汰與變遷,也有人為的因素。那些精美的門窗,要么被人盜走,要么在歲月與風雨的侵蝕中衰朽。據現(xiàn)在的主人介紹,“大夫第”重達兩百多斤的大門,竟在2005年刮臺風時被人偷走,后來還在北京古玩市場出現(xiàn)過。而強有力的防盜措施,正是“大夫第”的主要特色之一,厚重的大門后面,除有一根與普通人家無異的橫著的門閂外,還添加了五根豎閂。“大夫第”圍墻的石門框上,仍有五個十厘米見方的槽位——這就是當年插放五根豎門閂的位置。
緊貼“大夫第”的右邊與后面,聳立著高大的樓房,石先生一家,已搬進一旁新建的高樓。風華漸失,輝煌不再,唯有房前屋旁的石井、石案、石盆等生活用具,還保留著當年的體溫,見證著往日生活的熱鬧與滋潤。
閩南民居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隨著多元文化的不斷交融,現(xiàn)代文明的不斷深入,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衰落自不可免。只是,它承載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與喜怒哀樂,見證著民間生活的源遠流長與歷史滄桑。歲月靜靜流淌,百姓生生不息,在漫長、平淡而從容的歲月里,生活其中的居民,顯得那么安詳而自足,充分地享受著人生的種種樂趣。這些紅磚民居,直觀地刻寫、記錄、再現(xiàn)了閩南民眾長達幾個世紀的人文歷史與建筑藝術,蘊含著一種類似“根”的東西,是民族精神的某種體現(xiàn)與象征。
難能可貴的是,在加快經濟開發(fā)步伐的大面積拆遷改造中,“舉人府”九十九門戶與“大夫第”這兩處廈門島內具有代表性的閩南古民居終于得以留存。然而,古民居的維護、修繕與使用,也是一個不得不解決的重要課題。唯愿這兩處保留下來的古民居,盡早擺脫現(xiàn)有的衰落與沉寂,再現(xiàn)昔日風采,煥發(fā)出旺盛的活力。
責任編輯/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