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字出版轟轟烈烈地蔓延到出版行業(yè)的各個角落,少兒出版雖未能緊隨浪潮飛速發(fā)展,但各個專業(yè)少兒社仍然非常關注少兒出版的數字化進程,這其中,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以及海燕出版社等專業(yè)少兒社率先嘗試進軍數字出版,并根據自己的特色在探索屬于符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少兒數字出版模式,下面我們就走進這四家少兒社,揭開少兒出版數字化先行者的“面紗”。
中少社掌門人李學謙堅定地表示,中少社一直非常重視少兒出版的數字化,并已經于2010年9月成立了數字出版中心,現在該社的數字出版中心已有員工十多人,下設編輯部、市場部、技術部和綜合部。編輯部主要進行書刊內容的數字化處理,市場部要完成整個數字產品的推廣與銷售,技術部負責數字技術的轉化和為其他部門提供技術支持,而綜合部實際上也是“后勤保障部”,負責整個數字出版中心的其他具體事務。
李學謙認為,大眾出版的數字化有其相對的特殊性,受到各個方面的限制,少兒出版就屬于大眾出版的一部分,因此對少兒出版的數字化不僅要重視更需要長遠考慮。少兒出版雖有著剛性閱讀習慣,但是少兒出版加入數字化進程是必然的趨勢,少兒出版將選擇怎樣的終端設備也是一個挑戰(zhàn),我們需要復合功能的設備,需要互動的聲音,打破傳統(tǒng)出版的局限從而完成傳統(tǒng)與現代的轉型,復合形態(tài)將是全媒體多介質的形態(tài),這也將是出版業(yè)態(tài)的轉型。要完成業(yè)態(tài)的轉變,首先還是內容為王。有了內容以后要做品牌,要主動參與數字化出版的進程,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參與進去。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自己定位為內容供應商,而是應該成為數字出版商,應該有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
中少社的數字出版規(guī)劃與布局立足于扎實穩(wěn)健的發(fā)展思路,第一步是出版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完成對中少出版資產庫的建立。這個資產庫包括1951年創(chuàng)辦的《中國少年報》3000多期的全部內容;包括中少社下屬《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我們愛科學》等所有期刊;包括中少社自1956年建社以來三萬余種優(yōu)秀的少兒圖書,首批計劃率先完成6000余種的數字轉化,而選擇圖書的標準將遵循具有研究和史料價值,反映少兒出版進程、反映少兒出版最新動態(tài),有當下閱讀的價值等。第二步,中少社數字出版中心將采用分類的辦法對資產庫進行加工整理,完善所有內容的版權處理,在此基礎上建立數字圖書館,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提供,例如對中小學校提供符合其要求的內容等。第三步,開發(fā)數字產品,如手機雜志,語音玩具等等,數字出版中心將向終端平臺提供產品,但是不僅僅只做內容提供商,更要把握合適的時機做數字出版商。最終,中少社的數字出版中心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完成其復合型的數字化出版編纂平臺的建設,使各種產品可以同步出版,讓一個內容多種介質同步出版,多渠道同步傳播。
現在中少社已經先期投入二百多萬元培育自己的數字出版隊伍,并將長期投入,中少社正在積極申請政府文化發(fā)展基金,發(fā)動全社會關注少兒出版的數字化進程。中少社建社時間長,產品品種多、規(guī)模大,對于這些資源優(yōu)勢李學謙表示,一定要善加利用,依托自身優(yōu)勢,創(chuàng)新產品銷售模式,在數字化平臺上開創(chuàng)中少社新的增長點?,F在,《中國少年英語報》已經完成了所有低幼語音技術的開發(fā),結合中少社的點讀筆完成所有其產品閱讀功能的升級,如兒歌配樂朗讀英語等等。而中少社攜手科大信飛開發(fā)的語音智能玩具紅袋鼠更是率先上市,智能紅袋鼠里面已裝有365首兒歌等適合孩子們使用的內容,并可以在中少社網站完成其他的下載內容。
對于數字出版是否會取代傳統(tǒng)出版,李學謙給予了否定的回答。他表示數字化是少兒出版的必然趨勢,但是數字出版不會代替?zhèn)鹘y(tǒng)出版,數字出版與傳統(tǒng)出版將會同時發(fā)展,兩者之間并不互相取代,將互相補充。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年就開始涉足電子書,當年就出版了三百余種電子書,到目前已出版和銷售了千余種電子書,并通過移動閱讀平臺進行多渠道銷售。2010年為跟進新形勢發(fā)展的需求,積極調整工作思路和戰(zhàn)略,該社成立了數字出版中心。數字出版中心前身是二十一世紀音像電子出版社,成立于2003年12月。當時,在全國少兒圖書出版社中鮮有同時具有音像電子出版資質的出版社。二十一世紀音像電子出版社這幾年在音像電子出版方面的工作和積累,為現在的數字出版工作打下了堅固的基石并提供了發(fā)展空間。
二十一世紀社社長張秋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社的紙質IT產業(yè)出版基地初具規(guī)模:二十一世紀社在紙質IT產業(yè)上已有3年的研發(fā)時間,投入資金四百余萬元。目前已出版了一百多冊紙質IT有聲圖書,并研發(fā)了“世紀精靈點讀筆”,提高了閱讀的趣味性,讓閱讀變得更加立體和全方位。同時該社的讀者俱樂部網站建設,為圖書的營銷造勢助力:“皮皮魯俱樂部”和“老鼠記者俱樂部”論壇自從2008年12月搭建,截至到目前注冊人數已有幾千余人。
張秋林表示,目前我國正處于傳統(tǒng)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期,現在少兒的數字出版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家對少兒數字出版的發(fā)展還存在很多疑慮。二十一世紀社對少兒數字出版的前景十分看好。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我社計劃實現發(fā)行碼洋12億,銷售實洋5億,其中數字出版將占到30%的銷售份額,即完成1.5億的銷售收入。為此,我社預計投入資金5000萬元,主要用于購買圖書的數字版權、培育及建設紙質IT產業(yè)的發(fā)行渠道、打造兒童綠色網游出版基地等。并將這些項目發(fā)展成為我社數字出版的主要贏利點。
未來工作規(guī)劃目標,張秋林概括為一二三,即建設一個線上+線下復合性出版平臺,打造兩個基地,研發(fā)三種數字閱讀平臺產品,具體內容如下:
建設一個線上+線下復合性出版平臺。傳統(tǒng)出版單位發(fā)展數字出版,應注重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傳統(tǒng)出版觀念的轉化和內容資源管理能力的提升。并且這種“轉化”和“提升”,是對傳統(tǒng)出版和數字出版的共同作用。為此,我們規(guī)劃未來將采用線上的數字產品與線下的紙質圖書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包含、雙線并進式發(fā)展的模式,建設一個全新的線上+線下復合性出版平臺。
打造兩個基地。1.打造中國少兒紙質IT產業(yè)基地。做好紙質IT有聲讀物的開發(fā),大力開發(fā)具有點讀功能的低幼圖書,力爭建成中國少兒紙質IT產業(yè)基地。我社經過一個時期的運作,已出版內容廣泛、多系列的紙質IT有聲讀物《會說話的啟蒙掛圖》《會說話的600字》《不一樣的卡梅拉》等一百余種,加上正在規(guī)劃出版的300種低幼紙質IT有聲讀物,我社有信心打造中國兒童紙質IT產業(yè)基地。2.打造中國少兒綠色網游出版基地。中國網絡游戲的使用者大部分是少年兒童,我們有責任將網絡塑造成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傳播陣地,來影響千百萬喜愛網絡游戲的少年兒童,從而把二十一世紀社打造成中國少兒綠色網游出版基地。
研發(fā)三種數字閱讀平臺產品。iPad數字閱讀平臺產品:結合出版社豐富的兒童出版資源,在紙質書中找出適合iPad使用的出版資源,將具有傳統(tǒng)兒童文學紙介質圖書顯現不出來的多種元素,通過iPad產品的圖、文、聲表現形式,用觸摸的方式翻看閱讀。
手機數字閱讀平臺產品:手機閱讀作為數字出版的一種新型業(yè)態(tài),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贏利模式,二十一世紀社正在積極整合出版資源,并著手研發(fā)適合手機閱讀的出版內容。
電子書閱讀平臺產品:整合大量的內容資源,從而為電子書產業(yè)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支撐,同時隨著一系列的技術創(chuàng)新,電子書實現了與無線上網、觸摸屏的結合,為消費者提供了新的閱讀服務,更方便了電子書的在線閱讀和下載。
現在二十一世紀社已經開始與“谷歌電子書店”合作,把鬼馬星、曉玲叮當等作家的圖書做成電子書在“谷歌電子書店”上銷售。
近年來,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玩具書異軍突起,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而該社社長張克文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也每每讓我們驚喜。作為成長壯大中的地方少兒社,安少社又在數字出版進程中走在了前列。在問起安少社何時開展數字出版業(yè)務時,張克文對記者說:“我們很早就有了這個想法,早在2005年就開始了這方面的人才儲備,并開始了一些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2010年正式成立了數字出版中心——新媒體事業(yè)部,由專門的部門和人手負責這一工作?!?br/> 現在安少社的數字出版工作主要就是全力為新一代的小朋友們打造中國第一家少兒類互動閱讀社區(qū)平臺(終端+云端的架構)。張克文表示,安少社將以高起點(目前蘋果公司在線應用商店僅有190多種互動圖書,我們的平臺和制作工具上線后將在半年內達到1000多種),高規(guī)劃(建立一個開放的互動圖書閱讀平臺,讓全國同行免費使用我們自己研發(fā)的互動圖書制作工具),大力推進互動電子書閱讀基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進入互動多媒體Ebook3.0的藍海,離開靜態(tài)電子出版物的亂戰(zhàn)。
面對現在的數字出版現狀,張克文說,現在幾乎所有的傳統(tǒng)出版社都有進軍數字出版的需求,但是苦于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沒有清晰的商業(yè)模式和贏利手段。傳統(tǒng)紙質圖書的電子版(Ebook1.0)、從生產到發(fā)布全程數字化(Ebook2.0)這兩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技術運營商和電信運營商已占據主導地位,出版企業(yè)僅作為內容提供商話語權較小。我們在數字出版上瞄準Ebook3.0領域,開發(fā)精品,推出閱讀平臺。以平臺和標準作為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努力推行自己的Ebook3.0格式。贏利點主要放在Ebook3.0產品銷售及平臺使用、玩具書產品開發(fā)和傳統(tǒng)圖書在線的銷售上。他表示,目前根據在app上的調研數據顯示,國外的互動童書數量在150個左右。從用戶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應用程序都獲得了4星+的評價。(國外知名的童書出版商紛紛開始童書應用程序的研發(fā),從形式上來看一些出版商大力研發(fā)教育類的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常常并非基于某本圖書;另一些則專注于開發(fā)游戲類的應用程序;還有一些則是根據現有的兒童小說,開發(fā)相應的應用程序。)我們的互動童書內容上會涵蓋以上三種類型,數量上在短期可以達到千本體量,渠道上依托于我們的社區(qū)平臺品牌進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