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逐雪素珠鏈

2011-12-29 00:00:00末日赤旗
戶外探險 2011年1期


  素珠鏈山峰攀登及登山滑雪歷史
  
  關于素珠鏈的攀登史,有史料記載的首登(可能)是80年代日本登山隊完成的羊龍河冰川路線,但有人說五六十年代我國的地質工作者或武警工程兵應該已登頂過該山。就像玉珠峰一樣,從民族大義考慮,我還是相信無敵的工人階級和勇猛的武警戰(zhàn)士的!
  2007年,Kalias未登峰計劃曾贊助李紅學等人攀登素珠鏈,后因與當地老鄉(xiāng)在運輸費上的巨大分歧而無奈放棄。2009年9月,蘭州龍行和西夏磨坊的山友沿北溝線路順利登頂,帶來了部分的登山資料。同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雪豹登山隊沿南冰川登頂,但資料較少。
  
  素珠鏈山峰介紹
  素珠鏈海拔5547米,祁連山主峰,在各版地圖上,酒泉向南數十公里的“祁連山”,標記的就是它。
  祁連山,無論從任何意義上都稱得上是中國最重要的山脈之一。正是祁連山養(yǎng)育了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正是祁連山引來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正是祁連山讓中原的政治和文化渡過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
  素珠鏈作為祁連山的主峰,卻一直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即使是牛人輩出的戶外圈,對于素珠鏈的了解也大多都只能在前面冠以“傳說”的名號。當然,“傳說”并不能擋住勇者的步伐。2010年10月,四位國內滑雪愛好者就踏上了漫長的素珠鏈之路。
  
  素珠鏈登山滑雪隊員
  末日赤旗、黃茂海(MH)、江魚兒、康華。素珠鏈,這么母性的名字,一旦聽到便永不會忘記,在潛意識中更產生了攀上的沖動。第一次目睹她的真容,是在朋友發(fā)在網絡上的圖片。素珠鏈的雪坡連綿起伏,縱橫于天地間。對于任何一個狂熱的登山滑雪者來說,這些照片都是致命的誘惑。在玉珠峰閃電滑雪之旅后,我,江魚兒、康華初步確定了素珠鏈登山滑雪的計劃。康華主動承擔起溝通聯絡的重任,并從奧索卡總部挑選了適合登山滑雪的衣物與裝備。
  期間,老黃(黃茂海)加入到隊伍中來。老黃工作之余最大愛好就是打開Google Earth,找到祖國一條條極高山脈上的一條條冰川,篩選出其中適合登山滑雪的,一條條地編上號,然后一條條地YY。我們知道,有冰川的地方就能存住雪,就是最好的登山滑雪地方??吹嚼宵S發(fā)來的素珠鏈圖片,才知道這里幾條大冰川早就被他在Google Earth上編好號了,原來我們要去的素珠鏈,早就被這名科學家精神上蹂躪過N次了。
  10月1日,由于康華與江魚兒同時誤機,我和老黃決定先行進山探路。我們帶上了高山帳,60米繩和40只路旗。如果我們決定走哪條路線,會請司機第二天(也可能第三天)再將他倆拉到我們的起點處,我們慢些走,插路旗,考慮到他們倆體能超強,應該能在第三天會合。素珠鏈不比其他的成熟山峰,進了山便再無手機信號,老黃將我們的想法和安排通過一條巨長的短信傳遞給康華后關掉了手機。在種種憂慮的思緒中,老黃和我進了祁連山。越野車將我們送到海拔3600米的葉家羊圈,下車時已是下午5點,留給我們的時間并不多。我飛速打理好背包,外掛上雪板,靴子、帳篷,防潮墊、路旗,路繩等。雙手抓住一條肩帶,擺好體位。收臂甩肩,翻身上包。包基本紋絲未動,但我卻從包的一側翻身“被”上包了。又要登山又要滑雪,裝備自然輕不了。我的個人裝備27公斤左右,加上五天的食物、路糧,還有由于康華和江魚兒的遲到,我和老黃分擔的帳篷,路繩,爐具及一些技術組裝備,負重在34公斤左右。由此,我們超重裝登山滑雪之旅閃亮登場了。
  沿著一條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脊上行,我辛勤地插著路旗,它將指引康華與江魚兒來到我們身邊。上升了200米后,坡度見陡,草消失了,路上布滿了乒乓球大小的碎石。這種路輕身走都是上一步滑半步,超重裝爬起來真是苦不堪言。天色漸暗,碎石從乒乓球大小變成了片狀頁巖。9點天完全黑了,我們也走到了雪巖混合地帶,扎營后化雪喝水吃飯完畢已然半夜11點。
  10月2日,老黃和我繼續(xù)沿著碎石山脊不停地攀升,把營地從3600米移到了4300米。但對我來說,這一天不停地看等高線圖找路。再對照實際山形找路,以及巖石路線的重裝攀登都是新奇而大有裨益的。
  山脊橫切后,又是一段很陡的上升,雪巖混合。為避免滑墜,我們多選擇一些比較完整的巖石區(qū)攀爬,盡管這些路線更陡,暴露感更強,但只要有攀巖基礎,還是比不穩(wěn)定的頁巖碎石陡坡要靠譜些。帳篷扎在山脊上,頭頂上方懸掛著十數米高的石筍,誰能保證不掉下來一塊給我們嘗嘗,老黃那邊一翻身,就直接去北溝了:我這邊一翻身,就回昨晚睡覺的地方了……生死有命吧!
  日落時的景色著實詭異,天空不知為何被分成上下兩層。從東方、遠處的雪山之巔向上,先是冷暮的青藍色,很快便到一個明顯的分界,再上層,天空是粉紅的。為什么連老天都劈腿了?誰知道就在此時,我們下方400米處,康華和江魚兒正抱著石頭與我們一同欣賞這瑰麗美景。他倆傍晚進山,上行300米后就在碎石山梁上露營了。帳篷在我們這,所以他倆只好以天為幕了。山梁不平,為避免滑墜,只能抱著石頭了。
  在10月3日午后的陽光下,江魚兒和康華依次出現在百十米外的山包上。轉眼間,江魚兒已經先到了,如期而至的還有他的不滿和幽默,“科學家這次精心策劃了一條史上最不適合登山滑雪的線路來調戲我的拉桿箱,不小心把自己也調戲了?!苯~兒竟然是將拉桿箱肩扛手提上行了300米才接受了現實,祁連山上由此有了一名“皮箱哥”。埡口,向下,是一個35度上下的大雪坡。雪是新下的,過膝,硬殼,雪殼下不是冰川而是碎石。見雪封喉,江魚兒迅速穿靴上板,一路滑下。我也很沖動地想一躍而下,瞬間被老黃喝止,說不想救人。話糙理不糙,浮雪下的碎石十分嶙峋,連江魚兒滑起來也是叫苦不迭,險情迭出,況且,此坡間雜多條陡峭的雪溝,滑起來舉板維艱。江魚兒滑了百十米,爽了幾個小彎,也認命了,收板上爪。陡峭的雪坡,間雜碎石,走起來也不容易,冰爪常碰雪下大石,站立常常不穩(wěn),而且伴隨著幾次大范圍的流雪,很不爽很糾結。橫切下降了約兩百米海拔,竟也花了一個多小時。天光漸暗,眼看數百米前一個大坡頂端有戲,我遂加快步伐。到達目的地,找了塊略平的雪面,踢開雪一看,下面有許多凍硬的尖石。再度向上攀爬尋找,不遠處,找到塊真的不錯的雪面,這里海拔4350米,當晚四人同坐一帳內,叫溫暖的圍爐夜談。四人同躺一帳內,空間從三維縮至二維,叫周一早高峰的四惠地鐵。我臉上放著老黃的膀子,腳則搭到江魚兒身上。
  10月4日,計劃攀上海拔4900米的冰川頂端,偵察頂峰和東冰川路線并下滑。我們營地兩側,北溝的兩翼一兩條尖利的山脊向南延伸,最終在我們面前無縫合攏。4900冰川,像一座宏偉的冰雪三峽大壩橫亙面前,垂直落差550米。左側,坡45~55度,間雜少量尖石的巨大懸冰川從白皚皚的雪面下探出,好似冰封萬年的遠古巨獸即將解凍,蠢蠢欲動般要肆虐人間。右側,雪坡稍微平整,似乎30~35度,由于正對雪坡的原因,我們低估了坡度。
  中午12點,整裝列隊出發(fā)。緩坡上行軍約一小時后,坡度很快升至20度以上,雪很厚,而且有硬殼,這是最難走最耗費體力的,只能由直上改為之字上升。雪板可以skin on直上的坡度與雪況有關,硬雪反而好走些,例如滑雪場軋好的30度雪坡也是能直上的。之字上升意味著需要作大量的踢轉,康華很耐心地向我們言傳身教從法國學來的正宗踢轉方法。很長一段時間里,似乎空氣連同周圍的景致一同凝滯,似平全世界沒被上蒼定住的僅有我們四人。我動,雪板上行,雪爪下扎,滿耳只有美妙的嚓嚓聲,我靜,耳中隱約是有力的心跳和悠長的喘息。萬籟俱寂中,四人排著完美的隊形,一步、百步、千步地向那個最光明的地方毅然上升,這種美,很單純,卻真的極度浪漫。
  登上4900米冰川頂端。在這里,能一直望到素珠鏈頂峰。拿出地形圖仔細對照,繼續(xù)東南方向橫切兩公里,便是頂峰下的雪線了,再上雪梁,下雪盆,便能沿南山脊登頂海拔5571的頂峰,的確強度很大,但基本和我的預想相似。那條碩大的冰川,只見它從頂峰蜿蜒而下,在頂峰雪梁下兀自發(fā)展成一片冰瀑區(qū),真如冰河時代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冰川在漸緩的坡度上變得委婉,白茫一片,間或露出一些裂縫與懸冰以示身份,它繼續(xù)緩慢流淌,填滿了眼前的整條山溝,在我們腳下打了一個大彎,徑直向東方奔去,長約10公里。這就是老黃一直向往的東冰川吧!迅速搜索大腦數據庫,6000米的玉珠南冰川才五公里,北坡一號冰川也就七八公里,“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倒是有二十多公里的冰川,可比素珠鏈海拔高出2000米。我們越發(fā)確信素珠鏈山區(qū)大有開發(fā)前途,大家意氣風發(fā)欣賞完大好河山,摘下skl nl穿上雪板,下滑??偹愕葋砹说巧交┞贸讨凶罴に臅r刻。然而,誰也沒想到,我們遭遇了雪崩,而且是兩次??道蠋熯x好位置,架好相機,江魚兒一躍而下,我也緊跟著從他西側滑了下去。幾個彎過后,感到十分糾結,自己的技術和這套因為超輕所以超軟的雪具對付不了腳下的硬殼雪,每次硬撐三四個轉彎后,總難免一個主動或被動摔倒的結局。而且,在下那個最長的陡坡前竟然掉了一只雪杖,雪杖沿著滾落線落百米開外。開始下陡坡了,30度出頭的樣子,一次向左轉彎后,斜坐在雪坡上,忽然間不由自主向下滑了出去。我只當是滑墜,側著身子,用力將鎬杖插向雪面,可是哪里有雪7身下已只剩裸露的冰面。鎬尖只是淺嘗輒止,碎冰四濺,但阻力很有限,身體繼續(xù)下滑,而且越滑越快……側身打著鎬下滑了約五秒鐘后,無數雪塊雪渣從上方劈頭蓋臉地沖了下來,似乎連天光都漸暗了,我立刻意識到雪崩了!人在飛速下滑,上面的流雪也如駿馬奔騰。下墜速度莫名的越來越快,越來越瘋狂,快到無法掌控,真的無法掌控了!“轟”的一聲,人撞進一片浮雪,陡坡底部,雪崩堆積出的一大片浮雪。雪沫落定,定睛觀瞧,雪僅及腰,掙扎著站起身來。怎么也沒料到雪崩,我們上升時正是雪崩最易發(fā)作的午后,那么頻繁的踢轉與搓雪,也沒有看到一絲雪崩跡象。這傍晚時分,怎會發(fā)生雪崩呢?也許,沒什么不可能。這雪坡本來就是硬殼雪,板狀雪崩太正常不過了。向右一看,掉落的雪杖正在不遠的下方,正好去撿。江魚兒也看出了那邊雪坡更陡,大喊:“回來!那邊危險!”我當然知道危險,但我要雪杖……僅向右切滑了數十米,腳下呼地出現一條黝黑的裂縫,沿著潔白的雪面橫向延伸,一直延伸到不能再遠的遠方,裂縫粗得能插進兩根手指。我意識到,一點小小的微擾便可能會引發(fā)一場半面山的雪崩嚇礙趕緊坐在原地不動,大口喘氣,慶幸自己明察秋毫,懸崖勒馬。雪杖乃身外之物,不要也罷。坐著轉過身來,江魚兒仍在斜上方安全地帶大聲警示著。我趕緊斜著向左側滑了下去。真所謂禍不單行,斜上方,一個小雪崩被坡頂斜切的康華引發(fā)了。只見,先是一條數十米見方的雪坡盡崩,奔騰的雪塊歡快下落,鏈式反應地引發(fā)更多的雪塊響應,一同向下方的我壓來。教秒鐘后,再次被推進下方堆積的浮雪區(qū)?;叵肫饋?,康華和老黃下來時一定也很糾結。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片狼藉的流雪區(qū)。滑之,無雪,棄之,可惜。
  2010年10月5日,暴雪封山,雪花漫天砸了下來,不遠處的山脊與冰川都溶入無盡的白茫。正午時分,拔營下撤。江魚兒簡直嗜雪如命,營地向下,僅存數百米的季節(jié)性浮雪,他也要在其上留下一條曲線。康華很是盡職盡責地在前方探路,有這樣的隊友同行,上輩子定是一直在回眸。三個多小時候,我們終于踏上了草甸,回到了河谷。
  
  戶外探險
  1 去往之路
  嘉峪關或酒泉包車,過金佛寺鄉(xiāng),向南兩小時車程便能到達溝口。
  2 裝備提示
  登山、滑雪全套裝備,雪崩探測、救援裝置必備。
  3 技術提示
  需具有中級雪山攀登技巧和高級滑野雪技

宣恩县| 广州市| 遂平县| 即墨市| 葵青区| 沂水县| 石林| 新干县| 岳普湖县| 五河县| 民权县| 延安市| 横峰县| 梁山县| 新密市| 天台县| 福泉市| 梁河县| 盐池县| 墨玉县| 绵竹市| 衢州市| 柏乡县| 全州县| 武强县| 临沂市| 昌黎县| 青川县| 静海县| 宝兴县| 克什克腾旗| 祁连县| 克山县| 云阳县| 健康| 安达市| 沙坪坝区| 从江县| 商城县| 昌乐县|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