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京城兩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靜。
一
北京的靜,當然不是荒涼的靜。這個城市,人口數(shù)以千萬,商圈喧嘩,樓群生長,晝夜有航班起落,車流擁堵已經(jīng)到了新車上牌將議價收費的程度。然而,所有的聲息都如同碎片,順著風,攪起一些,還沒聽真切,它們就低下來,著地了;所有含混的響動,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腳,微小地交織在主體的邊緣,反而映襯出靜的亙古遠大。
西大望路,北京CBD核心地區(qū)之一。五星級酒店與高級購物中心林立叢生,沿街面折扇般打開,每一折都是日光粼粼的玻璃大廈。那天下午,我沿著北京特有的、斜坡極長的行人天橋走至整個景象的中心,忽然發(fā)現(xiàn),沒有聲音。
汽車幾乎無聲無息地從天橋下穿過。馬路兩旁,閑人和忙人都不作停留,路面經(jīng)常是空的。橋的這一邊,還有舊工業(yè)廠區(qū)的遺存,鐵門鎖著,紅磚樓深處闃無人聲,只有高聳的煙囪,靜靜噴吐著白煙。白煙以上,是一片澄澈,舒緩,透明,凝固的天宇。
大音稀聲。這靜,它輕松自在,風也刮不散。它似坐著秋千,回蕩半空中,仰望著更高的深處,承接宇宙。
北京的靜,和城市地理相關。三面雄關,指縫間漏下一個平原,不接水路,氣質(zhì)上與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氣候干燥,日短夜長,并不適宜歡飲達旦。
我們所知的北京人最常見的問候“吃了嗎”,得到的回答往往是這樣的,“吃了,一碗小米粥,倆饅頭,擱碟咸菜,完事,您哪?”
這是晚飯,中午呢?
“拍黃瓜,一碗炸醬面,解決,百吃不厭。”
說話的人微笑,自得,驕傲,能“將就”,不“事兒”,特“簡單”,是值得炫耀與交流的談資。
歷史也為北京人留下了慣看秋月春風的穩(wěn)健。年輕時愛瞎侃吹牛的,倘不是為了謀生,過一定年齡還這樣,就教大家都瞧不上?;食歉碌钠筋^百姓,基因里埋著“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地線。我有緣見過的一些北京籍或很早就生活在北京了的文化人,身上都帶著靜氣,不說大話,偶露崢嶸。若由著性子譫妄,恐怕自己心里先覺著了“沒意思”,與這座城市很相當。
北京的靜,使之真正成為北京。同樣是報時鐘,北京也迥異于上海。
我住的地方,就在北京火車站附近,在高樓上,隔著一截明城墻,能看見編好組的火車宛如慢鏡頭般進站。
生活在火車站鐘聲的領空下,早晨,中午,傍晚,慢悠悠的《東方紅》的樂曲聲,像是從天際涌來的一線潮,牽引著聽覺。因為播放的節(jié)奏偏慢,原本高亢激昂的革命歌曲聽來竟然夢幻而古典,又因傳播介質(zhì)—空氣—的變化,它有時明亮,有時遲緩,或許又因為時辰的不同,中午的時候莊嚴遼闊,傍晚則蒼茫若失。糊涂的陰沉的下雪天,鐘聲悶悶的,卻傳得遠,余音縈繞在將暗未暗的城市的眼闔里,讓人們渴望回家,回到厚實的門簾裹住的又黑又靜的夜里。
二
所以,去年,在一次首都博物館的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展覽上,我得知有“北京聲音”這一項,十分好奇。
找到展臺,是掛著的四個耳機。從耳機中,我聽到一些聲音,像是京劇,斷斷續(xù)續(xù),過會兒又不是了,像秋蟲嗡嚶,太輕了,聽不清……摘下耳機,我有些失望,這就是“北京聲音”?
首都博物館一位負責人愿意接受我的采訪。她首先托人傳給我原始素材。素材很大,包含二十多個聲音文件,每個文件都有名字:唱京劇,二胡,鴿群,蟈蟈,胡同的清晨,花鳥蟲魚市場,空竹,拉胡琴,驢,磨剪子磨刀,鳥鳴,鳥鳴犬吠,清掃寺院,寺廟音樂,寺院鐘聲,鐘聲2,鐘聲3,鐘聲4……
在電腦上,用耳機,終于聽到了嘈雜的展覽廳里沒有聽到的那些細微、切近、猶如呼吸般精致而流暢的聲音。
戒臺寺清晨臺階上掃地的唰唰聲。掃帚帶過落葉,落葉是濕的吧,霧應該還沒散,初日照高林。
胡同里磨剪子手藝人的吆喝。磨一陣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長一短兩聲,手藝人說:“你先別錄,你要聽哪種?”又換了一種吆法,更有古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驢拉貨進城,在墻角不老實,叫喚起來。有大人帶著孩子經(jīng)過,孩子第一次看見驢,咯咯笑了,清脆得像兩根花針掉在瓷釉上。
“一些宏大的歷史事件,肯定有許多團隊在用精良的機器專門錄制,而我們,更關注那些默默地消失、再也聽不見的聲音。”首博這位女士,向我娓娓道來—
這些聲音,每一個的尋找與錄制都很不尋常。
例如鴿哨,如今蹤跡難覓,如果不是有一戶祖?zhèn)鼬澤谑炙嚨娜思?,輾轉(zhuǎn)聽說首都博物館在進行聲音搜集的計劃,“找上門來”,這種極具京城代表性的聲音也將付之闕如。
看似舉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禪寺掃階聲,得去好幾個大清早,反復調(diào)適;天壇的風聲,因其南側(cè)有火車道,周圍有七千多只鳥,早晨六點多就有游客,難以“提純”;至于公園練唱,磨剪子吆喝等公共場合的聲音,只能將圍觀人語、甚至一些行人的對話,也都“原生態(tài)”地錄了進去,是否喧賓奪主,還有些“糾結(jié)”……
在首都博物館任職之前,這位女士曾在天壇工作。幾年前,某國駐華文化教育處希望錄制回音壁的聲音,尋求天壇管理處的配合。這個舉動,啟發(fā)并驚醒了她的記憶神經(jīng)。她很想抓住一些正在消逝的片刻,留下存在的證明,而聲音,似乎是一種獨具張力的證明。
聲音,是形象思維之門。推開這道門,人們跨越時空,與這段聲音的“生命”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應該有一個“音庫”,收藏古建筑的聲音,民俗活動的聲音,自然四季的聲音?!耙魩臁比绻芘渖系貓D就更好了,點“長城”,長城上的風聲就來了,點“皇城根”,皇城根的鴿群飛過藍天的騷動聲就來了。
最難錄的是什么?
她說,是風。
長城的風聲,天壇的風聲,地壇的風聲,皇城根兒的風聲。春天的風聲,夏天的風聲,秋天的風聲,冬天的風聲。都不一樣。愈靜的城市,捕捉這些微的不同,愈不簡單,就像畫畫兒點睛。
談及這些,我們都很興奮。然而,她告訴我,這項收藏并沒有按計劃繼續(xù)下去,她的為北京建一個“音庫”的想法似乎也遙不可及。由于種種原因,它并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和支持,現(xiàn)有的60多種聲音大多錄制于一年多以前,目前已經(jīng)整理轉(zhuǎn)換成高級音頻的是20多種,剩下四十多種擱置著。
著急,很著急。不到百年的時間里,近現(xiàn)代化帶走了許多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即便在當下,“有一些聲音,前兩年還有,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找不著了”。比如,有軌電車的當當聲,比如,從前的老北京沒有自來水,一聽到駝鈴聲,住家就知道,賣水人來了。駱駝拉著水在京城中踱步的影像或許還留存老照片中,但駝鈴聲已經(jīng)遠去,湮滅。
是的,這些聲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jīng)]有誰覺得要把它們留下來,珍藏之。它們是弱勢的,默默地來,默默地走,正如產(chǎn)生它們的市井生活,正如與它們相伴的、多半不會在歷史留名的普通人們。有什么必要,為普通到幾乎無人察覺的存在與消失的歷史立志呢?
可是,當它們?nèi)缈|地消失,記憶便失去了依傍。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一個在北京度過童年的70后姑娘聽,她脫口而出:“那夏天叫賣冰鎮(zhèn)西瓜,冬天叫賣水蘿卜的聲音呢?”
我答不出來?;蛟S,這些曾經(jīng)的聲音,都已歸還給了大歷史,無聲地滋養(yǎng)著北京的靜。
?。ㄟx自《文匯報》2011.01.04,12版)
簡評
首都北京是一座歷史悠遠的文化古城,它地域博大,建筑古老,殿宇輝煌;它交通發(fā)達,人口阜盛,經(jīng)濟繁華。寫《北京的聲音》,要以怎樣的角度切入才能綱舉目張而凸顯中心呢?作者迂回曲折以寫靜來反襯北京之恢宏,又以在首都博物館的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展覽上聽北京的聲音引出了真正的北京的聲音。作者認為北京的聲音其實“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jīng)]有誰覺得要把它們留下來,珍藏之。它們是弱勢的,默默地來,默默地走,正如產(chǎn)生它們的市井生活,正如與它們相伴的、多半不會在歷史留名的普通人們”,他強調(diào)為這些聲音的歷史立志就是為了使我們的記憶不失去依傍,因為是這樣的聲音滋養(yǎng)了北京這座古城的靜氣也就是大氣,其實正如產(chǎn)生這些聲音的普通百姓組成了燦爛的中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