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脂肪有好壞之分一樣,糖也有好壞之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過量的果糖有害健康。
水果一直被譽為健康食品,不少人干脆用水果代替飯菜,每天只吃水果度日,以為這樣做既能減肥又能健康??墒?,大量事實證明,靠這個辦法來減肥是很不靠譜的。水果含糖量高,又比大米白面好吃,一不小心就會吃多了,反而會更胖。
那么,如果一個人毅力超強,嚴格控制水果的食量,每天消耗多少卡路里就補充多少卡路里的水果,是不是就沒問題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原因就是水果中的果糖。
為了說清果糖的危害,必須先來復(fù)習一下高中化學。我們知道,碳水化合物是人類最重要的能量來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單位叫做“單糖”,單糖首尾相連形成的長鏈叫做“多糖”。自然界最常見的3種單糖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自然界最常見的多糖則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淀粉,淀粉分子就是由葡萄糖首尾相連而成的一條長鏈。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nèi)ジ笔称飞痰昀镔I的做菜用的“糖”是蔗糖,蔗糖不是單糖,而是由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果糖分子結(jié)合而成的“雙糖”。
從能量角度看,3種單糖都差不多。但是,它們的代謝途徑很不一樣。其中,葡萄糖最好消化,幾乎任何一種細胞都可以直接利用葡nIs51j+C1a2PJQw2E9N6dXQRT+lJaM0wWaO+Q+UVKUc=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則都需要一些特殊的酶才能轉(zhuǎn)化成能量。于是,人吃進去的果糖大部分都必須運送至肝臟中才能被消化利用。
這3種單糖的另一個最顯著的不同就是甜度。果糖最甜,其甜度是葡萄糖的2.3倍,乳糖的10.8倍!所以,要想判斷某種食品中不同單糖含量的百分比,依靠甜度就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就拿水果來說,蘋果和梨最甜,其果糖含量比葡萄糖多一倍。葡萄、香蕉和桃子甜度稍差,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則幾乎相等。
古代人攝取果糖的主要渠道就是那些有甜味的食品,比如水果、甘蔗、甜菜和蜂蜜等等?,F(xiàn)代人則多了一種來源:軟飲料。事實上,最早的軟飲料都是用蔗糖來調(diào)味的,但是由于美國政府為蔗糖進口設(shè)置了很高的關(guān)稅,而美國又盛產(chǎn)玉米,所以產(chǎn)自美國的軟飲料大都改用一種名為“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簡稱HFCS)的東西來調(diào)味。顧名思義,這種糖漿來自玉米淀粉的水解產(chǎn)物,但是前面說過,淀粉水解后只產(chǎn)生葡萄糖,沒有果糖,不夠甜,于是科學家們用一種酶催化了一下,把一部分葡萄糖變成了更甜的果糖。現(xiàn)代軟飲料工業(yè)普遍采用HFCS55來調(diào)味,也就是說,這種糖漿中的果糖含量為55%,葡萄糖則為45%。
就像脂肪按照“飽和程度”的不同被分成“好脂肪”和“壞脂肪”一樣,單糖也有好壞之分。一直有人懷疑軟飲料中的HFCS是導(dǎo)致美國人體重增加,以及糖尿病發(fā)病率升高的罪魁禍首。比如,美國拉特格斯大學科學家Chi-Tang Ho去年發(fā)表了一篇論文指出,HFCS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羰基化合物,比如臭名昭著的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這種東西能夠直接破壞細胞組織,導(dǎo)致糖尿病人病情惡化。
那么,如果使用天然的、純粹的果糖(不含HFCS),是否就沒有危險了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因為各種原因,針對純天然果糖的人體實驗做的很少,直到2008年才終于有了第一個結(jié)果。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彼得·哈維爾(Peter Havel)教授在08年6月底召開的美國內(nèi)分泌學會年會上報告了他們的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招募了33名體重超重的志愿者,把他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人飲食中25%的能量來源是果糖,另一組則是葡萄糖。兩組志愿者在吃了10星期這種特殊飲食后平均體重都增加了1.5公斤,但果糖組志愿者們增加的體重都集中在了小肚子上,準確地說,他們腹腔內(nèi)臟周圍的脂肪層顯著增厚,而這一現(xiàn)象在葡萄糖組則沒有出現(xiàn)。
與此同時,果糖組志愿者的“胰島素敏感度”也下降了20%,葡萄糖組則沒有變化。
哈維爾教授沒有給出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但是,腹腔脂肪層增厚歷來被認為會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胰島素敏感度”下降也是糖尿病的先兆之一。因此,哈維爾教授建議“代謝綜合癥患者”,也就是那些有啤酒肚的,以及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有下降趨勢的人盡量少喝軟飲料。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的資助者是百事可樂公司。該公司的一位發(fā)言人稱,哈維爾教授的實驗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事實上軟飲料中不可能只含有果糖而不含有葡萄糖,即使用蔗糖代替HFCS糖漿,其中也含有一半的果糖。如果較真的話,這位發(fā)言人的話是沒錯的。但是,既然果糖有如此多的嫌疑,那么還是盡量少吃它為妙。這不,去年7月份出版的《美國腎臟協(xié)會雜志》(JASN)刊登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yī)學院教授戴安娜·賈拉爾(Diana Jalal)發(fā)表的一篇論文,用新的證據(jù)證明,過量的果糖確實能夠增加高血壓的發(fā)病率。
賈拉爾教授花了4年的時間跟蹤了4528名成年美國人,把他們的血壓值和飲食中含有的果糖做了對比,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果糖攝取量超過了一定的閾值(相當于每天2.5罐軟飲料的量)之后,果糖吃得越多,血壓就越高。另外,這種關(guān)聯(lián)和他們的總卡路里攝取量、飲食結(jié)構(gòu)和運動習慣等等都沒有關(guān)系。
看來,果糖的確有很大嫌疑。有什么辦法避免攝入過多的果糖嗎?有。少吃甜食就行了。要想做到這一點,不但要少喝軟飲料,水果也要有所控制,不能敞開肚皮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