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后肥胖,是無數(shù)新媽媽傷心又無奈的話題。
懷孕、生產(chǎn)、哺乳、帶孩子等一系列“本職工作”折騰下來,怕是再健美的體魄也會有點“風吹草動”。雖然很多人會說“都當媽媽了,胖一點是正常的”。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看到鏡中那玲瓏不再的腰身,當初那種“只要孩子好,我什么都要多吃”的“豪言壯語”慢慢退卻,留下的卻是摸著自己27號牛仔褲的那種淡淡的憂、淡淡的傷。“唉……”
那好,減肥吧!怎么減?
節(jié)食或者吃減肥藥,把自己搞得面無血色、有氣無力?不行!因為還要上班。
那就去健身房揮汗如雨,去游泳館浪里白條吧??墒呛⒆舆€小,一下班就要往家趕,哪有時間去!
有沒有能兼顧工作和家庭,既健康又安全的減肥方式呢?有,那就是在家做運動——
產(chǎn)后的鍛煉應該從能下床走路的那一刻就開始,只是開始的幾周,運動強度要小些而已。在一些西方國家,相當一部分的新媽媽在產(chǎn)后的第3天就開始運動,1周后就可以去游泳了!不過由于身體條件以及觀念的差異,目前國內(nèi)還是不能這樣做。但是我的觀點是產(chǎn)后鍛煉越早越好,能下床就可以開始鍛煉。
很多人對鍛煉的理解就是去跑步、去健身房練、去公園練等等,其實鍛煉的范疇是非常廣的,走路就是鍛煉的一種很好的模式!因此,新媽媽可以從走路開始,配合作一些簡單的體操,如健骨操、瑜伽動作、拉伸等鍛煉,對體型的恢復都有非常大的幫助的。每次鍛煉的時間可以從10分鐘開始,慢慢延長,每天鍛煉多次,總的鍛煉時間在90~120分鐘。鍛煉的強度不用太大,以鍛煉后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剛開始的甚至只是感到呼吸加速就可以),慢慢的根據(jù)自己的承受能力增加強度以及鍛煉量。運動量是否合適,可以第二天的身體感受來判斷:如果感到身體疲勞、不想再運動、食欲下降等,說明運動量大了;如果沒有一點反應都沒有,那就有點小了。
比如在早上收拾利落以后,先在房間內(nèi)走5~10分鐘,然后做30~50下的十點十分操、做20~30下單腿后背(左右都做)、20~30下的大字操(左右都做)、30~50下的提踵鍛煉,再做3~5分鐘的壓腿等拉伸鍛煉。根據(jù)自己的體力情況,適當?shù)脑鰷p鍛煉動作和動作的次數(shù)、組數(shù)。
隨著體力的回復,鍛煉也慢慢的從徒手、變?yōu)槟脝♀彽蓉撝剡M行,走路也可以慢慢的變成慢跑,一次運動的時間也要逐漸延長,每天的鍛煉次數(shù)則隨之減少,每天鍛煉1~2次就可以。
隨著運動的開始,體重也就隨之下降,慢慢的回復到正常的體重。這個過程要根據(jù)自身體力、孩子的身體情況來逐漸適應,不能操之過急。在飲食的控制方面,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那么就要根據(jù)奶水是否能夠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了,這包括量和質(zhì)的方面,因此還是要保證營養(yǎng)的攝入。如果不是母乳喂養(yǎng),那么可以控制的稍微嚴格些,但也要在產(chǎn)后2~3個月才開始控制,因為產(chǎn)后的身體恢復同樣需要足夠的物質(zhì),攝入不足,身體的康復就會收到影響,甚至會留下終生的問題。因此在飲食控制方面要慎重,但這個慎重不是要猛吃海吃,還是需要節(jié)制的。
我們介紹適合產(chǎn)后鍛煉的簡單啞鈴操。
產(chǎn)后啞鈴操
啞鈴鍛煉要在徒手鍛煉一段時間后在進行,而且不一定用啞鈴,用礦泉水瓶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把瓶子灌上水、沙子等,同樣能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站姿推肩
鍛煉肩部的常用動作,對整個肩部都有很好的鍛煉效果,可以塑造圓滑的雙肩,防止削肩,消除手臂后面的“蝴蝶袖”。軀干肌肉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啞鈴重量:8~10磅
練習方法:
1.站立,雙腳并攏或者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持啞鈴垂在體側。
2.把啞鈴托舉到肩部,肘關節(jié)向下,手臂在體側展開,掌心向前,使啞鈴正好位于身體兩側。
3.肩部用力,肘部在身體劃一個弧形,將啞鈴舉起,手臂伸直時稍停留。然后慢慢恢復托舉姿勢,不要一下放到底,保持肩部肌肉緊張用力。
注意事項:
保持身體穩(wěn)定,不能歪、扭,否則很容易受傷;保持勻速,尤其放下來時,一定要控制好速度;舉啞鈴時感覺肩部用力收緊,手臂伸直時要體會手臂后面用力的感覺;保持啞鈴的直上直下,不要前后晃動。
練習量:每組20~30次,每次2~3組。
體前彎舉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手臂,但這種使用并不會明顯改善肌肉質(zhì)量,仍然需要針對性的鍛煉。用比較輕的啞鈴,加大鍛煉難度,可以收緊手臂、肩部的肌肉,塑造局部的體形。運動中肩部始終在保持用力的狀態(tài),能有效緩解經(jīng)常伏案工作所導致的各種肩部不適。
啞鈴重量:1~3磅
練習方法:
1.或坐在凳子上,雙腳分開與胯同寬,雙手持啞鈴,自然垂于體側。
2.手臂向前平舉到與肩同高,肘關節(jié)伸直,掌心向上,手臂盡量伸直。
3.上臂用力,慢慢屈肘向上舉起啞鈴,直到大小臂折疊,稍停留后原路返回。重復練習。
注意事項:
身體直立,不要晃動;動作過程不要過快。
練習量:每組20~30次,做1~3組。
頭后單臂屈伸
女性平時很少能夠鍛煉到上臂后側的肌肉,而這個動作可以有效收緊上臂后側的肌肉,減少上臂脂肪,塑造上肢體形,所以是非常必要的手臂負重鍛煉。同時對網(wǎng)球肘、腱鞘炎等也有很好的預防和康復作用。
啞鈴重量:1~3磅
練習方法:
1.站立或取坐姿,雙腳稍微分開,腳尖向前,眼睛平視前方;左手拿啞鈴,高舉過頭,上臂緊貼耳朵(頭不能歪),掌心向右;右手叉腰或者扶在左手肘關節(jié)處。
2.在上臂后側肌肉控制下,慢慢放下啞鈴,再把啞鈴舉起來,肘關節(jié)伸直,稍停留后再放下。重復練習。左手完成一組后換右手。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身體不要晃動;上舉時上臂保持不動,盡量讓手臂伸直;放啞鈴時要盡量放到最低;持啞鈴的手臂要保持穩(wěn)定,不能前后移動,另外一手可以扶在肘部或上臂幫助穩(wěn)定。
練習量:每組30~50次,左右各做1~3組。
胸肩合練
現(xiàn)代女性的乳腺健康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威脅,而通過胸部鍛煉可以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多種健康問題。這個動作對防止乳腺疾病、改善肩部不適等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提高胸部、肩部肌肉的質(zhì)量,起到改善形體的作用。
啞鈴重量:4~10鎊
練習方法:
1.站立,雙腳可略微分開,腳尖向前;雙手持啞鈴,垂于體側。
2.手抬起約30度,雙手向中間夾、前臂在身前交叉,掌心向下,此時感覺上臂從外下方把乳房向中間、向上托起來,稍停留。
3.雙手分開,經(jīng)體側從下向上高舉過頭,掌心逐漸變?yōu)橄鄬?,肘關節(jié)略微彎曲,稍停留后向前夾胸。重復練習。
注意事項:
這個動作時要側重在夾胸以及上舉后對胸部的牽拉,這樣對胸部的鍛煉價值更好。要保持身體挑直,抬頭挺胸;雙手夾胸的時候要感覺胸部的肌肉用力收緊、向中間“擠”;向上舉的時候肩部用力,要把胸前的肌肉充分的拉伸。
練習量:每組20~30次,每天做1~3組。
啞鈴云手
這個“加強版”的太極拳動作,對整個上肢以及腿是一個綜合的鍛煉,不但能有效提高肩、手、腰、胯等部位的功能,還能非常好的刺激整個胸部,尤其是對胸部外上四分一處的乳腺疾病高發(fā)區(qū)的刺激,因此能有效預防各種乳腺疾病。
啞鈴重量:1~3磅
練習方法
1.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雙手持啞鈴,自然垂于體側。
2.屈膝屈髖,身體下蹲,將啞鈴抬起到胸前位置,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下蹲的幅度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定。
3.左手不動,右手慢慢向上、向外弧形劃出,同時掌心慢慢向外旋轉;當右手到“最外側”時,掌心轉到斜前方,同時左手手腕翻轉、掌心向上。
4.右手向下、向內(nèi)收回,左手向上、向外弧形劃出;當右手收回到胸前時,掌心轉為向下,同時左手向外劃到最外側。重復進行。眼睛跟隨著向外運動的手,頭隨眼動。
注意事項:
保持上身抬頭挺胸的姿態(tài),身體可隨著手的伸出方向略微傾斜,重心在雙腳間移動;手在最外側時,肘關節(jié)要略微彎曲,大小臂的夾角為150度左右;眼睛要跟隨手的運動,并看著手指;下蹲時盡量避免膝蓋超過腳尖。
練習量:連續(xù)做3~10分鐘,或者更長的時間。
啞鈴半蹲
這一動作從經(jīng)典的下肢鍛煉動作深蹲變化過來,雖然鍛煉效果有所下降,但是安全性大為提高,對女性而言,這種溫和的鍛煉動作,即可保護脆弱的骨骼,預防骨質(zhì)疏松,還能鍛煉松弛的腿部及臀部肌肉,可謂一舉兩得。
啞鈴重量:8~10磅
練習方法:
1.站立,眼睛平視前方,雙腳分開與胯同寬,腳尖朝前;雙手持啞鈴垂于體側。
2.屈膝屈髖,身體慢慢下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手臂依然垂于體側;稍停留后還原,重復進行。
注意事項:
動作過程中要保持挺胸塌腰,盡量避免膝蓋超過腳尖;身體可以前傾,臀部后翹,以維持身體平衡;膝蓋不能內(nèi)扣,要與腳尖保持同一方向。
練習量:每組做20~30下,做1~3組。
趙之心,原北京體育大學教師。1985年曾連續(xù)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和體育科學進步一等獎,在全民健身及運動養(yǎng)生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