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及李陽,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不再是他的“瘋狂外語”,而是他對妻子的瘋狂家暴。
自從今年8月底以來,李陽的美國妻子Kim在微博上連發(fā)數(shù)張帶傷照片,稱自己遭遇家庭暴力。此事很快便得到證實,但是李陽沒有立即給予回應(yīng),直到9月10日才陸續(xù)通過微博和視頻解釋此事并向妻子和孩子道歉。
采訪中,李陽說當時很憤怒,沒辦法冷靜下來考慮后果,甚至想著要跟妻子同歸于盡。“她(妻子)嘮叨了一個上午,我看她從沙發(fā)上站起來,我就認為她要發(fā)飆了,要砸東西,要狂哮了,我就沖過去把她按在地上,把她的頭撞到地上,撞了好多下……”
而全國婦聯(lián)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中國2.7億個家庭中大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認遭受過配偶的暴力。美國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1.1%的女性和7.4%的男性報告曾受到親密伴侶的攻擊和虐待。更有甚者,北京某女子為躲家暴持刀搶劫出租司機求入獄,最終被判2年半緩刑3年,宣判后該女士含淚稱,得以與丈夫順利離婚,“我不后悔”……
施暴者多“嘴無力”
聽李陽的描述可能會引起眾多施暴者共鳴。一般情況下,嘴無力的人,才會選擇動手。但凡喜歡揮舞拳頭用暴力去解決問題的人,以語言匱乏或者無力辯駁者居多。
這是由于男女性格特征決定的,女性擅長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而男性在夫妻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往往會略顯語言匱乏,所以經(jīng)常能看到咄咄逼人的妻子,和忍無可忍動手打人的丈夫。這時可能很多人會質(zhì)疑,李陽是以瘋狂英語出名的,怎會把他與“嘴無力”者聯(lián)系到一起?
其實,“嘴無力”僅指在家庭中的狀態(tài),并非在工作當中,有很多語言或者文字工作者回到家一樣說不過自己媳婦。
例如李陽在采訪中也曾提及妻子嘮叨了一個上午的事實。這樣看來,工作方面的表達能力與家庭生活中與愛人說話的能力是兩回事,尤其婚姻關(guān)系中的表達技巧更加需要練習,處理夫妻間的矛盾甚至比說外語還要復(fù)雜。
為何深愛妻子還會動手施暴?
有人表示不理解,為何丈夫頻繁施暴妻子還會堅持跟他一起生活?那是因為夫妻雙方還有愛。
我接診過一個案例,小娜和丈夫結(jié)婚三年,按她的話說,幸福的時候沒有人比她更幸福,但是痛苦的時候也沒有人比她更加絕望。夫妻倆一旦發(fā)生爭吵,丈夫總會忍不住對她拳腳相加,也想過要離婚,但是并不是沒有愛了,真的要離婚又舍不得。
其實,很多情況下,施暴的丈夫并非一直都是強勢暴虐的,冷靜下來以后多會承認錯誤并求得妻子原諒,很可能還會一再保證不會再犯。但是,當再一次處于沖突情境中時,又會難以控制情緒,施暴過后,自責后悔,往復(fù)循環(huán)這個過程。
愛妻子,情緒來了卻忍不住對妻子大打出手?這是為何?
這是典型的情緒驅(qū)動行為模式,人們在極端憤怒時會選擇一種習慣的方式去發(fā)泄負性情緒,有人選擇傷害自己,有人去傷害對方。沖動時人們更多會關(guān)注當下的痛快,并不是不了解“痛快”過后會有多大的麻煩,也并不是不愛,只不過當時的情境下來不及考慮或者把對方的好全部忽略不計了。
這些家庭的相同點就是一旦出現(xiàn)家庭矛盾,解決的辦法多是爭吵和動手。妻子忍不住動嘴念叨,然而丈夫首先想到的也是用上一次用過且“有效”的方式去處理,那就是動手打人,這也相當于心理學當中的強化。即使對長久的家庭生活有害無益,但是至少可以即時獲益,動手能夠暫時停止當時的家庭糾紛。
對于這樣的家庭,很可能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決裂卻未分開,但仍然存在嚴重的婚姻危機,因為僅靠那些殘留的感情維系,而沒有去把婚姻中真正引發(fā)矛盾的問題解決掉,感情遲早會消耗殆盡,可想而知,婚姻危機也是必然之事。
受虐一方有沒有責任?
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城市的家庭中,有34.7%的人承認有過家庭暴力的經(jīng)歷。除了那些病態(tài)的施暴者是由于存在性格缺陷或者精神疾患才產(chǎn)生暴力行為,其他的家庭暴力行為原因多比較復(fù)雜,并且多是雙方的責任。
很多施暴者最初其實都是受虐者,只是方式不同。并且施虐方很可能存在嚴重的自卑情結(jié),從而導致強烈的控制欲,并試圖通過控制對方來獲得自我肯定。他們從重要感、能力感和權(quán)力感上都無法獲得自尊體驗,加之妻子的無數(shù)次的負面的提醒,讓自己本來脆弱的內(nèi)心更加不完整,于是才通過暴力來宣泄恐懼和憤怒,以求找回自尊。
在影視劇作品當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溫柔賢惠的妻子面對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力狂丈夫,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嗎?
在心理門診接診的類似的案例當中,我可以很絕對地說“沒有”,影視劇作品中多是無辜的妻子忍辱負重,丈夫想起來就對妻子毆打一頓,但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妻子一方多是也有責任的。
電視劇需要塑造出絕對美好的正面形象,以及與其相對立的反面角色,目的就是讓大伙看著清楚不迷惑。不像一些生活頻道的真人秀節(jié)目,夫妻雙方誰有理可能到節(jié)目最后都很難判斷出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與非更是難說清楚。
但是很多人并不接受自己也有責任這樣的說法,因為她們大多認為是對方的錯,或者對方錯在先。
那是由于人們多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合理化,在心理學當中“合理化”是有正面意義的,它可以減少焦慮,但又對個人成長和家庭生活不利。因為把自己的行為更多地合理化,意味著會更多地將過錯推向?qū)Ψ?,凡事都是對方的錯,長此以往,兩個人的斗爭成為了必然之事。
如何避免發(fā)生家庭暴力?
對于家庭暴力施暴方固然有一些法律上的約束,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來說還是會選擇在家處理解決,畢竟還受“家丑不可外揚”這樣的說法的影響。但是,與其說事情發(fā)生后想辦法處理,不如提早預(yù)防避免發(fā)生得好。
例如當夫妻雙方爭吵得已經(jīng)很激烈時,無論妻子還是丈夫可以考慮暫時撤離這個場景,或者不要在那時刻做任何重要的決定,等到平靜以后再去考慮。用李陽的話來說,當時自己處于半清醒、半失控的狀態(tài)下,才舉起了拳頭,當然,如果那時他能夠離開,也許就會避免了一次肢體沖突。
更重要的是避免積累負性情緒,很多家庭矛盾夫妻雙方?jīng)]辦法解決就會擱置,下一次發(fā)生矛盾時繼續(xù)拿出來吵,結(jié)果未解決的矛盾越多,吵得時間越長越激烈。因為矛盾并不會憑空消失,恰好相反,未解決的矛盾反而是越積累越深刻,越泛化的。
所以,避免發(fā)生家庭暴力還需雙方的共同努力,找到引發(fā)矛盾的根源,如果兩個人解決不了,還可以求助家庭治療師的幫助。
明星家暴案例
裘德洛
與妻子賽迪弗洛斯特討論離婚事宜時,在酒吧大吵,回家后當著孩子與保姆的面,裘德洛對賽迪拳腳相向。
河莉秀
最近,韓國變性藝人河莉秀因家暴被警方帶走。其實這不是河莉秀第一次被曝家暴消息了。一向標榜婚后生活幸福的河莉秀,被傳多次暴打老公。
惠特尼·休斯頓
一代天后經(jīng)常被同為著名R&B歌手的老公鮑比布朗揍得鼻青臉腫,并因家庭暴力指控鬧上法庭,最終離婚。
哈利·貝瑞
她的右耳失聰,據(jù)悉是拜一位神秘情人所賜,而她的第一任丈夫大衛(wèi)賈斯蒂斯也是一位虐待女性的“高手”。
崔真實
韓國明星崔真實,多次遭到比她小5歲的棒球明星老公趙成民的暴打。2004年8月1日,趙成民再次對崔真實施暴,致崔真實住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