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電腦、互聯(lián)網的普及,網絡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重要交際工具。網絡語言也隨之出現(xiàn),網絡語言作為一種網絡交際通用語,現(xiàn)已逐漸形成自身鮮明的特征。本文從網絡語言的概念出發(fā),分析了網絡語言的幾種主要構成形式,并就其特征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 網絡語言 構成 特征
自1994年中國正式加入國際互聯(lián)網開始,互聯(lián)網在中國得到了蓬勃發(fā)展并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目前,互聯(lián)網在我國已經成為影響最廣、增長速度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產業(yè)之一。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發(fā)布的《第2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shù)已經達到4.85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進一步攀升。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普及,一種全新的言說方式——網絡語言——也應運而生并已初步形成鮮明的特征。目前對網絡語言的界定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秦秀白認為:“網絡語言是指與網絡和在線流通有關的語言,由三種語言成分構成:(1)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專業(yè)術語;(2)與網絡文化現(xiàn)象相關的術語;(3)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交際(BBS,網絡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語。”狹義的網絡語言僅指第三種即CMC交際用語。本文選取秦秀白提出的狹義網絡語言(CMC網絡語言)作為探討對象,研究分析網絡語言的構成及其特征。
一、網絡語言的構成
網絡語言雖脫胎于現(xiàn)代漢語,卻超越了現(xiàn)代漢語的使用規(guī)則,在使用過程中初步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化特征。其構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1.利用漢字組成的網絡語言。網民通過對傳統(tǒng)詞語的各種新的改造創(chuàng)造出很多流傳于網絡并風靡一時的詞語。這些詞語主要包括:(1)漢字諧音。如“斑竹”即“版主”,“幽香”即“郵箱”,“水餃”即“睡覺”,等等。(2)舊詞賦新意。例如,“賢惠”不再是心地善良、通情達理,而是“閑著,什么都不會”;“蛋白質”是“笨蛋+白癡+神經質”;“討厭”是“討人喜歡,百看不厭”。(3)擬聲詞。如“呵呵、哈哈、嘻嘻、嘿嘿”是笑的聲音,“嗚嗚”是哭的聲音,“呼呼”是睡了。(4)來源于兒童語言的網絡詞匯,主要構詞方式是單字疊音。如“飯飯”是吃飯,“東東”是東西,“漂漂”是漂亮。(5)改變外來詞匯。如“伊妹兒”是E-mail的音譯,電子郵件的意思;“烘焙雞”則是主頁homepage的音譯。
2.用漢語拼音字母和外文字母組成的網絡語言。這些語言包括:(1)漢語拼音縮寫類。如GG(哥哥)、JJ(姐姐)、BT(變態(tài))、TMD(他媽的)。(2)英文字母的縮寫類。如PLS(please)請,GF(girl friend)女朋友,DIY(do it yourself)自己動手做,VIP(very important people)非常重要的人員。(3)英文諧音。如U(you)你,CU(See you)再見,IC(I see)我明白了。(4)英語詞綴加之于漢語詞語或句子之后。如“休息ing”,“工作ed”,等等。
3.用數(shù)字組成的網絡語言。單純的數(shù)字沒有什么特別,但是數(shù)字和網絡聯(lián)系到一起卻能產生出乎人們意料的效果。不僅簡潔,而且含蓄與幽默并存。有些用漢字不好意思說出的話,可以用數(shù)字毫不羞澀地說出來。如:5845211314(我發(fā)誓,我愛你一生一世),007(我有秘密),1314(一生一世),9494(就是就是),7456(氣死我了),687(了不起)。
4.用符號組成的網絡語言。網絡語言中的符號主要包括表情符號和像似圖像兩種。網絡語言中最常見的符號是表情符號。網民利用鍵盤輸入,將標點符號與拉丁字母、數(shù)字及鍵盤符號創(chuàng)造性地組合成簡潔而形象的圖形。表現(xiàn)為:(1)正視表情符號,即按照通常閱讀方式,從正面看的網絡語言符號。這種類型的符號比較少。如“<@-@>”(醉眼),“^o^”(小豬的笑),“(-_-)”(神秘笑容),等等。(2)側視表情符號,即從符號的右邊,視角轉90°來看的網絡語言符號。這類符號在網絡語言符號中大量存在。如“:-<”(苦笑),“:-D”(張嘴大笑),“:-#”(守口如瓶),“*:O)”(小丑),“:-X”(嘴巴被封),等等。在表情符號被廣泛運用的同時,專業(yè)人士又創(chuàng)造了造型逼真動感十足的像似圖像,它們正逐漸取代曾經風靡網絡的表情符號。例如,網上流行的QQ表情庫一經安裝,在聊天時,敲擊“飯”字,就會出現(xiàn)一只盛滿飯的碗。這些軟件搜錄了數(shù)千個圖形表情,例如 表示微笑, 表示憨笑, 表示壞笑,等等。
二、網絡語言的特征
脫胎于現(xiàn)代漢語的網絡語言,或超越某些規(guī)則,或利用某些規(guī)則將聲音、形態(tài)賦予詞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義,并在使用過程中初步形成了其鮮明的個性化特征,從其構成方式我們不難看出網絡語言有以下特征。
1.網絡語言具有多樣化的特征。社會多元化的價值取向產生了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又創(chuàng)造出多樣性的語言形式。在網絡語言中,不僅英漢雜陳,而且漢字、字母、數(shù)字、標點都可以構成具有特定內涵的信息符號。網絡語言在不同的網絡平臺上也表現(xiàn)出多樣化,網絡平臺不同,網絡語言在表述上差異就非常大,比如,BBS更多地使用符號,和一般書面語的符號差異很大。網絡語言在引入外來語詞時也表現(xiàn)出多樣化的傾向。在吸收外來語詞時,除了純粹意譯、純粹音譯(如克隆、丁克等)、音意兼顧(如蹦極、托福等)等形式外,英文字母及英文字首縮略語也已成為新的外來語形式,前者如卡拉OK、T恤等,后者如WTO、GDP、MBA、CD等,一般人都已耳熟能詳。
2.網絡語言具有簡潔性的特征。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傳媒的發(fā)展,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交流,網民們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里發(fā)送和接收到最多的信息。因此,數(shù)字諧音、字母縮略詞、圖形符號等簡潔明了、操作方便的網絡語言大量產生,以用最快速、最簡潔的語言傳遞出最大的信息量。網民常常使用短小精悍的簡單句,而較少使用韻味十足、曲折隱晦的長句,一個句子多則10字左右,少則2—3個字。比如“E我”代表“給我發(fā)E-mail”,“B4”代表“before”等。這樣幾個簡單的數(shù)字和字母就能把原本復雜的東西表達得很清楚,節(jié)約寶貴的時間,給網民在網絡交際中帶來一定的愉悅感和刺激感。
3.網絡語言具有創(chuàng)新性特征。網絡是一個在推崇個性、追求有點極端的世界。網絡空間無限,受外界束縛較小,再加上網民大多為16—35歲追新求異、張揚個性的年輕人,網民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著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詞語,或是千方百計對已有詞語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變異使用,盡可能地對常規(guī)語法實現(xiàn)突破,以此來追求語言在形式上的多樣性和使用上的靈活性。在網絡聊天的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恐龍、美眉、霉女、青蛙、菌男、菜鳥”等網絡語言,甚至還用各式各樣豐富生動的表情圖案來表達思想情感。這些都是網絡上的專用詞匯,我們不能夠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常理對它們進行解釋,否則不但會誤解其義,而且會被視為“落伍”、“古董”,進而被孤立、淡忘。
4.網絡語言具有形象性特征。由于網絡交際不能面對面交流的局限性,網民們充分利用鍵盤上的符號,創(chuàng)制了許多極為生動形象且風趣幽默的表情和動作圖形,用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來模擬現(xiàn)實交際,給虛擬的網絡生活增添了許多生機和實在感。如“@>>--->---”是一朵漂亮的玫瑰,“*:o)”表示小丑。不僅僅是圖形,還有一些網絡詞語也具有鮮明的形象色彩。比如“大蝦”就生動表現(xiàn)了弓背于電腦前埋頭苦干的網絡高手的形象,“很S”表示“很拐彎抹角”,“倒ing”表示“作暈倒狀”。這些生動形象的詞語和符號,它們或以形會意,或象形隱喻,帶給人們心靈的愉悅和慰藉,在某種程度上也緩解了網民們的生存壓力。
5.網絡語言具有口語化的特征。與傳統(tǒng)語言相比,網絡語言主要是通過文字進行口語式溝通的工具,保留了人際傳播口語化的許多特點。在網絡交流中,網民們?yōu)榱俗寗e人明白自己的意思,一般都用非常口語化的形式進行交流,即句子簡短、通俗易懂、結構松散、比較隨意??谡Z中常用的擬聲詞、方言等,在網絡語言中也被大量應用,如“呵呵”、“哈哈”、“嘻嘻”、“嘿嘿”、“哦”等在BBS及網上聊天室中隨處可見。網絡語言的口語特征營造了一種輕松、隨意的交流氛圍。
三、結語
網絡語言的確有著不同于傳統(tǒng)語言的特征。在網上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語言,語言的功能被網絡發(fā)揮到了極限,網絡語言給上網的新型人類帶來很多樂趣,既節(jié)約時間又方便。因此,對網絡語言進行研究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何林鮮.淺析網絡語言的基本特征[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8,(3):74-77.
?。?]秦秀白.網語和網話[J].外語電化教學,2003,(94):1-6.
[3]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