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公開課《牛郎和織女》行進(jìn)中……
生:放棄錦衣玉食的神仙日子不過,屈尊下凡嫁給一個窮無立錐之地的牛郎。即使王母派天兵天將捉回,仍依依不舍。好一個織女,“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師:小小年紀(jì),什么情不情的?
(同學(xué)們哄堂大笑,笑聲中插嘴生羞得滿臉通紅)
[思緒]
設(shè)若教師有足夠的積淀,便能相機(jī)與學(xué)生對話:
好一個“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笑吟吟地看著孩子)“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br/> 遙想雙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幾回寒暑”中雙宿雙飛,相依為命,一往情深。既有歡樂的團(tuán)聚,又有離別的辛酸,但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們分開。而“網(wǎng)羅驚破雙棲夢”后,愛侶已逝,安能獨活!于是“脫網(wǎng)者”痛下決心追隨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情至極處,“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吧老嘣S”是何等極致的深情!
遺憾的是:空空的腦袋,一貧如洗,當(dāng)然懼怕學(xué)生插嘴,將了自己的軍,所以只有以譏諷的方式“消音”。消音的同時,被消弭的還有學(xué)生的自由。
自由是空氣,實屬每個人的必需。沒有足夠的空氣,人會窒息而死。人有別于動物,在于人有思想、有語言,自然而然地就會有表達(dá)自己思想的需要,這就是有言論自由的本質(zhì)。課堂上學(xué)生之所以不敢用自己的腦袋思、用自己的嘴巴說,是因為他們曾經(jīng)被一次次“軟暴力”無辜射殺。
《古蘭經(jīng)》說,誰殺害一個無辜者就好比殺害了整個人類:《古蘭經(jīng)》還說,誰拯救了一個人就好比拯救了整個人類。
拯救孩子,就是要第一個逃出來報信,“大聲地說出是我的責(zé)任,我不想成為幫兇:如果我成為幫兇,在遠(yuǎn)方備受折磨的無辜者——為了他從未犯下的罪行而遭受最恐怖的折磨——的幽靈將會在夜晚時分糾纏著我”;拯救孩子,就是要拯救孩子的靈魂于功利化的公開課之中。
功利化的公開課已演變?yōu)楫?dāng)下教育的“可卡因”,一被添加,教師就跟著激動、亢奮,大抽“羊角風(fēng)”;魚目混雜的“會商”已經(jīng)修煉成了獨門的點穴神功,陰陽指暗中一點,教師便被趨之若鶩,教學(xué)便被意淫菲菲……如是掀起的愈來愈偏離人性均衡、公平與普惠的“共享式發(fā)展”軌道的公開教學(xué),不過是一場場各具特色的“比傻游戲”。
何不迅疾沖決那“比傻游戲”,“如果不能飛,就跑;如果不能跑,就走;如果不能走,就爬!無論如何,勇往直前”。
——馬丁·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