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語言傳播的速度,拓展了語言傳播的范圍,豐富了語言傳播的內容和形式。按照科學的規(guī)律對廣播電視語言加以適當的運用,就會發(fā)揮出這種話語方式的最佳效應。廣播電視語言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如下。
新聞性告知,使人民群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在當前的民主政治建設中,不僅需要賦予人民言論權,還需要讓人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在各類大眾傳播媒介中,廣播電視新聞的受眾最多、最廣泛。即使面對網絡的沖擊,廣播電視巨大而廣泛的傳播作用也是無法取代的。知情權是公民實現其他民主權利的基礎,因為人們先要知情,才談得上去行使其他的權利。中國共產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痹诜堑?、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非常時期,中國政府每天及時公布疫情信息,對事件發(fā)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謠言不攻自破,增強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使人民群眾和政府同心協(xié)力共渡難關。這種做法從根本上講,就是對公民知情權的尊重和保護。
社會性對話,滿足人們享有言論權。在今天的廣播電視中,我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節(jié)目形式。比如“熱線電話”、“歌曲點播”、“聽眾信箱”、“談話節(jié)目”、“行風熱線”等,這些節(jié)目看起來像是“一對一”的人際交流,實際上這種人際間的交流是面向社會公眾的,受眾作為旁聽者或旁觀者來了解并參與這種交流的過程。比較典型的是“熱線電話節(jié)目”,本來只是人際交流工具的電話被引入廣播以后,就具有了大眾傳播的性質,自動失去了私密的空間。只要是面對大眾的傳播活動,就必然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必須維護社會安定、正確引導輿論。
社會性對話的功能還突出反映在社會民主政治的建設過程中,比如鄭州電視臺的《周末面對面》、南京電視臺的《市民論壇》、上海電臺的《市民與社會》節(jié)目等,正是通過廣播電視開設了一個政府官員與普通百姓溝通對話的窗口。如鄭州電視臺的《周末面對面》節(jié)目,每期都會邀請一位政府官員,現場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對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溝通交流作用,也幫助群眾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受到廣大聽眾的歡迎。主持人與受眾間互動交流,用言語來啟發(fā)正確的思考,揭示問題的實質,解釋群眾的疑惑,使得大家能夠實話實說,暢所欲言。
廣播電視語言具有規(guī)范社會語言的作用。語言規(guī)范是在語言使用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得到社會大眾共同認可的一種規(guī)范。它既不是專家學者依靠定理、公式推算出來的,更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的。作為使用語言的“大戶”,廣播電視在傳播語言的同時,也在傳播語言規(guī)范。
在國家三部委1994年聯(lián)合頒布的《關于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的決定》中明確規(guī)定:“普通話是以漢語傳送的,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的規(guī)范語言。”規(guī)范的廣播電視語言既是社會語言的公認標志,也是社會語言的規(guī)范,甚至是最高層次的規(guī)范。它汲取了書面語言的精練嚴謹和口語的生動形象,同時又剔除了社會自然語言的隨意和雜亂。廣播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由于特殊的地位,使他們具有普通人不可能具有的巨大影響力,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甚至成了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載體。廣播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的語言水平、語言能力、語言規(guī)范程度,絕對不僅限于個人的形象和節(jié)目的形象,它對人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廣播電視語言的審美作用。廣播電視語言對受眾的影響不僅訴諸理性,也能夠訴諸情感,從而起到凈化文化環(huán)境、渲染社會氛圍、改善社會心理、促進社會文明的作用。廣播電視語言與一般的生活語言不同,它不僅具有說服力,而且具有感染力。魯迅說:“語言有三美:意美的感心,一也;音美的感官,二也;形美的感目,三也?!睆V播電視語言的表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都需要講求語言美,那種認為在廣播電視中運用“閑言碎語”式的“大白話”就是生活、親切、自然的認識是片面的,是缺乏感染力的。規(guī)范的語言,對于廣播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來說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節(jié)目主持人在傳播信息的同時,必須傳播美的語言、雅的語言。才能讓受眾產生審美愉悅。沈力主持的《夕陽紅》是端莊親切之美;趙忠祥主持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是對大自然的關愛之美;白巖松的機辯之美、崔永元的幽默之美、倪萍的熱情之美、敬一丹的沉靜之美……都使人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廣播電視語言的導向作用。廣播電視語言的規(guī)范和示范作用,使得廣播電視語言對社會語言的發(fā)展變化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由于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一些富有魅力的詞語或句子往往在短時間內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而成為流行語,成為人們語言生活中的一種時尚和潮流。廣播電視語言成為人們觀念的“導航儀”,成為制造和傳播流行趨勢與流行文化的重要力量。今天,社會上使用的許多新詞語、流行語都是通過廣播電視以及其他媒體傳播開的,不管我們承認與否,廣播電視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對社會語言都起著向導的作用。個性鮮明的主持人和其他明星、藝人一樣,其一言一行。說話的腔調和風格,甚至是一句口頭禪、一個慣用語,都會對社會語言產生不小的影響。正是因為有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巨大的導向作用,才要求我們的廣播電視主持人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和語言品位,錘煉自己的語言功力。對于所有的節(jié)目主持人來說,這是一個長期不懈的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編校: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