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科學教學中的探究活動,是指學生從對自然事物的未知,經(jīng)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像科學家那樣自行探究達到認知的過程。這一探究活動往往由于受課堂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要,探究活動常常“意猶未盡”。作為教師這一引導者的角色來說,就該盡力設計能將探究活動予以延展的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提高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與教學目標相聯(lián)系的延伸
這類探究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提高和發(fā)展,結合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重復教學而高于教學,突破了課堂教學和教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路,增長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樹立高尚的科學志趣和理想。
1.由教學中的歧思、妙想引出的延伸
小學科學教學新理念要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學生是科學探究活動的主人。教師根據(jù)教材,給予學生一定的觀察探究的素材,讓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然后設計實驗予以驗證。而有時學生的猜想及實驗設計與教師提供素材的目的以及教學的意圖并不吻合。如:在教學《物體的運動》一課時,課內本來提供的是制作小車模型的材料,然后用小車來演示出物體從靜止到運動,以及從運動到靜止的過程。但學生卻提出:“其他物體的運動是不是也一樣呢?”這時教師只有布置學生在家里探究實驗,觀察物體的動靜變化。經(jīng)過幾天時間,有的制作了“小風車”、“擺動架”,有的把原有用線軸和皮筋制成的小車改裝上“電動機”。于是在下次上課的時候,學生的實驗便豐富多了,同時也很容易地掌握了物體四種運動形式的特點。再如《反沖現(xiàn)象》一課中,教材中第二組實驗設計,用膠帶把氣球固定在鐵絲軌道上,使氣球放飛時更形象地反映出反沖原理,模擬出噴氣式飛機的飛行。而這時有學生在設計實驗時卻提議:“還用第一組實驗中的圓氣球,只要在圓氣球的噴氣口旁,貼上兩張長紙條作尾巴就可以使氣球平穩(wěn)的飛行了”……對于這樣課前教者無準備,而學生又能動腦提出的歧思、妙想,教師必須加以鼓勵和保護,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來繼續(xù)探究。
2.由時間、空間限制而引起的必要延伸
科學課的學習中,有許多的內容需要突破教學課時40分鐘和課內空間——教室的限制,從而使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例如《熱氣球》一課中,學生自制好各種熱氣球,從空間和安全角度考慮,應讓學生到更大的空間——操場或體育館內去做試驗;學生做好了“竹蜻蜓”,可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怎么會玩得過癮呢?當然只能在課后再玩出各種花樣了。再如教學《種子》和《植物怎樣喝水》等觀察實驗課時,由于這些課中的實驗,時間跨度長,觀察次數(shù)多,也只能安排在課外做好大部分探究活動,然后回到課內加以匯報總結就行了。
3.實踐自制教學學具引出的延伸
科學課中經(jīng)常會有一項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利用探究得出的原理,重新設計并自己動手做出新的有趣的教學學具或心愛的小玩具。如:《凸透鏡》一課中,自制“投影機”;《眼睛與照相機》一課中自制“土照相機”;《磁鐵》中自制“指南針”;利用《光》這一單元的知識自制“萬花筒”“潛望鏡”等。在這些自制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同時在家中制作,還會把家長引入進來,幫助孩子找材料,想辦法,這樣完成的作品,既鍛煉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更大的成就感,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
4.課內閱讀引出求知性探究
小學科學內容包羅萬象,其中不乏探究活動與科普知識和科學故事的結合,而課本有限的介紹,只會讓學生感覺“隔靴搔癢”。于是師生利用一切手段,將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尋找一些相關資料,加以詳細地了解。如,《登上月球》一課中,學生為了了解人類登月的全過程,必須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整個令人神往的過程?!痘鹕脚c地震》一課中,有關地震引起破壞的知識和地震預報的知識,也將大大激發(fā)學生在課外探究的興趣。
二、在各類活動中蘊含探究的延伸
新課程改革,要求體現(xiàn)教育教學的綜合性,各門各類學科應注意聯(lián)系起來,而科學探究可說是最易被“綜合”的了。
1.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延展繼續(xù)探究的空間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從生活中的細微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探究出解決的方案。這就是從綜合實踐活動向科學探究的延展。同時翻開綜合實踐課和科學課兩套書,會發(fā)現(xiàn)可以聯(lián)系的內容比比皆是。如《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垃圾的故事》與《水污染》等;《沙塵暴》與《地球我們的家園》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2.進行各類科普活動,激發(fā)探究的興趣
對科學的興趣可極大地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夠激發(fā)興趣的莫過于開展學生喜歡的各種科普活動:每周定時通過雛鷹電視臺播放科普娛樂節(jié)目,如《藍貓?zhí)詺馊枴?、《海爾兄弟》、《貝科曼的世界》等都是同學們極喜愛的科普動畫精品;發(fā)動學生參加每年一度的“金鑰匙”科技知識大賽;參加省、市科技協(xié)會組織的各類科技模型競賽活動,保持校內科技小組全年正?;顒樱焕每破招麄髟伦龊每破招麄骰顒?,出一期有關科技的《中隊園地》,辦一期科技為主題的自編小報,進行一次科技為主題的中隊活動等等。
科學探究活動的延伸,并非課內活動的簡單延伸與補充,而是在學生充滿對科學探究興趣的基礎上,由學生自身的求知內需驅動,利用課外時間自己組織或教師組織的一切探究活動。
(責編 夏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