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艷 江蘇省漣水縣人民醫(yī)院 223400
56例腦卒中病人的臨床護理體會
韓秀艷 江蘇省漣水縣人民醫(yī)院 223400
腦卒中 護理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增加,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也呈上升和年輕化趨勢,在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因此腦卒中也成為最重要的嚴重致殘疾病[1],其諸多的并發(fā)癥影響著疾病的預后并導致了住院天數(shù)的延長和治療費用的增加,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如何使腦卒中病人在住院期間得到正確、有效的護理以及及早發(fā)現(xiàn)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幫助病人獲得軀體的、精神的、社會的最大限度的恢復,是神經內科護士義不容辭的職責。本文對56例腦卒中病人進行臨床護理,現(xiàn)總結經驗如下。
2008年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腦卒中病人5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61.4歲,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CT或MRI確診。本組病例中原發(fā)性高血壓病3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6例,慢性支氣管炎4例。其中意識清醒17例,淺昏迷20例,深度昏迷19例。
2.1 動態(tài)觀察病情變化 在疾病早期病情變化迅速,應加強對病人的意識、瞳孔、體溫、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的監(jiān)測,及時向臨床醫(yī)生提供病人的信息,以利于治療和護理方案的不斷補充。
2.2 制定體位護理方案 (1)首選患側臥位,病人軀干稍向后旋轉,后背用枕頭支撐;患側上肢前伸,健側上肢可放在身上;患側下肢保持在伸髖、稍屈膝的體位,健側下肢髖、膝屈曲;病人的重心保持前傾。(2)健側臥位時病人軀干與床面成直角,偏癱上肢前屈,腕背關節(jié)伸展放在枕頭上;患側下肢向前屈髖、屈膝。(3)應盡量少用仰臥位和半臥位。(4)站立時指導病人用健側手指扣住患側手指并讓其重心向患側轉移。保持病人處于良肢位[2]本身就是一種治療方法,所以應將體位護理貫穿于病人的護理之中。
2.3 靜脈輸液的護理 由于腦卒中的病程較長,需要長期輸液治療,加強這項護理很有必要。輸液部位首選健側上肢,其次選擇健側下肢、患側上肢,盡量避免在患側下肢進行靜脈輸液。甘露醇是腦卒中病人常用的脫水利尿藥物之一,需快速輸注才能起到效果,快速輸注對血管的刺激性很強,因此應選擇較粗的靜脈,藥液可稍加溫,點滴速度可先快后慢,輸注過程中注意藥液有無滲至皮下,靜脈有無變硬、發(fā)紅、疼痛,及時采用熱敷或硫酸鎂溶液熱敷以防靜脈炎的發(fā)生。另外還需對病人進行心功能監(jiān)測,防止輸液過多、過快造成心力衰竭。
2.4 呼吸道護理 腦卒中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咳嗽、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細支氣管被分泌物堵塞;長期臥床靜脈回流增多致肺下部淤血、水腫,加上患病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時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極易并發(fā)肺部感染。對意識清醒病人要鼓勵其主動咳嗽、排痰,并翻身拍背協(xié)助排痰。反復拍背能避免分泌物淤積在上下呼吸道,有利于分泌物排出。昏迷病人可采用側臥位,頭偏向一側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對嘔吐和咽喉部有分泌物者應及時吸出,保持呼吸道通暢。操作時注意觀察病人面色、呼吸,防止窒息。痰黏稠不易吸出者給予霧化吸入。對氣管切開患者先從氣管套管口滴入數(shù)滴抗菌化痰稀釋液后把痰液吸出,吸痰必須充分有效。如果已有肺部感染,在加強護理的同時應及時正確選用抗生素治療,早期、聯(lián)合、足量應用廣譜抗生素,盡早做痰培養(yǎng)加藥敏,根據(jù)結果及時調整用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時通風,每天用紫外線消毒或藥物熏蒸。
2.5 口腔及飲食護理 根據(jù)口腔pH值選用口腔清洗液, pH>7.45時選用硼酸液擦洗,pH<7.35時用2%碳酸氫鈉擦洗,pH值中性時用過氧化氫或生理鹽水擦洗。注意檢查有無潰瘍、霉菌感染等并及時對癥處理。機械通氣病人口腔護理時必須要在氣囊充氣情況下進行。在病人入院時即對其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床旁吞咽困難評估后確定進食方式,并在24h內給予進食,經鼻胃管進食的病人注意要抬高床頭、間斷少量給予等,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和嘔吐的發(fā)生。
2.6 泌尿系統(tǒng)及皮膚的護理 每天清洗會陰部保持清潔,意識障礙留置導尿者每4小時開放1次,尿袋每天更換,氣囊尿管每2周更換1次。腦卒中病人偏癱后運動感覺不良,加上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容易發(fā)生褥瘡,應每2小時翻身1次并按摩癱瘓肢體,在骨隆突處墊上氣圈,床鋪保持平整干燥,翻身時將病人抬起而不是拖、拉、推。另外,病人患側肢體感覺障礙,應絕對禁用熱水袋以免燙傷。
2.7 積極的心理及康復護理 腦卒中病人因治療時間長、花費較多、預后生存質量較差等原因,造成焦慮、悲觀、抑郁,這些軀體疾病伴發(fā)的嚴重心理反應應予以特別重視。除抗焦慮、抑郁治療外,給予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有助于病情恢復。每天和病人進行情感交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地疏導并解決;講解腦卒中的病因、發(fā)展過程及轉歸,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喚起對康復的渴望,積極配合康復訓練。針對不同病人的情況確定其康復目標,國內外學者[3,4]都提出了盡早開展活動。協(xié)助能下床的病人下床、坐下、站立,提高正立位置的耐受;對于沒有主動參與能力者,則應該給予其良肢位的擺放、進行按摩和被動運動、翻身訓練和橋式訓練等康復護理措施,采用激勵心理療法,對病人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鼓勵,使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不斷加強。
通過對病人的整體護理,筆者對病人病情、治療、護理及一些潛在的并發(fā)癥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經過評估、制定護理計劃并予以實施,使腦卒中病人的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促進了肢體功能的恢復,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為進一步的康復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 石鳳英.康復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83-98.
[2] 黃云英,連秀李.早期良肢位擺放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3(3):29-30.
[3] 梁光霞,張向輝,史紅梅.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4,19(13):68-69.
[4] Bemhardt J.Very early mobilization following acu te stroke:Controversies,the unknow ns and a w ay forw ard〔J〕.An Indian Acad Neurol,2008,11(5):88-98.
R473.5
B
1001-7585(2011)10-1196-02
2011-03-27
(編輯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