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為群
(武漢大學 留學生教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法國馬賽一大的漢語教育及啟示
唐為群
(武漢大學 留學生教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馬賽一大中文系漢語教學歷史悠久,有健全的學制和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課程,如語言基礎課、中國文化課、方法論課等。教學模式主要以語法課教學為主,輔之以寫作課、閱讀課、口語課、聽力課等復練課。課程設置具有以下特色:注重語言技能課程的教學;重視中國文化的傳播;注重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注重方法論課程的開設。
馬賽一大;漢語教育;教學模式;課程設置
法國艾克斯-馬賽一大(The University of Provence Aix-MarseilleⅠ)亦稱普羅旺斯大學(Universite de Provence)。它的前身是19世紀初期位于普羅旺斯地區(qū)的艾克斯市和馬賽市的文學和科學學院[1]。
馬賽一大設有中文系,建系之初只有一、二年級,從2004年開始實行LMD(L代表學士、M代表碩士、D代表博士學位)改革?,F(xiàn)有五個年級,如果學生一、二、三年級所修課程成績合格,并修滿規(guī)定學分,可獲學士學位;后兩年所修課程成績合格,修滿規(guī)定學分以及通過畢業(yè)論文答辯后獲碩士學位。該系還與外語學院聯(lián)合培養(yǎng)中法方向的文學博士。文章在介紹其漢語教學基本情況之后,著重探討其本科教學模式、課程設置特色及對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
1941年,馬賽一大首次開設了漢語課,其漢語教學歷史已有70年。目前,中文系在學校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系科之一。從學校開設漢語課的那一天起,漢語教學的規(guī)模就不斷擴大。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漢語漢字的獨特魅力以及中國在當今世界的重要地位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就讀中文系。[2]近幾年學生人數(shù)已增至200多人。全系共有6位本土教師:2位教授、4位副教授;1位中國公派教師,1位當?shù)氐拇n教師。其中杜教授(M.DUTRAIT Noёl)主要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和中法文學翻譯并講授這兩門課程。值得一提的是,高行健的小說就是由他翻譯并獲得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由此,他們還成立了“高行健作品研究”機構。桑德娜·鄭教授(Mme.ZHENG chantal)主要研究臺灣原住民文化,講授臺灣歷史、報刊閱讀和寫作理論課。菲利浦·車副教授(M.CHE philippe)主要講授中國古代哲學尤其是道教文化、本科三年級語法課、古代漢語。皮埃爾副教授(M.KASER pierre)主要講授中國通史、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明清文學和明清白話小說。米歇爾副教授(M.DOLINSKI michel)主要講授中國地理和當代中國社會。羅肯副教授(Mme.LCHEN corinne)主要講授本科一、二年級語法課和聽力課。6位本土教師都獲得了中國文學博士學位,都曾多次來華講學或進修漢語課程,他們的教學經驗豐富,中文系教學質量較高。
中文系有健全的學制,并配有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課程,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攻讀不同的文憑。
馬賽一大目前的教學對象幾乎全是法國人,少數(shù)來自中國、日本、德國和意大利。一部分學生在中學已學過三、四年漢語,有一定的漢語基礎,另有部分學生則一點漢語基礎都沒有。學生基本由三部分構成:中文系學生、應用語言學系學生、DU學生(大學文憑,只讀兩年,課程一般安排在晚上,每周4小時漢語課)。也有其它系學生選修漢語課。
馬賽一大中文系漢語教學歷史悠久,長期與中國大陸(西安外國語大學)和臺灣地區(qū)(臺灣文藻大學)的師生進行交流,并互派老師進行教學和研究,而且每年都派一定量的學生去這兩所大學研修漢語。學生自己也會利用寒暑假時間,到中國的大學或去臺灣的大學進修漢語。
學生畢業(yè)后的主要就業(yè)去向:作漢語老師、在中國的法國公司工作、作口譯或從事漢學研究等。
(一)課程的總學分、總學時及學制
以2008—2009學年為例,本科課程總學時為1 100個學時,總學分為150學分,學制3年。
(二)課程設置類型
1.語言基礎課
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倢W時720學時,總學分99學分。主要課程見表1[3]:
表1 語言基礎課程一覽表
2.中國文化課
旨在對學生進行中國文明啟蒙教育,并在地理和歷史的唯度里總體介紹中國文化,熟悉中國國情,了解當今中國的社會狀況??倢W時170學時,總學分27學分。主要課程見表2[3]:
表2 中國文化課程一覽表
3.方法論(Méthodologie)課
旨在給學生推薦一些學習漢語必備的參考書和工具書,并教會學生查閱和使用。總學時24學時,總學分6學分。
在這門課程中,教師會給學生推薦一些漢語字典、詞典的檢索方法。例如怎樣查閱和使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成語詞典》等工具書。以《現(xiàn)代漢語詞典》為例,教師會教給學生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等檢索方法,教師以實例講解并讓學生練習查閱。
4.選修課
從語言、文化、教學法三方面概括介紹基本常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總學時196學時,總學分18學分。主要課程見表3[3]:
表3 選修課程一覽表
馬賽一大中文系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語法(Grammaire)教學為主干,以寫作課、閱讀課、口語課、聽力課等為復練課來展開。一、二年級的語法課一般是由母語為法語的老師擔任,用法語比較系統(tǒng)地講解漢語基本語法,同時注重討論法譯漢(Thème)和漢譯法(Version)。
由于缺乏適合當?shù)貙W生的教材,寫作課、閱讀課和口語課的教學都是圍繞著語法課來展開。本科一年級語法課使用的是臺灣版教材,該年級的寫作課、閱讀課和口語課都用這本教材。當語法課學了某一課的詞匯、句型、語法點和課文之后,寫作課則圍繞語法課中出現(xiàn)的詞匯、語法點和課文來練習成段的表達能力;閱讀課則是先復習該課的詞語、句型和語法點,然后讓學生學習副課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口語課,每周兩學時,第一學時是會話課(Conversation),由懂法語的中國老師復習綜合課學過的詞匯、操練句型等,學生不懂時老師可做法漢翻譯;第二學時是口語表達課(Expression orale),由中國老師擔任,進一步讓學生復習該課的詞語和句型,然后練習與課文相關的話題,只有在師生交流有障礙時,才用少量法語單詞對譯。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和實踐機會等等。如此多次重復該課的內容,學生就能掌握得比較牢固,教學效果自然就很好。語法課是主干課,其余的都是為語法課服務的。在海外無合適教材的情況下,這不失為一種很有特色的教學方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國際地位日漸增強,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漢語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4],來華學習漢語的留學生逐年增加。接受留學生的各高等院校為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不斷調整對外漢語教育的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設置;教育部還設立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以改革和完善對外漢語教學專門人才培養(yǎng)體系,提高我國漢語國際推廣能力,加快漢語走向世界。[5]雖然我國各高校對外漢語教學培養(yǎng)目標明確、課程體系完整,但馬賽一大的語言課、中國文化課和方法論課程針對性強,頗具特色,值得我們借鑒。
(一)語言課
語言課針對法國學生學習漢語的特點,重視漢法互譯。通過開設詞源學課程、漢字課和寫作課,講解漢語字詞的來源、發(fā)展、演變,讓學生練習寫漢字、詞語、短語等,進而練習成段表達能力。
語言課不僅注重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還針對歐美學生學習漢語的特點,開設了漢語字詞知識課程。
(二)中國文化課
文化課,不僅注重地理歷史文化,還非常重視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情況的介紹。每學期都會聘請國際知名學者給師生們作學術報告,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凡與漢語學習有關的文學、藝術、哲學、歷史、地理等,都要求學生涉獵。如開設中國概況課、中國歷史課和臺灣概況等課程,讓學生盡早了解中國國情與地理、歷史情況等,了解中國和中國臺灣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民俗文化,體現(xiàn)語言教學的地域特色。
(三)方法論課
通過開設方法論課程,一方面教會學生怎樣查閱和使用漢語工具書,另一方面通過查閱和使用漢語工具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中國國內對外漢語教學還沒有開設方法論課程,那么,馬賽一大方法論課程的開設給我們設置對外漢語教學課程體系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1] 西北大學海外留學中心法國部.艾克斯-馬賽第一大學Université de Aix-Marseille I[EB/OL].(2008-10-29)[2011-07-08].http://www.fr-edu.cn/newshow.asp?id=34&mnid=5280&classname=合作院校&uppage=/index.asp
[2] 吳中偉.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系的學制及課程設置[J].世界漢語教學,1996(2):451-454.
[3] 普羅旺斯大學,東亞研究所.D’EPARTEMENT D’ETUDES ASIATIQUES,UNIVERSITE DE PROVENCE[EB/OL].(2009-11-16)[2011-07-08].http://www.up.univ-mrs.fr/oriental/chinois/
[4] 羅小東.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科定位和課程設置[EB/OL].(2007-12-27)[2011-07-08].http://hi.baidu.com/tcfl/blog/item/ 13b78a544ad5e31b3a29351c.html
[5] 唐為群.法國馬賽一大漢語教育碩士的課程設置及啟示[J].長江學術,2010(4):141-144.
(責任編輯:劉應竹)
On the Chinese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of Provence Aix-MarseilleⅠ
TANG Wei-qu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ents Educ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The University of Provence Aix-MarseilleⅠenjoys a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There is a well-developed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Chinese department,where a package of suitable curriculum,such as Linguistic course,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course,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course,is set up.Grammar teaching is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pattern.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program can be briefed as follow:emphasising on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skills;laying stress on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eaching research,as well as broadening students’horizons;emphasising on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University of Provence Aix-MarseilleⅠ;Chinese teaching;Teaching Pattern;Curriculum Program
G42
A
1009-2854(2011)09-0074-04
2011-06-17
唐為群(1964—),女,回族,重慶人,武漢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漢語詞匯、語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