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文蛤餅,百味都不靈。
——民諺
蛤蜊是個極可愛的海洋小生靈??滴跏荒?,32歲的蒲松齡應好友、新任寶應知縣孫蕙邀請,做了幕賓。那天蒲翁在海邊漫游,光腳丫夾住一只蛤蜊,便與它逗起來,玩得頗有情趣,回來后他寫下《蛤此名寄生》一文,描述道:“東海有蛤,饑時浮岸邊,兩殼張開,中有小蟹出,赤線系之,離殼數(shù)尺,獵食既飽乃歸,殼始合?;驖摂嗥渚€,兩物皆死?!贝宋氖珍浽凇读凝S志異》中。
蛤蜊是灘涂貝類,按照行家說法,屬于一種雙殼綱軟體動物的總稱。其色有紅有白亦有紫,肉均可食。上海人將之細分,殼滑花黃、扁扁的叫文蛤;殼糙花褐、長長的叫花蛤;只有那種殼上有紋、青白色、圓圓的才叫蛤蜊。
蛤蜊古稱蜃,并賦予神奇色彩?!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昂E则讱庀髽桥_”。《本草綱目》說:“蜃能呼氣成樓臺城郭之狀,將雨即見,名蜃樓,亦曰海市。”這里說的是,古代人無法解釋海市蜃樓的奇妙現(xiàn)象,就編出是蛤蜊呵出的氣變幻而成。
蛤蜊俗名吹潮、沙蛤、黃蛤、圓蛤、蛤子、沙蜊、馬蚵、蚌蛾、硨螺、昌蛾。揚州一帶俗稱硨螯,高郵一帶冠以饞螯之名。蛤肉光白如玉,很像古代兵器中的月斧,故有“月斧”之稱。
風平浪靜時,蛤蜊肉肌從海邊灘涂泥沙中緩緩探出,形呈扁平,潔白細嫩,宛如美人玉舌,民間又附會出西施舌傳說一則。據(jù)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王勾踐攻破吳國郢都,他的夫人怕勾踐迷戀西施,便妒心大發(fā),命人偷偷騙出西施,將巨石綁在她身上墮人大海,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海蚌,大家都說這就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為“西施舌”。
蛤蜊是居住在海邊的古人常吃的一種食物??脊艑<乙罁?jù)貝殼上密密麻麻的細紋,即生長線,就可以推測出這枚蛤蜊是一年中什么季節(jié)被采集的,從而得知古人食蛤的規(guī)律。
蛤蜊能長多大?在馬來群島附近海域生長一種巨型蛤蜊,直徑達1.2米,重達225千克,是一種能食人的兇猛動物。游泳者稍不留神,張開的兩片殼會突然夾住你的腿或其他部位,使你成為它的一頓美餐。巴黎的圣·薩爾庸斯大寺院中的圣水盆,就是用巨蛤殼制作的,僅殼的重量就有250千克,直徑約2米左右,估計這只蛤蜊體重至少在300千克以上。
蛤蜊肉質白嫩肥厚,鮮美脆滑,無論是氽、炒、拌、燉,其味醉倒舌公,可做多種佳肴,制醬、做餅或小吃均佳。國人對文蛤蜊的食用價值早有認識,《韓非子·五蠹篇》載:“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惫偶纭渡胶=?jīng)》、《禮記》、《左傳》、《齊民要術》、《酉陽雜俎》等都有記述。蛤蜊盛名長存歷千年而不衰,不能不被人們視作中國美食苑里一大奇觀。
嗜蛤天子
蛤蜊入饌鮮美無比,更為上層社會看重,帝王將相好食者大有人在。
自周代起到唐宋時期,歷代帝王都喜歡食用蛤蜊肉,西周君王常食的“蠯醢”,便是蛤蜊醬?!吨芏Y·天官》有“春獻鱉、蜃”的記述。梁元帝還作文贊美“硨螯味高”。隋煬帝尤其迷戀蛤蜊,據(jù)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載:“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愈數(shù)千萬矣?!?隋煬帝偏愛到若是一頓飯沒有蛤蜊菜,便吃不下去的地步。該書還說到隋煬帝吃蛤遇到的一件怪事:“忽有一蛤,椎擊如舊,帝異之,安置(案)幾上。乙夜有光及明,肉自脫,中有一佛二菩薩像。帝悲悔,誓不食蛤。”
唐代已將蛤蜊列為海鮮貢品。唐代韋巨源《燒尾宴食單》記載:地方官吏常以向唐中宗進獻冷蟾兒羹。這是指取用蛤蜊肉制成羹,冷吃。唐文宗也有此偏好?!抖抨栯s編》載,“唐文宗皇帝好食蛤蜊”。宮中御廚千方百計讓人進貢此物,好滿足萬歲爺?shù)目谟?,否則會有殺頭之禍降臨。不知是杜撰還是事實,唐文宗食蛤有隋帝類似的奇遇:“一日,左右方盈盤而進,中有劈之不裂者。文宗疑其異,即焚香祝之。俄頃之間,其蛤自開,中有二人,形貌端秀,體質悉備,螺髻瓔珞,足履菡萏,謂之菩薩。文宗遂置金粟檀香合(盒),以玉屑覆之,賜興善寺,令致敬禮。至會昌中,毀佛像,遂不知所在?!?br/> 北宋盛行吃蛤。有一次宮中小宴,按例幾個掌事的大太監(jiān)都要進一些美食。宋仁宗看到席上有一味蛤蜊,這是京師秋初上市的時令海產(chǎn)品,他有點驚訝,就問:“ 現(xiàn)在食此物價錢一定很貴,要多少錢?”答曰:“每枚一千文錢,共二十八枚,是奴輩進獻給皇上的?!比首诼犃舜蟛桓吲d,說:“我嘗戒爾輩勿為侈靡,今一下箸費二十八千,吾不堪也?!弊g作現(xiàn)代白話說:我常告誡你們不可奢侈糜費,今一下箸就費二萬八千錢,怎能忍受!于是拒而不食。常言道:“欲嘗海中鮮,莫惜腰頭錢?!边@里仁宗只是做做戒奢樣子而已。唯利是圖的商賈大概看到蛤蜊昂貴,便機關算盡造起假來,《東京夢華錄》記北宋汴梁(今開封)飲食市肆就有假蛤蜊出售。
南宋宮廷吃蛤更甚。在《夢粱錄》上就記有酒焐鮮蛤、蛤蜊淡菜、米脯鮮蛤、清鮮蛤等許多蛤蜊菜肴。清河王張俊進供御宴亦用“蛤蜊生”作為珍饈獻于高宗。蛤蜊生即腌蛤蜊醬。
《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先帝最喜用炙蛤蜊、炒鮮蝦、田雞腿及筍炒雞脯,又海參、鰒魚、鯊魚筋、肥雞,豬蹄筋共燴一處,名日‘三事’,恒喜用焉。”這里所說先帝,指明神宗朱翊鈞。炙蛤蜊一菜列神宗帝喜用的五菜之首?!睹鲗m史》有明熹宗喜食蛤蜊與魚翅、燕窩、鮮蝦等多種原料制作的“一品鍋”的記載。
一次,明代正德帝微服來到沿海某漁村,饑餓時正碰上一艘來自遼東的運蛤船,便要了些蛤蜊,并按漁民指點以水焯后食用,正德帝從未吃過如此鮮美的佳肴,連稱:“好鮮,好鮮,真乃天下第一鮮也! ”于是,蛤蜊便有了“天下第一鮮”的美名。
食蛤一族
文人墨客也是蛤蜊的“崇拜者”。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又身為當朝輔宰,愛食蛤蜊傳為佳話。原來歐陽公每當品味蛤蜊時,一邊吃一邊拍案叫絕,還意猶未盡呢,他叫家人送上文房四寶,乘興賦詩贊美味。歐陽修在揚州任上與賓客爭食蛤蜊令人讀來饒有興致:“其食唯恐后,爭先屢成嘩?!?br/> 蘇東坡有語:“莫談國事,且食蛤蜊?!秉S庭堅有詩句云:“誰能著意知許事,且為元長食蛤蜊?!?br/> 楊萬里《食車螯》詩今天讀來仍意味深長:“珠官新沭爭瓊沙,石鼎初然注片體;紫殼旋開微滴酒,玉膚莫熟如雞牙。”又在《食蛤蜊米脯羹》由衷贊許:“傾來百顆恰盈奩,剝作杯羹未屬厭;莫遣下鹽傷正味,不曾著蜜若為甜。雪楷玉質全身瑩,全緣冰鈿半縷纖;更漸香秔輕糝卻,發(fā)揮風韻十分添?!彼^“雪楷玉質全身瑩”,形容蛤蜊渾身雪白,又呈半透明狀,簡直與玉石一樣晶瑩;香秔即是香粳米,
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談到廚師烹蛤蜊不得法的事情。一次,幾位學士聚會翰林院,囑人弄來一籃生蛤蜊,讓廚人代烹。過了很久不見蛤蜊端上桌來,于是吩咐人去廚間催取,回報說蛤蜊已用麻油煎得焦黑,卻不見熟爛,座客聞后莫不撫掌大笑。
袁枚在其《隨園食單》載有文蛤餅傳統(tǒng)小吃。“吃了文蛤餅,百味都不靈”,這是流傳在江蘇如皋、啟東一帶的民諺。袁氏在食單中介紹了它的制法:以面粉制皮,以文蛤肉、豬肉配絲瓜、荸薺、面煎餅,制作的“文蛤餅”色澤金黃,狀似金錢,清香松軟,味美無比。同時代的張燾贊美天津西施舌:“燈火樓臺一望開,放懷那惜倒金壘;朝來飽啖西施舌,不負津門鼓棹來。”
現(xiàn)代文人中嗜蛤者多多。1936年,著名作家郁達夫在《飲食男女在福州》贊美蛤蜊:“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湯適宜……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1940年新四軍北上途經(jīng)江蘇東臺,陳毅與應邀而至的社會賢達相聚紅蘭別墅酒店,一邊品嘗用蛤蜊烹制的“炒月斧”,一邊共商抗日救國大計。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首篇介紹的就是蛤蜊,還寫了他第一次吃蛤蜊的美好感受:那“是在青島順興樓席上,一大碗清湯上浮著一層尖尖的白白的東西,初不知何物,主人曰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嘗試一下,果然名不虛傳?!绷簩嵡镞€講了一個笑話,他二姊狂吃蛤蜊,一頓創(chuàng)120個的紀錄,結果膩得一年之內(nèi)不想再吃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