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文人畫的審美思想根源

2011-11-30 07:30劉劍峰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士大夫文人畫道家

劉劍峰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美術系,湖南婁底 417001)

論文人畫的審美思想根源

劉劍峰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美術系,湖南婁底 417001)

文人畫自古以來都是作為深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士大夫抒發(fā)胸臆的一種形式,因而其作品究其根源必然受到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動靜有常,浩然正氣”,道家思想中的“得意忘言,道通為一”和佛家思想中的“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對文人畫審美影響深遠。

文人畫;審美思想根源;道家;儒家;佛家

文人畫,亦稱“士夫畫”,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區(qū)別于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yè)畫家的繪畫。陳師曾解釋文人畫時有精辟見解:“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zhì),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功夫,必須于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1]。同時,他還提出了文人畫之四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1]。婁宇在《文人畫的審美價值取向——論文人畫對“逸格”境層的審美追求》一文中亦對此有如下理解,他認為廣義的文人畫應該是它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有別于民間畫工和宮廷畫家之畫,狹義地講:文人畫以“士氣標舉”,以“逸”為宗旨,多取材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diào)意韻,重視畫中意境的構造等等。因而可以說,文人畫是以士大夫為主體,以山水、花鳥、人物、梅蘭竹菊等為載體,通過水墨渲淡及詩、書、印信相結合的形式,以形寫神,以意造型,從而借以抒發(fā)文人之胸臆,緣情言志,寄情于物,體現(xiàn)出知識文人對自身素養(yǎng)的不斷完善,及自身品格的不斷追求與超越。

文人畫從一肇始就是以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佼佼者、文人士大夫為代表,這就不可避免使文人畫的審美思想根源必須受以下三大思想的影響,它們分別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一 儒家思想:動靜有常,浩然正氣

儒家是我國影響最為深遠,思想體系最為嚴謹,散播最為廣泛的一種文化,可以說中華五千年,沒有儒學思想,就不可能有中國悠久的文化,輝煌的歷史,它是中國文化最為華麗的一章。它對每個文人都起著或深或淺的關系,故文人畫家的士大夫深受其熏陶,必然會將此精神與文化躍然紙上。

儒家講“?!?,“變”及其關系是表明宇宙萬物的常住性和變動性,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哲學范疇?!俺!敝负憔?,不變,常住的意義,和“靜”即靜止相通,“變”為更,改易、動、化、權(通權達變),儒家自然哲學所探討的常變問題就是指常與變的關系,以及變的過程,規(guī)律、內(nèi)容和形式、動和靜的關系,變與物的關系等問題,而文人畫中亦崇尚靜穆,恒定而又提倡“變化萬千,而不露端倪”。“畫之逸格,最難其儔,拙規(guī)矩于方圓,精研于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曰之逸格爾”,因而文人畫的精神,在于守常知變,在于士大夫主體個性的高揚,他們不趨時流、重個性、尚主觀,在于作品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主觀意識,這是它的精髓之所在。他們不沿襲固有法式,反對拘泥于技作以及知識的把握,不囿于規(guī)矩、法度,重視性靈的抒發(fā),對藝術規(guī)律有著融會貫通的認識,對繪畫語匯有獨到的創(chuàng)造,對人生本質(zhì)有深刻的體驗,對個體生命有著獨特的表露和闡釋。這恰好是和只知守“常”,而不知“變”的院體畫相反的。

同時,作為儒家思想的“大大夫”人格不能不提,這與其說是孟子所構建的理想人格模式,毋寧說是孟子構建其理想文人人格體系的基本精神的氣質(zhì),所謂“善浩然之氣”,“氣至大至剛”?!爸别B(yǎng)而無害”,“于天地之間”,故而文人畫家堅守道德高度,富貴不淫,貧賤不移,以人格等同于畫格,以浩然之正氣來養(yǎng)畫就不難理解了,“竊觀自古奇跡,多是軒冕才賢,巖穴上士,依仁遊藝,探賾鉤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畫,人品既已高矣,氣格不得不高……”。

荊浩《筆法記》中提“六要”中亦提到“氣”,“氣”指陽剛之美矣,這種陽剛之美至大、至剛、至純,他是畫家純潔的自我修養(yǎng)所蘊含的一種氣息,是一種淡忘自我,放棄小我又擁有大我的對社會、對人民、對文化的一種擔當。

以齊白石晚年所作《波清萬里圖》為例,此圖構圖大膽、新奇、簡練,無女子瑣碎之態(tài),前左有一座大山巍然高聳,有入云之勢,其后浩波渺渺,一片汪洋,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畫家每一根線條,乃至每一根松針都畫得堅挺沉實、理直氣壯,整個畫面正大磅礴,這無不體現(xiàn)了畫家作為知識分子對新中國的滿腔赤子之情,而這種情訴諸于紙而化為氣,這種氣融合了畫家?guī)资甑母呱行逓楹偷赖氯∠蛞约吧顨赓|(zhì),此氣正是儒家文人的至剛至純,它悄無聲息的彌漫在畫家的每一筆中,讓人為之震撼,為之鼓舞。

二 道家思想:得意忘言,道通為一

文人畫的產(chǎn)生來源于失意文人歸隱山林,潛心于黃老之術,甚至可以說,黃老之道家思想是文人放逐山野,率意性靈,尋找精神家園與人格自由的救命稻草。

道家形成于先秦時期,以老子與莊子為代表,“黃”是華夏民族共同始祖炎黃帝,“老”即老子,“道”是他們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如老子與莊子皆認為“道”即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說“得意忘言”,李榮曰:“體道忘言”[2]?!绑w道”就是體悟至道?!独献幼ⅰ氛f:“體道則百慮俱遺”,“體虛玄之道,物我同遣”。李榮認為,倘若能夠體會和領悟“虛無之道”的本性,就能同時豁脫外物和自身的存在。李榮還認為,道性至柔而無形,正因為如此,它沒有自身與外物的區(qū)分,故能破除一切固定而執(zhí)著的東西。人如果能悟解這種道理,就能洞察一切,無所不通。而“忘言”就是“得意忘言”。在李榮看來,意就是虛無之理,也就是道,得意就是體道,也就是悟理;言不僅指語言概念,也包括其所表達的事物與現(xiàn)象,以及人的思想意識,概而言之,是指世俗所有的一切,“忘言”就是忘掉世上的萬事萬物。故文人畫中強調(diào):“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以意為先,不復計較形與似”,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夫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耙獯婀P先,畫盡意在”。文人畫這種追求得意而忘言的道家思想,這與畫工畫的追求寫實再現(xiàn)又是迥然不同的。

圖1 幽澗寒松圖

“畫者自畫其心,俗人豈能以形度量,只增笑耳,卻不知畫家心意本為天下萬物,道通為一”[3],因而文人之“得意忘形”即疏于形似,忘卻技巧,追求大道,乃至天人合一。倪瓚此畫(圖1)正是得意忘言之作,畫外之意蕭散、閑適,引無數(shù)人不得不發(fā)思古之幽情,正如他本人言:“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真是“愛此風林意,更起丘壑情,寫圖以閑詠,不在象與聲”。

三 佛家思想: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文人畫之開始,即離不開玄學的影響,文人畫之始祖王維優(yōu)遊于林下,更沉迷于禪學,蘇東坡,文人畫的理論奠基者之一。他們俱在家參禪悟道,因而他們的詩、畫都滲透著濃濃的禪意。如王維的《終南別業(yè)》“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可以說,佛家的這種崇尚自然,崇尚“空”和“簡”的思想深深扎根到每一位文人畫家的骨髓里,文人畫尚簡,無干的皆可簡,甚至簡到零,“零”即是白即是“空”。“計白當黑”,空白是為了“多”,為了“夠”,為了滿足,空白能給人以無盡悠遠的感受,似“此時無聲勝有聲”。所以佛家中的“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照見五蘊皆空”等語一直被文人士大夫們奉為圭臬。

什么是“空”?蘇軾云;“庭下積水空明”。1927年齊白石所做的《竹霞洞,自臨借山圖冊》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畫面上空濃云如巨峰倒懸,一月當空,左邊瀑布自瀉而不知所終,右亦呼應一山,中間只見白云繚繞,畫面底端一老雯人盤坐于巨石之上,畫面清遠寂靜,線條干裂秋風,用墨如山雨欲來,然意境卻只見靜穆肅沉,一老者獨對皓月無語,真是“解得寂寞境,到腳即浮云”,此情此景,不能不使人頓生“禪意”,白石老人用此景將自己這樣一個己修禪至高境界之人的孤獨和體會表現(xiàn)出來,也把向佛飯依,欲窮極妙化的玄思飄于畫外;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在這里,你雖沒看到那大版面的空,但你卻能感覺“空”,這種“空”無色無相,如幻如夢,你會有許多感觸,但卻無法說,因為在這里,你感覺看不到任何實在的東西,那山,那月如同虛化,就是那一老叟你也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真可謂“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無,事象即形,象形不既無,非真非實有,然則不真空義,顯于茲矣”。

總而言之,從中國畫美學根源來看,這三種文化支撐起了整個博大精深的中國文人畫,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的所有特征,它是文人畫的精神內(nèi)核,更是文人士大夫們的精神內(nèi)核,乃至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所以說,由于文人畫有此豐富深奧的美學根源,故而作為一種載體,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的必不可少的見證者和責任者。

[1] 陳師曾.中國繪畫美學史稿[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138.

[2]黃海德,張禹東.宗教與文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106.

[3]周雨.文人畫的審美品格[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27.

(責任編校:文君)

OnAestheticIdeaOriginofLiteratiPaintings

LIUJian-feng

(Department of Painting,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1,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literati paintings have always been a kind of form which the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who

traditional education expressed their aspiration, so their works are certain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Taoism’s “people’s behavior confirms with standard, they have awe-inspiring righteousness.” Confucianism’s “meaning grasped words forgotten, being one body with Dao” and Buddhism’s “vacuum is not empty” especially influence literati painting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literati painting; aesthetic idea origin; Taoist; Confucian; Buddhism

2010-11-12.

劉劍峰(1978— ),男,湖南漣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畫。

J2

A

1673-0712(2011)01-0084-02

猜你喜歡
士大夫文人畫道家
宋韻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文人畫”里寫春秋
禪畫文人畫中的簡約與蕭散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養(yǎng)
從宋初筆記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國情懷”——以《南唐近事》《江南別錄》等為例
馮驥才:關于文人畫史的思辨
廿一世紀的文人畫——觀白德松畫展有感
漫畫道家思想
漫畫道家思想
牢記道家養(yǎng)生“十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