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 真
我的故里,是武鄉(xiāng)縣的一個山莊。村前是河溝,村后還是河溝,由西到東逶迤著一道梁,幾十戶人家,依著這道黃土的梁,券筑窯洞而居。
傳說,古時候這里是蛇的匯聚地。人們看見過一次蛇的集體大遷徙的奇觀,通過這道高高的梁,向西南方向的溝壑中運動,成群結(jié)隊,絡繹不絕,三天三夜才過完。從此,這道梁就有了個名稱叫“蛇道嶺”,離此六七華里的西南方的那個溝,是蛇隊的歸宿處,便叫“蛇道溝”。這兩個村名經(jīng)過若干年的演變,不再用“蛇”打頭,“蛇道嶺”諧音更名為“行道嶺”,“蛇道溝”諧音更名為“斜道溝”。雖然村名改了,蛇的記憶、蛇的影響并未消逝。
我小時候在村里還經(jīng)??吹缴?。村里的人從來不打蛇。有一種農(nóng)具叫杈子,打小麥的時候用來叉麥秸的。收割回來的小麥連桿帶穗鋪在場上,牛拉石磙碾過幾遍,就脫粒了,然后用杈子把麥秸叉到一邊,堆成又高又圓的麥秸垛。這個杈子除了堆麥秸,另一個用場就是叉蛇。蛇常在屋檐下,因為麻雀鉆在屋檐的洞穴處做窩,蛇是吃麻雀的。蛇也會爬到院子里,甚至進到家里。只要拿一把杈子來,就能輕輕地把蛇挑起來,蛇爬在杈子上很乖,一動不動,等你把它挑到野外,放到溝渠里,它自有去處。人不傷蛇,蛇不傷人,這大概也是“行道”。
我很喜愛我們的村名:行道嶺,“道”的含義非常豐富,這是讓我一生中都體味不盡的。
《詩經(jīng)·大雅·綿》云:“行道兌矣!”意思是道路暢通??!嶺上那條蛇隊爬過的道,后來的確成了一條寬敞的大路。大路正在我家的窯洞頂上,小時候經(jīng)??匆婑R拉的膠輪大車、牛拉的鐵輪車從這里經(jīng)過,現(xiàn)在更成了跑汽車的公路。
除了道路這個直接的意思,“道”的更深層的意思是天道、人道、道義。儒家經(jīng)典《孝經(jīng)》開宗明義就講“立身行道”。
我們這個村莊,世世代代耕讀傳家,正是以行道為本。
然而,天意難知。清光緒三年,是一個特大荒旱之年,我們的村莊遭遇了深重的災難。
行道嶺始初的年代無從確考。在一處老窯洞的墻壁中,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一份明代嘉靖年的房屋買契。但明代的村民不是我們這個李氏家族。明朝末年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場大饑荒,即是李自成揭竿起義的那個時候,我猜想,這個村莊的先民或許就在那個荒年遭到毀滅。時在明崇禎十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山西汾河、漳河都已枯竭,民多餓死?,F(xiàn)在行道嶺全村都為李姓,據(jù)家譜記載,李氏這一支乃清朝初年遷來本村,可見是在明末大災荒大動亂之后,李氏家族才在這里重新開拓了家園。
清初遷來行道嶺的李氏先祖,諱魁,所生四子,除一子后裔于康熙六十年輾轉(zhuǎn)遷居陜西西安另辟李家寨之外,其余三子在本村繁衍生息,形成三門數(shù)十戶人家。整整二百年間,這個家族相安無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生活是寧靜安樂的。不料到了清朝光緒皇帝登基之時,大難臨頭了。
從光緒二年(1876年)起,晉冀魯豫各省連續(xù)三年大旱。據(jù)史料記載,這一帶饑餓而死者達1300萬人,實際恐不止此數(shù),僅從山西人口統(tǒng)計看,即從災前的1600萬口,災后降至1000萬略多。山西全境,幾乎無處不災。光緒三年七月有御史上奏皇帝說:“山西一省,荒歉更甚于去年,人情洶洶,朝難謀夕,子女則鬻于路人,攘奪或施于里黨,啼饑者遠離數(shù)郡,求食者動聚千人,戶少炊煙,農(nóng)失恒業(yè)……”這奏章雖也反映了災情,卻不過是堆砌文牘語言,實際情形則要悲慘得多了。民間流傳有歌謠說:“光緒三年人吃人,姥姥家鍋里煮外甥?!边@是說母親打發(fā)兒子到外祖母家討點吃食,卻反而被外祖母家把外甥煮了人肉吃了。
我的祖父生于光緒二年,真是生不逢時,一出生便遇災荒,家中斷糧,曾祖父只好攜婦挈幼,外出逃荒。遠走一百多里,一路乞討,到了遼州(今左權縣),當?shù)厣街猩杏懈粦袈杂啻婕Z,曾祖父便將妻兒賣給了人家。所謂賣者,不過是送給人家以使妻兒保存性命而已,并不是能換得多少錢來,即使換得錢來,又去何處買糧?曾祖父賣掉妻兒,仍然沿途討要回返,未及回到家中,就在離本村不遠的一處坡道上,無力再往前走,餓死在黃土坡下。
這個曾祖父排行第三,他們兄弟有六人,可見災前的家庭頗為興旺。在光緒三年的大災中,兄弟六人中就有五人死于非命,僅老大一人(諱師澍)還有幸健在。女眷中除了賣到遼州的曾祖母,其余無一人能幸免于難。
接著光緒四年,仍是災年,武鄉(xiāng)縣志記載說:“戊寅夏六月又旱,秋九月陰雨十馀日,禾粟盡秕爛?!碑敃r家中的小字輩,除了祖父在襁褓中隨母賣到遼州之外,本來還有兩個長他十來歲的男兒可能存活下來,卻竟然不幸被野狼叼去。這年深秋,全家唯一幸存的長輩師澍爺爺,冀望于顆粒收成,霪雨后打發(fā)兩個小孩子到地里收拾秕爛谷子,山中的一群餓狼突然跑了下來,猝不及防,二人慘死在狼爪下。
大難過后,安葬死者。師澍爺爺孤身一人,一次從自家院子里送出了十三口棺材。這位曾祖爺爺無愧是一個大丈夫。面對全家男女老少十三口人死于非命,他老人家心靈上是怎樣的一種悲戚的承載?。?/p>
一個強者,在災難前會更強。災難越大,會使人越加剛強,這就像物理學上的反作用定理。每當回顧起我們的先人們所經(jīng)歷的艱難困苦,以及他們面對厄運的那種堅毅和勇悍,總會使人內(nèi)心感慕,從而也會鼓起我們生活的勇氣。
我的曾祖師澍爺爺真正很強。他獨自跑到遼州,打贏了一場官司,把我的祖父要回了身邊。
他呈送給州衙的訴狀,大意是說:“我的胞弟在光緒三年大災荒之時,帶著妻兒流浪遼州,為饑餓所迫,無奈之下將妻賣與當?shù)刎斨?,當時只是賣妻,并未賣子,因為嬰兒尚在哺乳,不得不隨母留下,而今災荒已過,小兒長大,乞求知州大人體察親緣之情,憐我衰年無嗣,將小兒判歸老家。”
贏得這場官司并不容易,老人家大概不是跑了一回兩回。祖父離開養(yǎng)育他的遼州家人,回到家鄉(xiāng)行道嶺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16歲的青年人了。人家養(yǎng)育了十五六年,怎么肯輕易放他走人?但如果祖父不回來,我行道嶺這家人便沒有子嗣,師澍爺爺便也沒有人養(yǎng)老送終。鑒于此情,遼州州署終于做出了一個人道主義的判決。我的祖父能夠在十六歲時回到家鄉(xiāng),接紹香煙,這個官司的勝利真不簡單,這不是法律的勝利,這是人道的勝利?。?/p>
行道嶺真有道。講人道、靠人道,道的力量可以感動一切,道的力量必得最后勝利。
祖父回到家鄉(xiāng)之后,開始在大災留下的深深的創(chuàng)傷上建立新的家業(yè)。他一生行道守道,勤勞儉樸,敦厚善良,直到78歲(1954年)病逝前,還在田間勞作。我從小依偎在祖父身邊,他的音容,他的人格,他的道行,深深銘刻在我的心里。
村里的其他長輩們也都像我祖父一樣淳樸。全村從來就沒有人賭博,沒有人會打麻將,沒有懶漢,沒有小偷,從來沒有發(fā)生過兇案,沒有人進過監(jiān)獄。也沒有人酗酒,僅在辦婚喪大事時喝三兩盅,沒有一個大酒量的。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種“天譴”意識,意思是人間過分地胡作非為,傷天害理,就會導致災禍發(fā)生,這是上天以降災表示譴責、懲罰和警告。所以,古人在災害發(fā)生之后,都要進行反思、檢討和整飭,肅正風氣,恪敬事業(yè)。經(jīng)歷了光緒三年的大災大難之后,行道嶺的先人們當然會加深對“道”的感悟,他們無論農(nóng)耕,無論讀書,都更加勤奮踏實,也更加恪恭天地、孝敬祖宗。
行道嶺李氏的祖墳,不在本村,和別的村莊的李氏合著,在距離不近的叫南垴的地方。每到過年過節(jié),全村都要到祖墳祭祀,多少年來香火不絕,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塋冢碑亭都保存完好。村里的神廟有土地廟、奶奶廟、五道廟、佛爺廟、觀音廟,雖然規(guī)模很小,卻也神靈俱有。除了本村這些小廟,村人還常到鄰村的大廟上去敬香。
近日,我的一個離休在武漢的叔叔給我寫信來,信中回憶了許多小時候到鄰村趕會的情況,其中寫道:“吳村有奶奶廟,三月三趕會;靈水廟,天旱祈雨,秋季五谷豐登唱‘秋報戲’是常事。廟宇最大的是聚福寺,小時印象極深,廟會人山人海。廟內(nèi)又大又怕,有天堂,有地獄,有各路神仙,閻王殿不讓小孩們看,看了怕做噩夢。那里有人死后到了陰間受的各樣苦刑,割舌頭,挖眼睛,剁手剁腳,這算小刑罰;還有剝皮抽筋,下油鍋,喂狼蟲虎豹。小孩們最怕吃蛆蟲了,吃飯丟一粒米,死后下地獄要吃一個蛆,所以小孩們吃飯都不敢丟一粒米。”我這個叔叔,在共產(chǎn)黨的高干隊伍里奉獻了幾十年,到了耄耋之年,竟然對昔日廟會津津樂道,而且因舊廟被拆除而滿懷遺憾。這使我想到,這天堂地獄的事雖然是迷信,而如果揭去這一層虛蒙的外衣,其內(nèi)在的東西卻也是行道。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八路軍到武鄉(xiāng)建立根據(jù)地,村里的年輕人相繼參加共產(chǎn)黨,投身于抗日救國大業(yè)。經(jīng)過民主改革,反封建、破迷信,燒香敬神的風俗取消了。村里設立了一個公共活動場所,全稱應該是“民主革命活動室”,大家習慣叫“民革室”。大家到那里講抗日、學文化、唱抗戰(zhàn)歌曲,好像全村一下子變了樣,都成了抗戰(zhàn)積極分子,男人支差送糧當民兵,女人紡花織布做軍鞋。經(jīng)常有部隊路過,我伯父當閭長,就在我家院子里支大鍋做飯,整連整營的接待。
有次村里來了兩個八路,伯父正招待他們用飯,突然又進來兩個國民黨部隊的散兵。國民黨部隊也是抗戰(zhàn)部隊,伯父同樣熱情接待。但這國共兩家說話之間,不知怎么就翻了臉,都拔出槍來怒目相對,伯父立即站到他們中間,說:“老總們呀!咱行道嶺是個抗戰(zhàn)村,你們要打內(nèi)戰(zhàn)呀,到其他地方去打,不許在咱村里打!”幾句話說得他們收起了槍。
日本兵多次掃蕩行道嶺,曾遭到民兵的伏擊。村里沒有人在敵人面前屈服,沒有人當過漢奸。我家隔壁的一個爺爺,被日本人捅了八刀,遍體鱗傷,還是挺過來了。
我家那些年間,父親參加了抗日政權工作,母親擔任村婦聯(lián)主任,帶著孩子還經(jīng)常開會,就靠古稀之年的祖父耕種著十來畝薄地。父親每次回來,祖父總是問這句話:“你們甚時候能把日本人打走?”父親的回答總是說:“快了,快了?!?/p>
終于有一天傳來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歡樂慶祝之后,全村又很快投入了“解放全中國”的參軍、支前工作。
勝利的形勢鼓舞著人心,而同時,卻又有些事情讓鄉(xiāng)親們不安起來。隨著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興起了一個開斗爭會的風氣。斗地主不用說,不是地主的人也可能突然被弄成斗爭對象,拉到民革室,眾人圍上去抽打一陣。我那時剛六七歲,看到人們手里揮動著軍用的那種寬皮帶,那就是要去打人了,就跟在后面去看熱鬧。
本村唯一的一個地主,還是個醫(yī)生,我父親早年患瘧疾時吃過他的藥,祖父為此答謝,請他到家里來吃過拉面。斗爭這個地主時,場地就在我家院子里,大約是因為我家位于村莊中間,院子也比較寬敞。我只記得打完以后,那個地主靠著墻腳喘氣,腦門上被打得隆起一個很大的黑色的圓斑。過了一天,說是把地主拉到別的村莊去斗了,傍晚時聽說回來的路上他跳了溝,但沒有死,抬到牛車上拉了回來,牛車從門口過,我跑出去看,人在車上蓋著,看不清楚。翌日早上便聽說地主半夜里死了。多年以后見到村里的老人,又說起此事,才說是有一個從外村遷來的外姓干部,覬覦地主家的小妾,那天半夜從窗戶鉆進地主家屋里,把剃頭刀塞給地主說:“你還不死!”地主就用剃頭刀割了脖子。
村里當年還有一個自殺身亡的人,是外出讀書,入了國民黨,當上某縣的警察局長,土改時回到村里,自知躲不過斗爭,就吊在一棵大樹上死了。這人生前我從來沒有看見過,聽說上吊了,跟著人們跑去看稀罕,就見正從樹杈上往下解。
這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很圓。祖父把小炕桌搬到院子里,擺上梨果月餅,要燒香了。母親看見,就要把炕桌搬回來,不讓燒香,和祖父爭執(zhí)起來。自從八路軍來,已經(jīng)多年不再燒香,母親早已形成反對封建迷信的信念,一輩子沒有敬過神。祖父這天的行為確實讓人詫異,他心中一定是有憂慮的事。我看見母親和祖父爭執(zhí),躲在一邊,有點害怕。祖父從來沒有那樣厲害過,他猛地把母親推開,說:“各行其是!”
“各行其是”這四個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腦子里。
司馬遷說:“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敝钡轿液髞碜x到《史記·伯夷列傳》中這句話的時候,倏然想起我的祖父。祖父的“各行其是”,意思就是“各從其志”,就是“各從其道”,他是按照他心中的“道”行事的,他那個中秋節(jié)有感于世道人情,燒香是為了行道呵!
歲月不淹,萬事匆匆。祖父輩上的先人,都已歸天;父親輩上的老者,也已經(jīng)所剩無幾??匆姾筝厒兂砷L起來,讓人又喜又憂。喜者,后浪推前浪,常令宇宙新;憂者,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行道能以持久乎?
前輩們倍嘗艱勤,功業(yè)于世,算來我們一個小小村莊,在上世紀涌現(xiàn)了十多個師局級干部,榮輝故里,名聞遐邇。而當今世態(tài)多變,務農(nóng)和讀書都已失去了昔日風尚,青年人不安耕讀,在紛紛涌向城市打工的潮流中,不免惑于金錢利餌,違離道本,沾染鄙俗惡物,有的已經(jīng)誤涉盜伙,觸犯刑律,如此種種,不能不令人頓生憂慮。
光緒三年大難度過以來,迄今已歷120多個春秋。驅(qū)逐了日寇侵擾以來,也已經(jīng)60多個春秋??傮w上來看這是一個安居樂業(yè)、人事興昌的時代。然而,古人說“昌必有衰,興則有廢”,因為長期的安福,會使人驕奢淫逸,從而走向敗落?;仡櫷?,就是為了讓人不忘前轍,醒悟天道,敬畏天命,恪慎克孝,恭肅圣賢,而避免“天譴”。惟有繼承前輩的道范,惕厲奮志,始能行道不衰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