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如何構(gòu)筑民族記憶——讀梁平的《汶川故事》

2011-11-19 21:24張清華
揚子江評論 2011年4期
關(guān)鍵詞:汶川記憶

張清華

廢墟上正在開滿鮮花,

歷經(jīng)劫難的那些臉龐上綻放笑容。

然而同世界上所有的災難一樣,

還有多少生離死別的陰影,

多少恐懼,多少心理余震四面埋伏,

還需要多長時間能夠撫平?

這是比廢墟上的援救,

比重整河山更沉重的叩問……

荷馬在他的詩篇中曾構(gòu)造了古代希臘人的記憶,他的講述使希臘的歷史和文明得到了一個載體,或者說是“集體記憶”。嚴格地說,《荷馬史詩》也是一種“創(chuàng)傷記憶”或“創(chuàng)傷敘事”。因為希臘和特洛伊的戰(zhàn)爭,首先是由希臘人的“恥辱”而起的,特洛伊的花花公子帕里斯拐走了全希臘最美麗的女人海倫,使他們蒙羞,故而發(fā)動了這場既可歌可泣又全無厘頭的戰(zhàn)爭。雖然最終他們?nèi)〉昧恕皠倮保珨橙松`涂炭,他們自己也犧牲了太多——阿喀琉斯死了,阿伽門農(nóng)勝利歸來卻被他與人通奸的妻子殺死,另一個英雄奧德修斯則是受盡磨難,在海上漂泊了十年,方才回到他幾近荒蕪的家園。

人類所有的史詩,迄今所記錄的,要么是戰(zhàn)爭,要么就是災難。當然,在這災難中最閃光的,仍是人性與人的精神?!妒ソ?jīng)》中關(guān)于洪水和諾亞方舟的故事,以色列人“出埃及記”的故事,同樣是關(guān)于災難或犧牲的民族記憶,但其中也包含了拯救和再生的主題——它們強調(diào)了種族或人類“最終得救”的結(jié)果。所以,正像拜倫在他的《唐·璜》中所感慨的,“戰(zhàn)爭、愛情、風暴,這是史詩的主題”。確乎如此,如同一個人一生中最值得記憶的是苦難一樣,一個民族也是靠這樣的敘事來凝聚人心、構(gòu)造價值,以此來創(chuàng)造民族神話和提升族群精神的。

法國人莫里斯·哈布瓦赫在他的《社會如何記憶》一書中,曾討論了人類集體記憶的各種方式,他認為宗教在早期社會的出現(xiàn),即是一個民族或國家實現(xiàn)認同的一種文化記憶的形式,他說,“每一種宗教都多少以象征的形式,再現(xiàn)了種族和部落遷徙融合、重大事件、戰(zhàn)爭、既定體制、新的發(fā)現(xiàn)以及改革的歷史。”①無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家敘事”,正是上述人類最古老和最原始的那些“英雄史詩”或“創(chuàng)世神話”的現(xiàn)代形式,一種“宗教故事”或“史詩敘事”的當代變體。只是因為各種因素,它無法不染上現(xiàn)代的政治色調(diào)。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出現(xiàn)的“革命史詩”式的作品——如今被稱作“紅色敘事”的——便是它的變體之一,它們是這個年代中國人“現(xiàn)代民族國家記憶”的一種構(gòu)造形式。因為這些作品,現(xiàn)代中國關(guān)于革命的歷史敘述,關(guān)于民族從遭受異族侵凌的衰敗歷史到獨立和復興的過程,便獲得了一個形象的載體,并從而構(gòu)成了一種新的“革命文化”,以及一般公眾都普遍認同的“集體記憶”。在最近的若干年中,這種政治化的和革命的集體敘事漸漸被重新模糊化了,嬗變?yōu)橐环N更具寬度的“民族文化記憶”,它包含了政治,但又并不僅僅限于政治,所以其思想性的含量、藝術(shù)上的復雜程度,都獲得了比較大的提高。這便是一種新的國家敘事,或集體記憶的形式了。

假如從這樣一個角度,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2008年發(fā)生的“汶川地震”竟然使得中國爆發(fā)了一個詩歌寫作的熱潮。有人對此不解,為什么一向沉寂的詩歌忽然“熱鬧”了起來?為什么如此短的瞬間,在網(wǎng)絡(luò)和其它媒體上便產(chǎn)生了數(shù)以萬計的“地震詩歌”?這其實就像一個人受傷了總要喊疼一樣,一個民族受傷了也同樣需要宣泄和吶喊。地裂山崩,家園遭毀,將近十萬人的死亡,財產(chǎn)的巨大損失,如此大的創(chuàng)痛當然會催生一種共同性的講述或傾訴,以作為療傷的一種方式。最終,這些講述會和傷痛的醫(yī)治和創(chuàng)傷的修復過程一起,混合生成一個共同的永久性記憶。

然而,如何構(gòu)造和升華這一記憶的過程?只講出悲劇和苦難是不夠的,還必須要將悲劇和不幸轉(zhuǎn)化為“史詩”,或至少是“史詩性”的敘述,要使之充滿拯救與自新的力量,這同樣是集體記憶和公共敘事的必要因素。如同個體對災難或創(chuàng)痛的反應是從疼痛到回味、再到思考與“遺忘”一樣,族群的反應過程也同樣是必須要處理傷痛之后所面臨的現(xiàn)實,思考在悲傷之后的奮起,而不是永遠沉湎于體味創(chuàng)傷。因此,這“重建”便不止是城市和房屋意義上的工程,同時還意味著文化和精神上的涅槃和重生,這是“比重整河山更沉重的叩問”。從這個意義上說,梁平的長詩《汶川故事》便顯得不止是可能,而且是非常必要了。盡管他將這部作品定位為“災后重建詩報告”,但從處理方式與高度看,卻不止是“報告”,他通過全景的描畫和上升至文化的思索,將對于災難的理解和認識置于人類的共同命題之上,完成了這個“敘事的轉(zhuǎn)換”——由毀滅轉(zhuǎn)向再生的悲壯故事。

這也許會重新引出一個“寫作倫理”的問題。地震之初,人們曾痛徹地反感和厭惡那些單純的頌歌式寫作,將哀痛的主題簡單地轉(zhuǎn)化為豐功偉績的贊頌,甚至在那一時刻關(guān)于一切“寫作”的反思也是令人警醒的,如那首影響廣泛的《今夜,寫詩是輕浮的》所啟示的一樣,對創(chuàng)傷的感同身受的理解與默默撫慰成為最高的倫理。不過,無論對于個體還是對于民族來說,沒有永久的悲傷,必須要在毀滅之后重生,在傷痛之余奮起,這也同樣是最高的倫理。時間將會推動這一倫理的自動轉(zhuǎn)換,從這個意義上,《汶川故事》的出現(xiàn)正逢其時。很顯然,在對抗人類的共同災難、關(guān)懷共同的創(chuàng)傷這一點上,無論是國家主義的還是個體性與人文性的敘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甚至它們還可以交融和糾結(jié)于一起。這是必須的,也是現(xiàn)實和忠實的轉(zhuǎn)換。因為所有人都看到了,不論我們的時代和現(xiàn)實中有多少問題,僅就救災這一點來說,我們的人民和國家都顯示了自立于世界的力量,顯示了自尊、自信、互助和創(chuàng)造的力量,實現(xiàn)了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罕見的效率奇跡。在這一點上,歌頌重建和新生,便不止是頌揚國家政治,更是頌揚整個的民族和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偉大個體,這是一個全新的和堅實可靠的敘事倫理。如今,僅僅三年過去,我們就看到了總體規(guī)劃清晰壯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的新汶川、新北川、新青川、新什邡、新茂縣,原本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的重災區(qū),早已矗立起一叢叢、一幢幢的嶄新樓宇與美麗家園。而且論建筑的規(guī)格、設(shè)計的講究,論傳統(tǒng)元素、現(xiàn)代氣息以及地方風情的結(jié)合,都可謂令人瞠目和贊嘆。毫無疑問,這便是對于災區(qū)人民最真實、最現(xiàn)實的療救和最感人的慰藉?!躲氪ü适隆返淖髡邚囊粋€全景式的高度上,按照“應急——自救——援建——新生”這樣的四部曲結(jié)構(gòu),完整地描繪了這一歷程,復合而清晰地完成了這一文化與政治相統(tǒng)一的重大命題。他的尺度和分寸感是合適的——

汶川是四川的汶川。

汶川是中國的汶川。

汶川是世界的汶川。

災難已經(jīng)過去。生與死、毀滅與重生,

以及廢墟上的精神涅槃,

不可置疑地陳列在世界災難史上。

馳援,哪個國家能夠如此迅捷和浩蕩?

眾志成城,這里的每一次托舉,

都是人性的高度、生命的高度、世界的高度。

比生死馳援更加復雜和繁巨的山河重整,

同樣是一份精彩答卷,難以復制。

人性、生命、世界、國家、人類,這是詩人思考地震和震后重建的幾個基本維度,也由此搭建了他廣闊的思考空間。而其中時間的跨度、歷史的容量、哲理的運用、政論的氣勢、大開大合的筆法、壯闊的想象與意境,都使他的敘事充滿了豐沛的激情、縱橫捭闔的氣韻以及上下求索的深度,充滿了文化的思索與哲學的探求。他從遠古傳說中的大禹導江、鱉靈治水,講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從三星堆“太陽神鳥”的文物奇跡,說到李白筆下的“蜀道難”,蜀地的歷史文化、人文風物,成為他展開敘事的廣闊背景,先民的遺跡與文明也成為今天川人不屈意志與堅強品質(zhì)的精神源頭;他從西方哲人的警句名言中得到啟示,將對災難的思考置于人類的普遍處境,以及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永恒的二元命題之上;將現(xiàn)代西方人的政治偏見與文化差異帶來的種種誤解與責難,同地震中中國人所顯示出來的反應能力、國家意志相對照,客觀并且有說服力地討論了救災與重建奇跡的文化與社會基礎(chǔ);與此同時,詩中還輔以必要的背景資料、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使所有這些敘述和討論都建立的堅實可靠的基礎(chǔ)上。這種筆法,是構(gòu)成長詩“全景性”寬度與縱深的條件,也是生成其宏大敘事結(jié)構(gòu)與氣象的根基。

比如這樣的征引:

遠在15世紀中葉,遠在大不列顛,

那個叫培根的哲學家給人類留下一句話:

“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xiàn)的?!?/p>

然而,不是所有厄運都能征服,

奇跡也不是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出現(xiàn),

——奇跡終歸是奇跡。

幾百年以后的中國,一次災難,

一場震撼世界的救援與重建的戰(zhàn)爭,

為這個偉大論斷寫下輝煌的注腳。

再比如這樣的舉隅:

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

曾經(jīng)陳尸百里、遍地哀鴻,

野狗群出吃人,災情慘不忍睹。

1927年甘肅古浪地震,曾經(jīng)土地開裂,

發(fā)綠的黑水、硫磺毒氣橫溢,

人畜幾近無一生還。

1933年四川茂縣疊溪地震,

曾經(jīng)地吐黃霧、城郭無存,

巨大山崩使岷江斷流,壅壩成湖,

洪水傾湖潰出,山披霹靂,天罩塵霧,

魚在天上飛,人在水面漂。

后來邢臺。后來唐山。

每一次劫后,災與難,都不堪回首……

……血腥、漫長的地震斷裂帶,把受災面積

展開成相當于整個西班牙的國土,

受災人數(shù)超過北歐五國人口的總和。

這就是他“全景式”的敘述維度。雖然不能將之與古代的史詩筆法做簡單的類比,但是它場景的展開確乎實現(xiàn)了“實”與“虛”之間、“現(xiàn)場”與“非現(xiàn)場”內(nèi)容的穿梭搭配,這樣就大大擴展了敘事的空間、內(nèi)容與氣度。因此,“全景式”可以認為是古今敘事中最典型的一種“史詩筆法”。它不是將所有時間流程和空間事件盡收眼底,而是取其中最具標志性的部分,然后穿插上其它事件、人物、材料、背景等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這正如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對荷馬的贊美,他認為荷馬的“出類拔萃”之處正是在于,“他只取了戰(zhàn)爭的一部分,而把其它許多內(nèi)容用作穿插,比如用‘船目表’和其它穿插豐富了作品的內(nèi)容”;他強調(diào)說,“史詩因穿插而加長”,而“內(nèi)容不同的穿插”會增加史詩作品的容量,“有了容量就能表現(xiàn)氣勢?!雹趶倪@個角度看,《汶川故事》中的“穿插式修辭”和“全景式的敘述”也類似于這種典范的史詩筆法,其中大量的非現(xiàn)場和非線性內(nèi)容的引述與插敘,使它更帶有了思考性、論辯性、哲理意味與豐沛的“氣勢”。而這也是它作為“詩報告”這樣一個文體在形式方面的自覺體現(xiàn)。

然而作品中最為感人的,還是他深入到每一個場景和細節(jié)中的人物描寫,一個個感人的生命故事,這是使作品真正獲得飽滿情愫的最重要的原因。他寫到了災難發(fā)生的第一時間里眾多真實的人物,他們在大災面前的反應:其中有淚流滿面、俯身在瓦礫之上“輕輕拍打書上的塵土,擦拭血跡”的溫總理,他所顯示的不是一個國家的軟弱,而是一個人最真實的悲傷,和自己的人民一起感同身受的悲傷和堅強;他寫到了一位在大庭廣眾之下袒露乳房的女警官,她為眾多嗷嗷待哺的幸存嬰兒哺乳,她所袒露的是神圣而莊嚴的母性力量;他寫到一位八十多歲身患癌癥、剛剛失去了老伴的退休軍醫(yī),在第一時間報名奔赴救災前線,用他高超的醫(yī)術(shù)為一位傷勢嚴重的姑娘留住了雙腿;他寫到那個被從廢墟中挖出的三歲的男孩郎錚,在看到救援的解放軍叔叔的第一時間,竟懂事地舉起手行了一個莊嚴的敬禮……這些感人的場景和故事所展示出的人性莊嚴與美麗,凝成了作品中豐滿的血肉。

細節(jié)的書寫還體現(xiàn)在對重建過程的敘述中,他寫了眾多堅強自救的人物:斷手成杵的農(nóng)民石光武,雙腿殘疾卻在瓦礫堆上開設(shè)了第一個縫紉小攤的李萬柏老夫婦,還有為護佑五個失去單親的孩子而重組家庭的于再勇和羅興蓉,有同樣走到一起,“小叔子終于把嫂子娶進了家”的張云和李澤鳳,他們相濡以沫的感情令人動容;當然,他也寫了難以走出傷痛和陰影最終自縊身亡的北川人馮翔,他在震后一周年時選擇了隨親人而去,但作為政府的職員,生前,“他能夠承受的每一天都盡職盡責,/他把生的最后的日子,/全部給了這塊飽經(jīng)創(chuàng)傷的土地?!辈贿^,他寫得更多的還是不屈的人們,他們生存和重建美好生活的意志,他還寫了重組家庭后“再做一次媽媽”的懷孕婦女的喜悅……這些生活的細節(jié)和畫面,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故事,同作品宏大的結(jié)構(gòu)與集體性場景之間,構(gòu)成了互為血肉的關(guān)系。比如在描寫山東、廣東、浙江等省市分別援建北川、汶川、青川等重災縣市的工程的巨大場景中,他疏密有致地插入了許多細節(jié)性的感人故事,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對來自山東的一位援建者,濰坊人崔學選的描寫:身為北川新縣城第一任的建設(shè)組長,他像“拼命三郎”一樣沒日沒夜地工作奔忙,終于積勞成疾,在長時間發(fā)燒、暈眩、腹瀉不止的病痛中,仍堅守在工地上,最后被確診為結(jié)腸癌晚期。而這時候他所惦記的,仍然只有無家可歸的災民,“直到倒下,昏迷不醒”。

妻子從濰坊趕來,丈夫又黑又瘦,

原來75公斤的身體已經(jīng)不足50公斤,

差一點認不出自己的丈夫。

醫(yī)生說,“太可惜了,晚來了一個月……”

一直不醒人事的崔學選在彌留之際,

看見年逾八旬的老娘,喃喃地開口了,

“娘,等我病好了,

我一定陪你去看一看新北川。”

或許這是一個最適合山東援建者的例子了。它是真實的,但同時又具有文化性格上的象征性——彰顯出一位“山東漢子”性格中最感人的道德情愫。

感人的力量來源于真實和立體,如果只看到崛起的樓群和山川外觀的修復,而沒有深入人的內(nèi)心和靈魂的震顫,那樣的詩意只能是膚淺和表皮的?!躲氪ü适隆分灾档藐P(guān)注,是它將重建中的包括心理創(chuàng)傷與記憶陰影等在內(nèi)的諸多問題,都擺上了桌面,這些在以往宏大題材的“國家敘事”中是不可想象的,而這就是進步,就是新的社會倫理與價值觀的必要體現(xiàn)。只有真正關(guān)注到每一個個體生命的狀況,才會有這樣的眼光,這樣毫不避諱的坦誠和真實的描寫——

幸存者潛伏的絕望,

救援者不能釋放的精神壓力,

災后自我無法轉(zhuǎn)換和消減的復制記憶,

災難陰影步步逼近,揮之不去……

這也同樣是震區(qū)人民所經(jīng)歷的深刻記憶。唯有傷痛之深,方顯工程之巨、重建之艱,也才更加凸顯生命之強與人性之美。

最后,還要談一談《汶川故事》的筆法。令人吃驚的當然首先是它舒張有度的敘述節(jié)奏,以及總體風格的把握,頓挫而又酣暢,莊重而又抒情,大氣磅礴而又細膩靈動,還有以淺白口語所完成的一個沉重敘述,這些都顯示了作者駕輕就熟的功力。龐雜的材料和內(nèi)容經(jīng)過他看似輕巧的處理,得以繁簡得當、疏密有致地組織起來,整體結(jié)構(gòu)的嚴謹和整飭,與局部描寫的跳躍與松弛,構(gòu)成了老練和恰當?shù)慕y(tǒng)一。細節(jié)場景上的橫向展開和時間上的跨越式處置,在他那里可謂應付自如。視野既寬,同時又從容拿捏著縱向的敘述邏輯,如果沒有老道的筆法,恐很難做到這一點。三年,雖說在歷史的長河中并不算長,但放在抗震救災和震后重建這樣一個歷程之中,便是漫長和完整的一個時間流程。必須要以合理的“敘述的轉(zhuǎn)換”,來體現(xiàn)和完成“歷史的轉(zhuǎn)換”,同時以巨大的寬度體現(xiàn)出“時間壯觀的流動”。因此,這樣的處理便可以看出它的筆力:

三年,沒有人統(tǒng)計有多少奠基?

而每一次奠基,

曾經(jīng)歷歷在目的廢墟和瓦礫重新集結(jié),

集結(jié)成一片感恩的海,奮進的海,

海的汪洋填平了所有的溝壑。

那些揮汗如雨的額頭和脊梁,

在曾經(jīng)撕裂的土地上站成堅硬的銅雕……

這是“剛性”的過渡式處理,還有比較“柔性的修辭”,這類筆法在書中也起到了舒展、粘合、修飾和抒情的作用。同時也能夠?qū)⑹龅乃俣炔粫r地減緩下來,盤桓片刻,完成一種間隔、調(diào)整或者過渡。

岷的江把她最美的一段舞蹈,

還原成少女的夢,然后感染所有的水,

所有與水有關(guān)的記憶和生長。

魚回到水里,在水里飛翔、水里繁衍,

水草上掛滿的魚籽,

在春天來臨的時候悄悄破裂,

億萬顆黑色的星星在水里搖曳,

搖曳成新的生命。

無疑,作為一種探索體的長詩敘事,《汶川故事》顯現(xiàn)了它的特色和優(yōu)長;作為一個重大題材的國家敘事,它比較成功地超越了此類作品容易陷入的窠臼和局限,達到了新的高度。相信它會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文本,在記錄民族苦難與重生、自強與復興的歷史記憶的書寫中,留下獨具特色的一筆。

2011年5月22日,北京清河居

【注釋】

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社會如何記憶》,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頁。

②[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詩學》,陳中梅譯注,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分見第23、17、24 章,第 163、125、168 頁。

猜你喜歡
汶川記憶
汶川新貌
夏天的記憶
曲奏汶川情花開時代夢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記(上篇)
端午記憶
兒時的記憶(四)
兒時的記憶(四)
記憶翻新
心連心的紀念
汶川櫻桃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