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哲·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一個十分精彩的故事,它流傳很廣,已經成為一個人們耳熟能詳且經常使用的典故。它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精心創(chuàng)作出來的故事情節(jié),有著高超的藝術成就,在《三國演義》中有重要的作用和豐富的意義。本文擬對“三顧茅廬”的藝術特色及其在《三國演義》中的作用和它所蘊涵的文化意義予以探討,以加深我們對《三國演義》的理解。本文立論的依據是分為二百四十則的明代嘉靖本《三國演義》。
從小說的整體來看,諸葛亮可以說是《三國演義》里的主人公,是《三國演義》的靈魂;他的出場自然而然應是異常隆重的場面,是值得以濃墨重彩大書特書的。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正式出場的過程,所以,作者對三顧茅廬的描寫,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層層鋪墊,重重渲染,極盡曲折變化、抑揚頓挫之能事,使得讀者對諸葛亮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期待和仰慕。
作者在敘述三顧茅廬的過程中,前后共使用了十三個頓挫手法。
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則里,劉備被蔡瑁帶兵追殺,慌忙中匹馬逃跑,卻被檀溪攔住去路。情急之下,拼死跳過檀溪,如有神助。僥幸逃過一劫的劉備,心有余悸,“似醉如癡”,一個人騎著馬信步而行,漫無目的。然而,就在這不經意中,他意外地遇到了隱居的高士司馬徽。偶遇司馬徽,此事看上去似乎是微不足道,其實在小說里是一個關鍵。因為正是由于司馬徽的引薦,徐庶和諸葛亮才先后成為劉備的心腹謀士;如果沒有司馬徽以及徐庶的大力舉薦,諸葛亮幾乎不可能成為劉備的臂膀。因為諸葛亮是隱居的高士,他不會自動地、隨便地去投靠一個主人;要想成為他的主公,這個人必須是禮賢下士的明君圣主,對他要完全信任和尊重,并且要主動地先來禮請他,就像歷史上的周文王和姜子牙的例子一樣。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劉備符合這些條件,所以,也只有劉備能夠成為諸葛亮的主公。
如上所論,司馬徽和徐庶的出現(xiàn)是為諸葛亮的登場亮相做鋪墊和映襯,以突顯諸葛亮,并避免平鋪直敘、單調乏味,正如毛宗崗所點評的那樣:“此卷敘玄德見司馬徽,正為見諸葛亮伏線耳。”“此回為玄德訪孔明,孔明見玄德作一引子耳。將有南陽諸葛廬,先有南漳水鏡莊以引之;將有孔明為軍師,先有單福為軍師以引之。”①同樣的道理,司馬徽的出場也不是直截了當、突如其來的。在他出現(xiàn)之前,作者先寫一牧童。此牧童的談吐和見識出人意料、不同凡響:初次見面時,他就能認出劉備,這令劉備極為驚訝。有其師必有其徒。這個牧童的師父既然是司馬徽,因此,劉備立刻就對司馬徽心生景仰和欽佩。所以,這個牧童的出現(xiàn)是為了引司馬徽與劉備相見,他是司馬徽的陪襯和引子。
未見到司馬徽,劉備心中已經對他充滿敬意和欽佩。在牧童的引導下,劉備見到司馬徽之后,劉備的敬意和欽佩更加強烈了。從司馬徽的外貌、談吐與其所居住的環(huán)境上,劉備更清楚地認識到司馬徽是一位高明的隱士。因此,他對司馬徽所說的話“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才能深信不疑,然后才有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的發(fā)生。
會見司馬徽之后,劉備對諸葛亮是念念不忘,充滿期待和敬慕。正是因為他極端渴望見到諸葛亮,所以,在他最后見到諸葛亮之前,每次遇到陌生的奇才異士,劉備就往往會誤以為是諸葛亮。比如他曾兩次將徐庶誤以為是諸葛亮,這是劉備尋訪諸葛亮過程中的頭兩個頓挫。實際上,在劉備尋訪諸葛亮的過程中充滿了曲折和挫折,但這些曲折和挫折恰恰足以表現(xiàn)劉備的人格魅力:禮賢下士、謙恭真誠。這也正是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作用。
在司馬徽的引導下,徐庶成為劉備的心腹謀士。但徐庶這個人物的出現(xiàn)也只是為諸葛亮的上場做鋪墊,他的到來是為諸葛亮打前站的。所以,他很快就被迫離開劉備。在臨行前,他鄭重地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并稱贊諸葛亮是“天下第一人”。徐庶的離去和舉薦,進一步加強了劉備對諸葛亮的期待與渴慕,于是,他急不可待地準備去尋訪、禮請諸葛亮。
第七十三則,劉備等人正要出發(fā)去拜訪諸葛亮時,劉備的手下報告:有一“道貌非?!钡南壬皝砬笠?。由于劉備求賢若渴,急于見到諸葛亮,于是他就以為是諸葛亮來了;讀到這里,讀者與劉備一樣,也懷著急切和僥幸的心情,希望來人真的是諸葛亮。誰知見面之后,大家才知不是諸葛亮,而是司馬徽。這是劉備、諸葛亮君臣遇合過程中的第三個頓挫。司馬徽的此次來訪并非毫無意義,實際上,他的到訪相當于是給劉備送行并加以鼓勵。在這次會見中,司馬徽再次高調贊揚了諸葛亮的驚人才華,這更堅定了劉備尋訪諸葛亮的決心和誠意。
劉備第一次去隆中拜訪諸葛亮,卻撲了個空。這是劉備、諸葛亮君臣遇合過程中的第四個頓挫。諸葛亮身邊的小童說諸葛亮出門去了,且不知去了哪里,也不知何時回家。顯而易見,這是諸葛亮故意躲著不見。因為徐庶臨走前,曾經親自到諸葛亮的住處勸駕,所以諸葛亮早就知道劉備遲早會來拜訪自己。他躲著不見的目的是考驗劉備的誠意,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價。假如諸葛亮自己主動去投靠劉備,或者坐在家里急切地等著劉備的來訪,那么,根據常理,劉備就不會十分看重諸葛亮。因為那些做法是急功近利、自輕自賤的,自然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毛宗崗對此有類似的看法:“蓋善寫妙人者,不于有處寫,正于無處寫。寫其人如閑云野鶴之不可定,而其人始遠;寫其人如威鳳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雹?/p>
劉備等人在返回途中忽然遇見一人,他“容貌軒昂,風姿英邁”,從外貌和氣質上看,定非常人,所以劉備以為必是諸葛亮。誰知交談之下,卻又不是,而是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這是劉備、諸葛亮遇合過程中的第五個頓挫。
劉備第二次去隆中拜訪諸葛亮時,聽到路邊酒店里有人作歌吟唱,其歌不同凡響,所以劉備便以為諸葛亮必在其中。但他又錯了:吟唱的人不是諸葛亮,而是諸葛亮的隱士朋友石廣元、孟公威。這是劉備、諸葛亮君臣遇合過程中的第六個頓挫。
與兩位隱士辭別后,劉備等人第二次來到諸葛亮的家里,見一少年在堂上吟歌,大有隱士之風。劉備想當然地以為此人必是諸葛亮,誰知仍然不是,而是其弟諸葛均。諸葛均告訴劉備:乃兄諸葛亮與友人崔州平遠游去了,因此無法見到諸葛亮。這是劉備、諸葛亮君臣遇合過程中的第七個頓挫。顯而易見,這仍然是諸葛亮故意躲避,他仍然在考驗著劉備的為人和誠意。諸葛亮早已知道劉備曾經來拜訪過自己;而且崔州平也知道劉備要請諸葛亮出山,所以如果諸葛均所說的是實情,則可以肯定:崔州平和諸葛亮是故意那樣做的,目的依然是考驗劉備。
既然見不到諸葛亮,劉備正準備離開時,忽見一位老先生踏雪吟詩而來。劉備熱切地以為來者是諸葛亮,但實際上仍然不是,而是他的岳父黃承彥。于是,劉備只好再次悵然而歸。這是劉備尋訪諸葛亮過程中的第八個頓挫。
劉備第三次來拜訪時,諸葛均告訴劉備:其兄諸葛亮確實在家。因此,劉備欣喜之下,以為自己馬上就可以見到渴慕已久的大賢了。然而,諸葛亮身邊的童子卻說諸葛亮在晝寢,不能馬上相見。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劉備只得侍立堂下等待諸葛亮醒來。這是劉備、諸葛亮遇合過程中的第九個頓挫。等了許久,卻不見諸葛亮醒來。再等很久,劉備看到諸葛亮在床上翻身,以為他要醒來;但結果他又睡著了。這是劉備、諸葛亮遇合過程中的第十個頓挫。好不容易等他醒了,他卻又撇下劉備,到里面去更衣。這是劉備、諸葛亮遇合過程中的第十一個頓挫。經過這一番折騰后,劉備終于見到了諸葛亮。二人相見后,劉備向他請教安邦治國之道,諸葛亮卻推辭說自己“年幼才疏,不能治政,有誤下問”。這是劉備、諸葛亮遇合過程中的第十二個頓挫。在劉備真誠、懇切的請求下,諸葛亮乃侃侃而談,精彩地分析了天下大勢與劉備的未來出路。劉備聽后,真是聞所未聞,茅塞頓開,如醉方醒,如夢初覺,驚嘆于諸葛亮之深刻的洞察力、超人的預見力和絕世的才華。拜服之下,劉備懇請諸葛亮出山。但諸葛亮卻說自己“久樂耕鋤”,實難從命。這是他們君臣遇合過程中的第十三個頓挫。但劉備的誠意最終還是打動了諸葛亮,所以他終于答應出山輔佐劉備。
諸葛亮的這些做法并非是虛偽的做作,而是為了考驗劉備的誠意。這說明他不是一個輕于去就、朝秦暮楚的投機家,而是一個看重出處的正人君子。他后來之所以能夠成為蜀漢的最大功臣和忠臣,與他的這種優(yōu)秀品質密切相關。在敘述三顧茅廬的過程中,作者運用了這么多的頓挫手法,充分顯示了劉備求才若渴、禮賢下士的可貴品質;同時,由此也刻畫出諸葛亮神龍見首不見尾、神秘莫測、高雅灑脫的隱士風流及其立身嚴正、自尊自信的品格。
除了頓挫手法,作者還運用了烘托、反襯等藝術手法,以使三顧茅廬這出重頭戲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知道,關羽、張飛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多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諸葛亮不過是一農夫,未必有真才實學;劉備貴為皇叔,不應當對諸葛亮那么謙恭致敬,因為那樣有失身份,亂了尊卑之序。其實這些說法不過是關、張二人的借口,他們主要是因為出于妒忌才屢次反對劉備三顧茅廬。但關、張二人的反對,并未動搖劉備禮請諸葛亮的決心和誠意,且反襯出劉備禮賢下士的可貴品質。
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劉備先后遇到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均、黃承彥以及諸葛亮身邊的童子等人。他們都是亂世中的隱士,對世事是冷漠的、絕望的,所以他們對劉備禮請諸葛亮的舉動是不贊成的,以為是徒勞無功的。但這種消極無為的態(tài)度也沒有影響劉備的救世熱情和拜請諸葛亮的誠意。他們的冷嘲熱諷實際上是替諸葛亮進一步試探和考驗劉備的誠意。他們的出現(xiàn)是為了襯托諸葛亮,正如毛宗崗所評論的那樣:“且孔明雖未得一遇,而見孔明之居則極其幽秀,見孔明之童則極其古淡,見孔明之友則極其高超,見孔明之弟則極其曠逸,見孔明之丈人則極其清韻,見孔明之題詠則極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歡,而孔明之為孔明,于此領略過半矣?!雹?/p>
除了諸葛亮的這些隱士朋友之外,劉備第一次來隆中時在田野里遇見的那幾個農夫也是用來襯托諸葛亮的。劉備等人還沒到達隆中,先在田野中感受到了這個隱士世界所特有的氣氛。他們看到幾個農夫在田里邊耕作邊歌唱: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
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陽有隱者,高眠嘯不足。
這顯然是一首隱士詩,表達的是對世俗是非榮辱的超脫。從農夫的口里可知,此詩是諸葛亮作的。因此,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諸葛亮作為隱士的那種灑脫和曠達。連不讀書的農夫都喜歡吟唱隱士詩,由此可見諸葛亮的精神和人格的感染力是很大的。
作者還通過景色描寫和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為刻畫諸葛亮、劉備的形象服務,為三顧茅廬作點綴。
一顧茅廬時,作者從自己的角度,結合隆中的景色來展示諸葛亮作為待價而沽的隱士的風采、神韻:
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崗枕流水。
高崗屈曲壓云根,流水潺湲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丹鳳松陰里。
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睡未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
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扣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
囊里名琴藏古錦,壁懸寶劍掛七星。
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分天下。
這首詩充分展示了一個待時而動的高人雅士的形象:他表面上是農夫,實際上是隱于農夫中的高人,如同《論語》里孔子所遇到的長沮、桀溺等人;但諸葛亮與長沮、桀溺等人又有不同。長沮、桀溺等人對世俗社會完全絕望,所以他們是完全忘世、絕世的,不會再過問人間的是非糾紛。但諸葛亮卻不是這樣,他既是超世的,又是入世的;他之所以隱居,只是在等待最好的時機?!皩4豪左@夢回,一聲長嘯分天下”這兩句詩就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入世情懷、救世熱情。如果諸葛亮沒有這種救世情懷,那么,他就不會因為劉備的三顧茅廬而出山。
一顧茅廬時,由于劉備急切地要見到諸葛亮,所以他這時對隆中的景色無心觀賞。到了諸葛亮的家里,才知諸葛亮不在家,于是他只好返回。在離開隆中的路上,因為愛屋及烏的關系,劉備才注意到隆中的景色和環(huán)境:“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泉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松篁交翠,猿鶴相親?!边@種幽雅、寧靜的環(huán)境正好襯托出諸葛亮作為隱士的那種與世無爭、恬淡超脫的心境和志趣。
二顧茅廬時,正值嚴寒天氣,“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這種惡劣天氣的描寫也是用來襯托劉備求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誠意,正如劉備自己所說的那樣:“吾正欲教孔明見吾殷勤之意?!倍櫭],劉備又沒見著諸葛亮,只得再次悵然而返。在返回途上,風雪依然很大,“回望臥龍崗,悒怏不已”。此時的景物描寫既是照應前文,更是用來渲染劉備無限悵惘的心情。這種心情同樣顯示了劉備禮賢下士的誠意。
三顧茅廬在整部小說中有其相對獨立性,自成體段,有自己的完整結構。
在三顧茅廬之前,劉備先后與司馬徽、徐庶相識。如前所論,這兩個人的出現(xiàn)是為了引導出諸葛亮,所以他們的上場表演相當于三顧茅廬這場重頭戲的序幕,他們只是這場戲里的配角,劉備和諸葛亮才是主角。
三顧茅廬的具體過程是這場戲的主體部分。在這部分里,諸葛亮雖然最后才出場,但他和劉備一樣是主角。盡管他在大部分時間里沒有現(xiàn)身,但他是焦點,整部戲是圍繞他展開的,所以他實際上是無處不在。在三顧茅廬過程中先后出現(xiàn)的一系列人物,像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均、黃承彥以及童子、農夫等人,都是為了襯托諸葛亮,是諸葛亮的配角。其實,不但這些人是三顧茅廬這場戲中的配角,甚至連劉備、關羽、張飛也可以說是諸葛亮的配角,諸葛亮才是這出戲的真正主角,三顧茅廬的主題就是諸葛亮正式登臺亮相。
where S is the entropy, N is the number of carriers, and U is the internal energy.
劉備請出諸葛亮后,尊之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共榻,終日議論,心地開悅”,君臣關系十分融洽。這段描寫是三顧茅廬的尾聲和余波,使得三顧茅廬這出戲有頭有尾,相對完整。
從《三國演義》的整體上講,三顧茅廬是整部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小說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如前所論,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最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說是小說的靈魂;沒有諸葛亮,就沒有《三國演義》。三顧茅廬在整部小說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代這個靈魂人物的來歷,引之正式登臺亮相,因此是小說中的重頭戲。如果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后來的蜀漢政權,也就沒有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以說三顧茅廬是整部小說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不可或缺的。同時,三顧茅廬充分表現(xiàn)了劉備求才若渴、謙恭真誠的可貴品質,向讀者展示了諸葛亮灑脫高雅的精神氣質、無與倫比的才華。
但三顧茅廬在客觀上也制造了蜀漢政權的內部矛盾,甚至為后來關羽丟失荊州、兵敗被殺的悲劇結局作了鋪墊。這是三顧茅廬在小說中的又一個作用。我們知道,關羽、張飛對劉備尊崇諸葛亮的做法是不滿的,對諸葛亮是有忌恨的。這雖然不可能危及劉、關、張之間兄弟兼君臣的關系,但這種不和諧對蜀漢政權來說總是不利的。后來劉備為了奪取益州,將鎮(zhèn)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但關羽的傲慢自大,使他在與曹操、孫權的較量中丟失荊州、兵敗被殺,蜀漢政權遭受重創(chuàng)。在這場悲劇中,諸葛亮負有一定的責任。以他的聰明才智,他能夠讓蜀漢政權盡量避免這場災難。但由于他與關羽的關系并不十分融洽,所以他對關羽的成敗總有些無動于衷。第一百五十五則,關羽被殺后,劉備痛不欲生。諸葛亮勸解劉備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P公平日剛而自矜,今日故遭此禍也?!边@話多少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由此可見諸葛亮與關羽之間的微妙關系。
三顧茅廬本身蘊涵著豐富的意義。概括言之,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從君主的角度來說,真正賢明的君主應當是禮賢下士、求才若渴的,對自己的臣子要有足夠的尊重,對奇才異士更要萬分敬重,就像劉備對待諸葛亮那樣。就臣下來說,既要向君主盡忠,也要追求一定的獨立人格,維護自己應有的尊嚴,就如諸葛亮在三顧茅廬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那樣。這種思想和態(tài)度是自古以來儒家所大力倡導和追求的理想。如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雹苊献诱f:“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雹菥蛣洹⒅T葛亮而言,如果沒有諸葛亮這種奇才的輔佐,劉備就幾乎不可能建立起蜀漢基業(yè);如果沒有劉備這種賢君的賞識和重用,諸葛亮也可能無法成就他的功業(yè)和英名。
(二)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社會里,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是建功立業(yè),顯親揚名。但前提是得君行道,也就是得到賢明君主的賞識、信任和重用,就像諸葛亮和劉備、周文王和姜子牙那樣君臣和諧、互相信任。我們知道,孔子、孟子之所以要周游列國,席不暇暖,目的就在于得君行道。但可惜當時的君主有眼無珠,無人能真識孔子、孟子,致使千古圣賢懷才不遇。圣賢尚且常常不能得君行道,何況大多數知識分子呢?歷史告訴我們,在中國古代專制主義制度下,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現(xiàn)象是個普遍現(xiàn)象。在中國古代社會里,每一個真正有才華的知識分子都渴望自己得到賞識、信任和重用,以便施展自己的才華建功立業(yè)。因此,三顧茅廬的故事寄寓了古代知識分子的理想和愿望:希望自己能夠像諸葛亮那樣得君行道,建功立業(yè),青史留名。
注:
①見毛本《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點評。
②毛本《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批語。
③毛本《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評語。
④見《論語·八佾》
⑤見《孟子·離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