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麗, 宋國亮, 魏明國, 殷代印
( 1. 東北石油大學 提高油氣采收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大慶 163318; 2. 東北石油大學 數學科學與技術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 3.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 鉆井二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413 )
低滲透油田[1-4]顯著的特征是存在啟動壓力梯度和壓敏特征[5],在開發(fā)過程中滲流阻力大,壓力傳導能力差,單井產量遞減速度加快,穩(wěn)產難度加大,而且壓力、產量降低后,恢復起來十分困難,嚴重制約低滲透油田的開發(fā)水平.針對低滲透油田流體滲流的特點,在長期的合理開發(fā)方式探索過程中,長慶、大慶、吉林、新疆等低滲透油田提出一種改善油藏開發(fā)效果的有效注水開發(fā)模式,即超前注水[6].超前注水技術能合理地補充地層能量,提高地層壓力,使油井長期保持較高的生產能力,產量遞減明顯減?。煌瑫r,能防止原油物性變差,有效保證原油滲流通道的暢通,提高注入水波及體積.
原蘇聯學者多主張超前注水,認為超前注水保持地層壓力,可以獲得較長時間的高產穩(wěn)產;李亮等[7]以長慶油田三疊系延長組油藏為例,通過超前注水實驗效果對比,得出超前注水能夠防止原油物性變差;車起君等[8]對超前注水提高單井產量機理及作用進行研究,提出超前注水有效壓力驅替系統、超前注水地層壓力保持水平、注水時機;王建華[9]開展超前注水提高產量機理及作用的研究;曾建[10]開展長慶特低滲透油藏超前注水改善開發(fā)效果機理的研究.
筆者以朝陽溝油田長10區(qū)塊為例,用理論和數值模擬的方法分別研究低滲透油田超前注水對脫氣半徑、原油黏度、無因次采液/采油指數、含水率、原油產量、波及系數和采收率的影響,為有效開發(fā)低滲透油田提供指導.
脫氣半徑計算公式[11]為
(1)
式中:rb為脫氣半徑;pb為飽和壓力;pwf為油井井底流動壓力;c為待定因數(對某一具體區(qū)塊為常數);re為供給半徑;pe為供給邊界壓力;rw為井筒半徑.
應用長10區(qū)塊油氣相對滲透率曲線、高壓物性曲線和生產油氣比數據,計算該區(qū)塊c=0.005 116,二次平方項可以忽略不計,式(1)簡化為
(2)
脫氣半徑為
(3)
根據式(3)計算不同井底流壓、不同地層壓力下的脫氣半徑(見圖1).由圖1可知,相同地層壓力條件下,井底流壓越大,脫氣半徑越??;井底流壓一定時,隨著平均地層壓力的提高,脫氣半徑減小.
原油黏度是影響油井產量及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地層原油的黏度對于油井動態(tài)預測和提高采收率等是必要的.長10區(qū)塊地層原油黏度隨壓力變化實驗數據見圖2,其中該區(qū)塊飽和壓力為4.5 MPa.由圖2可知,當地層壓力高于飽和壓力時,隨著壓力逐漸上升,原油黏度略有增加,但變化不大,壓力增加1 MPa,原油黏度平均僅提高0.03 mPa·s,基本保持不變;當壓力低于飽和壓力時,隨著壓力的下降原油黏度急劇增加,壓力降低1 MPa,原油黏度平均增加1.60 mPa·s.
圖1 長10區(qū)塊脫氣半徑與地層壓力關系曲線
圖2 長10區(qū)塊原油黏度隨地層壓力變化關系曲線
對于超前注水油藏,在油藏未脫氣部位,壓力升高引起的對開發(fā)效果不利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油井附近油藏脫氣部位,由于平均地層壓力升高,使脫氣半徑減小,這有利于提高開發(fā)效果.反之,如果油井地層壓力下降,脫氣半徑增大,原油黏度大幅度增加,將降低開發(fā)效果.
無因次采液指數表明某一儲層供液能力,而采液指數則表征該層上一口生產井的采液能力.無因次采液指數JDL為
JDL=JL/(JL)fw=0=QL/Qomax,
(4)
QL=Qo+Qw,
(5)
(6)
(7)
式(4~7)中:JL為任一含水飽和度下的采液指數;Qomax為油藏條件下含水率為0時的產油量;QL,Qo,Qw分別為油藏條件下的采液量、產油量和產水量;μo,μw分別為油藏條件下油和水的黏度;S為表皮因數;Δp為生產壓差;K為地層滲透率;Kro為油相相對滲透率;Krw為水相相對滲透率;h為生產層有效厚度;G為啟動壓力梯度;fw為含水率.
將式(5~7)代入式(4),得無因次采液指數與油水相對滲透率的關系[12]為
(8)
式中:Sw為含水飽和度;Swi為原始含水飽和度.
無因次采油指數JDO為
JDO=JDL(1-fw).
(9)
圖3 長10區(qū)塊無因次采液/采油指數與含水率關系曲線
根據長10區(qū)塊相對滲透率曲線計算無因次采油/采液指數和含水率(見圖3).由圖3可知,超前注水后,地層壓力從7.3 MPa上升到9.5 MPa,相同含水率條件下,無因次采油/采液指數增大,并且隨著含水率的升高,無因次采液指數先減小,然后增大,含水率達到60%左右,無因次采液指數降到最低,含水率大于60%后,無因次采液指數逐漸增大,最高達到1.3.
由于啟動壓力梯度的存在,低滲透油藏的水驅開發(fā)效果與中、高滲油藏水驅開發(fā)效果存在較大差別.低滲透油藏油水兩相基本滲流運動方程[13]為
(10)
(11)
式(10~11)中:Bo為原油體積系數;A為過流面積;L為流體滲流距離;Go為油相啟動壓力梯度;Gw為水相啟動壓力梯度.
根據兩相滲流實驗,相比于油相啟動壓力梯度,水相啟動壓力梯度可以忽略,式(11)可寫為
(12)
根據含水率的定義,有
(13)
圖4 長10區(qū)塊采出程度與含水率關系曲線
將式(10)、(12)聯立得到存在啟動壓力條件下fw的表達式為
(14)
根據長10區(qū)塊相對滲透率曲線計算采出程度和含水率關系曲線(見圖4).由圖4可知,超前注水后,地層壓力從7.3 MPa上升到9.5 MPa,相同采出程度情況下,含水率降低,采收率從19.89%增加到21.01%,增加1.12%.
低滲透油藏最顯著的特征是存在啟動壓力梯度和壓敏現象,已有的產量公式不再適用于低滲透油藏[14-15].適合超前注水條件,油藏平均壓力高于原始地層壓力,考慮黏度和滲透率變化的油井產量計算公式為
(15)
式中:αk為壓敏作用下與滲透率相關的變形系數;αμ為壓敏作用下與黏度相關的變形系數;pi為原始地層壓力.
從式(15)可以看出,壓差項中除存在啟動壓力項G(re-rw)外,還存在由壓敏作用和脫氣導致滲透率降低、黏度增加而引起的附加阻力項Δpa,即
Δpa=(αk+αμ)[(pwf-pi)2-(pe-pi)2].
(16)
附加阻力項Δpa的大小與流壓、地層壓力有關,流壓降低壓敏作用加重、脫氣半徑增大,附加阻力增大;地層壓力升高,壓敏作用減輕、脫氣半徑減小,附加阻力減小.基本參數:αk=0.023 MPa-1,αμ=0.035 MPa-1,pwf=2 MPa,pi=7.3 MPa,根據式(16),油層壓力為7.3 MPa時,附加阻力為0.82 MPa;當油層壓力提高到9.5 MPa時,附加阻力下降到0.67 MPa.根據穩(wěn)定滲流壓力分布公式,計算不同超前注水時間油井投產后穩(wěn)定滲流階段壓力和壓力梯度分布曲線(見圖5和圖6).由圖5和圖6可知,超前注水后,油層壓力提高,生產壓差增大,壓力梯度增大,同時附加阻力減小,產量提高,根據式(15)計算不同地層壓力條件下投產初期單井增產幅度(見表1).由表1可知,長10區(qū)塊實施超前注水后,如果地層壓力從7.3 MPa升高到9.5 MPa,投產初期增產幅度為27.7%.
圖5 長10區(qū)塊不同超前注水時間地層壓力分布曲線
圖6 長10區(qū)塊不同超前注水時間壓力梯度分布曲線
表1 長10區(qū)塊超前注水不同壓力條件下投產初期單井增產幅度
利用MSFLOW數值模擬軟件,采用非達西數值模擬方法,考慮啟動壓力梯度,長10區(qū)塊油藏參數見表2,采用反九點注水方式,分別計算同步注水和超前注水2種方案,研究油井投產時平均地層壓力對波及系數和采收率的影響.
表2 長10區(qū)塊油藏模型參數
同步注水時,油水井同時投產投注,油藏原始地層壓力為7.3 MPa;超前注水時,只有水井開井,分別模擬油層平均壓力上升到9.5 MPa和11.0 MPa時油井開井生產.油井開井生產后,保持注采平衡,模擬含水率98%,計算水驅波及系數和采收率,計算結果見表3,飽和度場見圖7和圖8.
由表3可知,長10區(qū)塊采取同步注水,波及系數為86.30%(有效動用系數為0.863),采收率為18.60%;采取超前注水,平均地層壓力升高到9.5 MPa時油井投產,波及系數提高到94.24%(有效動用系數為0.942),有效動用系數增加0.079,采收率提高到20.82%,增加2.22%;平均地層壓力升高到11.0 MPa時油井投產,波及系數提高到96.00%,有效動用系數僅增加0.018,采收率提高到21.32%,增加0.50%.結果表明,對于滲透率為7×10-3μm2的油藏,當超前注水使平均地層壓力升高到9.5 MPa以后,有效動用系數已經達到0.942,絕大部分區(qū)域驅動壓差已能夠克服啟動壓力梯度,繼續(xù)提高平均地層壓力,波及系數和采收率增加幅度不大.
表3 200 m井距不同平均地層壓力條件下波及系數與采收率計算結果
圖7 長10區(qū)塊地層壓力9.5 MPa飽和度場變化
圖8 長10區(qū)塊地層壓力11.0 MPa飽和度場變化
(1)對于超前注水油藏由于平均地層壓力升高,使脫氣半徑減小,有利于提高開發(fā)效果;反之,如果油井地層壓力下降,脫氣半徑增大,原油黏度大幅度增加,將降低開發(fā)效果.
(2)實施超前注水,無因次采液指數、采油指數略有增加,含水率低于60%時,無因次采液指數下降;含水率高于60%時,無因次采液指數逐漸上升,最高達到1.3.
(3)超前注水后,地層壓力從7.3 MPa上升到9.5 MPa,相同采出程度情況下,含水率降低.
(4)實施超前注水后,如果地層壓力從7.3 MPa升高到9.5 MPa,投產初期增產幅度為27.7%,提高采收率2.22%;有效動用系數增加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