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論災難性事件報道中新聞評論的重要性
——試以《人民日報》玉樹地震評論為例

2011-10-28 00:58:38劉培培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1年8期
關鍵詞:災難性人民日報玉樹

劉培培

(商丘師范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系,河南 商丘 476000)

淺論災難性事件報道中新聞評論的重要性
——試以《人民日報》玉樹地震評論為例

劉培培

(商丘師范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系,河南 商丘 476000)

關于災難性新聞的報道,越來越透明、及時,汶川地震報道可以說是我國新聞報道史上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而玉樹地震報道則是媒體在災難報道上的又一個突破。本文選取《人民日報》在玉樹地震報道中的評論為研究對象,運用個案研究法進行分析得出:新聞評論在災難性事件發(fā)生后可以起到引導社會輿論、開展社會宣傳的巨大的作用。

災難性事件;新聞評論;《人民日報》

一、災難性事件報道

所謂災難性事件報道,通常是指對給人類帶來災難的事件的報道。以報道災難性事件為主要特征的災難新聞,因災難性事件具有突發(fā)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因而備受各方關注。

災難性事件是不可預見性的,而且持續(xù)的時間往往長短不一,如果處理不當,其危害是嚴重的,將對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社會的穩(wěn)定,乃至整個國家、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巨大威脅。無論什么性質(zhì)的災難事件,在其爆發(fā)時,會立即引起各界的關注,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新聞媒介,因為它是社會公眾所接受信息的主要來源。媒體對災難性事件的新聞傳播,貫穿于災難性事件發(fā)生的始終,有時它比身處其中的人更能了解其全貌。

二、《人民日報》關于玉樹地震新聞評論的議題分析

(一)樣本介紹

《人民日報》是中共中央機關報,它承擔著每天向全國和世界傳播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主張的重任,其中《人民日報》的言論(尤其社論和評論員文章等),已成為《人民日報》的一面旗幟,更是受到各級、各界的重視。以下內(nèi)容選取了《人民日報》從4月15日到4月28日14篇評論作為議題設置分析的樣本,根據(jù)危機傳播的幾個階段將媒體對玉樹地震報道議題設置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研究,分別是災難突發(fā)期、蔓延期和解決期。

《人民日報》新聞評論 設置的議題災難突發(fā)期《十三億份關愛正集結馳援》《不惜代價 搶救生命 救治傷員》《上下同心 共御天災》維持公眾情緒、給災區(qū)人民信心與全力救災情況災難蔓延期《奪取營救生命保障民生斗爭的勝利》《同人民在一起》《新校園、新家園,會有的!》《悼念中鑄就生命的堅強》《毫不松懈 堅持到底》《在一起,戰(zhàn)勝災難有了力量》慰問與救災、救災知識與心理撫慰、捐款與救災物資、災民的安置問題、對遇難者舉辦的哀悼活動以及少量的災后重建災難解決期《敬禮,人民的守護神》《讓科學精神貫穿抗震救災始終》《我們的日子會好起來的!》對參加抗震救災人員的感謝、救災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災后重建的宣傳動員等

(二)樣本分析

1.災難突發(fā)期(4月15日—4月17日)搶占輿論制高點

在災難突發(fā)期,《人民日報》共刊發(fā)了3篇評論,分別是《十三億份關愛正集結馳援》、《不惜代價 搶救生命 救治傷員》和《上下同心 共御天災》。玉樹地震的第二天,《人民日報》評論的作者以感同身受的悲憫和深情擬寫標題,發(fā)表了《十三億份關愛正集結馳援》的評論,“請災區(qū)同胞相信,13億兄弟姐妹將在這一刻再一次緊緊相依……正在美國進行訪問的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于第一時間分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從評論的角度可以看出,災難發(fā)生后,各地的救援力量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抵達災區(qū),全國上下齊心協(xié)力,盡全力營救幸存者。媒體在第一時間主動設置議題,同時借助意見領袖,搶占輿論至高點,保持了社會穩(wěn)定,給予民眾希望和力量。消除公眾對危機的恐慌感,以防止流言的產(chǎn)生給社會帶來危害。

在地震發(fā)生的第三天,《人民日報》發(fā)表了《不惜代價 搶救生命 救治傷員》的評論文章,“災情火急,人命關天。當前抗震救災的第一任務就是救人治傷,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造成數(shù)百人遇難,萬余人受傷。由于這一階段的當務之急就是救人,因此文章動之以情號召把搶救生命,救治傷員放在第一位,要不惜一切代價搜救生還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這時的新聞媒體很好地發(fā)揮了本身的輿論引導作用這一特點,在此為大眾設置了一個議題,把公眾的輿論引向搶救生命,救治傷員上來。

隨著搜救工作的進行,會有更多遇難者的遺體被挖掘出來,破碎的家園,親人的痛失,所有這些會給災區(qū)群眾帶來極大的恐慌。這個時候如果引導不好公眾的輿論,可能造成地震災區(qū)群眾的心理情緒不穩(wěn),影響災區(qū)工作的進行。因此,4月17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題為《上下同心 共御天災》的評論,“‘在這一困難時刻,我需要盡快趕回國內(nèi),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駱涞卣鹣鱽恚\濤主席決定推遲對委內(nèi)瑞拉和智利的訪問,提前回國。同樣推遲了外事訪問的溫家寶總理,16日上午在玉樹看望受災群眾時說:‘困難面前大家相互關心,相互愛護,這是我們的希望所在?!瘍赡昵埃阢氪ù蟮卣鸢l(fā)生后的危難關頭,人們喊出了‘我們都是汶川人’的雄壯呼聲;今天,玉樹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人們再次發(fā)出了‘玉樹不倒,青海常青,十三億人是堅強后盾’信心強音……”這時的《人民日報》把公眾輿論的焦點引導到共同抵御災難上來,全國人民是玉樹的堅強后盾,要以“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來指導搶救工作,這些無疑給內(nèi)心悲痛的災區(qū)人民一個很好的撫慰。

2.災難蔓延期(4月18日—4月23日)

在災難蔓延期,《人民日報》共刊發(fā)6篇評論,分別是《奪取營救生命保障民生斗爭的勝利》、《同人民在一起》、《新校園、新家園,會有的!》、《悼念中鑄就生命的堅強》、《毫不松懈 堅持到底》、《在一起,戰(zhàn)勝災難有了力量》。在災難蔓延期,抗震救災工作正處在關鍵時刻,受災群眾已經(jīng)得到了較妥善的安置,全國各地的救災物資正陸續(xù)到達災區(qū)。使受眾全面感受到政府如何救災,如何安置災民的情況的同時,更好的了解災難的本身、災民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國家領導人對災區(qū)的慰問,也是媒體設置議程的重點。因此《人民日報》的評論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關于慰問與救災、救災知識與心理撫慰、捐款與救災物資、災民的安置問題、對遇難者舉辦的哀悼活動以及少量的災后重建等方面。使災區(qū)和全國人民都感受到“玉樹”是全國的“玉樹”,給災區(qū)人民很大的鼓舞力量,這對于增進民族凝聚力,提升媒體和政府的公信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中在4月21日,全國人民為青海玉樹地震中的遇難同胞舉行哀悼活動,這是繼汶川地震之后,十三億中國人再次為自然災害中的罹難同胞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度嗣袢請蟆钒l(fā)表了題為《悼念中鑄就生命的堅強》的評論,評論強調(diào)了國家對救災的高度重視、對逝者的深切緬懷、對生者的莫大慰藉、對生命的最高尊重,給全國上下人民的齊心救災注入了巨大力量,在引導公眾輿論的同時也提升了國家和政府在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這一階段的抗震救災已取得初步成果,媒體的評論文章主要是針對安撫生還者,強調(diào)全國人民都與玉樹人民在一起共同抵御災害,要毫不松懈堅持到底。

3.災難解決期(4月24日—4月28日)

災難解決期,搶救生還者暫時告一段落,抗震救災的重點放在了災后重建和典型人物事跡的總結性報道上。這一時期《人民日報》發(fā)表的評論主要有《敬禮,人民的守護神》、《讓科學精神貫穿抗震救災始終》、《我們的日子會好起來的!》。這時的報道屬于救災的后期,對于受災群眾相關情況的評論比災難蔓延期少了一些,內(nèi)容主要包括對參加抗震救災人員的感謝、救災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災后重建的宣傳動員等幾個方面。如在《敬禮,人民的守護神》評論中 “忘生死、援骨肉,這是一支愛民如天、魚水情深的仁義之師。災區(qū)群眾的生死相托,是對人民子弟兵最深的信賴?!眻蟮肋€指出,這一階段的抗震救災已經(jīng)到了收尾階段,災區(qū)人民也基本安置下來,災后重建成為日后工作的中心。

三、《人民日報》對玉樹地震評論議程設置成功的表現(xiàn)

(一)議題設置有針對性地引導輿論

《人民日報》在玉樹地震中根據(jù)災難的進展情況,有針對性地發(fā)表了大量的評論文章。例如災難突發(fā)時,受眾正處于慌亂階段,這一時期的內(nèi)容設置主要集中抗震救災的動員上、號召全民團結協(xié)力,共抗災難。在災難蔓延期,設置議題更全面、具體。這一時期的議題主要集中在關于慰問、救災以及災民的安置問題等。后續(xù)評論則是關于災后重建,典型人物事跡的總結性報道等等。在安撫受眾情緒,有效引導輿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對災區(qū)人民的心里情緒實現(xiàn)有效的安撫

災難發(fā)生后,《人民日報》發(fā)表的評論《十三億份關愛正集結馳援》中指出,全國的救援力量正在集結,黨政機關領導也表態(tài)要全力搶救生命,這些都給了正處于極度悲痛中的玉樹人民莫大的安慰。隨著災后救援的進行,《人民日報》陸續(xù)發(fā)表《上下同心 共御天災》、《悼念中鑄就生命的堅強》、《在一起,戰(zhàn)勝災難有了力量》、《敬禮,人民的守護神》等評論文章,這些評論從不同角度給了災區(qū)人民巨大的鼓舞,使他們的心里情緒得到了有效的安慰。

(三)注重報道、評論的及時性

在突發(fā)性災難發(fā)生后,能否及時、準確的發(fā)布評論進行引導,成為輿論引導成功與否的關鍵。在災難發(fā)生后,如果媒體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就有可能給社會和人們帶來恐慌。這方面,我國媒體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SARS時期,由于媒體開始采取了沉默的態(tài)度,沒有及時發(fā)布關于疫情的相關信息,也沒有相關的評論,沒有起到引導公眾話語的作用,使得受眾對媒體和政府失去了信心,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恐慌。從SARS的教訓中,我們就能夠了解到,及時發(fā)布信息,對有效引導輿論有重大意義。

四、結論

今年我國發(fā)生了很多突發(fā)性的災難事件,比如剛剛發(fā)生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災難等,在突發(fā)性災難事件面前,我國的媒體已經(jīng)可以很從容的應對公眾對信息的需求了。但在新聞評論的輿論引導上還是《人民日報》的評論最具權威性,其地位是其它媒體很難動搖的,其它媒體很能做出比較有深度和權威的新聞評論,這是我國其它媒體應該注意和改進的地方。政府和其它媒體都應該看到《人民日報》在玉樹地震中成功引導輿論的經(jīng)驗,能夠適當予以借鑒,以應對以后各種突發(fā)事件和潛在的危機。

[1] 徐庭婧.《人民日報》汶川地震報道的議題設置研究[Z].

[2] 如何提高對突發(fā)事件的輿論引導能力[EB/OL]

http://www.jhnews.com.cn/zt/2010-01/20/content_868221.htm

[3]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 張衡.議程設置理論及其在我國宣傳實踐中的應用[Z].

[5] 魏少華.新聞業(yè)務專題研究[M].群言出版社.

On the Importance of News Commentary in Catastrophic Events Reports——Case Study of China Daily’s Commentaries on Yushu Earthquake

LIU Pei-pei

News reports about catastrophic ev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 transparent and promptly. Reports about Wenchuan Earthquake are a turning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domestic news reports, while Yushu earthquake reports is another breakthrough in catastrophic events reports. By applying case study method,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news report about catastrophic events functions in leading public opinion and launching social propaganda.

catastrophic events; news report; People’s Daily

G21

A

1008-7427(2011)08-0072-02

2011-06-11

猜你喜歡
災難性人民日報玉樹
科學家說地球變暖速度比以前認為的要快,而避免災難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將結束
英語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26
玉樹留芳
玉樹花開、雞鳴東白
寶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40
綜合發(fā)力 化解災難性醫(yī)療風險
中國媒體在災難性新聞報道中的改進與不足
新聞傳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災難性的威脅:抗生素耐藥性
世界科學(2013年5期)2013-03-11 18:09:31
玉樹依然美麗
玉樹,我為你祈福,我為你加油
华阴市| 喜德县| 土默特右旗| 邵阳市| 高要市| 奉化市| 连山| 长岛县| 育儿| 高唐县| 奉贤区| 巴中市| 栾城县| 奉新县| 探索| 金平| 花莲市| 肇东市| 梅河口市| 岱山县| 犍为县| 广宁县| 儋州市| 万山特区| 宜宾县| 武城县| 桦甸市| 临城县| 西充县| 上虞市| 兴和县| 梁河县| 巴东县| 富阳市| 眉山市| 北宁市| 北京市| 广德县| 许昌县| 嵩明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