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前段時間,柴靜主持的《看見》欄目讓一對剛剛完成了南極旅程的“花甲背包客”著實火了一把。
從節(jié)目中獲知,從2008年至今的短短3年間,64歲的張廣柱和61歲的王鐘津這對生活在北京的普通老夫婦,已經(jīng)自助游覽了歐洲、北美、南美數(shù)十個國家,“花甲背包客”的名字成為背包客中的傳奇。每每談起兩個人環(huán)球旅行的經(jīng)歷,張廣柱和王鐘津的話語中總時不時地夾雜著歡笑聲。
兩位老人的故事迅速傳播開來,成為全國網(wǎng)友羨慕、稱贊、仰慕的對象。而對于“花甲背包客”爆出的“賣了房子我們去旅行”的話語,雖然后來被老人辟謠“只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現(xiàn)在還未發(fā)生”,但他們那股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知探索的勁兒頭,無不令人驚嘆。
其實,環(huán)球旅游的故事早就不新鮮了。幾乎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埋藏著這樣一個夢。19世紀法國作家凡爾納的一部著名小說《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就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說主人公英國紳士??伺c朋友打賭兩萬英鎊,要在80天內環(huán)游地球一周回到倫敦。旅程中,他想盡辦法,利用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輪船、火車、馬車、雪橇和大象;他穿越了紅海、印度洋,橫渡了太平洋;他遭遇過通緝、追捕……在小說結尾作者發(fā)出疑問:這番長途跋涉,他究竟贏得了什么呢?小說給出的答案是:在這次環(huán)游地球中,他什么也沒得到,除了幸福。
然而放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對一個普通人而言,幸福又是什么?西班牙的《世界報》如此評價:“中國的高房價正在毀滅年輕人的想象力。本來,大學剛畢業(yè),他們可以吟誦詩歌,可以結伴旅行。但現(xiàn)在,他們必須為購買住房做準備,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而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是物質的,世故的,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個可以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認,國人對房產(chǎn)的偏執(zhí)追逐,成了一種近乎病態(tài)的“幸福觀”。正如有個段子描述的:只要半個平方米的價格,能玩一圈日韓新馬泰;一兩個平方米的價格,歐美列國也轉遍了;幾年下來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還沒花完一個廚房的價錢;但那時候,說不定你的世界觀全變了。于是有人總結道:“生活在于經(jīng)歷,而不在于平方米;富裕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別墅?!?/p>
其實,道理挺簡單的,“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幾乎人人都能說出這句話。但真正又有多少人能夠像“花甲背包客”那樣,抱著“寧愿賣房也要出去環(huán)游”的夢想?說這是灑脫,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對生命更大的尊重和敬畏。因為只有生活精彩了,生命才能釋放出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或許,這便是包括“花甲背包客”在內的那些熱衷環(huán)游世界的人的最大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