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禪
人是有底色的。底色,決定人生的畫卷是蒼涼還是華麗。
張愛玲的人生底色十分灰,灰得像一個雨天,而她獨自在這雨天里,描繪的也都是灰。那灰,還帶著銀色的冷——她還迷戀這種暗冷的顏色。從來不要求熱烈,這一點,不僅她的作品是證明,人更是證明。
底色這東西,有些時候是命中注定。人一出生,就帶著某種玄學的味道。有的底色,一開始都烈艷繽紛,是厚的,是帶著奪目的色彩的。那是上蒼所賦予他的好底色——梁從誡,母親林徽因,父親梁思成,這是什么樣的人生底色,再差,能差到哪里去?而三代農民的孩子,再怎么用力還是覺得薄。就像川菜,開始總是吸引人,因為麻辣鮮香,這一鍋料,要的就是你味蕾的命。吃多了,還是會倦,人生,最終要歸到小橋流水——老百姓的一粥一飯、一碟小咸菜、一杯清茶更能引懷思鄉(xiāng),這樣的底色,是多年的飲食習慣留下的。
底色會變。
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習慣了閱讀在高處的人或事,會讓底色加深它的綿密與厚度。少年好友聚會,一般難以再找共同話題,所追憶的,是過去似水流年的點滴。中年的魯迅和閏土有多尷尬,少年的朋友再見就有多尷尬——所謂時過境遷,是你與他的境遇早就大大不同,你錦衣夜行,曉得湖心亭看雪,他還為生計奔波……你的底色炫目而迷離,他的底色單調到一片慘淡茫然。
人生的底色真是天意。雖然是天意,也有后天恩賜。或許開始底色是那黑棕色,經過一番番努力,也云開,也日麗了。而開始最好的底色,華麗秀美的,經過暈染,或許,已經塌到凌亂不堪了。
記得懵懂少年時,不過是小城中些許頑劣而孤獨的少年。獨在城上憶吹簫,也不知道該往何處去,心里是一片的茫然。濕漉漉地堆在那里,這濕潤的氣息至今回憶起來還是記得——或許是灰暗的下午吧,十四五歲的少年,騎著單車四處亂轉,無非是破舊的電影院,圖書館……正是四月,電影院里的泡桐開著紫色的花,并無生氣。小城照相館里正拍戲裝照,一個人跑去照了一張?!獩]有想到多年后會喜歡戲曲。
明晃晃的少年時,有好友拉著去文化館,聽著有人唱京劇唱評劇。十七八歲的女孩子,唱著《花為媒》中的報花名那段,我聽得心動,想去唱戲——跟著野臺班子私奔也好。
那底色,是不安分的,是蠢蠢欲動的。把人逼得啊,想瘋了——想逃。
逃到哪里去呢?兩條長腿支著自行車,看著有一幫男孩兒在街邊抽煙,也想過去,要一根——渴望邪惡和壞的念頭從小就有。這樣的人生底色,即使以后再想掩蓋,也總露出蠢蠢欲動的端倪。
后來看女子抽煙,總想起《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女特務。一定要裹著鮮艷的旗袍,閃著羽片。卷發(fā),涂得艷紅的唇與丹蔻,細長的手上一支煙。那是最初所謂壞女人的印象……經過時間的暈染,還是這樣鮮明。我見到卷發(fā)抽煙的女子便有出奇的好感——如果她再年輕,再有姿色,就分外動心了。
明晃晃的少年終于過去,慢慢有了白發(fā)。第一根分外驚心:給我拔下來!幾乎惡狠狠地嚷。好像人生有了異味似的——人生是會老的,也會餿下去,哪有芬芳百世?又有幾個人是妖呢?人生的底色說到底是越變越涼,越變越冷。他心上的女子,開始著最干凈的湖藍色衫子,到最后,一定是染上飯粒子,又夾雜了別的顏色,頭發(fā)白了,心也老了、朽了……
但求風動吧。
總有一天,底色會由繁雜轉為簡單。從前要就要個濃墨重彩,要就要個鮮衣怒馬。現(xiàn)在,干凈清澈單一就好。
我和舊友在一起,談書論畫,只一杯清茶。屋子里沒有暖氣,我們呼出的氣在空氣中冒著白煙。可是非常好,他送我胡蘭成的《山河歲月》,朱天文的《淡江記》,我蹲在他的書屋中看他收藏的幾萬冊書,一蹲一下午。偶爾說句話,偶爾半句話不說。
天地重開,春風送暖。他寫毛筆字給我,煙霞漸漸升起,我點了一根煙,他笑著說:你底色厚了。
應該厚了。心里始終應該有點什么?無關愛情,無關歲月,無關這疼痛與甜蜜,只有這一點點寂寞,一點點風聲,一點點月下獨自的情愫……
就像下雪日,我一個人走出去。天地茫茫,雪后日出的干凈清冽以及雪后空曠的原野都是我所迷戀的。我知道這迷戀是為什么?因為那底色的干凈與清冷——到底,清與冷才是人生的底色,穿越于那茫茫的雪中,一個人發(fā)發(fā)呆,暗含著多么陡峭的心情。
三島由紀夫的《春雪》,是一場安靜的描寫。有雪這樣的背景作為底色,踩上去,無非是個飛鴻雪泥,無非是個馬蹄聲亂……還能如何?
這樣一想,天地洞開。世上有植物繁榮,次序生長,心里有光陰,日月長回。人生畫卷,一一展開,那底色,會越來越簡單,這簡單,才是人生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