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榮
摘要:在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上,鄧小平民主思想是對毛澤東民主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鄧小平在民主的本質、地位和形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保證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發(fā)展。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前提和奮斗目標,今天我們有必要對毛澤東和鄧小平社會主義民主思想的有關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這有利于我們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提高思想認識,推進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進程。
關鍵詞:毛澤東;鄧小平;社會主義;民主思想
一、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民主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制是作為類概念的國家制度?!边@表明:民主在本質上是一種國家制度,具有強烈的階級性,是民主與專政的統(tǒng)一。毛澤東和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基本觀點,并通過深入的對比和分析,揭示出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社會最高類型的民主,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可能有的最廣泛的民主。
首先,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民主。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民主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编囆∑綀猿置珴蓶|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民主的觀點,指出:“只有絕大多數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夠對極少數敵人實行有效的專政;只有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才能夠充分保障絕大多數人民的民主權利?!逼浯?,社會主義民主是資本主義民主所無法比擬的民主。毛澤東指出:“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制度,較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極大的優(yōu)越性。在這種制度的基礎上,我國人民能夠發(fā)揮其無窮無盡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任何敵人所不能戰(zhàn)勝的?!编囆∑揭裁鞔_指出:“無產階級專政對于人民來說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歷史上最廣泛的民主?!泵裰鞯谋緛硪饬x是人民的權力、多數人的統(tǒng)治。社會主義民主的出現,使人民第一次真正成為國家權力的主體,使多數人的統(tǒng)治第一次以國家制度的形式實現。與資產階級民主相比,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的民主。
二、民主集中制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
毛澤東和鄧小平都認為,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與手段的統(tǒng)一。在民主革命的各個階段,毛澤東都把建設民主政權視為革命的根本目標和首要任務。新中國的誕生,標志著作為國家制度的人民民主的實現,發(fā)展民主、實現民主也被賦予全新的涵義。毛澤東把民主與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政權的鞏固緊密結合起來,揭示出民主的重要作用:發(fā)揚民主,有利于正確的集中,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有利于全黨、全民的團結,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沒有廣泛的人民民主,無產階級專政就不能鞏固,政權會不穩(wěn);沒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不可能實行有效的監(jiān)督,不可能實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這種方法,等等。正是由于對民主的作用有充分的認識,1957年我們黨進行整風時,毛澤東提出要造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他指出:“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以利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較易于克服困難,較快地建設我國的現代工業(yè)和現代農業(yè),黨和國家較為鞏固,較為能夠經受風險?!?962年1月,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重點就實行民主集中制、發(fā)揚民主的問題發(fā)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他再次重申要造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并指出:“黨內黨外都應當有這樣的政治局面。沒有這樣的政治局面,群眾的積極性是不可能發(fā)動起來的??朔щy,沒有民主不行。當然沒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沒有民主就沒有集中?!甭撓颠@段話的上下文,我們不難看出,毛澤東所指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不是別的東西,正是高度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民主。
在民主革命時期,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民主觀,擁護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堅定不移地把建立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作為革命的奮斗目標。1941年4月, 鄧小平就對實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發(fā)表過精辟的、全面的論述:“民主政治的好處,正在于它能夠及時反映各階級各方面的意見,使我們能夠正確地細心地去考慮問題決定問題;它能夠使我們從群眾的表現中去測驗我黨的政策是否正確,是否為群眾所了解所擁護;它能夠使我們對事物感覺靈敏,隨時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夠使我們黨得到群眾的監(jiān)督,克服黨員墮落腐化的危險,及時發(fā)現投機分子以及破壞分子而清洗出黨;它能在民主政治斗爭中提高黨員的斗爭能力,使黨更加接近群眾,鍛煉黨使黨成為群眾的黨?!毙轮袊Q生以后,鄧小平一貫堅持毛澤東關于發(fā)揚人民民主、實行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從黨和國家命運的高度闡述了民主的地位和作用問題。他指出:“民主集中制是黨和國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是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命運的事情?!苯Y合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鄧小平就民主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新觀點:1、“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他把民主問題與解放思想結合起來,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強調民主的作用:只有解放思想,把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調動起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要解放思想,就必須充分發(fā)揚人民民主,真正實行民主集中制。2、“沒有民主, 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在經濟上就是要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就是要發(fā)展民主,保證人民依法享有管理國家的權力,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三、從“大民主”到“小民主”
毛澤東和鄧小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了對社會主義民主形式的不同設計。毛澤東心目當中理想的民主模式是“千千萬萬群眾政治家”積極行動的大眾民主,用毛澤東自己的話說就是一種廣泛發(fā)動群眾參與的“大民主”。毛澤東說:“我們是愛好大民主的。我們愛好的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大民主。我們發(fā)動群眾斗蔣介石,斗了二十幾年,把它斗垮了,土地改革運動,農民群眾起來斗地主階級,斗了三年,取得了土地。那都是大民主,現在再搞大民主,我也贊成。一萬年以后還有革命,那時搞大民主還是可能的?!薄按竺裰鳌边@種方式雖然在我黨歷史上起過一定積極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歷史階段和時期都適合。在建國后的一段歷史時期,毛澤東試圖利用群眾運動的方法來實現民主政治,那時“群眾運動”是“大民主”的主要實踐途徑。毛澤東號召人民開展的“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是“大民主”的主要表現方式。他認為這“四大”是一個創(chuàng)造,這種形式能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民主?!拔幕蟾锩奔畜w現了毛澤東所提倡的民主形式。對“四大”造成的天下大亂,毛澤東主觀地認為,不用怕亂,天下大亂,才能天下大治。主張把那些束縛群眾手腳的條條框框統(tǒng)統(tǒng)取消,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但是毛澤東卻忽略了在開展群眾運動時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當群眾的情緒一旦受到鼓舞變得激昂以后,就會失去理性,很容易出現無政府行為,后果是嚴重的。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中由相信群眾運動到最后迷信群眾運動,認為群眾運動是神圣的、萬能的,他只強調放手發(fā)動的一面,而忽略甚至放棄對群眾實際領導的一面,實際的結果改變了毛澤東最初良好的意愿,后果是嚴重的。
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指出大民主必須取消,“大民主我們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蓖瑫r,鄧小平提出了一定的民主實現形式,即“大民主是可以避免的,這就是要有小民主?!边@種民主要求做到“保證其全體人民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特別是管理基層地方政權和各項企業(yè)事業(yè)的權力,享有各項公民權利”。這一思想無疑是對毛澤東提出的“勞動者自己管理上層建筑”的思想的繼承,但在實現這種民主的途徑上,鄧小平堅決否定了毛澤東提出并實踐過的“四大”。認為“這個四大的做法,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從來沒有產生過積極的作用?!编囆∑剿珜У拿裰鞑皇浅橄竺裰?,而是作為我國新時期的一大政策提出來的具體的民主,是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民主。他認為我們今天的民主,既不同于歷史上的“大民主”,也不同于西方式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列寧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毛澤東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