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巨力
石鼓文和秦小篆
余巨力
繼甲骨文、金文之后,石刻文字漸成為漢文化的主要載體。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應數(shù)刻在鼓狀石碣上的“石鼓文”。
這些石鼓在唐朝初期被發(fā)現(xiàn),共有十件,每件有一篇六七十字的四言詩,文字奇古,內(nèi)容記載國君游獵等情況。它是研究我國書法發(fā)展的寶貴文物。
經(jīng)專家考證,此石鼓為秦刻石已成定論,然而對其具體的時間則莫衷一是。此外,為什么要把石碣打制成鼓狀來刻字載文?這又是一個千古之謎,尚待我們?nèi)パ芯?、去揭示。以石鼓文是?zhàn)國晚期秦的標準篆體,屬于籀文,亦名大篆,是周金文向秦小篆過渡的書體。它摒棄了金文中明顯的裝飾意味,更趨抽象、成熟。用筆以中鋒圓筆為基調;結體保留了金文的隨字賦形的特點,但已有規(guī)整化傾向;章法不似金文的錯落,這也是書體發(fā)展中的自然趨勢。石鼓文以其樸茂雄奇的風格,引起了歷代書家的重視。韓愈在《石鼓歌》中形容“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康有為亦說:“石鼓文如金鈿落地,芝草團云,不煩整截,自有奇采?!币怨岸荒?,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他采納了丞相李斯“書同文”的建議,在籀文和六國文字的基礎上進行文字改革,確立了另一種規(guī)范篆體,作為全國統(tǒng)一文字,這就是“小篆”。它一般運用于官方的重要場合,如秦始皇巡行天下時,在嶧山、泰山、瑯琊臺、之罘、碣石、會稽等地刻石銘功,以后秦二世又在每處刻石旁加刻一道詔書,指明石上文字是始皇刻的。這些石刻文字均為小篆,是我們研習的極好資料。可惜歲月無情,原石幾乎毀盡,僅存瑯琊臺刻石的殘石(傳為李斯所書),其余均為后人摹刻。不過,我們從中仍可看出典型秦小篆筆致的圓潤,構法的嚴謹和規(guī)則。后人因其筆畫圓轉勁健,猶如玉箸(筷子),又稱“玉箸篆”。
不容忽視的是,和正統(tǒng)規(guī)矩的秦篆同時并行的,尚有權量詔版的鑄體刻體和處于由篆到隸演進期的竹簡文字。后兩者比前者更富有生命力,運筆豐富多變,結字不拘一格,文字簡化,應用方便,為以后書體和書法的發(fā)展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欄目主持:張 奕 高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