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微(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實,在課堂上,教師引領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就是閱讀分析的過程。誠然,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對一篇文章進行理解,譬如情感的體驗、人物的結構、寫法的藝術等,但有一點我覺得對于中學生來說也很重要,那就是對文章寫作思路和結構框架的整理。八年級下我們接觸了議論文單元,面對學生們對議論文毫無經驗的情況,我們應該怎樣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呢?我想到了使用提綱。
提綱,《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寫作、發(fā)言、學習、研究、討論等內容的要點”。而在語文教學中提綱則主要是指學生學習的文本的要點。提綱式教學主要適合閱讀教學,即教師以列提綱、填提綱、解提綱為線索來結構課堂,以便學生對文本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和感知。提綱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但在議論文的閱讀教學中,提綱是可以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個觀點已經過時了,給文章分段概括層意就是肢解文本,新課改提倡的是學生的自主和創(chuàng)新。過分強調三段論之類的“結構中心論”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但我們必須清楚,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其實就是運用:寫作的運用——能運用恰當的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閱讀的運用——能從文學作品中獲得審美體驗。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文本創(chuàng)作的多方面技巧,當然也包括結構框架方面的。特別是議論文的教學和寫作,這方面的理解是否到位,對于學生而言尤為重要。這時,我們就可以采用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方式幫助我們達到預期的效果——列提綱。下面就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來談談提綱在閱讀教學中的使用。
八年級下學期我們接觸到了議論文的教學,這對學生而言是個難點,因為他們一直是以學習記敘文為主的,一下子轉換模式似乎不是很容易。我在備課的時候也發(fā)覺了一個問題,學生對議論文的懵懂主要是體現在對其結構和寫法的陌生。這是一個必須要克服的問題,因為只有學會了別人的議論文,才能順利地寫出自己的議論文。于是我就開始嘗試制作議論文的閱讀提綱,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沒正式講課之前,我先將我設計的提綱下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先提前看看,按照自己的理解嘗試著將這些提綱填寫完整,這就達到了預習的作用。上課時,用一定的時間梳理提綱,并且側重介紹作者寫作思路的形成和文章之所以這樣成文的好處,讓學生深刻體會議論文的寫作范式,這就達到了在課堂上傳達議論文文體知識的任務。課后,再讓學生以此提綱為依據,從整體的角度重新閱讀文本,這時的學生們往往會覺得輕車熟路,一目了然,這就達到了復習的目的。議論文教學中提綱的使用可謂一舉多得。
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議論文,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詳細的提綱下發(fā)給了同學們:
學生們開始拿到這個提綱很迷惑,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填寫,后來我給他們做了一些提示:首先要通讀文章,并且能確定大的結構,再細細揣摩每一部分之間的內部關系;畫“”的就是論證方法,畫“( )”的往往需要填寫寫作手法。在課堂上,我們經過充分的分析,經過師生的切磋,這個提綱終于完成了。然而,填寫提綱僅僅是開始,更重要的作用將逐漸體現——我們可以從這個提綱里摸索出許多議論文的寫作規(guī)律:1.議論文的結構往往比較簡單,沒有復雜的設計和構思。2.議論文的論點清晰明確,往往在文章的題目或者是首段就出現。3.議論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議論,但也有必要的記敘。議論文中的記敘簡而明,不似記敘文中那樣注重細節(jié)的刻畫。4.議論文中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對比論證、引證和例證。5.議論文在整體結構上往往成圓形,即經常使用“首尾呼應”的手法,以便達到重申論點、加強論點的作用。
這些信息的提取和歸納完全建立在提綱的基礎之上,學生的整體思路有了,知識的掌握也就更為便捷了,效果很好。有了第一課的經驗,第二課梁啟超的《敬業(yè)與樂業(yè)》我同樣采取了提綱式的閱讀教學法,效果也很不錯。這次的提綱較《紀念白求恩》的更具填寫性,對實際的教學用處也更大了:
這個提綱給出了一定的提示問題,不會讓學生手足無措,同時側重點更為明顯,對文章第二部分的分析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對此可以一目了然。這里學生自然會有一種意識:作者在講敬業(yè)、樂業(yè)問題的時候遵循了一個規(guī)律——什么是敬業(yè)或樂業(yè)?業(yè)為什么該敬?怎么樣才能做到敬業(yè)或樂業(yè)?這三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們說明了議論文一般的寫作思路和步驟,這也是學生應該學以致用的地方。
學生在提綱的填寫過程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常常為了一個空格而探討得面紅耳赤,一些同學堅持己見,而且能列舉出自己堅持的理由,很不錯。我將議論文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稍稍改換了一下模式,如《多一些寬容》和《人的高貴在于靈魂》兩篇文章,我讓學生自己寫提綱,然后大家一起修改,效果也是比較好的。但其中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學生對提綱的掌握兩極分化比較大,有的同學能很好地掌握文本內容,理清作者的結構和思路,寫出一份詳細而完整的提綱來;但也有的同學只能寫出皮毛,甚至第一步的分析就是不全面的,導致以后的分析都不合理。
經過了一個單元的探索,對于提綱在議論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我有了很深的體會:1.它能使看似毫無規(guī)律的語文教學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學生對于這種直觀的體驗更為敏感,也更容易理解。2.有利于整合學生對文本的整體理解和分析。有人認為,分段是對文章的一種肢解,但在我看來,使用得當的話,提綱更是對文本信息的一種有效整合。3.議論文教學中使用提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在填寫提綱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能夠很有力地質疑同學甚至老師的見解,并且鍛煉了自己搜索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這些都是很值得提倡的地方。
但是,提綱式教學也有很多值得探討和注意的地方。提綱這種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一些同學而言它是掌握文本的捷徑,但對于另外一些同學而言就不那么簡單了,特別是基礎比較薄弱,語感不強,或者是分析能力比較欠缺的同學。其次,提綱往往只適合議論文、說明文這種思路清晰、結構明確、科學性很強的文章,它的適用范圍是很有限的。因此,提綱的使用一定要精當,不能貪多圖省事,如果什么文章都要先列個提綱,最后說不定會達到相反的效果。提綱式的閱讀教學對教師掌握文本的要求也比較高,提綱填寫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就會比較多,學生的問題也會五花八門,各種各樣。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和環(huán)境,它能使更多學生的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然而,對于多種情況的得當處理就自然會要求教師將文本熟爛于心,以便做出合理的引導和回答。
綜上所述,提綱在議論文的教學中的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雖然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繼續(xù)探討和研究。但我想,只要我們細致地構思,合理地利用,就一定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使學生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