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
(四川大學,四川成都 610014)
簡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人生觀變化
肖杰
(四川大學,四川成都 610014)
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歐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轉型時期。此時的西歐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也處于一個變革的時期。人文主義精神開始逐步深入人心,中世紀粗俗、落后的人生觀念逐步過渡到快樂、積極的人文主義快樂人生觀??鞓返娜松^是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同時也是當時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歷史變遷階段的顯著標志。本文以期通過簡單論述,描繪一下文藝復興時期西歐社會人生價值觀念的變化。
人文主義;人生觀;價值觀
中世紀向文藝復興時代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充滿了復雜性和多變性。甚至史學家也很難嚴格區(qū)分它們的準確界限。彼得拉克相信,自己正在見證一個新的黃金時代,一次思想和知識的新生。‘新生’的法語表達renaissance即為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文藝復興’。歷史上分期經(jīng)常是很主觀的,是歷史學家為了工作的方便而劃定的。實際上就當時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狀況而言,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①但是新文化在文藝復興時期已經(jīng)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中世紀文化和人生價值觀開始向近代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以及人生觀轉變。具體來講:“新文化至少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它同中世紀的宗教傳統(tǒng)、文化規(guī)則和經(jīng)院哲學拉開了距離;二是它的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道德觀念體現(xiàn)了實實在在的世俗生活?!雹谥惺兰o的文化總體上表現(xiàn)出的是保守、愚昧、等級觀念嚴重、騎士精神以及教會禁欲主義的盛行。中世紀的理想的人應該是自卑、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義不足稱道。而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到來,人們開始摒棄這些陳舊和落后的道德觀,崇尚以人為本和注重人性的人文主義精神。開始發(fā)現(xiàn)了人和人類的偉大,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創(chuàng)造力;提出人要獲得解放,個性應該自由。重視人的價值,充分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潛力,反對那些消極無為的態(tài)度。注重現(xiàn)世的生活意義,放棄來世和進入天堂的那種虛假的幻想;追求物質(zhì)利益和現(xiàn)實生活的情感,反對宗教禁欲主義。這些新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在保留了部分宗教感情因素之外,逐步向理性和世俗性方面轉變,對當時西歐社會人們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都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新的快樂人生觀是人文主義精神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偉大的文化史家約翰·赫伊津哈在寫到此時西歐人的人生態(tài)度時說:“中世紀末期,憂郁籠罩著人們的心靈。我們閱讀這一時期的編年史、詩歌、布道文甚至法律文件,總感受到有一種陰郁的分量壓在心頭。這個時期看來似乎尤為不幸,似乎記憶中留下的只是暴力、貪婪和仇恨,而所知道的歡樂只是放縱、傲慢和殘虐。對于15世紀的人們來說,公開贊譽世界和生命都是不妥的,就像浪漫主義時代的心理一樣,時常所見只是受難與痛苦,只是尋覓衰頹之跡與未來之象,概而言之,即是譴責時代,藐視時代?!雹?/p>
文藝復興運動正是在15世紀這樣一個譴責愚昧與陳腐、批判禁欲與暴力的時代里逐步發(fā)展,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態(tài)度漸漸禁欲、悲觀主義向樂觀主義、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跨越。隨著人文主義者對個人主義和現(xiàn)世主義的提倡,人們逐漸樹立崇高的生活理想,人生態(tài)度由禁欲主義、悲觀主義向享受人生、尋求愉悅和幸福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轉變。
中世紀社會以等級占有制為基礎,等級觀念是占主導地位的道德人生觀?!盁o視普遍民眾的社會價值,這在十五世紀的幾乎所有的作者看來都是正當?shù)?。這一現(xiàn)象或許可以看作是一種精神慣性,在歷史上屢有發(fā)生,并自有其重要性。人們對第三等級的觀念并未隨變化的現(xiàn)實而改變、修正。這一觀念簡單而又概括,就像每日祈禱書上的小畫像或大教堂中的浮雕一樣,表現(xiàn)當年辛苦的勞工、勤勉的工匠或忙碌的商人勞作。”④在這種道德格局中,個性意識和個人價值被公然藐視,宗教上“社會高于個人”的原則使民眾個人價值無足輕重地犧牲于教會控制和封建等級制度之下。在教會看來,“人類只是作為一個種族、民族、黨派、家族或社團的一員——只是通過某些一般的范疇而意識到自己?!雹葸@種觀念泯滅和壓制了個性,而以現(xiàn)代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特性。如果人失去了自己的特性,那么也就失去了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人文主義者為實現(xiàn)個人自由和社會價值,大聲疾呼,要注重現(xiàn)世生活,追求個性解放。
文藝復興時期,教會權力被削弱、民族國家逐漸形成,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日漸確立。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要求個人自由、追求個性解放。人文主義者提倡以人為本、人性高于種性的時代主題,它們高揚個人主義和現(xiàn)世主義兩面大旗,向宗教禁欲主義、保守主義和反動人性觀挑戰(zhàn),同時也宣告著西歐社會人們新的人生觀誕生。與人文主義相類似的“現(xiàn)世主義”——是文藝復興時社會上一種顯著的追求現(xiàn)世生活的觀念。最早推崇“現(xiàn)世主義”的是那些從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后富裕起來的商人和銀行家,他們逐步放棄中世紀時代對宗教和靈魂的關注,轉向渴望用他們獲取的金錢去謀取城市積極的生活和享受現(xiàn)世的快樂。這種趨于直接現(xiàn)實利益和塵世享樂的傾向是與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相適應的。個性自由是資產(chǎn)階級生存的基本條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則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人文主義的這種現(xiàn)世觀念,在關于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和文學作品中有大量具體詳實的例證和表述。人文主義者倡導的這種現(xiàn)世觀念強調(diào):宇宙的主宰是人而不是神,人生的目的是現(xiàn)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人的自然欲望不是罪惡而是正當?shù)男枨?。文藝復興見證了大批具有個人現(xiàn)世觀的人物,他們開始逐步認識到作為個人應有的獨特性,不為自己異于周圍人物而心生恐懼,都堅信自己有成就大事的潛力。正如蒙田說的:“我們?yōu)樗松钜呀?jīng)夠多了······讓我們的思慮和注意返回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安樂吧?!雹拮骷摇⒔ㄖ?、數(shù)學家里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4)曾說:“人只要有愿望,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雹叻鹆_倫薩的金匠和雕刻家貝溫尤托·切里尼(Benvenuto Cellini,1500—1574)在他的自傳中用一首十四行詩做前言,詩中宣稱:
命運殘酷,無奈我安然自顧
生命、榮譽、財富,還有無價的才華
身的美麗,心的優(yōu)雅
有此相伴,超越永無極限。⑧
人文主義者開始注重現(xiàn)世的享受,堅持現(xiàn)世的幸福比來世縹緲的天國更加快樂和現(xiàn)實。
中世紀以來的基督教是否定個人幸福觀念的,它阻止人們?nèi)プ非笪镔|(zhì),鼓勵人們崇信宗教,去追逐虛幻的生活和渺茫的理想。這些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虛幻愿望忽視個人的真實價值。人文主義者揚起了個人主義的大旗,傳播揚資產(chǎn)階級人生價值觀,呼吁和鼓勵人們擺脫舊的教會控制,去追逐自身利益,實現(xiàn)個人理想。對個人價值的這種認識,為新航路開辟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后西歐殖民者紛紛踏上對外開拓征途做了思想準備。所以說,此時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殖民活動的盛行以及隨后幾個世紀的工業(yè)革命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西歐社會對個人價值認可后的反應。
文藝復興時期,擁有這種積極向上的快樂人生觀的人文主義者很多,其中以意大利的米蘭多納、英國的托馬斯·莫爾和西班牙的伊拉斯謨表現(xiàn)的最為明顯。皮科·德拉·米蘭多納(Picco della Mirandola)是意大利佛羅倫薩重要的人物主義者。他學術功底扎實,精通多種文字和語言。他關于人類尊嚴的思想以及真理的聯(lián)合想法,是文藝復興時期思想界的巨大進步。表現(xiàn)出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正如他在那本著名的《人類尊嚴演講》中提到:“他(人類)有權力擁有他所選擇的任何東西,他有權利成為他愿意成為的任何人?!薄澳銈儯ㄈ祟悾┒际翘焓?,都是至高無上的神明的后裔?!薄熬妥屇撤N神圣的遠大抱負進入我們的靈魂,這樣一來我們將不會滿足碌碌無為的生活,我們會奮力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并且(既然我們愿意我們就能實現(xiàn)愿望)我們會竭盡全力,勇往直前,實現(xiàn)這一最高生命目的?!雹崮獱柺怯娜宋闹髁x者,他在1516年完成了一部著名的作品——《烏托邦》,他以一個旅客的身份描述假想島嶼國家烏托邦的政治制度。烏托邦將現(xiàn)實中的歐洲國家與完全有序合理的國家烏托邦進行對比。在烏托邦,私有財產(chǎn)不存在,存在著絕對的宗教寬容。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反映社會對秩序和紀律的需要,而不是自由。烏托邦能夠容忍不同的宗教習俗,但不會容忍無神論者。認為如果一個人不相信上帝或來世,他絕不能被信任的,因為,從邏輯上講,他將不會得到任何部門的承認。莫爾用小說作為手段描述了一個虛構的國家,自由討論現(xiàn)實中倍受爭議的事務。烏托邦對宗教的自治來源于圣經(jīng)自治。烏托邦作為烏托邦文學流派的先行者,詳細介紹了理想的社會和完善的城市。雖然烏托邦是一個文藝復興運動的產(chǎn)物,但其結合了柏拉圖古典完美社會的概念和亞里士多德的古羅馬修辭策略,它的影響一直持續(xù)到歐洲的啟蒙運動。莫爾在《烏托邦》中系統(tǒng)地提出了關于未來社會中幸??鞓酚^的構思。他認為人喜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只有人能夠“贊嘆宇宙的燦爛莊嚴,能欣賞芬芳的香味······這些是自然賦予人類,也是人類得天獨厚的地方,作為使人類生活美好舒適的調(diào)節(jié)劑。”⑩他指出:“一個人在應該追求什么和應該避免什么這個問題上聽從理性的吩咐,這就是追隨自然的意向?!?1當然,莫爾也指出,這種追求是不應違反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為前提的。莫爾的個人主義人生觀,雖然僅僅是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描繪,但并不影響其人文主義思想家地位。時至今日,《烏托邦》里面的描繪的社會依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作為西歐走向近代社會以來最有感染力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他頌揚在感性與理性和諧同一的原則下,追求人性合適自然的快樂。伊拉斯謨是個人文主義者,他認為人生目的是回歸真理的源泉,在他那個時代,首先是要把曲解了幾個世紀的《圣經(jīng)》復其原貌,還其本意,并以他對真理探索的精神把智慧傳給世人。所以,他所做的事情沒有一件不是為路德的宗教改革做準備的。他做的工作屬于那種細水長流的、時而是默默的,然而正是這種鍥而不舍地具有開拓前景之功的隱性工作,為路德的宗教改革做了充分的準備。1518年,他的一封書信體現(xiàn)出他對生命的看法,這封信也反映了人文主義者的快樂和幸福人生價值觀。他寫道,“對生命我并無太多眷愛;進入生命中第51個年頭,我想我活得已經(jīng)夠長了;在這一生中我并未發(fā)現(xiàn)有什么美好卓然的事物,值得虔信的基督徒窮心向往,對于此等信徒,基督教義早已許以更為良善的生活。然而現(xiàn)在我卻希望能重新?lián)碛袔啄昵啻旱臅r光,僅僅因為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即有黃金時代降臨?!蓖瑫r,他又寫道:“我確信,道德風范與對基督虔敬會復興,真正的藝術學識亦會光大?!?2伊拉斯謨的人生觀經(jīng)歷了劃時代的轉折,流露出來對生命的禮贊,深刻表現(xiàn)出由消極悲觀主義向積極地追求幸福的樂觀主義演變的過程。
文藝復興時期也是西歐社會由中世紀走向近代社會的時期,陳舊的觀念依舊很強勢,但新生的觀念也顯示出勃勃生機。新舊觀念長期相互排斥和依存,這也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相互關系的表現(xiàn)。文藝復興時期,西歐社會中人們的各種觀念在交鋒與消融中漸漸蛻變。中世紀的西歐,人們所有的理想是基督徒式的清規(guī)戒律和清心寡欲,在很大程度上鄙薄塵世煩惱;而在文藝復興運動中,那種強烈地珍惜塵世幸福和快樂生活的興趣逐步顯現(xiàn)。中世紀的那種在枯燥的基督教義上盛行的禁欲主義,藐視財富和甘于清貧倍的觀念受到挑戰(zhàn);而對正當合理享受則備受推崇、對擁有財富的褒揚不絕于耳。以前,人們尊重的是一種苦思冥想或沉思隱居式的孤獨生活;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卻大力推崇拋頭露面、廣泛交際的上流社會生活,傾向擁抱文明開化、現(xiàn)世開放的樂觀主義生活情趣。種種進步的社會觀念說明:西歐社會已經(jīng)由粗野、落后向先進、文明的社會邁進。人們的思想觀念同中世紀相比,已經(jīng)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新的社會價值觀念的形成,有兩個方面值得深思:第一,人文主義者在斥責中世紀的神秘主義、禁欲主義和悲觀主義生活觀念同時,也反對和排斥正在滋長的新興資產(chǎn)階級個人絕對主義和極度享樂主義傾向。這種遠見卓識在許多人文主義思想家的文學作品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人文主義文學家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的代表作傳奇敘事詩《瘋狂的奧蘭多》,就是反映批判文藝復興后期新興貴族一味追求肉欲情愛和猥褻浮艷的人生觀和生活心態(tài)。第二,在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新的價值觀念更多的只是對財富、現(xiàn)世人生和理想未來的一味追求、宣揚和向往。實際上,在各國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如赫伊津哈所言,“文藝復興時期的樂觀主義傾向被人們夸大了。烏爾里?!し狻ずv曾欣悅的感嘆道:呵,世界,呵。文學!這是生命之歡樂。這一感慨盡管因后人的屢屢引用而變得陳舊,但它所表達的與其說是一個普通人的驚嘆,毋寧說是一個學者的熱情。樂觀主義還常為人文主義者思想中所含有的基督徒和斯多噶主義者的鄙棄現(xiàn)世的古老觀念所沖淡?!彼哉f,這種樂觀主義傾向有時是人為夸大了,在當時社會精神領域里還難免充斥和盛行著中世紀式的悲觀主義色彩,“如果這個世界毫無改良與進步的希望,則那些摯愛這個世界、不愿放棄生活歡樂的人,那些憧憬著美好未來的人,面前所見的只能是無底的深淵。我們要等到十八世紀——即便是文藝復興也未帶來“進步”的意識——人們才擁有了堅定的對社會進步的樂觀主義。只有到了這時,人類及社會的完善才上升到中心地位。”13赫氏是注重文藝復興以來文化和思想進步的內(nèi)涵,同時也寫出了轉型社會中現(xiàn)實生活行為方式落后于思想觀念的現(xiàn)實。從今天的角度看,人文主義者在引導西歐社會人們樹立新興的人生觀方面確實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學者多數(shù)都在著力表現(xiàn)和發(fā)揚人文主義精神,引導人們樹立新興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他們揭露教會和教皇的腐敗、貪婪,但是在這個新舊時期的交替過程中,又注定他們不可能與舊時代決裂,與教會截然分開。一部分學者依然樂于接受教皇和教會的庇護,對教會勢力采取和解的態(tài)度,他們沒有也不可能完全拋棄宗教。盡管一部分人文主義學者也提到了民主、自由和進步的政治思想,但其思想解放程度和斗爭精神遠不及后來的啟蒙思想那么激烈。這與當時社會發(fā)展是密切相關的,但就其在人類思想的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來說,依然有著其不可磨滅的貢獻。
1.巴克勒、希爾、麥凱著,霍文利等譯,西方社會史[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
2.朱孝遠,近代歐洲的興起[M],學林出版社,1997年。
3.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M],.何新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
4.周輔成,文藝復興到19世紀資產(chǎn)階級哲學家政治思想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選集[M],商務印書館,1996。
5.雅姆,西方人文史[M],張月、王憲生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6.托馬斯·莫爾,烏托邦[M],三聯(lián)書店,1956年。
7.羅國杰,宋希紅,西方倫理思想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注釋]
①巴克勒、希爾、麥凱著,霍文利等譯,西方社會史第二卷[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58頁。
②朱孝遠,近代歐洲的興起[M],學林出版社,1997年,第221頁。
③約翰·赫伊津哈,中世紀的衰落[M],劉軍等譯,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頁。
④約翰·赫伊津哈,中世紀的衰落[M],劉軍等譯,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頁。
⑤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M],何新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125頁。
⑥周輔成,文藝復興到19世紀資產(chǎn)階級哲學家政治思想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選集[M],商務印書館,1996版,第163頁。
⑦Quotted by Buckhardt,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Phaidon Books,London,1951,p89.引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M],費盾書城,倫敦,1951年,第89頁。
⑧Memoirs of Benvenuto Cellini;A Florentine Artist;Written by Himself, Everyman’s Library,J.M.Dent﹠Sons,London,1927,p.2貝溫尤托·切里尼,貝溫尤托·切里尼自傳:一個佛羅倫薩的藝術家[M],大眾圖書館,J.M丹特和桑斯,倫敦,1927,第2頁。
⑨皮科·德拉·米蘭多納,論人類尊嚴的演講[M],見雅姆,西方人文史[M],張月、王憲生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第6—9頁。
⑩托馬斯·莫爾,烏托邦[M],三聯(lián)書店,1956年版,第91頁。
11 羅國杰,宋希紅,西方倫理思想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版,第422頁。
12 約翰·赫伊津哈,中世紀的衰落[M],劉軍等譯,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頁。
13 約翰·赫伊津哈,中世紀的衰落[M],劉軍等譯,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0頁。
Brief Analysis of Humanists’Changing on Life View in Renaissance Period
XIAO Jie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
It was during The Renaissance that the feudal society changed its direction to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y.At this time of social culture and
values in western Europe is also in a period of change.Humanity were slowly filtering into people's minds,a view of life gradually went from vulgarity to
happy and positive humanism.A happy view of life w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humanism,and also the sign of new stage of historical changes.This article?will be briefly describes the changing view of life in western European society of the period of Renaissance.
humanism;view of Live;values
K2
A
1671-5004(2011)01-0044-03
2011-02-17
肖杰(1985—),男,陜西柞水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8級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近代英國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