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忠霞
(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
學分制背景下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探討
——以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毛忠霞
(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
在“以人為本,個性化教育”為指導的高校學分制背景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以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為例,分析我院學分制下的分級教學創(chuàng)新與教學策略,對指導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
大學英語; 分級教學; 創(chuàng)新; 策略
Abstract: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redit system,the grade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nov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form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innovation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the grade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referring to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which is very practical in guid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graded teaching; innovation; strategies
本著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的原則,我校從2005年開始實行全院性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即根據學生高考英語成績,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學生占新生總數的15%;B級學生占65%;C級學生占25%,A、B級班學生實行100人的大班授課,C級班學生實行50人的小班授課。在分級教學過程中,確定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學方案、學生管理制度等,改革過去教學和考核標準一刀切的做法,對層次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多元評價的教學考核形式,建立起了學分制背景下的分級教學模式。
1.以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教育創(chuàng)新
交際法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不再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主角”,而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決策者和指導者。相反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內外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既然大學新生入學時因為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各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程度不同,新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在壓縮大學基礎英語的同時我們借鑒專業(yè)英語教學的模式將大學英語課程按“聽、說、讀、寫、譯”5大板塊設置。根據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要求提出的“一般要求、較高要求、更高要求”分3個層次來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不同級別的“聽、說、讀、寫、譯”課程中通過不同的教學內容、優(yōu)化資源配置來實現(xiàn)教授學生語言知識、傳授文化知識、提高運用英語進行書面和口頭交際的能力。[1](P214)
如:教學目標分層
英語分級教學中由于大班學生人數多,學生之間在英語基礎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方面差別大,教師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基礎,不再以過級考試作為英語教學的終點,避免單純地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只有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教學中,學生才能發(fā)揮起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思維判斷的能力,才能較快地提高學習效果。
2.多元教學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
以往外語教學中只以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質量,這無疑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分數的作用,會使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和升學,不易激發(fā)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全面考查學生綜合學習的實效性。分級教學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差異和個體認知能力的差異,建立多層次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多元評價機制,完善動態(tài)管理過程。即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形式。[2](P196)即:同考不同卷、同考同卷不同評分標準、不及格率不低于10%。形成性評價采取“1+N”評價模式,在這個模式中,“1”是每學期末全院統(tǒng)一的考試,試題來源于學院試題庫,占期評成績的50%?!癗”為平時形成性考核項目的總稱包括學生出勤(20分)、課堂表現(xiàn)(30)、小組任務(15)、小測試(20)、作業(yè)(15)等,占期評成績的50%。平時形成性考核內容具體如下: (1)出勤20分:全勤20分,學生無故曠課一次扣5分,無故遲到或早退1次扣2分,(三次以上者取消本課程考核資格)如果遲到、早退、曠課次數等違紀扣分超過總分值,則在期末總評分里酌情扣分;(2)課堂30分:課堂紀律、學習態(tài)度、參與課堂活動等基本原則,表現(xiàn)好累計加分至30分,表現(xiàn)不好累計減分至0分,具體加減分規(guī)定如下:加分項目:正確回答問題一次加1分,主動回答問題一次加1分,在課堂上能起積極引導作用加1分,主動情景表演加3分,扣分項目:影響課堂秩序的行為一次扣3分,課堂上提問不回答問題一次,扣1分,課堂上睡覺一次扣2分,上課不帶書、不記課堂筆記等,每發(fā)現(xiàn)一次扣2分;(3)小組任務15分:評價分A、B、C、D四等,A:14-15分;B:11-13分;C:8-10分D:7分以下,缺席一次扣1分,缺乏團隊合作精神1次扣2分,任務完成不好每人扣2分;(4)作業(yè)6次15分:學生必須按照規(guī)定日期完成并提交6次作業(yè),老師批改和學生自治相結合,作業(yè)成績分A、B、C、D四等,最后計算所有作業(yè)的平均等次,按等級及按時交作業(yè)情況記0 -15分,A:14-15分;B:11-13分;C:8-10分D:7分以下,遲交一次扣1分,缺做1次扣2分,抄襲作業(yè)1次扣2分,書寫欠規(guī)范扣1分;(5)小測試20分:根據每次測試的成績等按等級劃分,可分為A、B、C、D等級,A:18-20分;B:15-17分;C:11-14分D:10分以下。終結性評價是以判斷學生學習結果為目的的,并獲得總的教學、學習信息反饋,為下階段教學起點和教學目標的確定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而形成性評價則能真實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發(fā)展情況,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發(fā)展和學習的作用,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3.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創(chuàng)新
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教學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fā)展。[3](P160)我院從教學硬件配置上實現(xiàn)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網絡自習教室的硬件配備。大學英語教材從全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出發(fā)也都配套了教學光盤和自主學習軟件。教師通過大學城空間展示進行資源共享,學生可以課后瀏覽或下載課件的文字及音像內容等。我院大學英語教學網站的建設也為學生提供網上配套教學輔助資料開展網上互動教學活動。同時,許多教師也已嘗試在課后以Email形式或在BBS論壇上與學生交流、批改作業(yè)、網上考試并評定成績。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習者能夠使用所學語言進行必要的交流?!睂W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畢業(yè)后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自如地使用英語。[4](P94)因此我們的教學應當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最終目標,改進教學方法,適應高職人才培養(yǎng)需要。英語教學方法應該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配合、主輔適時易位,富有人情味的互動式活動。同時還必須遵循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即認知、記憶、鞏固和練習運用的環(huán)節(jié)。
1.以學生為中心,組織一些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課堂活動,如做值日生報告、角色表演、故事復述、討論、辯論等。[5]尤其是課堂上可結合課文開展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對語言的復用和活用能力,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并將學生表現(xiàn)記錄在冊,用于期末綜合評定成績。
2.我院大學英語教學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編實用英語》,同時配套的有《自學輔導與自測》,教師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利用教參預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課堂效率。[6]比如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自己分析文章的結構、段落大意,思考長難句子的翻譯,找出常用的表達方式,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等。課堂上由教師答疑、并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討論,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可針對課文中的語言點做一些練習加以鞏固。
3.在每單元各個部分都有很多語塊和好的表達方式,其中有許多是學生口語表達或寫作中需要的、比較地道的、有用的表達方式。在學完每單元之后,教師都要抽查聽寫,而且記入平時成績,所以學生每課都要記憶和儲存許多語塊。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每學完一單元都進行整理,一個學期下來他們積累的語塊就很可觀了。九成以上的學生都感覺收獲很大,有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4.利用課堂時間結合課文介紹一些文化背景知識,或進行中西文化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反映。中西文化對比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英語中一些語言現(xiàn)象的理解,而且能夠知道怎樣進行有效合適的交際。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極為重要。
5.系統(tǒng)地講解語法并加以練習,擺脫教材的束縛系統(tǒng)地給學生介紹寫作的原則、寫作技巧、講解范文等并加以練習,讓學生強化應用能力考試與四級全真題,并講解,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6.大班人數多,課堂控制難度大,把學生按8-12人分成小組,設立組長,教師按小組活動設計課堂教學,例如:語言教學中最重要的閱讀教學部分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方法中的(Jigsaw)部分,把所學課文按小組數量分成部分,每個組共同研究學習,成為本部分的“專家”,然后講解給全班同學,小組的最終成績由每個成員的表現(xiàn)決定。合作學習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并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力、主動性和團隊合作精神。
7.結合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些外語學習理論和方法,科學地指導學生提高外語水平。我院大學英語教學第一堂課是以說課程的形式進行的,即教師對課程進行詳細的介紹,包括教學目標、要求與過程等,幫助學生制定確實可行的學習目標與計劃,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8.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講座、英語單詞競賽、趣味英語知識競賽、英語歌曲演唱、英語電影欣賞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9.安排師生見面日加強師生的互動與交流,建立班級聊天室、QQ群或同學錄等方便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就其學習方向、學習方式、學習進度等方面給予合理指導。
在進行學分制背景下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之后,我院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顯著提高,07年以來,我院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通過率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比如分級教學后,學生曠課現(xiàn)象明顯,尤其是C班,學生學習信心明顯不足,故應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考核分級要進一步科學化;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師還要進行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技能的培訓,學習更加先進的多媒體制作技術,使多媒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fā)揮更好的輔助作用;進一步優(yōu)化和整合大學英語教學的課程資源等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1]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施薇.多媒體網絡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J].文教資料, 2007,(1):2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鄭樹棠,衛(wèi)乃興,陳永婕.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法的研究[J].外語界,1997,(3):149.
[6]郭建輝.論音體美特殊專業(yè)大學英語教與學[J].懷化學院學報,2005,(4):131.
Research on the Grade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redit System:Referring to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MAO Zhong-xia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004)
H31911
A
1671-9743(2011)01-0122-03
2010-12-16
毛忠霞(1974-),女,湖南常德人,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講師、碩士,從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