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彪
(華東師范大學 哲學系,上海 200241)
經驗論與唯理論視域下康德哲學中的哥白尼革命
馬 彪
(華東師范大學 哲學系,上海 200241)
對康德哲學中哥白尼革命的問題,時至今日產生了大量的文獻和各種爭論。從經驗懷疑論與唯理獨斷論的時代背景下對此加以闡釋??档抡軐W中哥白尼革命是在對傳統(tǒng)經驗觀念論和先驗實在論批判的基礎上,概括出自己的知識觀的:即康德理論哲學中的經驗實在論與先驗觀念論。
康德;經驗論;唯理論;哥白尼革命
對于康德批判哲學中的這場革命,學界有著不同的理解與觀點。如Brook NoelMoore&Kenneth Bruder就認為,康德哲學的轉向與哥白尼天文學轉向的相似之處在于,在哥白尼之前,人們認為太陽的運動是真正的運動。哥白尼意識到太陽表面的運動歸因于我們自己 (地球)的運動,而非太陽本身的運動??档乱灿蓄愃频挠^念,他認為在心靈之外的世界中,其對象的屬性與特征歸因于我們的心靈而非對象本身。而Stephan·Krner則認為康德哲學的哥白尼革命在于追問和回答兩個問題,即事實問題(quid facti)與權利
自從康德批判哲學問世以來,人們對其意義所作的探討與研究就從未止息過。誠如Gunnar·Skirbekk和Nils·Gilje所言,康德思辨哲學的根本特點就在于康德轉變了主體在被客體作用時的那種被動認知的觀點。與傳統(tǒng)的對待事物的方法向左,康德不認為人們應該緊盯著事物的本身去研究,相反必須注重的是客體被主體影響的事實,即我們認知的客體是由主體的經驗結構與思維方式所構建的,也就是說康德把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拉回到有限理性者的先天結構中來,一切的現象必須符合主體的先天條件,這就是所謂康德哲學中的“哥白尼革命”。
問題(quid iuris)。前者關注的是事實主張,即一切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皆擁有某些判斷或運用某種概念的能力;后者則涉及對此事實主張的辯護問題??档抡軐W中哥白尼革命是完全基于康德稱之為批判或先驗的哲學概念或哲學方法。
我們認為上述的各種解釋都有不同程度的理由和證據,但也有相對的不足與缺陷。就第一種觀點而言,我們可以說康德的哲學轉向的確與哥白尼革命有某種相似性,但只是表面的相似罷了,兩者完全不是一碼事,因為康德還是非常注重感覺材料的,即對對象的關注。正如康德所說,兩者的相似之處僅僅限于“最初的觀點是相同的,哥白尼在假定全部星體圍繞觀測者旋轉時,對天體運動的解釋已無法順利進行下去了,于是他試著讓觀測者自己旋轉,反倒讓星體停留在靜止之中,看看這樣是否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績?,F在,在形而上學中,當涉及到對象的直觀時,我們也能夠以類似的方式來試驗一下”[1]5。James Ward甚至認為,“對哥白尼來說,甲和乙只是分別可供用來描述以地球為中心和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運動的選擇,雖然不完全準確。而對康德來說甲和乙則是我們客觀經驗所預設的基礎,即事物本身(per se)與內在于我們之中的直觀與思維形式。”[2]簡單地說,哥白尼推崇宇宙而貶抑地球,康德從沒有夸大認知主體而排斥認識以外的事物。所以可以說,康德哲學中的哥白尼革命與哥白尼天文學的革命只具有形式或方法的相似性,自此以后其分別猶如天壤。就第二種看法而言,誠然事實問題與權利問題是康德哲學中哥白尼革命所要解答的論題,但此背后的深層學理則是現象與物自體的劃分,沒有這一區(qū)分,事實問題與權利問題則無從入手和解答;物自體與現象的區(qū)分同時也是理解康德哲學的關鍵與中樞,而這卻是以批判和超越經驗論與唯理論的知識觀為其前提的。
我們知道康德所處的時代是唯理論與經驗論思想風行的時代。當然我們也知道用“唯理論”與“經驗論”這兩個標簽對17與18世紀哲學的主要流派加以分疏和定位有失于粗率與籠統(tǒng),因為畢竟那個時代的哲學家并不這樣簡單地看待自己的思想與理論體系。然而盡管這樣做有簡單化之嫌,不過這仍然是一種最有助于我們理解康德哲學思想的有益分類:康德劃時代貢獻的理論起點之處就在于他“識別并超越他所處時代哲學中兩個具有支配地位的傳統(tǒng)”[3]6即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論和以休謨?yōu)榇淼慕涷炚摗?/p>
唯理論毫不懷疑獨立于感覺之外的理性可以完全把握事物本質知識的可能性,并且深信事物的基本性質可以單獨通過理性來發(fā)現;唯理論“基于這樣的原則,即所有的真正知識源自理性而非經驗?!盵4]1更為準確地說,他們主張“在心靈中,有先于一切經驗的內在自明的且可以作為數學公理的觀念與原則;從這些觀念和原則出發(fā),就可以演繹出一如歐幾里德幾何系統(tǒng)一樣穩(wěn)固的形而上學?!盵4]1而且從原則上來說,我們僅憑借理性本身,毋須借助其他感覺經驗就可以也完全可能把捉到事物的實質與本性,而作為低級認知方式的感覺經驗,面對的皆是變動不居的現象,無法通達萬物的本質,只有理性才能真正掌控事物的本真存在,給我們以真正的知識,由此可見唯理論的知識觀呈現著“先驗實在性”的品格。與此相對,經驗論則認為,所有的知識與觀念都必然來自于感官經驗,任何必然性的真理與普遍的原則只有在經驗歸納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性與可信度。我們有關事物的實質性知識,除去通過感覺經驗獲取以外別無他途(經驗觀念論),一切概念和范疇只是從經驗事實的抽取罷了。與唯理論不同,在認知上經驗論認為感覺明顯呈現出直接、逼真與形象的優(yōu)位性。在這樣的學術分野下,唯理論的學理特色顯露出獨斷性的品格,他們自信地認為單獨憑借理性就完全可以把握事物現象背后的實質、上帝以及靈魂的知識。而經驗論則呈現出懷疑性的特征,因為他們以為除了我們的觀念以外,我們對事物本身無法置喙、不能談及可否、對錯與真假,理由是我們只能認識感覺以內的事物,對感官印象以外的東西無法加以把握??档抡J為,經驗論者由此踏上的必然之途就是對新興自然科學與數學的懷疑與否決。
康德哲學的哥白尼革命正是起于面對經驗的懷疑論與唯理的獨斷論雙向夾擊或兩個極端的情況下,為道德與自然科學作嚴格意義上普遍有效辯護的結果。身為啟蒙時代的哲學家,康德對科學的興趣篤厚且研之又深,視當時前沿的牛頓物理學為時代的巨大進步與勝利,也深為之所鼓舞,并且康德十分熟稔牛頓對時空概念與因果聯(lián)系的論述。所以當數學和物理學在科學方法的引導下走向令人欣羨的康莊之途時,康德從事重建未來形而上學的主要意圖之一就是如何效法數學與物理學,使得哲學踏上一如自然科學與數學那樣的使人崇敬的道路。不過,作為哲學家的康德其任務不止于此,他為自己賦予的更為艱巨的使命是探察科學基礎何以如此堅固的原因,即為科學提供形而上學的說明與理據。海德格爾夸贊康德與以前的哲學家不同之處在于“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的積極成果在于發(fā)掘出屬于自然的東西,而非一種‘知識’的理論”。[5]17而康德要達到此種目的,只有在避免滑向經驗懷疑論與唯理獨斷論的前提下,創(chuàng)發(fā)性地對兩者加以批判地研究以更為超越的層面對兩者加以結合方有可能,而這正是康德先天綜合命題提出的意義,因為“這些先天綜合命題形成了數學與自然科學的基礎”。[3]9康德哲學觀點與其說是在批判經驗懷疑論與唯理獨斷論的不足,不如說是在吸收兩者的優(yōu)點下形成的。首先康德同意經驗論看法,康德明確提出“我們的一切知識都以經驗開始,這是無可置疑的”,[6]31也認可直接經驗與歸納方法不能提出普遍有效的命題。那么使得知識得以普遍性與必然性的前提就不能去自經驗中尋求,這些規(guī)整與秩序的力量和條件只能來自主體的內部。換句話說,康德預先設定了主客二元理論模式,既然知識得以可能的條件不能從經驗中歸納總結出來,那么只能在主體中生發(fā)或尋求,而知識正是主體能力與客體感覺材料的有效或有機的結合。這就是康德所說的,“盡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以經驗開始,它們并不因此就產生自經驗,因為很可能即便我們對經驗知識,也是由我們通過印象所接受的東西和我們自己的認識能力(通過僅僅由感性印象誘發(fā))從自己本身提供的東西的一個復合物”。[6]31可以看出,在康德眼中,經驗的懷疑論只是經驗的觀念論而已,即我們經驗的一切都只是我的感知、印象、觀念,并沒有知識所要求的必然性與普遍性;相反,康德知識的觀點是經驗的實在性,即凡是在經驗中被給予的對象(現象),時空都對之有實實在在的(客觀)的作用和效力。
對于唯理論的那種只借助于理性就可以把握事物本質、自由、不朽、靈魂與上帝知識的主張,康德認為所有這些即非可能經驗的對象,亦非先天綜合判斷所能認知的現象。因為我們的知識必須限制在時空的關系之中,在此之外沒有任何可以所知之物可以認知,所以有關于它們的本質與存在的思辨知識皆不可能??档旅鞔_反對蘇格拉底的非經驗知識的可能性這一主張,而將知識限定在經驗之中。對他來說,即使有自由、無限上帝的概念,并不必然推導出我們可以知道這些概念的內容。Claire·Colebrook認為,“康德拒絕任何真理高級領域內的可能性知識。那些貌似我們概念內的東西之所以超出概念之外,不在于我們的概念太過世俗(wordly)和不適合,而是因為根本不可能有例如上帝、自由、不朽的知識,這些觀念的意義完全沒有自己的呈現和客觀性。對康德而言,這意味著超感官的觀念只有實踐性。我們之所以行動,在于我們好像是自由的,似乎有上帝存在,但我們不可能認知這些對象”[7]。因此在這里不能用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來描述或刻畫康德形而上學,形而上學概念的意義在康德哲學中有了根本意象的轉變,它關涉先天綜合判斷的知識,即經驗的現象的知識,這種知識預設了心靈結構的認知條件為前提而非超越了可能經驗之外的對象的本質與存在。正如Richard·Schacht所言的那樣,當康德“現在談到形而上學可以根據安全的方案建構其體系時,他心中所想的是更為凝煉(chastened)的形而上學,這種形而上學不再借助純粹思辨理性以探求事物本質的終極知識,而是只滿足于一切可能經驗對象以及心靈結構賦予一切經驗對象必要特征的規(guī)定”。[8]雖然如此,康德并沒有否認也不懷疑上帝、自由、靈魂與不朽的存在,他所拒絕的是對它們擁有獨斷的知識與認知。所以康德會說,在思辨理論中我們無法認識它們,但它們確是可以思維的,否則我們會得出無物存在卻有現象給予的荒謬結論。因此,對于唯理的獨斷論,康德給其的固有命名是先驗的實在論,即把對象視為物自體的觀點,也就是說思辨理性可以對超時空的對象給予真實把握的觀點。與之相反,康德自己的主張是先驗的觀念論,他認為時空與范疇既不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或其屬性,也不是經驗事物本身的屬性的抽象,而純粹是主體的認識能力本身具有的先天形式。這種先驗的觀念論主張,對于時空中的事物,一定以時空為其前提要件,經驗到的東西之所以可以被經驗到就是由于它們打上了時空的烙印,任何超出這些條件與限制的事物都應該懸置,對其所作的認識上的判斷都是非法無效的。對此,康德舉例說,“我們主張空間(就一切可能的外部經驗而言)的經驗性的實在性,雖然同時又主張空間的先驗的觀念性,也就是只要我們抽掉一切經驗的可能性條件,并把空間假定為某種給自在之物提供基礎的東西,空間就什么也不是了?!盵1]32
由此可知,在康德看來經驗論的缺陷在于沒有考量時空、范疇等可能性的經驗條件;唯理論的不足則在于把對象視為物自體的先驗實在論。用康德自己的話說,人們應該放棄時空中的對象皆為物自體的設定,相反它們只是現象而已。世界的結構不取決于其他方式,而是仰賴于經驗的先天條件。誠如康德哲學所主張的那樣,經驗知識既需要直觀也需要概念,傳統(tǒng)唯理論和經驗論的錯誤在于都把感覺與概念看為程度的不同,而非種類的不同。所以我們同意加勒特·湯姆森的判斷,“經驗論者如洛克和休謨都把概念當作感覺印象的微弱的復本,而唯理論者如萊布尼茨和斯賓諾莎則把感覺當作低級或混亂的形式。唯理論者認為知識在原則上可以通過推理獲知,而經驗論者則認為所有的知識必須來自感覺經驗。兩者以各自的方式只有唯一的知識來源。通過區(qū)分直觀和概念,康德超越了這兩個傳統(tǒng)。他認為感性直觀和知性概念對于經驗和知識都是必要的?!盵1]13再者,對于他來說,二者的區(qū)分是種類上的不同。因此可以說,康德正是在分別對經驗論與唯理論的批判中創(chuàng)獲其獨特的形而上學的。他說,“感性不能思維而知性不能直觀。直觀是經驗內的感性元素,它是被動接受的并構成我們的個體經驗。概念是經驗內的類別和普遍元素。既然一個離開了另一個就毫無意義,那么我們就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可以獨立存在的經驗元素。這就是我稱它們?yōu)榻涷灥膬蓚€方面的原因。感性和知性單獨對于經驗都是不充分的。直觀無概念則盲,概念無直觀則空。這正是康德的理論如何既超越經驗論又超越唯理論之所在。針對經驗論,他斷言直觀無概念是盲目的。這意味著沒有概念的感覺材料和感性印象是無法描述的。它們不能構成一個經驗。而針對唯理論,他斷言沒有直觀的概念是空的。概念除去在經驗中所起的作用外沒有真正的意義?!盵1]13
無論如何,康德哲學中“哥白尼革命”絕不是某方面的學說和單獨某一哲人所影響的結果,它有著其內在的發(fā)展理路與進程。當我們說康德哲學中的這場革命是在批判以休謨?yōu)榇淼慕涷瀾岩烧撆c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獨斷論的過程中逐漸凸顯的,但也不能狹義地理解它們?!翱档聦π葜兯址磳Φ牧?,不僅是哲學內部的爭論,更是有關對科學是否自信的爭鳴”[9]??档聦ξ譅柗蛘軐W的批判不僅指向萊布尼茨思想傳統(tǒng),更是對整個歐洲理性哲學脈絡體系的分疏與考量。所以,康德會說“向來人們都認為,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必須依照對象;但是在這個假定下,想通過概念先天地構成有關對象的東西以擴展我們的知識的一切嘗試,都失敗了”。[1]15在這里康德認為唯理論與經驗論也許有著很多不同之處,但它們本質上則有一相同之點,即始終主張知識就是主體對對象的依照或符合??档玛P鍵要處理的是,“當我們假定對象必須依照我們的知識時,我們在形而上學的任務中是否會有更好的進展。這一假定也許將更好地與所要求的可能性,即對對象的先天知識的可能性一致,這種知識應當在對象被給予我們之前就對對象有所斷定”[1]15。因為在康德看來,“如果直觀必須依照對象的性狀,那么我就看不出我們如何能先天地對對象有所認識;但如果對象(作為感官的客體)必須依照我們直觀能力的性狀,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這種可能性……我們關于物先天地認識到的只是我們自己放進它里面去的東西?!盵1]15-16這里需注意的是康德強調無法認識對象,但不否認對它的可思維性,這是出于保證自由的考量。可見康德哲學既有對經驗懷疑論與唯理獨斷論的批判繼承,又有對自然科學的自信和保障人的自由前提下,通過其哲學上的哥白尼革命使得形而上學一勞永逸地走上健康的坦途,并以此贏得世人對形而上學的重新尊重。
[1]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James Ward.A Study of Kant[M].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22:60.
[3]加勒特·湯姆森.康德 [M].趙成文,藤曉冰,孟令朋,譯.北京:中華書局,2004.
[4]George Tapley Whitney and Philip Howard Fogel.An Introduction to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M].The Macmillan Company,1914.
[5] Martin Heidegger.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band2 Sein und Zeit[M].Vittorio Klostermann,1977.
[6]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版,2004.
[7]Claire Colebrook.Irony in the Work of Philosophy[M].Nebraska University Press,2002:109.
[8]Richard Schacht.Classical Modern Philosophers[M] .Routledge@ Kegan Paul,1984:224.
[9]Gunnar Sirbekk and Nils Gilje.A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M].Scandinavian Uiniversity Press,2000:274.
B516.31
A
2095-0683(2011)01-0077-04
2010-05-20
馬彪(1980-),男,安徽阜陽人,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責任編校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