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晴云
(黑龍江省圖書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從藏與用看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與利用
馬晴云
(黑龍江省圖書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地方文獻在公共圖書館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強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已成為公共圖書資源建設的重點。只有在地方文獻建設中堅持數字化、網絡化、優(yōu)勢化、特色化的館藏文獻資源,并逐步實現文獻資源共享,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地方文獻;收藏;整理;引用
地方文獻是反映一個特定區(qū)域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歷史與現狀的知識寶庫,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美譽,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幾千年來,通過日積月累,代代相傳,地方文獻已經成為我國文獻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的不斷繁榮和發(fā)展,地方文獻在公共圖書館藏書體系中也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強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已成為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點。
黑龍江省圖書館開展地方文獻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收集文獻內容涵蓋的地域范圍以現行黑龍江行政區(qū)劃為主,兼顧整個東北地區(qū),特別是黑龍江省及東北地區(qū)新舊地方志收藏尤為齊全。截至2009年,黑龍江省圖書館收集到包括清末民國初期編纂出版的有關黑龍江史志舊線裝約64種260余冊;黑龍江地方文獻15 000余種37 000余冊;中文新地方文獻13 396冊;地方人士著述6 000余冊;建國前舊平裝地方文獻1459冊;舊日文地方文獻2930冊;滿鐵資料2700余冊;建國前舊日文期刊1188種5503冊;舊俄文期刊608種12 000余冊;中文舊報紙5種;光盤23盤;縮微膠卷530卷。經過圖書館人近三十年的不斷積累和收集,黑龍江省圖書館館藏地方文獻已初具規(guī)模,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藏書體系。
收藏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利用。為了使館藏現有的特色文獻資源真正發(fā)揮作用,我館作了如下工作:
館領導從思想上提高了對地方文獻工作的認識,成立了專門的地方文獻辦公室,選出2名業(yè)務能力強、知識面寬、文化素質高、事業(yè)心強的多年從事圖書館學和歷史學研究的人員從事這項工作,從人員的配備上加以保證。
我館建立了專題閱覽室,為讀者完成特定的課題任務提供了文獻和空間。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全國各地編史修志工作進入了高潮。這一時期,我館在接待查閱地方文獻讀者數量、為他們查閱文獻冊次方面都創(chuàng)出了新高。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使他們能方便快捷地查到所需資料,我們開放了參考閱覽室,并半開架陳列了有關方面的工具書。同時,還將地方文獻從基藏書庫中提出,重新組織地方文獻藏書結構,從而達到了藏、用結合的良好效果。
1.編制傳統(tǒng)檢索工具,供讀者查詢檢索。開發(fā)是為了利用。為了使讀者直觀便捷地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獻,根據圖書館傳統(tǒng)的工作方法,我們對中文地方文獻編制了分類、書名、著者卡片式目錄各一套;建國前舊平裝館藏地方文獻分類目錄、書名目錄各一套;館藏舊線裝分類和書名目錄各一套;館藏舊日文、舊俄文地方文獻分類及書名目錄,等等。
2.建立書目數據庫,全面快捷地揭示文獻內容。利用現代化的手段管理圖書資料是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趨勢。黑龍江省館于1994年開始建立《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所使用的是ILAS系統(tǒng)軟件,搬入新館以后我館改用了INTERLIB系統(tǒng),目前我館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共收錄圖書130 000多冊。
我們加強了《滿鐵資料數據庫》的建設。滿鐵資料是記錄和反映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全過程以及當時中國和東北亞地區(qū)各方面的情況,它是研究中國20世紀上半葉,特別是東北地區(qū)各種問題的最大的歷史文獻資料庫,也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鐵證。1997至1998年,國家為了搶救和整理這部分資料,成立了滿鐵資料研究分會,并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申報了“滿鐵資料整理研究”課題。該課題先后被列為國家社科研究規(guī)劃“九五”、“十五”及“十一五”重大項目或重點項目。我館是該項目的成員館之一,所收藏日偽時期日文圖書資料30 000余冊,根據滿鐵資料的界定標準,我館共選出滿鐵資料2 723余種3 000余冊,建立了數據庫。
3.加強橫向聯系,開展館際協作。開展館際間的協作是圖書館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它可以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東北三省圖書館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就聯合編印了《東北地方文獻聯合目錄》、《東北地區(qū)古籍線裝書聯合目錄》、《東北地區(qū)20個圖書館農業(yè)圖書聯合目錄》、《東北方志人物傳記資料索引》等,這些專題的或綜合性的目錄索引,揭示了東北三省圖書館所收藏的地方文獻種類。黑龍江省圖書館就是根據《東北三省地方文獻聯合目錄》,將本館所缺藏的地方文獻進行了補充,先后在吉林省圖書館、大連市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的協作下,補充了600余種日偽時期黑龍江省珍貴的地方歷史文獻,添補了我館地方文獻的空白。
我館的地方文獻工作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但是要成為一個黑龍江省地方文獻資源中心,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由于現階段我國圖書文獻呈繳本制度在貫徹落實中權威性、強制性不足,圖書文獻呈繳本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效果并不令人滿意,所以,地方文獻的征集存在著很大難度。我們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擴大文獻的來源,最有效和最主要的辦法是“廣辟渠道、主動求訪”,采取“守攤坐等”的辦法是不行的。
我館于2006年建立了地方人士著述征集辦,在近幾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一些有價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獻保存在個人手中,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珍貴的文獻可能面臨著損壞和丟失。通過開展征集活動,使我館收集到更多有價值的資料。
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建設經費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近年來,我館的購書經費雖然有所好轉,政府也加大了投入,但是和東南沿海經濟發(fā)達省份相比,差距仍很大,甚至還不如一個市級館和縣級館多。因此,應加大宣傳力度,得到政府領導的重視,爭取社會的支持。通過必要的渠道和宣傳方式,使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信息收集和服務機構的職能深入人心。
要建立一支勤奮敬業(yè)、素質精良、責任心強、熱愛地方文獻工作、綜合素質好的干部隊伍,專門負責地方文獻資源的征集工作。同時,拓寬征集渠道,形成一個上下聯動、輻射力強的征集網絡。
立足于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全”,既使本館極具豐富的文獻資源,同時又突出自己的特色,讓讀者滿意、社會公眾認可。保證重點、突出特色,是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基本原則,也是樹立本館文獻資源服務品牌的基本保證。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存儲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朝著數字圖書館的方向邁進。文獻載體從以圖書、期刊、報紙等印刷型文獻為主向以電子信息資源為主的方向發(fā)展,數據庫形式也從書型向全文型發(fā)展。因此,建立地方特色資源數據庫是圖書館的當務之急,同時,也是資源共建共享的需要。應通過建立本館的地方特色數據庫,將自己獨有的資源傳播出去,使其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發(fā)揮優(yōu)勢。
目前我國圖書館的數字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發(fā)展,我們只有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中堅持數字化、網絡化,形成優(yōu)勢化、特色化的館藏文獻資源,并逐步實現文獻資源共享,不斷開拓服務項目和領域,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
G253
A
1671-1262(2011)01-0063-02
2010-11-06
馬晴云,女,黑龍江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王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