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森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71)
對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問題與改進措施的思考
王 森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71)
高校的財務管理是高校整體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直接影響到高校的生存和發(fā)展。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辦學規(guī)模日益擴大,籌資渠道日趨多元化,經費運營量迅速增長,這些都給高校財務管理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財務人員必須更新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努力提高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財務管理的水平和效益,從而達到有利于促進高校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
高校財務管理;分析;改進措施
高校財務管理是高校組織自身財務活動,處理各種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有:依法多渠道籌集事業(yè)資金;合理編制學校預算;科學配置學校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健全財務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校內經濟秩序;對學校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監(jiān)督等。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是非營利的,但是必須能夠確保高校的持續(xù)經營,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一個區(qū)別于企業(yè)和行政行業(yè)的會計制度。因此,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高校獨立法人地位的確立,高等教育體制逐步轉變,促進了高校經費來源渠道和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高等學校不僅積極爭取國家和各級政府以及主管部門的經費撥款與補助,而且依靠拓展辦學模式、開展科技協作、轉讓科技成果、吸納社會捐贈、獲取償還性貸款等各種方式進行籌資。
高校逐漸轉變?yōu)榻虒W、科研、技術開發(fā)、咨詢服務和生產經營等各項活動并舉、面向市場經濟自主辦學的事業(yè)法人單位。高等學校財務既有事業(yè)財會的內容,又有企業(yè)商業(yè)財會的份額,而且后者的份額還將會逐步擴大。由于經費投入渠道的多樣化,高校辦學成本將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高等學校也會更加注重教學科研活動中的成本效益管理。
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從單一的以資金收付為中心的記賬式微觀管理,轉向以微觀管理為基礎,重點解決資金籌措、調撥以及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等宏觀經濟管理的軌道上來,樹立經營學校的理念,為學校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濟環(huán)境。財務管理工作考核標準也從以簡單的資金收付完成情況轉為能否為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和資金效益能否達到最大化上來。
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執(zhí)行、控制、分析與預算的調整。很多高校對于教育事業(yè)經費預算編制重視不夠,編制方法簡單,缺乏必要的細致的論證及調研過程,在支出預算編制中缺乏科學的費用標準,基本延用“上年基數+本年增長”的預算分配方法來確定本年度的支出規(guī)模,導致最終形成的預算方案不夠科學。
絕大多數高校預算編制基本上是在堅持收支平衡的基礎上,遵循穩(wěn)妥、統(tǒng)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來編制的,其特點是年度內預算的計劃性比較強。但對學校中長期規(guī)劃考慮得很單薄,這種預算編制原則和辦法目前在我國高等學校具有普遍性。
預算執(zhí)行監(jiān)督力度不夠,造成預算執(zhí)行效果不好。多數高校沒有建立預算執(zhí)行與效益考核制度,沒有相關部門對預算執(zhí)行予以績效評價,更沒有將執(zhí)行績效與責任部門兌現獎懲。這不僅造成預算執(zhí)行中經常出現“年初爭預算、年中加預算、年末超預算”的不良現象,而且導致部門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不高,甚至造成資金浪費。
雖然目前高等學校預算收入來源的渠道較前幾年有了很大的拓展,已經從過去的單一由財政部門全額撥款逐步演變?yōu)楝F在的由財政補助、事業(yè)收入(主要由學費、住宿費等收費項目構成)、附屬單位交款等多種預算形式。一般來講,學校整個收入中的財政補助占46%左右,事業(yè)收入占50%左右,其他很小比例部分為學校的其他收入,但實際情況是:現今的高等學校已經是一個容量很大的經濟實體,擁有相當規(guī)模的優(yōu)質資源。僅有這幾種收入形式是不夠的,高等學校應該擔負起自己的使命,突破以前辦高等教育的常規(guī)模式,充分發(fā)揮高等學校的科技優(yōu)勢,與實力企業(yè)緊密結合,在科技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方面有所作為,以開辟高等學校收入來源多元化的渠道,逐步減小高等學校對政府財政的依賴程度。
我國高校固定資產購置經費長期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不要求對學校購置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因此部門不講究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重視財產物資的核算和管理,各部門只根據自己本部門的工作需要申請購置有關辦公設備、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學校資產管理部門沒有事前統(tǒng)籌兼顧、統(tǒng)一調配,難免出現盲目購買固定資產,造成購置重復,設備利用率低等問題。
對固定資產管理思想意識淡薄、觀念落后、管理過程缺乏有機協調。我國高校大部分是公辦性質,屬于事業(yè)單位管理體制。高校的固定資產主要通過國家財政投資建設而成,長期以來高校無償地使用固定資產,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也不需要進行成本核算,導致了高校對財務管理特別是固定資產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人們頭腦中很難形成國有資產管理意識,這種思維定式是高校資產管理長期不被重視、人們頭腦中至今還被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思想困擾的根本原因。忽視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缺少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盤點制度,賬面反映的固定資產與實物不符,造成賬實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資產采購項目的計劃指標被挪用,形成固定資產虛列;二是利用賬外資金越權違規(guī)購建固定資產,但為逃避監(jiān)管而不入固定資產賬或部分入賬;三是會計差錯,即已報廢、盤虧的固定資產未及時進行賬務處理。賬實不符問題來源于多年的積累,并未得到根除。其次,不少高校主要忙于學校的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視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導致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從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著重錢輕物、重購輕管、公物私用、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的現象,使固定資產難以發(fā)揮其在高校教學科研中應有的作用,影響了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由于缺乏足夠的重視,高校財務專業(yè)隊伍缺乏具有現代經營意識和懂得教育經濟管理的高層次復合型財會人才,從而造成會計基礎工作不規(guī)范、財務管理水平低下。在高校財務管理人員中,一些人缺乏準確的預測能力、及時決策能力和危機應對能力,一些人還沒有掌握基本的信息處理與網絡應用能力。
對財務分析(信息處理)能力不重視。許多高校對財務只是反映一定期間的收支狀況和資金結存情況,而對資金的結構、狀態(tài)、支出結構、效益缺乏分析,以致無法科學考核學校整體和各系部門資金的使用效率。
財務分析一直是高校財務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隨著高校擴招以及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對高校財務分析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F行高校財務分析制度存在如下幾點不足:第一,高校綜合財務分析能力欠缺;第二,缺乏對高校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運作效率的分析;第三,缺乏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為適應管理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轉變,高校財務管理必須盡快轉變方式、觀念。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是財務人員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重大舉措,一邊了解情況,一邊宣傳財政法規(guī),一邊聽取意見,一邊修改管理辦法,使財務管理工作得到大家的理解、關心、支持、配合、監(jiān)督。
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要摒棄過去那種辦學經費完全依賴政府、財務工作重點就是把好用錢關的舊觀念,按照市場經濟規(guī)律糾正和強化理財觀念,堅持科學、高效的理財觀念,依法理財,重視資產的時間價值。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高等教育將成為一種新的產業(yè),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作為現代財務管理的基本觀念,終將為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所認識。
高等學校辦學資金籌集不再單一依靠政府撥款,而應充分發(fā)揮高校優(yōu)勢,通過辦學廣開財源,樹立以“開源為主體,開源與節(jié)流并舉”的思想,積極培植財源,增加學校財力?;I資觀念的轉變,表現為由注重支出管理向注重收入管理轉變。高校財務一方面要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一方面應積極主動地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形成多渠道籌資辦學的新格局。
努力用好國家的政策方針,進一步實現高校教育資金來源多元化的均衡發(fā)展。第一,積極爭取財政性資金對高校教育經費的支持,繼續(xù)維護高校教育經費投入中國家財政性資金撥款主導地位。第二,加強收費管理,建立科學合理、靈活的收費機制和模式:拉大稀有教育資源、優(yōu)勢教育資源與普通教育資源的收費差距,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費負擔,減少欠費金額,實現學費收入的增長。第三,打破封閉、呆板的傳統(tǒng)辦學理念,實現高校、社會之間教育資源的轉移、交流與共享,發(fā)揮各種教育資源優(yōu)勢,走聯合、共建獨立學院之路。第四,加強辦學成本和效益核算,加強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堵塞購置、基建和修繕工程中的漏洞,為學校節(jié)約資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高校財務管理職能的轉變,其制度建設要進一步完善。如在學校財務處下設資金結算中心,逐步將基層財務單位在國家專業(yè)銀行開立的賬戶集中到校內資金結算中心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結算、集中財力、加快周轉。資金結算中心在保證全校資金供給、調控、監(jiān)督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時間差盤活沉淀的資金,為彌補學校教育事業(yè)費的不足和公費醫(yī)療超支等作出貢獻。又如建立責任中心,以部門為責任中心,進行適當的分權,建立責權利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并對責任中心相應地建立跟蹤、分析和評價機制,對各部門的各項預算經費作出準確、具體的分析,對其資金的使用效益作出正確、完整的評價。
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需要隨著時代的步伐和高校的發(fā)展而改革、創(chuàng)新、完善。不同的高校、不同的時期應采用與之相應的財務管理模式和財務管理制度,如何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盡快適應市場體制,是一個需要認真解決的新課題。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財務人員必須更新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努力提高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財務管理的水平和效益,從而達到有利于促進高校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
[1]張保慶.同心同德再接再厲努力促進部屬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06,(1).
[2]王衛(wèi)星,韓玉啟.構建財務運行機制,提高財務運行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06,(12).
Thoughts on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Finance Management an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WANG Sen
(Hebei Radio&TV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71,China)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Its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es gradually,the financing channels are getting diversified,funds operation quantity is rapidly growing,all these bring many new problems to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Therefore,the financial personnel must renew their ideas,innovate new mechanism,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finance managemen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analysis;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G475
A
1008-469X(2011)03-0066-03
2011-02-21
王森(1967-),男,河北石家莊人,實驗師,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與網絡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