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湘,劉孝嚴
(1.長春大學 人文學院,長春 130022;2.東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長春 130024)
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得與失
王 湘1,劉孝嚴2
(1.長春大學 人文學院,長春 130022;2.東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長春 130024)
新版電視劇《紅樓夢》面世以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與批評,雖然持否定態(tài)度者頗多,但其在再現(xiàn)原著主旨、重大情節(jié)場面的展現(xiàn)、細節(jié)及心理描寫、人物形象完整展示、悲劇格調的把握等方面,不僅遵循了原著,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由于電視劇商業(yè)化的運作方式、導演過于體現(xiàn)個性風格的藝術追求以及對作品認識的不足,新劇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失:作品的藝術價值讓位于商業(yè)價值,導演風格破壞了作品的整體和諧,某些情節(jié)處理失當。
新版電視劇;《紅樓夢》;得與失
2010年50集新改編版電視劇《紅樓夢》(下文簡稱2010年版《紅樓夢》)正式面世了。這部歷經坎坷的電視劇一經公映便立即引起轟動,媒體評論如潮。與1987年36集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下文簡稱1987年版《紅樓夢》)上演時的熱評有所不同,對新版《紅樓夢》的評論可謂更廣泛、更激烈、更深刻,而且評論者的觀點形成了尖銳對立,反映出《紅樓夢》改編工作的復雜性。本文僅就2010年版《紅樓夢》改編的得與失發(fā)表一些看法。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名著,其宏大的結構體制、精深的思想意蘊、無與倫比的語言藝術等為其后無數(shù)人所敬仰,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出于喜愛和敬仰,許多人殫精竭慮苦心鉆研《紅樓夢》,二百五十多年來形成了專門的學問,即“紅學”?!凹t學”與《紅樓夢》相伴而生,相輔而行,以至于人們談起《紅樓夢》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涉及到紅學,將《紅樓夢》文本改編成影像聲音的電視連續(xù)劇更是如此。
《紅樓夢》文本有多種,紅學論見更是紛紜復雜,這既為電視連續(xù)劇的改編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堅實的創(chuàng)作基礎,為改編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同時也給改編造成困難。這就要求改編者對《紅樓夢》和紅學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把握,否則是難以承此重任的。
1987年版《紅樓夢》首次將《紅樓夢》文本改編成電視連續(xù)劇,一方面是適應了當時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當時學術文化繁榮發(fā)展,整理挖掘古代文化遺產的民主性精華為新時代服務形成潮流;二是借助了紅學家的支持和紅學研究的成果。20世紀80年代是紅學高度發(fā)展的時期,紅學家們意氣風發(fā),思想開放,將《紅樓夢》搬上銀屏成為他們共同的心聲和愿望。以此為基礎和后盾,王扶林以巨大的勇氣和魄力執(zhí)導了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王扶林以對時代和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與廣大紅學家密切合作,終于取得成功。1987年版《紅樓夢》問世后,受到好評,并且20年連演不衰,這部電視劇作品被紅學家和廣大觀眾譽為經典之作。
《紅樓夢》是一部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它的主要情節(jié)和人物被包含在一個由仙界和夢境構成的虛幻外殼中,虛實相輔相成,不可或缺。而1987年版《紅樓夢》大大削弱了文本中虛幻的情境內容,尤其是對文本情境中至關重要的“太虛幻境”沒有充分展示,使1987年版《紅樓夢》偏離了《紅樓夢》文本的基本藝術特征。由于規(guī)模限制,也由于強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文本之中許多重要情節(jié)沒有表現(xiàn),客觀上造成故事情節(jié)的不完整,使觀眾產生心有不足之感。特別是由于受到紅學家研究觀點的左右,1987年版《紅樓夢》在許多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的處理上都與廣為流行的120回高鶚續(xù)本《紅樓夢》的描寫不同,造成觀眾的困惑。這些缺欠和不足為以后的重拍提供了發(fā)揮的空間。
2010年版《紅樓夢》基本上遵循了“忠于原著”的改編原則。這部電視作品大體依據(jù)廣為流行的程偉元刻120回本《紅樓夢》的完整結構情節(jié)進行改編,與1987年版《紅樓夢》去粗取精的“精編”版不同,它展示了《紅樓夢》更為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更為全面的人物面貌,使人們通過電視劇能更真實地接近《紅樓夢》的文本內容,改變了1987年版《紅樓夢》情節(jié)不完整,人物結局與原著不合的狀況,這對《紅樓夢》的普及是很有助益的。
其一,基本體現(xiàn)了原著的思想主題?!都t樓夢》的思想極其復雜,除了“色空”觀念外,其主要的思想是通過以賈府為代表的賈、王、史、薛四大封建貴族家族的衰敗,通過眾多青年女子“紅顏薄命”的不幸和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婚姻愛情的悲劇,揭示封建禮教的虛偽和殘忍,贊頌人類美好善良的情感和品格,表現(xiàn)作者對理想社會和愛情的渴望?!都t樓夢》深刻的思想主題和鮮明的愛憎情感給人以深刻的感染和啟迪。這個思想主題在2010年版《紅樓夢》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這也就保證了2010年版《紅樓夢》神魂未失,主旨猶在,這是改編成功的最重要的標志。
其二,重大情節(jié)場面的展現(xiàn)表現(xiàn)了藝術魄力。《紅樓夢》中有許多人物眾多、矛盾復雜、宏闊壯觀的情節(jié)場面,它們是全書結構的重要結點,最能展示人物性格,最能體現(xiàn)《紅樓夢》的思想主題和藝術成就。這些重大情節(jié)場面能否處理好是改編成敗的關鍵。1987年版《紅樓夢》重大情節(jié)場面展現(xiàn)比較成功,相比之下,2010年版《紅樓夢》依據(jù)原著對重大情節(jié)場面也有很好的展示?!镑煊袢胭Z府”、“賈雨村審案”、“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秦可卿出殯”、“貴妃省親”、“賈政棒打寶玉”、“賈母為鳳姐辦生日”、“寧國府宗祠祭祖”、“賈璉偷娶尤二姐”、“王夫人抄檢大觀園”、“賈府被抄”等,或局面宏闊,環(huán)境優(yōu)美,布局道具精致;或情節(jié)波瀾起伏,局中有局,戲外有戲;或人物比并,各現(xiàn)其姿,各顯風貌。這些重要場面情節(jié)的處理,確立了2010年版《紅樓夢》的基本框架,使“忠于原著”的改編原則基本得以實現(xiàn)。
其三,細節(jié)及心理描寫取得較好效果?!都t樓夢》的人物心理刻畫及情節(jié)的細致描寫與重大場面情節(jié)描寫骨肉相連,展現(xiàn)出作品的神韻和特色。《紅樓夢》原著的細節(jié)描寫既多又好,心理刻畫既深又細,在銀屏畫面上充分展示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電視劇借助環(huán)境氛圍的烘托,并大量采用“旁白”手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寶玉與黛玉共讀《西廂》、黛玉傾聽《牡丹亭》戲文的情節(jié),劇中采用聽曲、表演、旁白相結合的手法,有助于觀眾理解此時此境黛玉情竇初開時微妙纏綿的少女心態(tài),如果沒有旁白點染,觀眾很難理解得那么深細。再如,妙玉出場,借助旁白介紹她的身世性情,對后來了解她的人品行事很有幫助;黛玉聽到寶玉定親后激烈復雜的心情也借旁白點染以出,收到不錯效果。旁白運用的成功,一是文本有非常好的底文,二是導演的靈活運用。旁白的運用,起到了勾連情節(jié)、點染氛圍、介紹人物、剖析心理等作用。大量運用旁白,是劇情藝術處理的需要,有助于觀眾的欣賞,不可簡單加以否定。
其四,人物傳記展示較為完整?!都t樓夢》是立體網狀結構,人物思想性格、儀容行事及遭際命運等內容雖分散在各個章回中,但又首尾照應,線索連貫,形成人物傳記,這也是《紅樓夢》藝術結構的重要特點。2010年版《紅樓夢》在展示情節(jié)場面時,注意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主要人物如寶玉、黛玉、寶釵、鳳姐、賈母、鴛鴦、平兒、襲人以及晴雯、紫娟、司棋、金釧等,都線索清楚,首尾照應,形象完整。其中黛玉、鳳姐、賈母三人傳記尤為精彩,形象真實鮮活。
其五,基本保持了悲劇的格調。《紅樓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言情”之作,而是廣泛深刻反映封建社會世態(tài)人情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應屬于“世情”劇。它在批判封建末世現(xiàn)實腐敗之時,表現(xiàn)了強烈的悲劇美,這是它的基本格調。2010年版《紅樓夢》在展示賈府由“蕭疏”而至于“敗落”的家族悲劇的同時,也展示了貴族青年愛情悲劇,展示了貴族青年女子“紅顏薄命”的悲劇,展示了眾多女奴命運的悲劇。寶、黛、釵婚姻戀愛的悲劇,晴雯之死,鴛鴦之死,都強烈地震撼人們的情感世界。《紅樓夢》的悲劇藝術不是強調個人命運的感傷,而是表現(xiàn)對封建禮教的控訴和批判,是悲而不傷的。2010年版《紅樓夢》基本再現(xiàn)了原著悲劇的多層次性,保持了原著的情韻格調,使改編沒有滑入“戲說”的泥沼。
正如人們所擔憂的,由于投資方過于看重經濟利益,過于強化市場運作,相對弱化對改編工作藝術人員和藝術規(guī)律的重視,致使2010年版《紅樓夢》的改編工作逐漸出現(xiàn)了負面效應。
1987年版《紅樓夢》改編的宗旨和目的是發(fā)掘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服務社會,是把改編名著和創(chuàng)造電視劇精品相關聯(lián),是作為一項精神文化事業(yè)來對待的。20年后提起再次改編《紅樓夢》,人們當然是希望創(chuàng)造出一部更精美的《紅樓夢》電視劇精品,以彌補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的不足和缺憾。
現(xiàn)今面世的2010年版《紅樓夢》顯然與人們的期望相去甚遠。完全的市場運作,以出資方的制片人為主導,由制片人、導演、紅學家和演職人員等組成改編隊伍,這種合作方式產生不同的利益需求和思維取向。制片方關心成本和利益,經濟利益高于藝術追求;導演注重藝術風格,關心自己的聲望名譽;紅學家關注《紅樓夢》的歷史意義和文本價值;演職人員關心自己的前途名望:不同的利益追求和價值取向使《紅樓夢》的改編成了各種利益的“大拼盤”。在合作改編的過程中,利益攸關方心中各有一個算盤,各算各的賬,于是過度的市場運作的結果扭曲了《紅樓夢》改編的初衷,藝術價值讓位于市場價值,電視劇的藝術品位被商品屬性所取代。
導演以自己的昆劇情結解悟劇情人物,讓小說中賈府里的太太小姐著上戲裝,戴上“銅錢”似的頭飾,形象類似舞臺劇里的“竇娥”、“張倩女”,這種人物造型不僅造成這些女性人物的特征雷同,而且造成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不和諧,使作品情境變得怪異和被扭曲,損害了作品的和諧之美?!都t樓夢》故然有昆曲的影響,但決不能把《紅樓夢》中人物形象作舞臺昆劇表演的程式化處理。人物造型設計,違背了“忠于原著”的原則,嚴重損害了2010年版《紅樓夢》的藝術性。
場面情節(jié)處理方面的問題甚多,許多論者都有涉及,故不贅言,僅談一下關于“太虛幻境”的處理?!疤摶镁场笔恰都t樓夢》中十分重要的藝術情境,是《紅樓夢》浪漫主義藝術方法的重要體現(xiàn),它關系著賈府的命運和賈寶玉的性格命運。其中的警幻仙子是賈寶玉的人生導師和性啟蒙者,她在夢幻的境界對賈寶玉作家族命運和紅顏薄命的暗示,作性意識和性行為的指導,使賈寶玉的人生發(fā)生重大變化,賈寶玉在太虛幻境里的經歷都與現(xiàn)實中他的性格命運密切相關。這一情境情節(jié)在1987年版《紅樓夢》中沒有展示,是個巨大缺憾,2010年版《紅樓夢》把它補拍上,是一件好事。但令人遺憾是這個重要的情境情節(jié)卻被誤讀了。太虛幻境本是幽美的仙界和情場,卻被顛覆成了鬼魂猙獰的“冥府”,警幻仙子與可卿仙女本是兩個仙女,警幻仙子與賈蓉之妻秦可卿更非一體,劇中卻讓同一個演員飾演秦可卿和警幻仙子兩個人物,而且一樣的妝扮,這對不十分熟悉《紅樓夢》的人來說,極易造成認識和理解的混亂。2010年版《紅樓夢》把太虛幻境拍成了迷離惝恍的仙鬼混雜的世界,卻沒能揭示它的真正意義。
《紅樓夢》的再改編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復雜而艱巨,2010年版《紅樓夢》改編有得有失,得者歸結在成就了一部新版《紅樓夢》電視劇,并且引起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和轟動;失者在新版《紅樓夢》問題不少,令廣大觀眾大失所望,甚至引來“惡評如潮”[1]。相比之下,1987年版《紅樓夢》精而不全,2010年版《紅樓夢》全而不精,可謂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1]盧荻秋.資本強權與學術霸權擠壓出的《紅樓夢》[N].中國青年報,2010-09-14(18).
Gains and losses of the TV play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of new version
WANG Xiang1,Liu Xiao-yan2
(1.College of Humanities,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2.Humanitic Society and Science Academ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e coming out of the TV play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of new version has attracted a wide spread attention and social criticism.Although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hold a negative attitude,the new version has not only kep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iginal story,but also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representing the keynote,spreading out the major plots and scenes,describing the details and characters'psychology,completely displaying the characters and seizing the tragedy style.As a result of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TV plays,the director's artistic pursuit of giving too much expression to individual style and her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the work,the new version has some deficiencies inevitably.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work gives way to the commercial value,the director's style does harm to the general harmony and causes chaos in plot processing.
TV play of new version;A Dream in Red Mansions;gain and loss
I207.352
A
1009-3907(2011)01-0061-03
2010-11-15
王湘(1967-),女,吉林通化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明清文學研究;劉孝嚴(1942-),男,吉林白城人,教授,碩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研究。
責任編輯:柳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