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菊,曲 雯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 合作 747000)
語法翻譯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存在價值
韓文菊,曲 雯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 合作 747000)
語法翻譯法歷史悠久、毀譽參半,但其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是不置可否的,文章介紹了語法翻譯法與文學教學的歷史淵源,并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舉例說明了語法翻譯法在詩歌、小說及其他文學樣式教學中的運用及效果。它不僅可以激發(fā)英語水平好的學生繼續(xù)提高自己,還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理解并欣賞英美文學。
語法翻譯法;英美文學教學;積極促進作用
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幾乎每個學校外語系都要開設,但是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關于英美文學的教學,全國學者都在開展研究。目前,全國對英美文學教學的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第一,現(xiàn)狀調(diào)查類;第二,教學策略、教學反思類,如研究影視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等;第三,理論應用型,如接受理論和讀者反應理論、合作式教學法等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第四,素質(zhì)拓展型,如英美文學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素質(zhì)拓展、審美觀培養(yǎng)等方面的影響。更多的是針對英美文學教學方法的研究。在諸多方法中,學者們似乎忘記了歷史悠久、毀譽參半的翻譯法。因此,文章主要介紹翻譯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使用及其所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
翻譯法歷史悠久,在英語教學中毀譽參半。如Howaat,A.P.所說,語法翻譯教學法(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Method)在所有的教學流派中具有最悠久的歷史,也是外語教學界近50年來爭論比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學者袁燕華在“對語法翻譯教學法的批評之批評”一文中指出,人們?yōu)榱藢W習古典文學,開始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等古典語言。因為當時外語學習的目的只是要求進行古典文學的文字翻譯以及閱讀集中在希臘語和拉丁語中的哲學文獻,所以教學者在進行外語教學時,就借助學習者的母語,對目的語進行語法、詞匯方面的比較、對照和解釋。朱純認為,語法翻譯法是外語教學中最古老、影響最深遠,至今“仍然方興未艾,大量使用而且相當成功”的一種外語教學方法。由此可見,翻譯法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進行寫作的能力。所以,翻譯法對英美文學的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英美文學教學中極有存在價值。
在進行詩歌教學時,翻譯法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原詩意境、押韻等。當講到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總序時,可以先用英語解釋意義和押韻,再讓學生去翻譯,翻譯時務必突出押韻:
原文:
When the sweet showers ofApril fall and shoot
Down through the drought ofMarch topierce the root,
Bathingeveryvein in liquid power
Fromwhich there springs the engenderingofthe flower…
(陳嘉,2002)
本詩是雙行押韻,shoot和root押韻,power和flower押韻,學生翻譯時要絞盡腦汁才能想到雙行押韻的詞,這樣他們就能很清楚地記得喬叟詩歌的押韻模式,如范守義的譯文:
夏雨給大地帶來了喜悅,
送走了土壤干裂的三月,
沐浴著草木的絲絲莖絡,
頓時百花盛開,生機勃勃。
范守義在翻譯時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原詩的押韻模式,“悅”和“月”押韻,“絡”和“勃”押韻。在“總序”中還有描寫修女的一段,也可以布置給學生去翻譯,收完作業(yè)后讓他們?nèi)⒖挤妒亓x的譯文,學生就會加深對喬叟詩歌押韻的印象,幫助他們體會英語詩歌與漢語詩歌的不同,從而更好地去欣賞英語詩歌。
原文:
There alsowas a Nun,a Prioress;
Simple her wayofsmilingwas and coy.
Her greatest oath was only‘BySt.Loy!’
And she was known as MadamEglantyne
And well she sanga service,with a fine…(陳嘉,2002)
范守義譯文:
還有個修女院長嬤嬤,
滿面的笑容誠摯又溫和。
她效法圣羅伊從不發(fā)誓,
起了個芳名叫玫瑰女士。
原文中“coy”和“Loy”押韻,“Eglantyne”和“fine”押韻,譯文中“嬤”與“和”押韻,“誓”與“士”押韻,基本體現(xiàn)出了原詩雙行押韻的特色,學生一經(jīng)翻譯和參考譯文,便會對喬叟詩歌的押韻模式一目了然。
在講到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時,要給學生講解十四行詩的特點,即有十四行,押韻模式是ababcdcdefefgg,前四行是隔行押韻,中間四行也是隔行押韻,但是押的韻不同于前四行,后四行也是隔行押不同的韻,最后兩行是雙行押韻。如果單純進行講解,學生的理解不深刻,而且容易忘掉;如果讓學生去翻譯,經(jīng)過思考、選詞、翻譯,他們肯定會永遠記住十四行詩的特點,下面就以莎士比亞154首十四行詩中的第18首為例:
原文:
Shall I compare thee to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shake the darlingbuds of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short a date;
Sometimes toohot the eye of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fair from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course untrimm’d;
But thy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time thou grow’st.
Solong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long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thee.(陳嘉,2002)
屠岸譯文:
能不能讓我來把你比擬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溫柔,更加可愛;
狂風會吹落五月里開的好花兒,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結(jié)束得太快;
有時候蒼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熱,
他那精彩的臉色,也會被遮暗;
每一樣美啊,總會離開美而凋零,
被時機或者自然地代謝所摧殘;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決不會凋枯,
你永遠不會失去你美的儀態(tài);
死神夸不著你在他影子里躑躅,
你將在不朽的詩中與時間同在;
只要人類在呼吸,眼睛看得見,
我這詩就活著,使你的生命綿延。
原詩一三行“day”“May”押韻,譯作也是一三行“日”“兒”押韻;原詩二四行“temperate”“date”押韻,譯著二四行“愛”“快”押韻;原詩五七行“shines”“declines”押韻,六八行“dimm‘d”“untrimm’d”押韻,譯作六八“暗”“殘”押韻;原詩第九行和第十一行“fade”“shade”押韻,譯作第九行和第十一行“枯”“躅”押韻;原詩第十行和第十二行“ow’st”“grow’st”押韻,譯作第十行和第十二行“態(tài)”“在”押韻;原詩最后兩句“see”“thee”押韻,譯作最后兩句“見”“延”也押韻。通過學生自己的翻譯體驗和參考譯文的介紹,學生不僅參與性高、積極性大,而且不會忘記自己做過的東西。同時,學生通過翻譯時詞語的揣摩,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文的意境和精妙所在。
在講小說時,也可以布置一些片段讓學生去翻譯。翻譯時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不認識的單詞會去查詞典,不了解的背景知識會去查資料。所以,通過翻譯,學生不僅能夠記住新單詞,提高英語水平,還會了解文化背景知識。如講到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時,可以隨意挑選一些精彩片段讓學生去翻譯,以下節(jié)選自《呼嘯山莊》第十五章:
原文:
In her eagerness she rose and supported herself on the arm of the chair.At that earnest appeal he turned to her,looking absolutely desperate.His eyes,wide and wet,at last flashed fiercely on her;his breast heaved convulsively.An instant they held asunder,and then howthey met I hardly saw,but Catherine made a spring,and he caught her,and they were locked in an embrace from which I thought my mistress would never be released alive:in fact,tomy eyes,she seemed directly insensible.He flung himself into the nearest seat,and on my approaching hurriedly to ascertain if she had fainted,he gnashed at me,and foamed like a mad dog,and gathered her tohimwith greedy jealousy.I did not feel as if I were in the company of a creature of my own species:it appeared that he would not understand,though I spoke to him;so I stood off,and held my tongue,in great perplexity.(Bronte,2006)
譯文:
她異常激動地站起身來,身子靠著椅子的扶手。聽了那真摯的乞求,他轉(zhuǎn)身向她,神色是完全不顧一切了。他睜大著雙眼,含著淚水,終于猛地向她一閃,胸口激動地起伏著。他們各自站住一剎那,然后我簡直沒看清他們是怎么合在一起的,只見凱瑟琳向前一躍,他就把她擒住了,他們擁抱得緊緊的,我想我的女主人決不會被活著放開了:事實上,據(jù)我看,她仿佛立刻就不省人事了。他投身到最近處的椅子上,我趕忙走上前看看她是不是昏迷了,他就對我咬牙切齒,像個瘋狗似的吐著白沫,帶著貪婪的嫉妒神色把她抱緊。我簡直不覺得我是在陪著一個跟我同類的動物:看來即使我跟他說話,他也不會懂;因此我只好非?;袒蟮卣鹃_,也不吭聲。
學生在翻譯“eagerness”時,會想到“熱切”等意思,但是翻譯成“熱切”覺得不合適,就會查詞典比對“eagernesss”的所有解釋,這樣就會對其意義有全面的理解,而且在推敲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翻譯heldmytongue時,最先想到的是“控制住了我的舌頭”,再想到“欲言又止”,但是在賞析參考譯文時發(fā)現(xiàn)譯者用了“不吭聲”,學生會恍然大悟,了解自己的差距,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講解小說時,讓學生翻譯其中的對話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話翻譯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設想自己就是主人公,這樣會更好地理解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把握作品的主題。例如:通過翻譯《呼嘯山莊》中凱瑟琳和希斯克厲夫的一段對白,學生更能理解他們之間愛恨交織的關系。
“I must go,Cathy,”said Heathcliff,seeking to extricate himselffromhis companion’s arms.“But ifI live,I’ll see you again before you are asleep.I won’t stray five yards from your window.”
“You must not go!”she answered,holdinghim as firmlyas her strength allowed.“You SHALLnot,I tell you.”
“For one hour,”he pleaded earnestly.
“Not for one minute,”she replied(Bronte,2006).
“我一定得走了,凱蒂,”希刺克厲夫說,想從他的伴侶的胳臂中掙脫出來。“可是如果我還活著,在你睡覺以前,我還要來看你的。我不會離開你的窗戶五碼之外的?!?/p>
“你決不能走!”她回答,盡她的全力緊緊地抓住他?!拔腋嬖V你,你不要走?!?/p>
“只走開一個鐘頭,”他熱誠地懇求著。
“一分鐘也不行,”她回答。
對于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如英語專業(yè)??仆瑢W,在英美文學教學中,語法翻譯法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文學作品的語言一般比較難懂,而且語句偏長,如果不進行翻譯,學生根本就不能理解,欣賞就更談不上了。因此,進行適當?shù)姆g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幫助基礎差的同學建立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把英美文學的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和陶冶。
綜上所述,翻譯法雖然毀譽參半,但是其積極作用不可否認,尤其對基礎不佳的學生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譯法的使用不僅能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做中學,而且能使學生體會到原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藝術特征,更能使學生準確理解原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它不僅可以用在詩歌教學中,而且可以用在小說和散文等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英美文學作品,從浩瀚的文學海洋中汲取養(yǎng)料、陶冶情操和開闊視野。
[1]勃朗特.呼嘯山莊[M].沈東子,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2]陳嘉.英國文學作品選讀(第一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3]袁燕華.對語法翻譯教學法的批評之批評[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5).
H315.9
A
1673-0046(2011)0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