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江蘇江都市邵伯中學)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根據(jù)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特點和學業(yè)發(fā)展的需求,著重提高學生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要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币虼耍⒄Z閱讀不僅僅是學生獲取英文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結合教材,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講、多練習,把閱讀當成英語學習的一種習慣。在閱讀中不但要掃清詞匯障礙,更要掌握閱讀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善于歸納文章的中心。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而語言的應用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受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高中英語教材編排了具有代表性的章節(jié)內容,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英語作為一門交際語言要想讓我們的學生達到運用自如融會貫通的水平,就必須突破教材的局限,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信息瀏覽、訂閱英文報刊、到校圖書館查閱書籍、針對某一話題進行交流研討等形式開展閱讀教學。教師也可幫助學生精選閱讀內容,特別要把短小精悍、故事性強、形式多樣的文章推薦給學生。文章的內容可以是民間故事,也可以科普文章,還可以是名人軼事等。這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開闊視野,從多角度,多層面了解各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增長見聞,并努力用英語的思維去閱讀、去判斷、去分析材料內容,做到“跳出英語學英語”,不斷積累閱讀經(jīng)驗,提高閱讀的興趣,強化閱讀動機,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是應當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并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首先要明確具體的閱讀要求,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其次,要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如讓學生清楚粗讀、細讀、研讀等閱讀方法在不同學習階段的不同作用,學會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常見的閱讀方式有:尋找主題句,領略內容大意為細讀作準備的略讀;利用語法過渡詞(如年代、數(shù)字、人名、地名等),語氣轉折詞及時態(tài)等,抓住文章脈絡的跳讀;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lián)系的細讀;根據(jù)上下文進行猜測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的推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回答。在聽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弄清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把握閱文章要點及主旨;或在閱讀前教師以問題為載體,以聯(lián)想思維訓練為主線來組織教學。根據(jù)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篇章結構,精心設計展望式問題,啟動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通過引疑、激疑、質疑,引導學生從觀察、猜想中提出問題,激活學生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網(wǎng)絡,發(fā)現(xiàn)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自身產生一種對學習的需要,一種強烈的求知欲。
不在閱讀前單獨教生詞,而在討論和語境中呈現(xiàn)生詞,并借此檢測或鞏固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變單講語法知識為知識講解和能力培養(yǎng)的相結合,變單純講語言結構為結構講解和語言功能應用相結合。
復述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在讀過每篇文章后,要求學生摘錄其中的重點句子或用自己的話去概括文章內容。對課文中的理解障礙(如學生較陌生的信息,語言難點),以討論的形式進行排除。
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受先天遺傳和后天環(huán)境教育的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差異,精心鉆研教材開展多元化活動,設計多層次的問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使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和潛能。
科學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而功倍;而輕松、和諧、愉快課堂氣氛將會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因為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傳遞著一定的情感,教師調動自己情緒的感染力,給知識、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感知的不僅僅是知識的交流,而且是充滿溫暖的情感交流。
[1]教育部.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子問.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理論和實踐[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