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尚繹
森林是整個國民經濟持續(xù)、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的基礎,在國家經濟建設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森林能涵養(yǎng)水源,“青山常在,碧水長流”,樹總是同水聯(lián)系在一起。降下的雨水,一部分被樹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樹下的枯枝敗葉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來,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過蒸發(fā)返回大氣。1公頃森林1年能蒸發(fā)8000噸水,使林區(qū)空氣濕潤,降水增加,冬暖夏涼。
森林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在我國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御史大夫貢禹曰:“斬林木亡有時禁,水旱之災未必不由此也。”表明當時的古人已意識到森林在水源涵養(yǎng),防止水、旱災害方面的生態(tài)效益。清代梅曾亮撰寫的《書棚民事》中對當時安徽宣城一帶山區(qū)開荒墾坡的后果作了比較科學的記敘:“未開之山,土堅石固,草樹茂密,腐葉積數(shù)年,可二三寸,每天雨從樹至葉,從葉至土石,歷石罅,滴瀝成泉,其下水也緩,又水下而土不隨其下,水緩,故低田受之不為災。而半月不雨,高田猶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鋤犁疏其土,一雨未畢,砂石隨下,奔流注壑,澗中皆填污不可貯水,畢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無繼者。是為開山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無稅之傭,而脊有稅之戶也。”文章對森林水源涵養(yǎng)、水土保持的作用闡述得十分清晰。清代趙仁基的《論江水》指出,“水溢由于沙積,沙積由于山墾?!备茖W地闡明了長江“水溢”與山林被開墾的密切關系。孫中山在《民生主義》中也對森林的防止水、旱災害的作用下了結論:“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與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造林,要造全國大規(guī)模的森林。”
筆者曾在浙江林區(qū)多次考察,發(fā)現(xiàn)當降雨經過森林冠層時,形成第一次水量平衡分配,雨量被截留10%—20%,減輕了暴雨對地面的直接沖擊。雨水抵達地面,又形成第二次水量分配。地面枯枝落葉可分散流徑,從而將更多的地表水轉為地下水。另外枯枝落葉層本身又有很強的吸水蓄水能力,森林龐大的根系緊緊地圍繞著土層,阻止土粒被雨水沖刷,延緩河床與水庫的淤積、滑坡與泥石流的發(fā)生。據(jù)林業(yè)科研測定,發(fā)育良好的針闊混交林、闊葉林的降水調節(jié)能力可達100毫米以上。森林好比一個大水庫,每畝林地比無林地能多蓄水20立方米,5萬畝森林可蓄積的水相當于一個庫容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所以森林是天然“調節(jié)器”、“綠色水庫”,是水利設施的保護神。只要有太陽、海洋、河湖與森林存在,人類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淡水資源。
據(jù)林學家在熱帶植物研究所觀測表明,流經林區(qū)的河流,在雨季可依靠森林來分流,因而可以滯緩洪峰出現(xiàn),在枯水期卻能使河川細水長流。經測定每畝熱帶雨林比農田能多蓄水56.3噸,比荒坡多70.5噸。森林水文資料也表明,林地徑流量較之同坡度的耕地減少80%—99%,土壤流失量減少90%—99.8%,大雨不澇,無雨不旱,使土壤逐年增厚與肥沃。所以森林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中的一個關鍵是保持河流水文的穩(wěn)定狀況,就是對洪水流量和枯水流的消減和補充,因此有人稱森林是個水文“調度室”。
森林的破壞就意味著招來干旱和洪災。據(jù)中科院西北水土保養(yǎng)研究所資料表明,土壤侵蝕和森林破壞密切相關。在總降雨量340毫米的情況下,林地沖刷量每畝4公斤,草地6.2公斤,而農地為238公斤,林地的沖刷量僅相當于農地的1%—2%。土壤侵蝕的結果,使河川泥沙含量增加,水庫湖泊淤塞,養(yǎng)分大量流失,土壤變得貧瘠。據(jù)資料記載,新中國建立初期,由于植被破壞,我國水土流失的面積30年間擴大33.6%,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每年由此流失表土約50億噸,流失氮、磷、鉀養(yǎng)分達4000萬噸。四川省西北的原始森林絕大部分位于江河源頭,即長江上游的水源涵養(yǎng)林區(qū),因森林采伐量超過生長量2.3倍,森林覆蓋率由40%下降到14.1%,導致江河流量減小,岷江流域年平均流量從20世紀60年代的158億立方米下降到20世紀70年代的139億立方米。與此同時,洪枯流量差值變幅增大,洪枯比值20世紀70年代比20世紀50年代拉大一倍,干旱河谷的界限上升,洪水頻率增大。
森林就是生命之本。呵護森林,珍愛自然,人類才能在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生存、發(fā)展?;貧w森林,回歸自然,才能營造良好的人居環(huán)境,才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