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張 恩
我省民間收藏愛好者李建偉,花費20年心血傾力收集代表大寨歷史時代的物品,欲建一座以“大寨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李建偉出生在昔陽縣,是“大寨文化的忠實粉絲”。上世紀80年代,年僅16歲的李建偉走出家門,接替父親在陽泉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由于愛上古錢幣收藏,他幾乎把所有精力和積蓄投向收藏。幾年之后,在參加北京同行的一次交流會時,一位外地收藏者問起有關大寨的一些情況,李建偉卻答不上來。為此,他感到非常慚愧。之后,他用心查閱大量書籍,開始收集大寨的歷史資料,決心全力收藏大寨文物,把歷史用文物的形式講述給后人。
有關大寨的書籍、報紙、茶杯、茶壺等,都在李建偉的收藏范圍。每逢節(jié)假日,李建偉就走訪我省的大小城鎮(zhèn)村莊,各地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經(jīng)過20年的努力,李建偉收集到千余件大寨文物。
李建偉說:“收藏是為了搶救大寨文化,我做這件事無怨無悔,心甘情愿,因為我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p>
今年已經(jīng)80歲的宋立英老人,是當年大寨第一任村支書賈進財?shù)钠拮?,被譽為大寨“活化石”。李建偉每次到大寨都去看望老人。為支持李建偉收藏大寨物品,宋立英把老英雄當年用過的煙荷包送給了他。
北京一個古玩商聽說李建偉在收藏大寨文物。前來參觀他的藏品,被他收集的各種文物所吸引,提出以百萬重金收購,李建偉拒絕了。
李建偉說,一些歷史文物的漸漸流失,讓他坐立不安。他說:“這些文物,雖然是我花錢收集的,但它們不是我個人的東西,是民族的。”
時下,李建偉的收藏成果已引起有關人士注意。昔陽縣大寨旅行社有意與李建偉合作建立“大寨文物博物館”。有關人士稱,收藏者的資料大都是一手資料,今日倍顯珍貴,希望早日讓大家看到這些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