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存 張 允[天津商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天津 300134]
再論探春的性格特點
⊙高 存 張 允[天津商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天津 300134]
貴為賈府三小姐的探春歷來被冠以“端莊文雅、深明大義”的頭銜。對此,筆者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并曾專門撰文對探春的性格進行全新的解讀。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從探春的判詞出發(fā),進一步闡述探春性格中另一突出的特點——虛偽冷酷。
探春 《紅樓夢》 判詞
“[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挚迵p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第五回)對于這段判詞,歷來經(jīng)典的解釋便是探春遠嫁時對雙親依依不舍的拳拳赤子之情。但筆者認為,這段判詞恰恰為探春的性格刻畫奠定了一個“冷”的基調(diào)。不可否認,離開錦衣玉食的溫柔富貴鄉(xiāng),進入到一個新的不可預知的境地,那是一種從賴以生存的生命之網(wǎng)被生生剝離的茫然和苦痛;回首自己與庶出命運抗爭的心酸苦澀的少年時代,如今就要作別,百種滋味,不禁涌上心頭。這絲絲悲傷和無奈,與其說是依依不舍之情,不如說是即將惜別一段生命歷程的悵然若失。重新審視這段判詞,“齊來拋閃”,“休把兒懸念”,“皆有定”,“各自保平安”,“莫牽連”,字里行間皆是斬斷情絲、各自保平安的決絕和窮通一定、自求多福的信念,不禁讓我們感到一陣透骨的冰冷。與薛寶釵“冷香丸”和“雪洞一般”的蘅蕪苑透出的撲面而來的“寒冷”和王熙鳳“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陰冷”不同,探春那無聲無息中緩緩透出的“冷”,是她參透大觀園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后的冷淡漠然,也是她在與庶出的命運抗爭中磨礪出的冰冷。如果說判詞給了我們這樣一種暗示,那么就讓我們追根溯源,還探春以本來面目。
探春在老太太、太太面前表現(xiàn)得可謂“深明大義”,“重情重義”,但在對待自己親生母親趙姨娘時,她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請看下文:
……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l家的姑娘們拉扯奴才了?!l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yǎng)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第五十五回)
……心里有十二分的氣,也忍耐這幾天,等太太回來自然料理。(第六十回)
同樣是受了委屈,當趙姨娘主動找到自己訴說時,在老太太、太太面前恭順孝敬的探春立刻對母親擺出一副橫眉冷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在處理趙國基的撫恤賞銀時,探春為了不辜負太太的囑托,贏得“秉公辦理”的口碑,不惜拿在夾縫中苦熬的母親開刀,如果說這還稱得上是大義滅親的話,那么在趙姨娘觸及到自己出身的敏感話題時,立刻搬出“九省檢點”的體面舅舅,否認與趙國基的舅甥關系,還拿出主子的身份,警示與趙姨娘二人之間只有主仆之別,沒有母女之情,這種做法就難脫六親不認的嫌疑了。不可否認,趙姨娘這位為女兒所鄙視的可憐人自有其可恨之處,陰微,下作,挑撥是非,暗算他人,是大觀園中的一大“丑角”。但身為老爺?shù)钠?,又育有一雙兒女,卻被賈府買來聽戲取樂的“小粉頭兒”團團圍住,扭作一氣,受此奇恥大辱,怎能不找自己的女兒傾訴?可是敢在老祖宗面前為王夫人仗義執(zhí)言、開脫辯解的孝順女孩兒,此時卻冷言相對,不僅表現(xiàn)得漠不關心,還埋怨“姨娘”呆傻,勸她學會忍耐,一切聽從太太的安排。不僅如此,探春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反復申明自己“只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其他一概不認??磥?,掩蓋在重情重義外表之下的冷酷無情和薄情寡義,才是這位三小姐的本來面目。
知女莫若母,也許透過趙姨娘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探春:
……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第五十五回)
“我這丫頭在家里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比他的丫頭還不濟,況且洑上水還護著別人。如今老爺接了去,我倒干凈。想要他孝敬我,不能夠了。只愿意他像迎丫頭似的,我也稱稱愿?!薄酱郝犞翢o道理,只低頭作活,一句也不言語。(第一〇〇回)
“揀高枝”,“忘根本”,趙姨娘對探春的評價可謂句句中的。寥寥數(shù)言,活脫脫一個攀附權(quán)勢、見利忘本、冷漠自私的探春便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就要遠嫁了,探春非但沒有從母親那里得到一句祝福的話,反而遭到母親的詛咒。就算陰微鄙下如趙姨娘,尚且懂得疼惜“下流沒剛性的”兒子和貼身丫環(huán)彩霞,她對女兒的感情又是經(jīng)受了怎樣的由滿懷希望到失望,再到徹底絕望的煎熬、苦痛和矛盾糾結(jié),才最終心生憤恨,發(fā)下如此怨毒的詛咒呢?母親的詛咒恰恰反襯出探春為人女的徹底失敗的一面,她的冷酷無情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正是絕情到了極點,在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與母親的相見中,她才“一句不言語”,因為在她的眼中,這個世界也同樣是冷酷無情的,人人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大觀園內(nèi)冰冷殘酷的生存法則,被深諳其道的探春一語道破!她在不經(jīng)意間也暴露出自己真實的心跡:“我一個女孩兒家,自己還鬧得沒人疼沒人顧的,我哪里還有好處去待人?!崩淇嶙运街酰^之“陰微”的趙姨娘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心要攀附高枝的探春對地位卑下的趙姨娘唯恐避之不及,對太太眼中“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種子”賈環(huán)更是誓要分清界限,減少瓜葛,且看探春得知趙姨娘埋怨自己后的反應:
探春聽說,登時沉下臉來,道:“這話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該作鞋的人么?環(huán)兒難道沒有分例的,沒有人的?”……探春聽說,益發(fā)動了氣,將頭一扭,說道:“……他那想頭自然是有的,不過是那陰微鄙賤的見識。他只管這么想,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誰和我好,我就和誰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衣犚娺@話,又好氣又好笑,我就出來往太太跟前去了?!保ǖ诙呋兀?/p>
對于探春、賈環(huán)二人之間的交往,通觀全書,著墨甚少。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探春對賈環(huán)的無視和冷漠。而這段關于“作鞋”的對話似乎向我們傳達出另一層含義:探春不僅不愿見賈環(huán),就連提及賈環(huán)之時,一向冷靜沉穩(wěn)的她都會一反常態(tài),“登時沉下臉來”,換上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難道探春在與姊妹弟兄相處時,真如自己標榜的那樣,完全是隨性而為,毫無刻意之舉嗎?讓我們看看她又是如何對待同父異母兄弟寶玉的。
探春對寶玉表現(xiàn)得可謂兄妹情深:不時“笑著”來找寶玉,借著“顰兒剛好了……咱們兩個如今且往老太太那里去聽聽”的理由,與寶玉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幾天不見,就要急切地道聲“寶哥哥,身上好?我整整的三天沒見你了”;“閑著沒事”,就會給寶玉做上一雙綾羅綢緞鞋;對自己的“家事”她表現(xiàn)得責無旁貸,“這兩天老爺可曾叫你?昨兒我恍惚聽見說老爺叫你出去的”;就是在吟詩作對時,她也不忘特意關照一句:“才宣過總不許帶出閨閣字樣來,你可要留神。”誠如探春自己所言,二人近于其他人的兄妹關系,“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在寶玉面前,探春顯得無比溫順乖巧,溫言軟語中充滿了對寶玉的掛念、親昵和關切之情。不僅如此,探春還會時常向?qū)氂駜A訴自己不被理解的苦楚和委屈,或是發(fā)泄對趙姨娘和賈環(huán)的不滿和鄙夷,或是表達自己不分正庶、對太太忠貞不貳的赤子之心。這種親密無間的兄妹之情,通過發(fā)起詩社一事,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探春鄭重其事地給寶玉寫花鑒,商議起詩社,難道真的是因為自己有所謂的高雅的志趣、天真的情懷嗎?發(fā)起詩社,不過是提高自己的威信,與寶玉保持密切關系的最佳途徑。
相比之下,我們不禁感嘆:探春對賈環(huán)、寶玉二人的態(tài)度真是天壤之別!賈環(huán)較之寶玉,與探春關系更近一層,論理本應走動得更加緊密,加之趙姨娘在家中人微言輕,眾人越發(fā)把賈環(huán)看低一層,此時探春更應對弟弟備加呵護和關愛。事實卻恰恰相反,常常主動登門拜訪寶玉、為寶玉“下功夫”做鞋的探春對賈環(huán)卻冷冷淡淡,極少理睬,就連趙姨娘稍稍表達一下探春能為賈環(huán)做雙鞋的奢望,都被探春視為無理取鬧,是對自己的百般侮辱。在探春眼中,賈環(huán)不再是自己的親生兄弟,而是姨娘所生、招人唾罵的“慌腳雞”,怎配得上自己為他做鞋;而寶玉銜玉而生,又繼承了祖父的相貌,在大觀園中的地位極為特殊,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是眾人眼中的“小祖宗”,二人地位如此懸殊,勢利的探春怎會“一視同仁”!探春對寶玉的主動親近和噓寒問暖,恰恰反襯出探春對待賈環(huán)的決然和冷酷。
在探春冷冰冰的心里,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關系是純粹建立在地位尊卑和價值之上的。只要是對自己“上水”有利的人,探春都會煞費苦心,面面俱到,打點妥當。大觀園中足不出戶的小姐們愛上了探春托寶玉買回來的新奇精致玩意兒,她便不遺余力,投其所好,用幾個月才辛苦攢下的十來吊錢,央求寶玉再多多買些。寶玉、寶琴、岫煙、平兒四人生日之時,探春八面玲瓏、討好獻媚的功力可謂發(fā)揮到了極致:薛姨媽自為與年輕人不合群,便到議事廳躺著,探春當然不會錯過巴結(jié)薛姨媽,進而討好王夫人的絕佳機會,于是“眼看著命丫頭們鋪了棉褥并靠背枕之類”,又不忘叮囑丫頭們“好生給姨媽捶腿,要茶要水別推三扯四的”;宴席落座時,探春“讓寶琴岫煙二人在上”,還親切地稱她們“琴妹”、“二妹”,在凸顯對兩位貴客禮遇的同時,更是給足了王、邢二位夫人面子;就連丫環(huán)身份的鴛鴦,因為是老太太的心腹,也讓探春接了來,“并肩”而坐,想必鴛鴦對這樣的知遇之恩定會涌泉相報吧。而探春贈與岫煙碧玉珮的細節(jié),更體現(xiàn)了她對這位遠親“無微不至”的關心。
如果說探春對寶玉的良苦用心還摻雜有一絲兄妹之情的話,那么她棄賈環(huán)于不顧,卻和這些與賈府有著各色關系的親戚推心置腹、情真意切,就令人對其殷勤背后的動機產(chǎn)生懷疑了:較之挖空心思拉攏有錢有勢的親戚,與“下流種子”賈環(huán)走動不僅毫無價值,還會令自己蒙羞,多年來的細心算計、殫精竭慮就會功虧一簣,倒不如毫無牽涉來得干凈。趙姨娘一句“他擋在頭里,連環(huán)兒也不得出頭”的憤憤然的抱怨,恰如其分地印證了探春對至親的冷漠和絕情。
在權(quán)勢和親情不可兼得的時候,探春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前者。但是知書識字的探春不會像鳳姐兒一樣赤裸裸地“抓尖兒”,也不會“只一味哄老太太、太太兩個人喜歡”,落得“合家上下沒有不恨他的”,她不動聲色地在權(quán)勢人物面前顯示自己不為一己私欲所動的冷靜清醒的頭腦,對攀附權(quán)勢的絆腳石趙姨娘和賈環(huán)表明冷酷決絕的態(tài)度,對下人更是一副嚴厲冷傲、令人生畏的姿態(tài)。她在“煙霞閑骨骼,泉石野生涯”中寄托的所謂的與世無爭、淡泊高雅的情趣,只不過是擺給別人看的,探春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和玩弄心術的技藝,絲毫不遜于王熙鳳,寶玉對探春那句評價,“最是心里有算計的人”,恰當?shù)刈⒔饬颂酱旱臑槿?。而冷酷的本性,加上冷靜的頭腦和冷傲的姿態(tài),正是她攀附權(quán)勢、擺脫出身卑微的母親的糾纏、維護小姐尊嚴的手段,也是看透世事后選擇的一種自保的方式。
作 者:高存,天津商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文學;張允,天津商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編 輯: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