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蕓[廣西中醫(yī)學院外語部, 南寧 530001]
長篇小說《無名的裘德》發(fā)表于1895年,是英國著名作家托馬斯·哈代最后一部也是最優(yōu)秀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以樸實的、飽蘸同情的筆墨描述了青年石匠裘德·范立不幸的一生,揭示了造成這種不幸的社會原因,同時也展示了由于人與人之間以及人物內心的多重矛盾沖突所引起的悲劇后果,筆者下文就情感悲劇和理想悲劇兩個方面來探討裘德的悲劇命運。
一、情感悲劇裘德與表妹淑之間的愛情,無疑是裘德情感生活中的主旋律,同時也是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條主線。他對淑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對她才華的佩服、思想的肯定以及日常生活中處處周到的照顧、溫柔的體貼來加以表現(xiàn)的,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基礎之上的。然而裘德和淑的愛情在小說中仍然是悲劇性的。這個悲劇首先根源于他們那深沉的知己之情違背了維多利亞時代虛偽的社會倫理道德,因為他們倆都各自有了“上帝締結”的沒有愛情、沒有幸福的婚姻。裘德和淑沖破傳統(tǒng)婚姻道德觀的樊籬,追求精神的完美和諧,追求自然的、合理的、以愛情為基礎的兩性的結合。但是,這種結合得不到當時社會的許可,而沒有愛情的婚姻卻受到社會輿論的保護。恩格斯說: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哈代對沒有愛情的婚姻也是反感的,這一點在書中第四部的箴言中可見一斑。他以贊許和同情的態(tài)度描寫了裘德與淑的這種結合,認為這是一種以愛情為基礎的美好的、無可指責的結合。然而,資產階級的道德與宗教教義的衛(wèi)道士們卻把沒有愛情的婚姻奉為神圣,他們認為婚姻是上帝賜給善男信女的恩惠“,天主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在教堂里舉行了神圣的儀式,就得終生結合在一起。裘德和淑由于心靈上的互相吸引、思想上的強烈共鳴而產生了真摯純潔的愛情,但是他們這種愛情為當時社會所不容。
哈代借裘德之口對這種愛情和那不容于它的時代做了如下評說:我跟淑兩個人本來過得非常美滿,頭腦非常清楚,追求真理的時候非常大膽;但是我們這種情況,可完全走在時代的前頭!時代還沒成熟到我們那種程度哪!我們的看法,早了五十年,所以這對于我們,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教會以及社會上維護風化的人們拒絕接受裘德和淑之間的這種“不正當”關系,他們視裘德和淑為瘟疫,對他們進行種種刁難和指責。裘德因此失去了工作,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四處流浪,后來一家人連落腳的地方也難以找到,釀成了三個孩子慘死的悲劇。而面對這接踵而至的厄運,裘德始終不愿低頭屈服,為了純潔的愛情,他愿意同淑一起不屈不撓地與社會傳統(tǒng)習慣勢力進行斗爭。但是同裘德相比,淑卻更多地囿于傳統(tǒng)的婚姻道德觀,一連串的打擊特別是孩子的慘死動搖了她對生活的信念,使她與裘德在思想上完全背道而馳。她最終沒能沖破自身的傳統(tǒng)婚姻道德觀的束縛,重新落入了世俗道德的羈絆,從行為上背叛了裘德,回到丈夫費勞遜身邊,加速了這一愛情悲劇的進程。
裘德與淑的愛情以悲劇結局誠如前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會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綜觀全書,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兩人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tài)度和方式有著明顯的不同,由此而帶來的兩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是造成他們愛情悲劇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二、理想悲劇追求純潔美好的愛情只是裘德整個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心靈的王國里,還有一個主宰、一個寄托,那就是做一名他所憧憬、所向往的神學博士,以此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裘德自幼失去雙親,由苛刻嚴厲的姑奶奶撫養(yǎng)成人。他聰明好學,壯志凌云,一心想進神學院求學深造。為此,裘德開始了邊干活、邊自學的艱苦生涯。他日夜書不離手,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即使在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也是穿著大衣、戴著帽子和手套坐在寒氣逼人的屋子里潛心鉆研。裘德本來天性聰穎,才智過人,通過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學習,他掌握的知識趕上甚至超過了大學里的那些佼佼者。裘德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正如作品中所寫的,他相信自己的“工作和勤勞,準能使他在學者的樂園里,占一席之地”。正因為如此,裘德忍受了貧窮、勞累、寂寞、寒冷的痛苦,克服了重重困難,刻苦自學了希臘文、拉丁文、數(shù)學、歷史,以驚人的毅力在逆境中不懈地追求著、頑強地奮斗著。照常理,像裘德這樣好學不倦、刻苦用功的有志青年應該能夠如愿以償,實現(xiàn)自己的求學夢想的。然而作者筆下的裘德出生在一個錯誤的年代。哈代不像當時的許多作家那樣讓主人公在歷盡艱辛之后苦去甘來,違背實際人為地給主人公安排一個美好圓滿的結局,使他最終獲得事業(yè)的成功和愛情的幸福。作為小說家,哈代力主小說創(chuàng)作要“反映人生、暴露人生、批判人生”。
他遵從這一創(chuàng)作原則,以樸實的筆墨客觀地展現(xiàn)了下層青年裘德在那個不合理的社會中其理想必然歸于幻滅的悲慘結局。裘德出生在19世紀末葉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他生不逢時,因為英國的統(tǒng)治階級在19世紀中葉對大學招生進行了改革,這次改革幾乎完全剝奪了窮人上大學受教育的權利。當時,牛津大學的窮學生所占人數(shù)不到百分之零點五。顯然,在這樣一個時代,貧苦青年無論怎樣智力超群、刻苦用功都別想邁進大學的門檻,他們的求學愿望只能像鏡花水月一樣可望而不可即,老院長給裘德的回信就是最好的明證。裘德求學心切,給基督寺幾位“最有道德、最通情理”的老院長寫了信,但是他只收到一封回信,而這唯一的回信卻是勸他安分守己,立足自己的工人階級本行,別作他圖。老院長之所以拒絕裘德,就是因為裘德是個窮石匠,屬于工人階層。在他們看來,裘德不是作為一個人而是作為一種職業(yè)而存在。因此,貧窮、階級偏見和門第觀念是造成裘德和大學學者們之間鴻溝的原因。正如作品中裘德的一位老鄉(xiāng)對裘德所說的那樣:“那種地方不是給你這樣人預備的——那只是給那些有大錢的人預備的?!濒玫伦约阂裁鞔_表示,他失敗了,只是因為他窮,而不是因為他的意志不堅定。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裘德出生在一個競爭公平、機會均等的社會里,出生在一個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體力勞動受到人們的尊敬、人人都能各盡其能、各盡其才的社會里,他本來是可以實現(xiàn)自己美好的理想的。不幸的是,裘德出生在一個腐朽黑暗的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合理的追求被不合理的制度壓制,有才華的下層青年被丑惡的現(xiàn)實毀滅,應該實現(xiàn)的理想?yún)s只能化作泡影??梢姡玫聫膶硐氲淖非蟮嚼硐氲淖罱K破滅并不是因為他學識不夠,學業(yè)不精,而是因為他出身低微;是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合理的教育體制,金錢萬能的社會把裘德拒之于高等學府的大門之外的。鑒于此,裘德的理想只能以悲劇告終。
裘德的悲劇是一位下層社會的青年在愛情和事業(yè)上追求、奮斗、遭難、幻滅,最后夭亡的悲劇,是美好的夢想被殘酷的現(xiàn)實所粉碎的悲劇,是人的價值遭到毀滅的悲劇。不合理的資產階級教育體制,森嚴的等級觀念,腐朽虛偽的倫理道德觀念,英國教會的反動作用是造成裘德一生不幸的根源。同時,書中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裘德內心的矛盾沖突及其性格上的弱點對他走向悲劇性的結局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陳文婷.從《無名的裘德》看哈代的宗教觀[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0,(03).
[2]劉建輝.希望的吶喊者——析哈代式悲觀主義[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