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萌
圣壇依舊溫暖
——莊士敦眼中的儒學與近代中國
崔萌
作為一名英國人,莊士敦(ReginaldF.Johnston)曾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任職生活多年,并出任英國駐威海衛(wèi)的高級地方官,更因曾任清朝遜帝溥儀的英文老師而廣為人知。莊精通中國歷史與文化,對儒學有較為精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在返回英國后的1933年至1934年,莊士敦應邀在布里斯托爾大學以“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為題作了一系列演講,就當時的儒學與中國的狀況和前景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莊士敦的這些演講后來以《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Confucianismand Modern China)為名結集出版成書,集中體現(xiàn)了莊士敦的儒學與中國觀。在書中,莊士敦通過對儒學文本的忠實解讀,深入挖掘了儒家經典的深刻內涵,探求其中的普遍價值,為儒學與人類現(xiàn)代文明的對接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作為一名深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英國人,莊士敦對當時西方人普遍帶著自己的主觀偏見、以西方的視角認識儒學和觀察中國頗不以為然。據(jù)當時的報道,倫敦的一位主教宣稱其曾游歷過世界各地,在近距離觀察過世界上各種宗教信仰之后,他得出結論認為,所有這些宗教與信仰中“都不存在能夠照亮人們生活之路的燭光”。針對這位主教的觀點,莊士敦指出,主教也許確實曾近距離觀察過其他宗教信仰,但“這并不等于說他也曾從內部對它們進行過觀察”,而“只有從內部觀察這些宗教,他才有可能看到其所宣稱的不存在的燭光,甚至還會看到透過窗子傾瀉而入的陽光”。
西方許多基督教經典作家堅持認為,只有基督徒才能真正理解基督教的真義。按此邏輯,莊士敦提醒他的演講對象說,在探討非基督教的信仰體系時,他們(基督教的信仰者)就變成了“外行人”,而如果說“只有基督徒才能理解并解釋基督教”,那么也“只有一個儒學的信徒才能真正理解并解釋儒家學說”,莊進一步指出,“正如我們不能通過在教堂外的駐足來觀賞教堂的玻璃花窗之美一樣,如果想對儒學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我們必須努力從它的內部觀察它”。至于如何實現(xiàn)這樣的觀察,莊士敦同意伯格森的話——“人的思想,必須要經歷痛苦的轉變,以擺脫自己已經習慣了的思維方式,必須對已有的觀念進行不斷的修正,甚至是重塑”,也就是說,必須擺脫過去形成的的思維定式的束縛,才能達到所謂“智識上的同情”(intellectualsy mpathy),從而更為準確客觀地認識儒學和中國。[1]
莊士敦首先考察了中國的“孝道”,并認為,“孝”包含了人性天生所具備的多種美德。一個人如果沒有履行自己作為兒子、作為父親、作為丈夫的責任,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或者這個人犯了罪,就等于使自己的父母蒙羞,從而違反了孝的原則。他還富有洞見地指出,在中國人看來,一切關乎道德成敗的行為,幾乎沒有什么不可以被判定為是否背離了“孝”這一“無所不包”的美德。
當然,莊士敦在討論儒家傳統(tǒng)孝道時,也警惕地意識到一些傳統(tǒng)的衛(wèi)道士依據(jù)“皇帝是人民的父親,理應受到人民子女般的服從”的專制理論,把對國家和君主個人的“忠”與“孝”混為一談,他指出,這樣的行為會給“王權和國家?guī)順O大的麻煩甚至是危險的后果”。在莊士敦看來,中國人主張的真正的“孝”,與愛情和友情一樣,本質上是一種精神,而絕非表面化的儀式。他提倡基于親情基礎上的“孝”,因為這是東西方的相通之處。為此,莊還特意引用了查爾斯·蘭姆致著名詩人柯爾律治信中的一段話,“噢,我的朋友,來培育親情吧;別讓任何人感到自己與這種良善的關愛無緣:這關愛會為他帶來終極的平靜;親情的關愛是各種美德最好的溫室”。莊士敦感慨道:“與其說這文字出自一位英國‘圣人’之筆,不如說更像是一位儒家的智者所寫!”
而與“孝”緊密相關的中國人的家庭觀,也受到了莊士敦的特別關注,尤其是其在社會和諧中的關鍵作用。他援引相關論述說:“經驗證明,家庭生活是無價的,它與個體的自由并不相悖,相比于任何其他事物,家庭生活能為自由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條件,為國家和社會的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羅馬,在她最繁盛的日子里,曾將家庭生活看得很神圣,但當她褻瀆了這種生活時,道德淪喪便腐蝕了她堅實的根基,在導致帝國衰落上,其影響遠遠勝于敵軍的入侵。歷史的教訓不應忽略,它確鑿地證明,家庭對國家、對人類的團結至關重要?!鼻f強調中國人對家庭的依賴,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同時也希望家庭能夠得以延續(xù),但他同時反對中國傳統(tǒng)家庭對個人過分的束縛,提醒說:“人類的歷史表明,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遲早要和個體的人分享地位。建立在家庭基礎上的中國社會,過去可能過于穩(wěn)定停滯。而人們與生俱來的天性所渴望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個既協(xié)調又能充分發(fā)揮個人積極性的社會?!?/p>
儒家的另一對重要關系——師生關系——在近代中國所發(fā)生的變化,也引起了莊士敦的關注。莊內心非常欣賞儒家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也因此對民國以來師生關系的變化,特別是學生對教師的尊崇不再感到十分失望:“如果將今日之中國與三十或四十年前之中國加以比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比師生關系的變化更令人震驚甚至使人驚駭?shù)牧恕鹘y(tǒng)上學生對老師的那種尊崇似乎已經完全消失,在一些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似乎顛倒了過來。學生顯然沒有義務再去服從老師,反倒是老師有義務恭敬謹慎地沿著學生給他指引的路線行走。在有些學校里,學生不僅把教員從他們的職位上趕了下來,而且要求獲得自己指定教師的權利。在一些官辦大學里,學生拒絕承認教育委員會提名的校長人選。許多學校的校長和教授遭到侮辱和毆打,甚至因受到恐嚇而逃走或辭職。幾年前,報紙曾報道過一起發(fā)生于中國西部一所學校的事件,該校的領導在遭到學生的野蠻毆打后,被扔進一口井里溺死了。一些學校的學生,因為考試不及格或過多參與政治運動以致沒時間來聽講座和必修課,所以揚言要廢除考試制度。罷課行為變得司空見慣,公眾已不愿對此再多作評論”;與此同時,“多年以來,為奪取中國最高控制權,無數(shù)的政治軍事集團彼此爭斗,他們都迫切地想利用大、中學校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由此導致的結果是,那些校長教授們常常是由有實力的政黨或個人提名的,他們之所以能得到任命,并非因其本身素質與教育事業(yè)相稱,原因在于,這些人本質上或是政治鼓吹者,是其主子的馴服工具,抑或是因其曾于政治上效忠過某人某派,作為回報,才得到此職位。正如經常發(fā)生的那樣,如果他們的鼓吹遇到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反對,或者當學生們發(fā)現(xiàn),居于學校領導位置上管理他們的那些人缺乏教師應具備的經歷和資格時,學潮的發(fā)生便不可避免”。
對教育界的這些亂象,莊士敦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過去的20年里,許多人對中國的學生們惡語相加,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中國教育領域里的混亂并不是由他們引起的”,“多數(shù)情況下,應該對此負責的是那些(不稱職的)教師以及那些在幕后操控他們的自私自利的政客?!?/p>
莊強調,儒家的人倫關系都是“相互的”(reciprocal),而責任具有雙向性,老師有認真履行自己職責的責任,如果老師的言行失范,或未能履行自己的崇高職責,他就無權要求學生的尊敬。他同時認為,儒家的教育理論,與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有頗多的相通之處,二者都主張“由于教育在所有社會服務業(yè)中最為重要、最具技巧性,所以教師也應是所有職業(yè)中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只有具備高水平智識的人才可以被允許從事教學,并且只有那些具備專業(yè)能力的老師才適合從事教育事業(yè)”。[2]
莊士敦支持當時中國許多儒學家的觀點,強調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的重要價值,認為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特質,是中國民族精神取之不竭的源泉,如果中國拋棄儒家思想,國民的道德標準將日益淪落,同時,這個國家將再也找不什么力量可以維系其古老的文明。莊就此設問:中國的文明是應當以西方為基礎重樹,還是繼續(xù)保存中華文明的根基?莊的答案是:“任何一個獨立的國家都應當具有某種鮮明的精神氣質,包括藝術氣質、科學氣質、文化氣質、宗教氣質,這可以強化一個國家的生命力?!鼻f還進一步指出,“國家的偉大取決于培養(yǎng)本民族的獨特性,每個個人都應和本國的土壤保持緊密聯(lián)系……一個國家如果切斷了與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就如同一艘沒有指南針的船行駛在風雨迷茫的大海上。如果一個國家脫離了傳統(tǒng),丟掉了世代相傳的經驗,這個國家必然陷入混亂狀態(tài)。處于這種狀態(tài)中的社會,將無法管理其成員,人們的行為也將毫無章法可循?!比绻粋€國家“喪失掉自己的傳統(tǒng),毀掉自己的文化,那就意味著其力量的衰退,最終可能會招致國家的崩潰?!睋?jù)此,莊士敦認為,如果中國丟掉儒家傳統(tǒng),可能會面臨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喪失自己靈魂的危險,他建議中國人應該意識到自己文明中蘊涵著的神秘力量,并牢牢抓住這種力量、抓住儒學傳統(tǒng)中的精華,而不必懼怕來自西方的壓力。
關于儒學在未來中國的前景,莊士敦持樂觀的態(tài)度。針對當時一些中外評論家認為隨著中國政體由君主制變?yōu)楣埠椭?,儒家體系必然會隨之走向崩潰的觀點,莊士敦以產生于古代西方的基督教仍然可以在現(xiàn)代歐美諸國存在并繼續(xù)發(fā)揮其影響力類比,認為產生于古代的儒學同樣可以在共和制的現(xiàn)代中國存續(xù)。對當時上海一則報道稱孫中山以犧牲儒家思想為代價來宣傳三民主義,莊士敦雖不否認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但仍提醒人們注意,“只要看一看他(孫中山)闡釋三民主義的那些文字,就會發(fā)現(xiàn),孫中山仍然堅持認為有必要回歸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并強烈堅持儒家哲學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戴季陶在其所著《孫文主義之哲學基礎》一書中也認為孫文主義的哲學基礎就是儒家思想。[3]
在儒學與現(xiàn)實政治的關系上,莊士敦反對當政者出于一己之私,曲解和利用儒學,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針對袁世凱為復辟帝制大搞尊孔復古的活動,莊指出,“袁的庇護帶給儒學的危害,遠大于帶給儒學的益處。儒學在他的手里,只是一件政治工具。他希望的只是利用儒學以鋪就稱帝之路。毫無疑問,像袁世凱如此這般的利用儒學,只會降低儒學在共和派圈子中的信譽,從而令人們更加相信,儒學體系與君主制度是興衰共存的。此外,袁世凱以對儒學的解釋與正統(tǒng)觀點相悖為由,將著名學者章太炎投入監(jiān)獄。袁的此舉,恰好給了那些堅持認為儒學是反對思想自由的人們以口實”。
當然,莊士敦并非是以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心態(tài)主張儒學復興的,他特別強調指出,“如果儒學希冀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延存,還希望對國家的重建這一當前中國人所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有所貢獻的話,它就必須自我調整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以此證明其有能力應對新的問題”,那種“認為儒學已喪去了生命力、喪失了自我適應和成長的能力的看法是何等的錯誤!我們沒有理由說儒學已經不再具有這種品質了。我們西方人過去常將中國視為一成不變的、僵化保守的化石,而儒學則被認為應為此負責。我們將中國視為不變是錯誤的,我們認為儒學沒有生命力、沒有發(fā)展與適應力,這同樣也是錯誤的。儒學從來就不是一種封閉的、拒絕接受新思想的體系。儒學中沒有反科學精神的內容,它從不反對自由探尋人類思想。”莊舉例說,孔子本人就不是一個盲目的保守派,他在《中庸》里曾表達過這樣的意思,“如果一個人生活在現(xiàn)今,卻總是抱著古舊的生活方式不放,那么不幸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4]莊注意到儒學在歷史上曾吸納道家和佛家大量思想這一事實,并據(jù)此指出,這表明儒學具有吸收其他思想體系中優(yōu)秀成分的能力,正如“基督教能把新柏拉圖哲學納入自己的體系一樣”,儒家思想如果想要在中國生存壯大,就必須繼續(xù)發(fā)揚其在歷史上所體現(xiàn)出的這種“兼收并蓄”的品格,不斷進行自我揚棄。他甚至建議當時那些“忠實的儒學家們”按照馬克思的教導,“必須對儒學加以梳理,分清哪些內容已經僵死,不再適應今日的形勢;哪些內容仍然具有活力,仍然可以繼續(xù)發(fā)展。而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事物所具備的特性”。莊認為儒學是富有生命力的,一旦其中出現(xiàn)了“僵死的東西”,就應當“毫不猶豫地予以剔除”。
莊還希望新一代的中國人對儒家傳統(tǒng)中一些不合理的所謂“正統(tǒng)”內容大膽懷疑,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判斷力。1923年,在應邀為清華大學儒學協(xié)會所做的演講中,莊士敦對現(xiàn)場的聽眾說:“在座的學會會員都很年輕,在中國這樣一所進步的現(xiàn)代化大學里,你們所接受的教育遵循的都是西方的模式,所以我也愿意相信,當你們研究儒學經典的時候,不要忘記你們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所培養(yǎng)起來的那種勇于懷疑的精神?!盵5]
在其著作最后,莊士敦從當時海內外一些華人繼續(xù)堅守儒學“歷史悠久的火焰”的行動中,看到了儒學在未來中國的希望與前景。他堅信,“儒學至今仍然是存在于中國民眾之中的富有生命力的一股力量,并且對中國的今天和未來都有巨大的價值”。[6]莊還模仿西方新柏拉圖學派的一句名言“柏羅丁的圣壇依舊溫暖”,語重心長地寫下“孔子的圣壇依舊溫暖”,并補充道:“如果有朝一日孔子的圣壇變得不再溫暖,那么這不僅對中國,而且對整個世界,都將是可怕的。”[7]
注釋:
[1]莊士敦:《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高蘭茲1934年版,第202頁。
[2]莊士敦:《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高蘭茲1934年版,第29-56頁。
[3]莊士敦:《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高蘭茲1934年版,第165-199頁。
[4]莊士敦:《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高蘭茲1934年版,第60-61頁。
[5]莊士敦:《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高蘭茲1934年版,第154-197頁。
[6]莊士敦:《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高蘭茲1934年版,第10頁。
[7]莊士敦:《儒學與現(xiàn)代中國》,高蘭茲1934年版,第201頁。
崔萌,首都師范大學2007級中國近現(xiàn)代史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