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近二三十年來,林語堂著作的出版與林語堂研究熱度持續(xù)不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林語堂講求閑適、性靈、幽默的散文馬上贏得了國內讀者的青睞。與此不相稱的是,林語堂的英文著作及其漢譯卻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如2003-2005年,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林語堂文集》22種,主要還是依據臺灣德華版《林語堂經典名著》二十一卷,其中英語小說的漢譯本大多由張振玉主持譯出,而林語堂的一些名著,采用的都是20世紀30年代的舊譯。在新的形勢下,譯者需要為作品內容不斷尋求新的語言形式,對譯文不斷修改甚至是復譯,以力圖展現原文的原貌。復譯不能視作簡單地重復創(chuàng)作,也并非譯者好大喜功增添幾個譯本。本文試從翻譯的原型論視角闡述林語堂作品復譯在整個翻譯活動中的地位及其意義。
1. 翻譯原型論概述
翻譯原型論所賴以建立的原型理論可追溯到哲學家Wittgenstein[1]的“家族形似性”,心理學家Rosch[2](1978)等確立了原型理論,認知語言學界則給該理論補充了語言學內容。原型是建立在一類或一類型成員所共有的特征或機能之上的抽象物,但不能認為任何一個例子都能代表這一類事物[3]。原型并不是一個死板的、具體的特定樣式,而是一類相關物體或模式的最能猜得到的樣式,它整合了形式或模式的最典型的特征[4]。
照此,楊炳鈞創(chuàng)立了翻譯原型論。他的主要觀點是,原型不是某一個固定的典型模型,更不是“原始模型”而是特定人群對特定事物的抽象。其中,最能代表該類事物的樣例在一定時空下最接近原型。以原型論為取向,翻譯就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尋找最佳目的語樣例的活動,其中原語最佳樣例和目的語最佳樣例應當具有最大程度的對應關系,原語樣例是原作讀者對作品的種種理解,或者說原作潛在的種種意義。在這個活動中,目標是尋找最佳原語樣例并用最佳目的語樣例加以表達。翻譯的一般標準就是原型的最佳樣例,而終極標準是原型。判斷翻譯品質高低的標準就是譯作是否成為(或接近)最佳樣例,從而促使原型的抽象與整合。也就是說抽象性、可擴展性是原型的本質特征[5]。翻譯原型論為描寫—解釋翻譯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對揭示文學作品復譯的實質意義具有獨到的價值。
2.翻譯原型論視角下林語堂作品的復譯
因為原型(包括原作原型和譯作原型)具有可擴展性,會隨時空等因素的發(fā)展而變化,在一定的時空內只能力求尋找最佳樣例,由此,文學翻譯可視作在一定時空條件下試圖窮盡原作樣例與譯作樣例,以期達到最佳樣例甚至實現原型的整合過程。這一過程必然充滿著復譯,在新的語言基礎上不斷產生新的譯作樣例。從這個角度來看林語堂作品的復譯,也就有了它存在的意義。因篇幅所限,本文僅以M y Country and M y People 為例說明。
現有的比較有代表性的譯本主要是黃嘉德譯本、郝志東和沈益洪合譯本兩種。黃嘉德譯本《吾國與吾民》在1980年以后由寶文堂書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岳麓書社等分別以單行本或列入文集中出版。郝沈合譯本《中國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8年,學林出版社于2000年更新為全譯本。兩個流行譯本在語言風格、意義表達上存在明顯差異。從原型這一范疇概念具有抽象性和可擴展性來看,人們在現實世界中難以制定一個具體的原型模本。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讀者對同一文學作品認知與體驗會隨某些因素而改變,比如解讀方式和審美觀念等變化促使對新譯本的需求。黃譯本和郝譯本在語言形式的選擇上就恰好說明這個問題,試比較:
(原文)(Paradoxically, it w as in this period that Chinese w om en w e re know n th roughou t fo r the ir jea lousy, and henpecked officials often appeared at court w ith bruised faces resulting in punishm ent of their jealous w ives by royal decree). A certain Liu Poyu used to recite the Ode to the Goddess of River Lo,and once rem arked w ith a sigh in his w ife's hearing "W hat a beauty for a w ife!" His w ife said," w hy do you praise the Goddess of River Lo and insult m e? When I die, I w ill becom e a w ater spirit." That night she d row ned herse lf in the river Seven days afterw ards the w ife appeared be fore Poy in a d ream and said, "You w anted to m arry a goddess, now I am a goddess."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Liu Poyu never dared cross a stream. W henever w om en passed the river at this ferry, called the "Ferry o f the Jealous w om en" (in Shantung), they had to hide or crum p le their beautifu l d resses and disfigure them se lves, otherw ise a storm w ould com e up. But if the w om en w ere ugly, the goddess w as not jealous. And w om en w ho passed the ferry w ithout raising a storm thought they m ust be ug ly them se lves.
(黃譯): 好像出乎情理之外,卻就當這個時代,中國婦女以善妒著名,那些怕老婆的高官顯宦,常帶著被抓傷的面貌入朝議政,致勞君王降旨以懲罰這些善妒的妻子。晉時劉伯玉嘗于妻前誦《洛神賦》,與其妻曰:“得婦如此,吾無憾焉。”妻忿,曰:“君何以善水神而欲輕我?吾死何愁不為水神?”其夜乃自沉而死。死后七日,托夢語伯玉曰:“君本愿神,吾今得為神也?!辈窀P而覺之,遂終身不復渡水。有婦人渡此津者,皆壞衣枉妝然后敢濟,不爾,風波暴發(fā);丑婦則雖盛裝而渡,其神亦不妒也。婦人渡河無風浪者,莫不自以為己丑。后世因稱此水為“妒婦津”(津在山東?。?/p>
(郝譯):荒謬的是,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婦女以他們的嫉妒著名,那些怕老婆的官員們經常帶著一臉的青傷上朝,致使皇上不得不降旨懲罰這些愛嫉妒的妻子。一位名叫劉伯玉的人經常背誦《洛神賦》。有一次他感嘆著說道:“娶妻得如此,吾無憾焉?!彼拮哟鸬溃壕蔚靡运衩蓝p我?我死,何愁不為水神?”當晚她就投河自盡了。7天后,她托夢給劉伯玉說:“君本愿神,吾今得為神也?!睆拇艘院?,劉伯玉再也不敢過任何一條河。劉妻淹死的那條河就叫妒婦津(在今天的山東省。如有婦女欲過此河,總要先把自己漂亮的服裝蓋起來,或者揉皺,臉上涂一些別的什么東西,否則就會風暴驟起。然而如果長得丑的婦女,河神便不會嫉妒。那些過了河而沒有引起一場風暴的婦女認為她們自己長得一定很丑。
黃譯本文字簡潔,譯筆傳神,但全文以古文言譯出,難以被廣大當代讀者接受,其復譯是必然的,也就是說,盡管黃譯作為一種樣例有其自身的存在價值,但由于翻譯風格的問題,不能有助于形成原型的最佳樣例,在目前的讀者中難以形成共鳴。因此,后出的郝譯本在黃譯本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譯文流暢自然,讀來輕松易懂。但比較林語堂原作,無論黃譯還是郝譯,文字都相對單調,略顯枯燥和生澀。在轉達原文鏗鏘的音韻、節(jié)奏和氣勢,林氏語言為美國讀者所推崇的那種“極為美妙”的風格在兩篇譯文中都有所欠缺,不諳英文的讀者若只讀這兩個譯本,恐怕很難明白這本書為何在當年的美國一炮而紅。
文學翻譯,不僅是“對與不對”的問題,更多的是特定時空下“接近與更接近”的問題,所涉及的是語言、文化、社會規(guī)范等各個層面。Snell-Hornby 就曾指出,文本不能被看做靜止的語言標本,而本質應是作為讀者的譯者對原作者意圖理解的表述,譯者繼而為另一文化中的讀者再創(chuàng)造這個文本整體[6]。
從這個角度說,林語堂對外介紹中國文化的著作多以英文寫就,不諳英文的讀者甚至研究家,如果想看看他如何講中國文化,就只能通過漢譯本,這就需要有一個恰當的譯本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林著的神韻傳給讀者。近年來,不少急功近利的出版商根本無暇分清原作譯作,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原作譯作之別,只顧出版各式各類的選集、評注本、刪節(jié)本,還有書商變換手法,將《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隨便改變書名,故意避談母本,使用嘩眾取寵的書名,如《人生的盛宴》、《誰最會享受人生》、《人生哲智精選》等,都堂而皇之印著林語堂的大名,以廣邀售[7]。
而高質量林著譯本的欠缺,給林語堂研究帶來了直接負面的影響。大陸對林語堂的研究成果數量很多,卻多為重復研究。外語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重視對林語堂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林語堂的翻譯觀及其漢譯英的翻譯技巧方面。而正如有學者指出:“平心而論,林語堂一生成就,‘語絲’時期,‘論語的’時期,都是小頭?!嬲拇箢^,應該是他旅美時期,致力于在西方人的臥榻之側,在西方以自身為中心的語境中介紹中國文化。”[8]誠然,林語堂研究的重復性有其歷史的原因。1949年以后的30年,林語堂遠在海外,也由于國內的政治環(huán)境和文化氣候等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廣大大陸讀者對林語堂的作品隔膜至深,由于他在國運衰落之際不合時宜地提倡幽默、閑適、性靈,左翼作家對他的批判占據主流,當眾多現代文學作家作品進入文學史的研究視野時,林語堂卻只在“魯迅對論語派的批判”的章節(jié)中出現。但是也不可否認優(yōu)秀的譯本的缺失是林語堂研究的限制因素。王兆勝曾呼吁:“林語堂三十多年在美國大多作品是用英文寫作的,將之譯成中文就是一項艱辛的工作,除了有些作品至今未見譯本外,許多譯本也還需要重新修訂甚至重譯。沒有高質量的譯本,要使林語堂的研究達到較高的水準那是不可能的?!币簿褪钦f,高質量譯本使得林語堂成就中的主要部分——對外宣傳中國文化——這一塊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當然,林語堂之難譯是公認的。但是,從原型論來看,翻譯就是盡可能尋求原語樣例和目的語樣例的最大程度的對應關系,對應程度的高低即表明譯作的優(yōu)劣。換句話說,如何最大限度地表達出譯者和讀者心目中的譯作“理想原型”是文學翻譯活動的終極目標與原動力,但多數是樣例或者最佳樣例。鑒于此,重譯林語堂,是為了更加接近林語堂,汲取現有的譯本優(yōu)長,并盡量避免失當和盡可能地加以修正,努力使譯文更接近原作獨特的風格和神韻,這依賴于無數譯作樣例的整合,唯有這種追求“理想原型”的有規(guī)律、無止境的復譯活動才能推動文學翻譯和學術研究不斷發(fā)展。
復譯活動不是簡單的重復創(chuàng)作,也不是推倒前人譯本重來,而是原型的樣例或最佳樣例。在一定時空窮盡譯作樣例有助于最終整合形成最佳樣例甚至原型,從翻譯的原型論視角看林語堂作品的復譯,無論于原作者和讀者,以致學術的研究、文化的積累和傳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1]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M]. Oxford: Blackwell,1958.
[2]Rosch, E.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A].In E Rosch (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C]. New York: johnWiley&Sons Inc.1978.
[3]Rober, A.S.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M]. London: Viking Penguin Inc.1985
[4] Sternberg, R. Cognitive Psychology[M]. Belmont:Wadsworth,2003.
[5]楊炳鈞. 翻譯原型論[J]. 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4(4).
[6]Snell-Hornby, M.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施建偉. 近十年來林語堂作品在大陸的流傳與研究[J]. 同濟大學學報,1994(2).
[8]金宏達. 全球化:邀林語堂赴宴[A] 載子通. 林語堂評說七十年.